璐村惂鐢ㄦ埛_007t1D6馃惥 -
关注数: 12 粉丝数: 2 发帖数: 212 关注贴吧数: 1
岛城每户居民1.4部手机 人均可支配收入1129元 每户居民拥有1.4部手机 记者昨从市统计局获悉:7月份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9.62元 早报讯 记者昨日从市统计局获悉,据抽样调查,截止到7月底,我市每百户居民拥有移动电话140部,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0部,由此带 动通讯消费支出增长为43.26元。 统计调查显示,7月份,我市城市居民人均用于交通和通讯方面的支出为64.00元,同比增长7.3%。其中,通讯支出人均43.26元,增长10.7%,仍是城市居民消费中的热点之一。 据了解,7月份,我市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129.62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0%,消费支出758.64元,增长11.7%;居民居住消费支出居首位,其中居民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人均为87.24元,比去年同期增长82.5%。 今年我市的闷热潮湿天气比往年来得早,持续时间长,对市民的身体带来不利影响,使患感冒等各种疾病的人数增多,从而导致居民医疗保健方面的支出增加。7月份,人均医疗保健支出为72.1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5.6%。其中,药品费30.57元,医疗费32.15元。 居民用于教育文化娱乐方面的支出为112.69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1.5%,是今年以来出现的第一次下降。在教育文化娱乐服务支出中,文化娱乐用品人均支出20.46元,同比下降10.0%,主要原因是本月居民购买家用电脑减少所致。另外,今年以来随着国家对教育实行“一费制”管理以及加强对教育乱收费的整顿,以及市民教育观念更加理性,家教等其他教育支出有所下降,从而使7月份教育支出下降3.0%,人均为73.09元
哈根达斯:大品牌为何栽在“小作坊”? 炎炎夏日本是冰激凌畅销的季节,全球知名的冰激凌品牌“哈根达斯”却意外“中暑”:国际品牌的冰激凌、蛋糕竟在一个没有卫生许可证、邻近厕所的“小作坊”里生产加工。人们在大跌眼镜之余不由追问:这样一个国际大品牌,为何选择在一个小作坊里生产,还无证? 其实,小作坊本身并没有错,国外有很多成功的 大品牌皆源自小作坊。享誉全球的瑞士表就多出自家庭作坊,日本的索尼等著名企业也是小作坊起家。哈根达斯产品昂贵,不是大规模生产的消费品,选择小作坊也顺理成章。其实,作坊不在小,在国外也能管理得很好,但在国内却屡屡与黑作坊、制假售劣相联系。两年前,央视揭露了江苏某些作坊用病猪、死猪肉生产肉松,使“太仓肉松”这块几百年的招牌几乎毁在几个小作坊手里。 世界品牌哈根达斯为何也栽在了小作坊身上? 最主要的原因是企业管理不严,缺乏统一标准。深圳黑作坊曝光后,哈根达斯开放了上海整洁有序的厨房让大家参观,但几天后成都也发现了一个无证加工坊。说明哈根达斯各地分店缺乏严格管理,没有统一的生产加工标准。哈根达斯进入深圳已经5年多,蛋糕的烘烤和冰激凌坯体的加工都在深圳当地完成,却从未在工商部门注册过任何生产加工机构。缺乏严格标准管理使这个80多年的国际顶级饮食品牌信誉大损。 有关部门监管不力也难辞其咎。在哈根达斯深圳黑作坊的查封中有一个细节:当地检查部门原以为查的是冒牌生产窝点,不料却查出正宗哈根达斯。这说明,哈根达斯这样的大品牌,检查部门从未到过他们的厨房看看,连是否办过卫生许可证也心里“没谱”,监管的疏漏可见一斑。近来,国际品牌在国内马失前蹄事故频频,在不久前的肯德基“苏丹红”事件中,人们惊讶地发现:肯德基这样的大品牌竟然会选择无名小作坊提供辅料。随后,又爆出宝洁的夸大宣传、雀巢奶粉的碘超标,有人提出疑问:难道这些“百年老店”的国际大品牌在中国水土不服?从哈根达斯的小作坊看出,我们的监管不力给人家浑水摸鱼提供了条件。 哈根达斯刚进中国时,“爱她,就请她吃哈根达斯”的广告语风靡一时,虽然一餐上百元的价格让人们“想说爱你不容易”,还是有许多人宁愿省下平时的钱到那里浪漫一把。在享受昂贵的冰激凌时,人们很少质疑它的生产标准和卫生条件,以为高贵价格就对应高贵品质、高贵的制作标准。迷信品牌和盲目跟风,使人们的兴趣中心转移,放弃了对食物品质、卫生的追问,这无疑弱化了对某些国际品牌的社会监督。 经济学中有个著名的“柠檬市场”理论(柠檬在美国俚语中指次品):在信息不对称的市场中,劣质产品由于成本低而得以扩张,导致“劣品驱逐良品”,甚至原来生产良品的人受利益驱动也转向生产劣品。毋庸讳言,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转型期,个别监管有不到位之处,商家信息公开难以完整。但如果某些国际大牌以为可以“浑水摸鱼”,以“本土化”为名,降低标准、偷工减料,只会伤害消费者的信任,最终就会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转诗一组:《琴岛的夏日》(7首) 琴岛的夏日(7首) □黄迪声 《海水浴场》 赤日炎炎 沙滩象乡村傍晚 敞亮的场院 阳伞罩出了林荫 一层层浪花从远处奔来 象一群群天真无邪的孩子 浴者从四处赤足走来 细品大海起伏动荡的惬意 让汗衫和工作服包裹的压抑 跳出来体味清凉和轻松 在海水浴场 光洁如纸的沙滩上 人体的文字 谱写着美妙的篇章 海浪诵着 海风卷着 一页又一页… 《青岛海洋节》 欢腾的海洋 欢腾的陆地 欢腾的人海 ——海岛为欢乐所淹没 的士行如游鱼 “五月的风”浴海而立 时代的信息交织如阳光 涌来退去的客商 也猛如潮水 在海洋节 思绪为时代的潮水浸透 美妙的乐章 摄人魂魄 靓丽的身影 如海中的繁星 在这个节日 青青的海岛 更具青春的气息和魅力 人们说 此时海岛的热情 正冒溢如青岛鲜啤 《仰口消暑》 在崂山仰口 车儿穿行在海边公路 山如屏障 海风送爽 山林层层 或有小楼 即道是海鲜酒家 海滩处处 金沙闪亮 天然是海水浴场 登高时 林荫夹道 松竹相伴 流水淙淙 清风徐徐 浴海处 沙滩细软 浪花飞溅 水儿清清 凉意阵阵 或林中就餐 银桂树下 玉桌石墩 野菜海味 水甜酒鲜 或海边小憩 阳伞一把 沙滩一方 浪花遍地 惬意怒绽 扇儿轻摇 必有花香扑鼻 品茗静思 自有钟声润心如冰 海远处 管岛静如田螺 山之颠 磐石灵动 非仙即佛 《 蛤蜊•鲜啤》 在盛夏 蛤蜊笑呵呵地咧开了嘴儿 走出海水 走近啤酒 用酒哥儿们的话说就是 离开了蓝蓝的平凡的苦咸 抵近金黄的高贵的清香 左手一袋鲜啤 右手一袋蛤蜊 已是夏天岛城 值得留恋的风景 无论星级宾馆的雅间 无论僻静深远的居民小巷 就着蛤蜊 我们能把时代的话题 品的更鲜 呷着鲜啤 我们能把生活 品的更香 《五月的风》 在二十世纪之初 你曾化为春雷 震醒了东方睡狮 史学家们把你的显现 定为现代史的开端 在二十世纪之末 因为更神圣的使命 你将身影再现 因这个激动人心的时代而凝固 让一坐岛城 更加充满力量和希望 五月的风 因为你挟裹着希望 你所拂过的一切 生机无限 鲜花遍地 《沙滩》 沙滩是海的客舍 海的热情浩淼无边 海没有房檐 没有柳儿青青 也没有马赛克 海有灵巧的手臂 这双手臂是海深沉有力的呼吸 象小鸟尖尖的嘴喙 衔接细细的草柔柔的羽毛筑巢 缥缈的月下 海的手臂忙个不停 拾捡海底的沙粒 一次次用呼送料上岸 用吸抹匀摊平 海所进行的这种建筑进程缓慢 但海的意志有如黑色的礁石 千百年间 构筑不停 坐卧于这样的客舍 品月光的茶 饮烈日的咖啡 听海的深沉的曲子 惬意无比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