佰读2000 佰读2000
广州塔的实际高度,设计高度,调整原因
关注数: 108 粉丝数: 493 发帖数: 6,913 关注贴吧数: 2
高球,高球-------上半场0:3,全部是被对手高球砸进去的 刚刚才坐下来看了一下上半场的三个丢球 才确定,三个丢球都是被对手起高球砸进去 第一个:对方后场直接起球砸进禁区,造成我方禁区混乱,并造越位失败,被打进 第二个:对方右路趁乱快脚45度传中,其高个中锋身体足够强,抢到第一落点,并转身打门被挡,皮球落在禁区弧附近,那个位置竟然几乎全是蓝色球员,被轻松推射折射打进 第三个:对方守门员直接大脚,暴龙被对方高个子压得心理压力过大,结果跳起只蹭到了皮球,成为助攻,让对方的高个子神了一样跳过张5和冯6的贴身防守,直接面对杨君射穿! 此外 我们主场给他打进的点球,也是高球打进去获得的 防高球没啥办法,包括对定位球高球的防守,确实成为本赛季恒大的死穴 对方的高球效率和运气太好了,加上那个本赛季表现其实很一般的高个子,对恒大反而特别好用,空中球恒大没谁可以防住他,而且脚下活也不算糙 其实江苏的高球砸进来也就6个左右,但结果居然给他弄进去三个,实在是无解! 写这个贴子的目的是 探讨一下两点 第一,这个队的阵容和802的打法,的确有点克恒大的压迫性打法 以后恒大再碰见它,或者碰到类似的拥有灵活的高个子中锋的球队 我们在战术上,在人员构成上 应该则样调整应对 至少我们明年还要碰他啊 他若还是这样打,不要中场,而我们还是坚持扁平的压迫式阵型,那岂不是更让他的前锋跟容易直接一对一面对我方后卫? 若又给他高效地偷袭几个,也是很头疼的事 第二,我昨晚严厉批评了球队上半场的有所懈怠 而没有关注两队风格有点相克的很现实的问题 所以我可能有意无意地放大了对球队懈怠的指责,即懈怠可能存在,但我的指责过激了 所以在此对球队致歉一下 此外请熟悉亚冠的朋友介绍一下 亚洲强队中 有这样近似打法和阵容的球队吗?
孔卡----------80分钟的单刀突破,又是一次“教科书”! 孔卡----------80分钟的单刀突破,又是一次“教科书”! 动作要点: 1,步很频密,速度加快,但球绝球不离脚,高速带球直线突破,而不是国内多数球员 习惯性地推离脚,下意识地拼速度 2,戴琳贴上来防守的时候,孔卡有意用身体挡住球,让对手难以破坏,当然他是左脚 ,更有利于这个动作的效果 3,在戴琳碰撞他的身体的时候,仍然坚决保持前进的姿态,而不是国内球员般选择顺 势摔倒,他这样小身板的球员在高大的对手得撞击下,一定是必须单刀的信念在支撑着 他,绝不摔倒,可见信念和决心多么重要 4,在必须单刀的信念的支持下,那接近8步之内的无比频密的踉踉仓仓,才是这个动作 的最精彩和最动人之一-----------孔卡坚定地觉得,不能摔倒,一定要把这个单刀打进, 这个动作是不是无比熟悉?对,很多世界级球星都做过,我认为马纳多纳是最经典的 5,最后的结束动作,看见了吗? 孔卡的身体已经完全倒下,但左脚仍然将球扫射球门方向,如果是在大禁区附近倒下, 也许就给他扫射进去了,根本不用再罚任意球了---------------这是整个技术动作的最精彩和最动人之二 建议我们的国内球员,应该反复观看这个动作 它启示我们: 1,这样的球,不能把球推离脚而简单地去拼速度,对抗中不能随便倒下,下意识搏任 意球,信念一定要是:我坚决要实施单刀打进! 2,永远保持高度的注意力和意志力,最后倒下也要争取把球打向球门,不能自以为搏 到任意球或者点球就是胜利,而放弃直接破门的机会
恒大vs红钻------先模仿“穆里奇”,再调整为中场压迫+边路起球强吃 恒大vs红钻------先模仿“穆里奇”,再调整为中场压迫+边路起球强吃 上半场 郑智作为穆里奇来使用(后半段稍微回撤至后腰位置),这个布置的效果只能说一般(当然在穆里奇不在的时候,也可用,减少孔卡的体能消耗),因为郑智的体能也并不允许像穆里奇那样回撤得那么深来要球,来回奔跑,覆盖面没有小穆那么大,所以对对方密集中路的撕扯,也没小穆在时那么大 加上深圳接近于3511的阵型(董学生负责一个1,参与串联和防守,黑人外援不回防,单兵串扰),中场堆积人马进行阻截,所以恒大用郑智+孔卡来做“模仿穆里奇”战术,实际运作起来,比起穆里奇在场时,显得模糊和混沌,球员也显得不是很适应,虽然也创造了一些机会,但失误也比较多。边路基本还行,但打中路的传切,即使在中圈附近的配合渗透,由于穆里奇气场的缺失,也有很多失误,队员会觉得打得不是很痛快,磕磕绊绊的 那个丢球不知是怎么引起的,源头在哪里?录像镜头没有交代哦 下半场,调整一下,打得简练一点,尽量地所谓“要结果不要过程”,偶尔中路渗透佯攻,更多地是用中长传从边路突击来发起进攻,中路抢点和后排插上强吃---------接近于韩式打法吧,反复拉锯让对手黑色三分钟瞬间崩盘 让郑智回归组织后腰,孔卡前腰,后换上高志林和姜宁两个边锋进行突击,尤其是高志林,交代得很清楚,突! 很关键的是,下半场中场基本被恒大掌控,尤其是掌控中场反抢后的二次压迫性进攻 战术格局是: 右路,主攻高志林,地面是高、李常规组合来推进、下底传中,再通过冯潇霆和孙祥等起高球,对角线找边路的高或者肋部空切的高(类似于小马丁的跑位) 这个战术的作用: 一是让年轻而体能好的高志林去高速拉扯对方的防线布局,吸引对方中场球员或者中卫进行补防,也更为方便我方中场后排插上,抢二点进攻,轮番进攻 二是消耗对手体能 郜林反超的那个头球,应该是这个战术的体现 但特鲁西埃似乎并未察觉这个危机-----------原因在在于他仍然想赌一把,继续投入前场兵力进攻和反击,大概在4个人左右,也的确给他创造了几个射门机会,但由于中后场球员并没敢完全大胆压上,遂造成前后脱节,中场相对空虚,给恒大很多中场反抢、组织、分边、传中,再反抢再进攻的机会,周而复始 右路 孙祥和高志林有一点差异,自己来了 攻击发起时,基本上采取45度角传中,或者直线搓过后卫的头顶, 找郜林和郑智的头球和前插,偶尔自己直接带球下底 目的应该也是打得简练一点,同时自信自己的中场球员的的能力,能够后排插上,抢到二点,抢不到也自信能消耗对方的体能 第三个点球,大概体现了这一点 说说这个点球犯规,看录像镜头,貌似是先打在脸上,但他倒地时的手是张开的,是否有打在脸上再打在张开的一个手上呢? 穆里奇在时的回撤要球 往往也能造成很强烈的中场压迫效果,因为穆里奇的回撤,增加了中场人员的人数厚度和三角短传的质量,对方很难抢到,我方后腰也留守原位置,更利于我方进行就地的二次三次反抢,这个特点,有点像梅西在巴萨的回撤要球 值得关注的几点: 1,孔卡的使用-----------孔卡暂时难以起到穆里奇的作用,因为他也不善于奔跑,体能也并非优越,突破能力暂时也一般,他目前的犀利之就是禁区前的直塞传球和定位球,鉴于他的体能,身体素质和奔跑能力,目前让他担任全盘的组织任务,是不大现实的,事实上他在中场,目前来看,他也很难拿住球、控住球,已经在中场丢了好几个呢,有一个还之际被打反击了。踢过球的人都知道,在和身边的队友没有形成一个默契的配合气场时,孔卡这种默契灵巧的前场三角短传,是很难打出来的,因为大家都是大牌球员,都有一定的自己的气场,融合的时间,会比深圳那样的白纸一样的年轻人要慢一点,需要耐心等待,穆里奇和郜林,郑智的默契,也是从中甲开始,打了一年多的比赛后才换回来的,中甲的时候,穆里奇打前腰,也经常是拿不住球的,很大原因在于和队友不熟练,思考的时间就多,出脚处理球不果断,就容易丢球,所以对于中场球员来说,比起克莱奥这样的前锋,需要更多时间去融合,在郑智回归后腰后,孔卡担任前腰的问题不大 总而言之,恒大目前要利用好孔卡的三个作用,而不是太多的倾向于组织作用 1,定位球的能力,这个不用说了,好几个进球和助攻了 2,前腰位置直塞球的能力,一场下来有5个左右就可以了 3,自己切入、过人再射门得分的能力----------------本场比赛两次劲射中横梁啊,全进了就是帽子戏法了,可见孔卡的射门能力远强于穆里奇,这个一定要实事求是地利用好 也要注意,在上半场,要减少他的体能消耗,以利踢满全场 2,在克莱奥和穆里奇不在的时候,这场的攻击点主要找郜林、郑智和孔卡三个,比较明确,其中孔卡更为自由,两个边和前腰位置都给他自由发挥,下面几场也许也是这样的进攻点安排 3,把握机会的能力,射门能力,还是个老问题!
克莱奥------受伤源于不适应湿热天气?昭示引援思路! 克莱奥------受伤源于不适应湿热天气?昭示引援思路! 据说 克莱奥的频频伤病,是源于不适应本地的湿热气候 因为他来之前,长期在欧洲以及塞尔维亚踢球,那边的天气寒冷很多,甚至会在零下十几度的环境下踢球 而对比强烈的对象,应该是像穆里奇,他来自巴西,来广州之前,从未离开过巴西。那边的气候和广州相近,所以穆里奇即使是受侵犯最多的外援,但还听说过他有任何的伤病,而穆里奇也坦白,他很适应广州的气候和生活,宝隆也说,自己喜欢热不喜欢冷! 笔者认为 克莱奥的个案经验 可以为恒大未来的引援思路和对象,作出如下建议: 1,不管是任何身价的大牌外援,1000万欧先生也好,2000万欧先生也好,确立引进之前,首先必须确认,他身体素质很好,可以适应湿热气候,不然能力再强,但每个赛季有一半时间是处于养伤阶段,也是非常遗憾的 2,在确立第1点之后,则是具体的来源地的确立 欧洲大陆的高纬度地区和高原地区,以干冷天气为主,在那里长期效力的的球员,恐怕不是很适合,风险较大 地中海沿岸地区,如西班牙、葡萄牙、法国、意大利的部分地区,可以考虑 现在看来,最合适的,还是巴西偏向中部和北部地区的球员,哪里的气候和本地的,是极为接近的,应该有很多像穆里奇这种适应湿热气候的、同时是能力不俗、潜力巨大的年轻球员 3,当然,有很多的球星,尽管他出生于干冷地区,也长期效力干冷地区的联赛,但身体素质极其出色,对任何天气都能适应。寻找这种球员,需要做的是及早观察、跟踪和分析,早早地确认他身体可以后,才可以着手商务谈判 4,最后,众所周知,恒大队是一个纪律严明的球队,就是说,即使候补外援的身体条件和适应气候的能力都达到要求了,还必须要求这个外援的纪律意识比较强、自我管理能力和约束能力比较强,团队合作意识沟通能力比较强,充满爱心和责任意识,对自己和家庭的责任感比较强,等等。前段时间,很多球迷认为阿德吧约能力虽强,但纪律意识不强,太过自私,这样的球员就不适合恒大,是很有道理的 克莱奥本来是个好孩子,纪律意识和团队意识都很好,彬彬有礼,招人喜欢,业务能力也符合球队的要求 希望他现在能跨过伤病这道坎,明年能完全适应气候特点,完全地、基本没有伤病地健康起来!
孔卡 ------- 要求他“积极回防”,应该如何理解? 孔卡 ------- 要求他“积极回防”,应该如何理解? 昨天有个报道说 老李要求孔卡除了发挥进攻才华外,还要“积极回防” 这让人联想起几个月前 老李批评叶伟超的防守意识还不够 以及笔者赛季初给郜林写的一封信:多防守,多干脏活! 还有,很多球迷认为,让有进攻才华的球员“积极回防”,这是抹杀他们的进攻才华,并耗掉他的体能,是得不偿的失 真的是这样吗? 我想结合这三个角度,来谈谈这个话题 分四个方面论述 ===========第一,什么叫“孔卡要积极回防”!? 其实,我觉得,这主要是站在“保持紧凑的、合理的队形”的高度来说的,这就是所谓的“打整体”的实际含义 全队队形一定要保持紧凑,队员的站位尽量要符合本队的技战术设计,互相呼应和衔接,不要脱节,就不能随心所欲地乱站位 从这个角度看,要求进攻型球员增强防守意识和行为,主要要求他站好自己的位置,不和全队队形脱节,就可以了,球队后撤了,你就要适当往后撤,保持队形距离,而并不一定非要他参与激烈的对抗和抢截。只要位置站对了,孔卡等进攻队员并不一定需要去勇猛地抢球,对方也必须面临孔卡活生生站在那里 ,形成一道屏障,同时也和身边的队友形成很好的区域联防关系,犹如巴萨(下面将将具体论述) 从这个角度看,只是要求他站好位,对抗并不激烈,试问能消耗孔卡等进攻型队员的多少体能呢? ===============第二,要求孔卡“积极回访”的另一大具体表现,是后撤拿球,然后组织进攻 穆里奇一直是这样做的,不断后撤至中圈拿球,回撤得比较深,实施组织、带球、分球和突破 对青岛,由孔卡接这个班 目前的广州队,必须由这两个人来完成这个任务,才能形成中路渗透打法和前场人员换位,让对方防不胜防 这种回撤拿球,一场下来,大概在10----15次左右,料不会很消耗体能 ==================第三,假如孔卡不采纳“积极回防”,其严重后果是什么? ------------队形散乱,前后脱节,球传不出去,很快被断,只好长传,对抗激烈,其实更消耗体能 来个很典型的场景描述: 例如孔卡和穆里奇攻到前场后,经常不回来 那么后场队友抢到球后,交给谁去组织、过度和串联? 中场已经空虚了! 往往只能起大脚找他们去打反击,打这种高举高打的快速反击,和对方的强悍后卫对抗激烈,又要飚速度,这时消耗的体能,恐怕大得多,而且效率往往不高,对队员的心理消耗也很大,同时消耗生理体能! 当然,这种情况也有合理性,但一般出现在比赛的末段,他们可以不回来了,打打反击,战例是客场打山东,最后几分钟的一个反击,穆里奇留在全面,并在禁区内给了叶伟超一个绝杀球! 同时,我方中场抢截到球权后,若孔卡、穆里奇等人能回防到合适的位置,就能和大家形成很好的中场倒三角快速传球关系,对方也很难再次抢到球权,其实这也是巴萨的成功之处! 、 =================第四,这时,可以回到篇首提到的,我在赛季初,给郜林写的那封信:多防守,多干脏活! 我们欣喜的发现,截止目前,郜林确实是这样做的,队球队的贡献很大 我们要承认外援的进攻才华是很好的 那么就给他们更多的进攻组织组织机会 但也同时要求他们执行严格的战术纪律-------------保持好队形,保持好自己的位置,不能随心所欲 但总的来说,像孔卡和穆里奇,参与回防的时间和强度,还是相对地少的 这时要求我们的国内球员,要多干这种快速回防的脏活、累活 郜林现在干的,正是这个角色,这和第一点的论述,是呼应的 其实他是很辛苦的,付出很多,每一场的体能消耗都很大 克莱奥不在的时候,他既要做中锋,又要回到中场弱侧协防,让穆里奇留在前面 但是,有几个球迷能理解郜林的这种付出和这种辛苦呢?
李章洙完胜帕切科-------------黄健翔,你不服吗? 李章洙完胜帕切科-------------黄健翔,你不服吗? 黄健翔先生在昨晚的赛后说,帕切科完胜李章洙,帕切科是中超第一 我们觉得黄健翔看的比赛,不是昨晚工体的比赛,而是他在足球经理游戏上玩的比赛! 而我们根据昨晚的比赛过程,得出的结论却是:这一场,李章洙完胜帕切科 具体论据为: 1,上半场,前15分钟,恒大完全占据主动,并创造了几个的进球机会,国安完全处于被动-----------这里的原因在于,帕切科赛前就害怕了,于是技战术保守了,不敢像打上海那样一开场就猛攻了,而李章洙的思路很明确,后场要稳住,但前场要放胆进攻,绝不保守,要毫不犹疑的发挥球星的作用,放手让前场队员、尤其是球星去发挥作用,去发挥自己的特点,所以压制了国安 15分钟---30分钟左右,国安毕竟是主场,还要拿分追赶恒大,于是鼓足干劲,开始反攻,这个时候老李和恒大确实比较被动,但并未见老李心急如焚,跳出来指手画脚 但看看帕切科此时的进攻战术,非常死板,就是集中人力,死打恒大的右路,实际上是雷声大雨点小,边中的策应和转移比较差,国安实际上并没有创造很好的破门机会,而且由于攻击过猛,消耗体能,也为下半场的国安的体力不支埋下了隐患 30分钟以后 国安的这个死打恒大右路的战术,基本熄火了,两队又处于拉锯状态,直至上半场完场 从上半场的实战来看,双方发挥得差不多,恒大的机会还更好一些 上半场结论:李章洙在赛前和赛中的战术组织和用人上,敢于进攻,放手去发挥队员的特点,因此还是轻微取胜帕切科,帕切科的战术明显单调,徐亮的作用基本消失 但就当打了个平手吧 且看下半场的 ================================================================ 2,下半场 这个不用怎么说了吧,读者看录像得了。 恒大下半场基本压制国安在攻击,机会很多,最后没有获胜,非常可惜 国安已经不打“国安是巴萨了”战术了,只能靠断断续续的长传反击来抗衡 从比赛过程来看----------恒大的整体战术明确:中路渗透突破+边路突击,坚持到底 球队传切配合的观赏性,也远胜于国安 从比赛结果来看----------恒大基本压制国安,恒大创造了三个必进球的机会,可惜运气欠佳,国安则只有一个半 从其他角度来看----------例如体能,恒大优于国安,取胜的欲望,恒大更强,恒大还想客场取胜呢,补时的最后几分钟还在压着国安狂攻呢! 最后,最关键的教练指挥艺术---------就看一个得了,对下半场场面的控制、调度,以及技战术的使用和执行力 李章洙----------主帅基本掌控了局面,球队下半场仍然坚决贯彻中路配合渗透和中路强突(第一个进球就是如此),两边打活的战术思路,果断换上李建华和姜宁,这个信号释放得很明确:教练组赛前早就设计好了战术思路,要在客场比赛的下半场,转防守为进攻,争取打垮国安,可见技战术思路并不保守。球队也为此创造了至少三次的必进球机会,因此看恒大的教练组和全队的赛前、赛中的技战术意图和发挥,是整体性的技战术设计,是清晰的、胸有成竹,可控的、稳步推进的 帕切科----------主帅对整个局面已经失去控制,球队多数时间处于被动挨打,国安的中场基本失控,拱手相让,完全没有能力组织起过往对弱队时的所谓“巴萨式”传切和进攻,徐亮的作用,除了定位球,组织作用基本消失,怎么办?,看起来帕切科也没有预先的锦囊妙计和预案,来挽救中场的失势,只能采取及其简单粗暴的技战术----------依靠后场球员直接起球,找马丁内斯去单干和赌博,获得一个半的进球机会。帕切科显然已经没辙了,只能靠马丁内斯去单干了赌博了,这次他算幸运的了,一个意外获得的角球,赌进了一个,而恒大的运气则一般。三个必进球都踢飞了 帕切科在自己的主场却打得如此被动,能拿到一分,算是非常幸运的了 他赛后的评论也承认,恒大这一场的表现,不可能输球,对方教练是优秀的。意思是说,恒大的表现本该赢,至少是不会输球的
全场观感--------国足学恒大打弱队,耐心一点,就足够了! 1,上半场心态急躁,包括球员、现场球迷和解说员,想一下子吃掉对手,这是几十年来的宿命性急躁情绪。结果心里紧张、动作变形,队形变形,不该输的球输了,该进的球进不了,很容易传切的球也接不好 解说员大喊起高球,笔者觉得其业余,起高球必须有好的边路传切突破,对方体能还好,这样的好机会就不多,盲目起高球,还会扰乱本方进攻节奏和心态,这因该都是落后的心态和认识了吧,现在怎么还有这样的认识? 半场结束,c5直播室的主持人嘉宾更是搞笑,哭丧着脸,大家回看录像,看他说了什么?在喊义愤填膺的口号吧, 连本国足球精英都是这种毫无耐心的急躁心态啊,亏他比赛结束后他又尴尬地挤出笑容来了 现场球迷就也是,没几下就狂喊下课了,这种缺乏耐心的素质,哎........ 2,对手是业余球队,体能是不行的,所以,不用太心急,保持好队形,以地面传切耐心组织,前场反抢积极、密集,消耗对方的体能和信心,只要保持好队形,心态不急,要相信对手不会有多少进攻实力和机会,机会很快就会有 3,下半场对方体能不支,中国队就能轻松地脚下配合(虽然很多配合也是业余之至),并轻松前场反抢,像耍高中队一样,怎么踢怎么有了 4,耗到下半场,其实不就是恒大好几场的打弱队的翻版经验吗!
广州富力 vs 延边------------这场球风味混搭,其实挺好看的! 广州富力 vs 延边长白虎----------这场球风味混搭,其实挺好看的! 昨晚边工作边看球 所以没看全整场比赛 最后看了延边队的反补 基本以地面组织为主,尤其是体能不错,可惜身材瘦弱了点 富力则更多地采取高举高打,局部也有不少精彩的小配合(尤其是进的第一球,漂亮),中场配以日科夫,哈里森等技术型球员,前面还有魔兽海伍德牵制、突击,整整场球其实挺好看的,有英冠球队打葡乙球队的感觉,风味混搭,饶有趣味,只是速度稍微慢一点,体能差一点,对抗弱一点,需要提高 我很喜欢这种不同风格球队之间的对碰,很好看 谁说广州的球队就不能踢英式足球? 广州作为多元化的国际大都会,所以在足球风格上的多元混搭,也是应然之景! 英式足球也可以给人带来激情和观赏性,而且也不乏细腻元素 我觉得在俱乐部层面,广州的职业队完全可以采纳一些英式足球的风格,那个海伍德,典型的英式冲撞,身材真是劲到爆,踢法简练,头球很好,一点就到位,而且脚法也可以。将来富力再在在局部增加一些细腻元素,南北结合,一定会吸引很多喜欢激情对碰的球迷来观赏的! 平心而论,我并不希望广州所有的球队都去踢纯地面风格,来点混搭风格吧! 而且我相信未来的广州恒大,也会适当增加一些快速简练的风格 再看看细节 富力进的第一球 日科夫策动进攻,展示了细腻精准的中场组织脚法 他那个边路地直塞球,力度、角度、脚法都控制得恰到好处 边路高速插上的球员非常冷静,技术动作的处理很合理,一个急停急扣,竟把对方的两个防守球员都晃倒了,露出了很大的传中空挡,该球员力道恰好地用地面球传中,中路张烁迎面杀到,脚面轻巧的黏住皮球,骗过守将的伸脚拦截,再连贯性的带两步,快速起脚捅射远角,球进了! 这球真漂亮! 富力加油!
暴龙----------时有“鸡手压脚” , 但目前还得有他 暴龙-------时有“鸡手压脚”和“手腾脚震”,但目前还得有他 半程过去了 暴龙的优缺点都很明显 优点: 1,身体素质好,在身体对抗上,不输任何中超强力前锋 2,在防守端,头球好,弹跳好 3,正面拦截出色 4,能做出某些高难度的拦截 5,速度也算不错 6,从队际配合和文化的角度来看,暴龙和球队、教练、队友等,都基本融洽地融合到一块儿了 缺点: 1,有时会注意力不集中,思想开小差 2,有时处理球不够果断,或者过于自信,使得瞬间的思想斗争显得激烈、矛盾和犹豫,进退维谷,于是处理起危险球来,会拖泥带水、不够坚决果断,造成一些不应有的低级失误,如盲目带球失误、冒顶等 3,有时动作过大,虽然铲的干净,但大动作在中超容易得牌,甚至点球 4,有时往中场的直塞传球过去草率,容易被拦截反击 5,脾气有时会失控,但最近几轮进步很大,似乎会自我控制了,平静了很多 对于缺点来说 我们应该承认 任何后卫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靠身体吃饭的后卫可能会稍多一点,从实战来说,暴龙虽然犯过一些错误,但基本上还没出现导致失球、失分的致命错误(对江苏的那个点球可不算,尽了自己的力铲倒球了) 现在主要顾及的是优点 至少从中超多数球队来说(亚冠也有一些) 都喜欢使用单兵作战能力,突破能力,头球能力很强的前锋 因此暴龙这种身体对抗、头球强的后卫,留下来择机应对这种局面,还是有其现实意义的
吴坪枫-----------威胁性和爆发点:在肋部! 吴坪枫-----------威胁性和爆发点:在肋部! 标题也可换成:吴26应佯攻底线,真攻肋部! 对成都一战 是吴26开赛以来表现最精彩的一战 精彩在于,完全爆发出自己速度奇快的特点,和队友配合形成默契,从肋部高速切入,造就两次精彩助攻 从肋部高速切入进行助攻,而不是底线传中来助攻,就能规避小吴由于身体和力量的不足而造成传中力量和速度的不足。而且肋部的传中的路线则更短,速度更快、更准确,相信小吴做动作的信心也更足 启示: 1,中间有了巴西帮的意识和脚法来把控后,吴坪枫应该多在肋部埋伏,接巴西帮的直塞,利用速度快的优点高速切入,在大、小禁区线位置,以传中为主,时机好的话就射。例如助攻穆里奇的第一球,值得克莱奥和吴26坐下来反复研讨和品味,继续增加默契,以后不断复制这种高速简洁的进攻组织方式 2,以前吴坪枫更善于在底线附近活动,这个格局的优点是能够拉开对手的防线,缺点是自己的身材和力量不足使得突破和传中效率不高,而且传中的滞空时间较长,对手也容易防,据此,要发挥优点,规避弱点,也就是,仍然要择机往底线拉,拉空对手的防线,但这只是佯攻,即一般不选择突破和起球,而是回敲或者往禁区线附近横传,自己真正发力高速切入和突破的位置还是在肋部,切入成功后坚决的传中和射门 3,以前穆里奇和吴26在边路配合,最喜欢传内线(肋部)直塞给吴26,但吴26的跑位多是外线(底线),造成一定的失误。所以进过一番实战后,大家逐渐默契了,应该能达成一致:跑外线佯攻,拉扯对方防线,占30%比率,内线高速突入真攻,占70%,当然,要达成这种高水平的默契,球员们仍然需要付出更多的刻苦训练和积极的沟通来达到
叶伟超-----------对长春踢得很不错! 昨晚是最后20分钟左右换上去的吧 1,控球传球都很好,比较淡定,基本没有失误,这个进步很大 2,防守积极性大为提高,有一次在中路回追对方的中场带球,直接抢下皮球,交回给后腰重新组织进攻,自己迅速跑回锋线位置,这个情节令人激赏,这种进步更是巨大,非常欣慰!回去一定要反复看自己的这个表现,坚定地坚持这种拼抢风格 2,和姆里奇在禁区线附近的那脚配合很精彩,只是一脚定点射门高出,自己可以慢慢回味,利于以后同一位置卷土重来 建议: 1,坚持把球控制好,传球时不要急,看准了再传, 要相信自己的意识和速率不会比别人慢,所以出脚反而可以稳一点 2,多探究队友的技术特点,例如姆里奇郜林的传接特点是什么,这样和他们的传切配合就会熟练,而减少自己传“医院波”的失误 3,一定要坚持拼防守的思想 因为多数在最后20分钟替补上场,这时对手体能已经不足,正是可利用之机,而且自己还这么年轻,体能最强的时候,一定要拼命跑位和拼命拼抢,防守积极性一定要高,既要在前面疯跑,给队友扯出空挡,还要拼命跑回来拼抢,学会前场战术性犯规,不给对手反击机会,这样,教练一定会欣赏,射门机会不要强求很多,但抓住一两次就可以了 4,中路试过几次进不去后,可以多往边路想想
进球模式---------广州恒大vs北京国安 进球模式---------广州恒大vs北京国安 广州恒大:以阵地战和中路正面渗透为主 优点:对于很多喜欢地面配合的球迷来说,很有观赏性,也不怕对方死守,时常有一些令人击掌的的中路配合 缺点: 1,由于是新队伍,全队的配合还不是非常熟练,所以配合和攻击套路打得比较繁琐和艰苦 2,攻击模式还不是很稳定、成熟和随机应变。目前只能多数采取中路的正面进攻,对后卫和守门员的干扰性不大,容易被后卫和守门员封堵-----------这也是屡射不进在结构上的原因 3,容易被对方打防守反击而轻易进球 4,边路和肋部的侧面进攻实力,受制于人员的配置和身体恢复的现实,还不是很犀利 客观背景:多数对手对阵恒大,都采取接近于901的铁桶+防反的阵式,而且是贯穿始终,时不时地偷袭一下 北京国安:以反击和侧面攻击(含任意球)为主 优点: 1,由于这批队员已经在一起配合了5、6年,所以这些攻击和破门套路已经练得很熟练,所以能轻易破门 2,又不把自己放在强,队的位置,而是去拼对手的心态,防守反而稳健,目前丢球较少 3,反击时经常以多打少,可轻易破门, 4,实施很多的侧面进攻,主要指边后卫和边前卫在边路快速突击后以低平的、高速的传中球传中,对方守将和守门员受的干扰大,中路跟进球员也能轻易破门 5,定位球套路(主要为后点和二次进攻),也比较熟练 缺点:如果对方全场坚决死守和防反,难以破门 客观背景:目前来看,多数对手还不是很重视国安,时常敢于和他打对攻,正中其下怀。而且北京队也没把自己放在强队位置,而是去拼对手的心态,所以其防守表现和数据,反而是中超最佳 建议: 1,广州要随着磨合的增强,加强攻击套路的变化,增加远射、定位球等破门套路的训练,但边路侧面进攻能力的增强问题,其实是广州队的打法最为倚重的,由于受制于当前人员配置的现实,本赛季恐怕不能寄望过多 2,北京要在整个赛季内保持好体能和和状态,要增强阵地战的能力,否则下半程对手重视你了,像杭州绿城那样,死守不出,伺机偷袭,会受到重大考验 ps: 1,其实这个话题是属于前段时间的,大家略有讨论过,在此,根据近几场的表现,再汇总一下 2,我没有看全北京队的全部进球,所以结论可能有失偏颇,请熟悉的朋友补充和纠正 3,重点介绍别人优点的主要目的,是想让广州队取长补短,所以请蓄意黑教练的人士自觉一点,慎重参与讨论
拼搏奖-------------内涵和外延(简装版) “拼搏奖”内涵------------ 比较正式的、权威一点的表述: 1,是否坚决贯彻执行主教练的技战术意图 2,对球队贡献的大小(不一定是进球,还有防守、补位、鼓舞己方士气等更为重要的方面),这其实也是贯彻主教练意图的一个细分方面,例如球员没进球,但他按主教练的临场吩咐,做好了绿叶租好了助攻,也是拼搏奖候选人 个人解读: 很多读者似乎把“拼搏奖”内涵只理解为在场上拼不拼这些具体的动作和行为,譬如说拼到抽筋应该就是拼搏奖了吧?所以询问或者质疑主事者,说这很难拿出量化的指标来评判,还担心会不公平,甚至害怕球员不服主教练的打分,而造成内部矛盾,等等 其实不是这样的 说白了,所谓拼搏,就是严格贯彻“主教练负责制”,拥护主教练的权威,尊重主教练在训练和比赛中对球员的位置和打法的安排,并执行得力,让主教练(团队)喜欢你、满意你、赞美你,就是拼搏奖的具体“量化指标”啦。so,主教练喜欢你,也就是整个集团喜欢你,读者不猜自明了,不用解释了吧,我觉得多数队员可能已经领会了这个意思了,围绕在前线的主教练周围,安心踢球就得了。反而是外界纷纷扰扰,胡乱解读 “拼搏奖”的外延------------ 这才是具体的、摆在明面上的、读者老是追问“能否量化”的、具体的元素和指标:例如,场上积极拼抢,积极奔跑,积极进攻,积极防守,积极沟通,无私补位,“跑不动也要咬牙坚持跑”(当然真的体能透支,教练会换人,这个队员还是受称赞的),等等 题外话: 我们恒大队,就像是一支军队 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 据说,巴萨这样的顶级球队,在管理上也有很多军事化的元素! so,拼搏奖,应该长期存在于恒大队的未来发展征程中,体现了咱们的核心管理理念。换句话说,如果一个新的主教练,例如有人中了毒一样地臆想的特先生,一个大老外,不熟悉国情,他能放下架子,“纡尊降贵”来理解和执行咱们的这个理念吗? 实在大大地存疑!
屡射不进------------找找解决方案!! 目前我队的射门机会已经很多了 但效率不是很好 我认为原因如下: 1,暂时还缺乏速度和力度结合得非常好的传球好手,例如像姜宁助攻的第一个传球那样的,传球速度一定要足够快,脚法运用准确,球贴足够地,弧线不能大,线路较直,这需要脚部力量足够,而且传球的技术和脚法过硬才行,现在我们边前卫边后卫,除了姜宁。吴,郜、孙、李的传球,都不能完全够不上这个标准,传得绵软无力的、草率出球的,传得不到位、传过头的,都太多 2,攻击上的气质还不够霸气,还比较软 由于以姆里奇领衔的巴西球员的带动,球队踢法非常注重短传和中路撞墙配合,这个气氛目前非常浓郁,使得全队的配合氛围暂时陷入过度繁琐的一种极端中,显得文雅过度,犹如球迷提到的阿森纳风格。但还好,这种气质是可以改善的 3,建议: 1,全队加连30米以内的射门! 射门时的目光狠一点,教练组和心理专家要逐次检测队员的眼神 身体前冲一点,可以保证射得贴地一点,要用摄像机拍下各人的身姿来参考 用力重一点,保证球速足够快,练好腿部力量和柔韧性 然后,再练一练左右脚扣球后,摆脱防守后的、各个角度的射门,范本是姜宁设深圳的、未进的那一脚--------右脚一扣,左脚迅即射远角 2,全队加连补射能力 练得冲向球门,像子弹一样出膛 练得冲向球门,像猎豹一样猛扑 这样的疯狂的远射练多了,全队的霸气气质也许就更猛了 同时边路和肋部传中球的速度和力道,也能加快和提升一下,充满杀气
【吴坪枫】----------最欣赏他什么?态度! 1,资深球迷都说,2007年之前的坪枫,是最厉害的。在中前场,只要他带球飞奔起来去突破和摆脱,没几个人能拦得住他,深受球迷赏识和喜爱 2,随着年龄的增长,坪枫的突破能力可能没有顶峰时期那么犀利了,但球迷仍然欣赏和喜爱他,为什么呢?无他,职业态度一流也! 3,这些优秀的职业态度表现在日常生活和比赛里 a,日常生活严格要求自己,与人为善,作风正派,作息正常,据说11点之前就必然上床睡觉,职业素质很好,是个楷模 b,比赛里,不管是首发还是替补,都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的态度,仍然一如既往地满场飞奔,尤其是,自己身材矮小一点,但拼抢的积极性比很多高大球员还要积极和勇猛,他是边锋,却经常看到他回到中场附近参与防守和抢截,延缓对手攻势,而且责任心和位置感非常强,经常看到他回撤到自己半场补边后卫主攻留下的空挡,相信队友也看到了,这是相当感人的 感慨:坪枫已经做爸爸了,正是人生的成熟阶段,已经懂得珍惜比赛的机会,为自己和家庭努力拼搏几年,为未来打下好的基础。这样的心态和责任心,值得年轻球员学习效仿 总结:坪枫若能保持好这样的心态和状态,相信在未来的广州恒大队,他仍然是不可或缺的主要球员之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