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by2008ss abby2008ss
关注数: 24 粉丝数: 23 发帖数: 4,658 关注贴吧数: 6
《没忍住》——柴静(跟西咪的新闻一样,但是看的角度不同) 1 杨武妻子被强暴的案子,最近被频繁报道。第一篇报道中,有句话我看了很刺心。 在对话中,记者对这个在妻子被强奸时没有出来施救的男人说“你太懦弱”。 这话实不该说。 前不久跟一位同事聊天,说到有期节目,他采访一个抱着孩子躲避志愿者救助的男人,志愿者很愤怒,认为他要把孩子隐藏起来不接受治疗,这位同事与这个父亲吃饭,想了解为什么,这个农民说,他从乡下第一次来上海,来之前听说“大上海”乱得很,他怕这些不认识的人。 同事可能想安慰他,补了句“不是乱,是繁华”。 我找同事聊了几句,说,他从农村来,也许可以问他,他对‘大上海’的这个“乱”的印象从哪儿来?如果来自村里人,村里人怎么说的?之前来过上海的人经历了什么?如果来自电视里的印象,那是一个什么样的印象?在他心里是否认为是真的?他来上海后发生过什么?是加深还是减弱了这个印象?他认为这些志愿者想要干什么?在他心里认为对孩子会有什么威胁?他为什么要躲开? 同事与我相熟,我深知他善良,所以才与他讨论,因为在采访中,我们常不免以自已经验揣度别人,评判别人,纠正别人。忘了问,“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杨武从小学起与这个联防队员是同学,以他的说法,“从小受到欺侮“。小时候是怎么发生的?为什么总是欺侮他?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每次发生后,他是否求助?如果没有,他是怎么考虑的?如果求助了,老师或者家人是如何处理的?如果有人干预后,对方又如何对他?这样的事情发生过多少次?造成他后来每次是如何面对对方的? 打工时,他说对方总是找他喝酒,不喝就要打他,怎么打?多少次?他是否反抗过?结果如何?是否找过同乡干预?结果如何?他是否报过警?结果如何?对方的联防队员身份对他来说有何影响? 为什么是这个人在这个事件中作出这样的选择?当中因果,我们了解多少? “你太懦弱”,一个记者登载在报纸上的直接判断,象刺一样扎在人心里。 2 昨天晚上,看到更新的视频,这次有了事件发生的过程。拍摄的人刚开始一直在拍电脑上的监控录像,旁边有杨和**的同期声。 我一边看,一边在心里暗想,不要把镜头掉过来,不要把镜头掉过来。 结果,镜头直接掉了过来,对着杨武的脸,没有遮挡,直接问他,意思是“你为什么不救你老婆?” 口气中有责问,杨解释“我怕我杀了他,我还有七十多岁的母亲……” “你为什么不正当防卫?” 杨武愣了一下,“正当防卫”他好象都没听懂这个词是什么?他含糊了一下,用袖子遮住脸,痛哭起来“我不是男人,我太窝囊了……” 我以为会往后问,这个人受过什么教育?他知道这个概念吗?他对法律了解多少?城市当中的农民工能得到的法律教育和援助有多少? 没了。 最后一个镜头,是直接拍他家的地址与店面。 3 今天再看到一张照片。 不止一家媒体,直接进入杨武家门,堵住躺在床上,已经有精神失常迹象的妻子,要求对方回答隐私问题,床上堆着话筒,女人穿着睡衣,蜷在床上,身体往后缩,掩住自己的脸。 还在侦查阶段的性侵犯案件,已经在传播中出现“案情通报”,说“双方之前通奸多次”。我不知道这个信息是不准确?这样的信息是否有足够依据?也不知道这样的信息是否在征询当事人同意后发布? 他们夫妇来自农村,可能不知道媒体强行进入私宅涉嫌违法,不知道报道中对性犯罪的受害人必须给予隐私保护,避免二次伤害的新闻伦理,也不知道即使在庭审阶段也需要对此类案件进行非公开审理。这样一个新闻,被毫无尊严地,粗暴地曝光于他们的邻居,父母,孩子面前。 他们确实不知道怎么反抗暴力,对自己最脆弱的保护,只能用袖子掩住脸,来避开采访。 是的,这是一场羞辱,但不是他们的。
被歧视和欺负了 因为明天要去哥本哈根呆四天,所以今天逛超市买战备粮,怕遭遇刚到瑞典头两天的惨状。 因为每个超市便宜的东西不一样,所以 逛了3个超市,最后一个是公寓附近的city cross。 因为之前逛的两个买了不少东西,包装的很满,在city cross又没有看见寄存的柜子,所以直接就把包带进去了。 买了4个油桃,一包热狗肠,可能是因为包很满,买的东西又很少。 收银员竟然让我开包检查!!!!!!!!!!!!!!!!!****!!!! 要不是他态度良好且我的英语水平不足以用来吵架,我一定不会放过他!!!! 都说瑞典是一个依靠自觉性和互相信赖而建立公共关系的国家,信赖你大爷!!!!要不是因为我是个黄种人,你TM今天能检查我包???还说瑞典没有种族歧视,赤裸裸的歧视!那么多白种人都拿着包你怎么不检查他们的!! 我有我的自尊和骄傲,这种自尊在出国以后面对满世界的白种人之后愈加彰显,碰上如此在国内都没有遇到过的羞辱让我如何能不生气!受够了从办签证开始受的瑞典人的气,受够了他们外表和善下隐藏的高傲! 从今往后的3个半月里,不会再去city cross一次,尽管它很近 如果在从今往后的三个半月里再发生一次类似事件,今生不踏上瑞典一步。 知道这威胁不到谁,做人原则的一小部分而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