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瘋 三瘋
关注数: 0 粉丝数: 2 发帖数: 6,606 关注贴吧数: 2
【转帖】大师的足迹-- 怀念藤子·F·不二雄   “假如”电话亭,默书面包,时光机,竹蜻蜓……相信有很多读者儿时都很想有一个“机器猫”陪伴在身边?那连接四维空间的口袋曾经让多少孩子动过歪的或不怎么歪的念头呢。   众所周知,“藤子不二雄”是两位漫画家搭档的合称,其中一位就是藤本弘,也就是藤子·F·不二雄,另一位是安孙子素雄,后来的藤子不二雄·A。不幸的是,藤本弘老师已于1996年9月23日病逝,也宣告着“藤子不二雄”这个笔名就此不复存在,的确令人遗憾,在此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笔名藤子·F·不二雄的大师,也算是对我们那个已逝的金色童年的缅怀吧!   PART1 萌芽   藤本弘,1933年12月1日出生于富山县高冈市,就读于学校高冈市立定冢小学五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转学生,老师将他的座位安排在藤本弘旁边。老师.同学们绝不会料想到,这两个貌不惊人的小学生,日后会对日本,甚至中国台湾.香港.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小孩们,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个转学生比藤本弘小三个月,名字叫做安孙子素雄。这两个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漫画迷,课本.笔记簿里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漫画角色,两个少年,开始步上了漫画之路。   1947年,14岁的藤本弘就读国中二年级,看到了一部另他毕生难忘的作品。“第一格,一辆汽车从画面右方像左飞驰;第二格,汽车从画面前方向内转进;第三格,汽车向读者的正面冲过来!这种电影般的演出手法,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藤本弘回忆,当初看到手冢治虫第一部长篇故事漫画《新宝岛》时,全新的视觉感受让他如遭雷击,他们花了一整个月的时间模仿手冢治虫的画,从此成为手冢的崇拜者。   手冢治虫的画对藤本弘的影响极大,他说:“当时,一般的人都把漫画单纯地当作‘好笑的东西’来看,但是手冢先生的作品不同,里面有战栗.有眼泪.有非常深奥的东西。手冢的作品非常具有电影的趣味,虽然大部分的电影都不是为小孩制作的,他却能以电影的手法为原形,画成漫画”。   1951年,藤本弘一边念高中,一边以“手冢不二雄”的笔名,在每日“小学生新闻”上连载四格漫画《天使小玉》,这算是藤本弘的出道作。“手冢”这个笔名,就是为了向“师匠”手冢治虫致敬。   PART2 走入社会   藤本弘于1952年高中毕业,到一家点心公司上班,据他回忆,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不对,不是这样,我并不打算一辈子做这样的事。我如果不能画漫画就快乐不起来,到公司去上班我就没时间画了,这简直是过着对自己撒谎的一生一样”。因为有这种觉悟,他在那家点心公司只做了一个星期就不干了,决定专心致志地画漫画,以次作为一生的事业,将笔名改为“足冢不二雄”,不敢与手冢师匠比肩,所以自称为“足冢”?   1954年6月刚满20岁,藤本弘与安孙子素雄为了更上层楼,成为专业的漫画家,两人一起搭乘夜车,上东京去打天下。他们寄宿在安孙子素雄的亲戚家中,两个人挤一个两张榻塔米大的房间。要睡觉时,得把画画用的桌子搬到走廊上去才能空出地方来。从这个时间两人以“藤子不二雄”的笔名,成为漫画搭档,第一部作品叫做《宇宙矿脉》,在《侦探王》杂志上连载。     PART3 起步   这一年,手冢治虫从“常盘庄”搬走,藤子不二雄搬进了常盘庄14号室。这是个充满热血的创作青春时代,前后期搬入常盘庄的室友们包括寺天广夫.阪本三郎.永田竹丸.支之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等人。这些因为仰慕手冢治虫.立志以漫画为志业的年轻人们,在这个宿舍里面,互相鼓励,也互相调侃。在这里,激荡着灵感与火花,造就了日本在大战之后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常盘庄的年轻人们,除了对漫画有不熄灭的热情之外,对于各种媒体.报道也如海棉一样贪婪地吸收。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大约1万日元。缴了房租以后大约只剩下5.6千日元,看一场电影票价是150元,一张唱片定价大约2100元他们节衣缩食,只为了多看场电影(这是他们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多买张唱片,也有像石之森章太郎这种跑去买成人书刊的家伙(不愧是日本人啊!)……
【转帖】大师的足迹-- 怀念藤子·F·不二雄   “假如”电话亭,默书面包,时光机,竹蜻蜓……相信有很多读者儿时都很想有一个“机器猫”陪伴在身边?那连接四维空间的口袋曾经让多少孩子动过歪的或不怎么歪的念头呢。  众所周知,“藤子不二雄”是两位漫画家搭档的合称,其中一位就是藤本弘,也就是藤子·F·不二雄,另一位是安孙子素雄,后来的藤子不二雄·A。不幸的是,藤本弘老师已于1996年9月23日病逝,也宣告着“藤子不二雄”这个笔名就此不复存在,的确令人遗憾,在此就为大家介绍一下这位笔名藤子·F·不二雄的大师,也算是对我们那个已逝的金色童年的缅怀吧!  PART1 萌芽  藤本弘,1933年12月1日出生于富山县高冈市,就读于学校高冈市立定冢小学五年级时,班上来了一位转学生,老师将他的座位安排在藤本弘旁边。老师.同学们绝不会料想到,这两个貌不惊人的小学生,日后会对日本,甚至中国台湾.香港.中国等亚洲各国的小孩们,产生多大的影响。这个转学生比藤本弘小三个月,名字叫做安孙子素雄。这两个人都是百分之百的漫画迷,课本.笔记簿里面,画满了密密麻麻的漫画角色,两个少年,开始步上了漫画之路。  1947年,14岁的藤本弘就读国中二年级,看到了一部另他毕生难忘的作品。“第一格,一辆汽车从画面右方像左飞驰;第二格,汽车从画面前方向内转进;第三格,汽车向读者的正面冲过来!这种电影般的演出手法,对我们造成了极大的冲击”。藤本弘回忆,当初看到手冢治虫第一部长篇故事漫画《新宝岛》时,全新的视觉感受让他如遭雷击,他们花了一整个月的时间模仿手冢治虫的画,从此成为手冢的崇拜者。  手冢治虫的画对藤本弘的影响极大,他说:“当时,一般的人都把漫画单纯地当作‘好笑的东西’来看,但是手冢先生的作品不同,里面有战栗.有眼泪.有非常深奥的东西。手冢的作品非常具有电影的趣味,虽然大部分的电影都不是为小孩制作的,他却能以电影的手法为原形,画成漫画”。  1951年,藤本弘一边念高中,一边以“手冢不二雄”的笔名,在每日“小学生新闻”上连载四格漫画《天使小玉》,这算是藤本弘的出道作。“手冢”这个笔名,就是为了向“师匠”手冢治虫致敬。  PART2 走入社会  藤本弘于1952年高中毕业,到一家点心公司上班,据他回忆,当时的心情是这样的:“不对,不是这样,我并不打算一辈子做这样的事。我如果不能画漫画就快乐不起来,到公司去上班我就没时间画了,这简直是过着对自己撒谎的一生一样”。因为有这种觉悟,他在那家点心公司只做了一个星期就不干了,决定专心致志地画漫画,以次作为一生的事业,将笔名改为“足冢不二雄”,不敢与手冢师匠比肩,所以自称为“足冢”?  1954年6月刚满20岁,藤本弘与安孙子素雄为了更上层楼,成为专业的漫画家,两人一起搭乘夜车,上东京去打天下。他们寄宿在安孙子素雄的亲戚家中,两个人挤一个两张榻塔米大的房间。要睡觉时,得把画画用的桌子搬到走廊上去才能空出地方来。从这个时间两人以“藤子不二雄”的笔名,成为漫画搭档,第一部作品叫做《宇宙矿脉》,在《侦探王》杂志上连载。    PART3 起步  这一年,手冢治虫从“常盘庄”搬走,藤子不二雄搬进了常盘庄14号室。这是个充满热血的创作青春时代,前后期搬入常盘庄的室友们包括寺天广夫.阪本三郎.永田竹丸.支之森章太郎.赤冢不二夫等人。这些因为仰慕手冢治虫.立志以漫画为志业的年轻人们,在这个宿舍里面,互相鼓励,也互相调侃。在这里,激荡着灵感与火花,造就了日本在大战之后的第一个黄金时代。  在常盘庄的年轻人们,除了对漫画有不熄灭的热情之外,对于各种媒体.报道也如海棉一样贪婪地吸收。他们一个月的收入大约1万日元。缴了房租以后大约只剩下5.6千日元,看一场电影票价是150元,一张唱片定价大约2100元他们节衣缩食,只为了多看场电影(这是他们创作灵感的重要来源!),多买张唱片,也有像石之森章太郎这种跑去买成人书刊的家伙(不愧是日本人啊!)……
【论 语】 ● 学而第一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子夏曰:“贤贤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虽曰未学,吾必谓之学矣。”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主忠信。无友不知己者。过则勿惮改。”曾子曰:“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子禽问于子贡曰:“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求之与?抑与之与?”子贡曰:“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夫子之求之也,其诸异乎人之求之与!”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可谓孝矣。”有子曰:“礼之用,和为贵。先王之道斯为美,小大由之。有所不行,知和而和,不以礼节之,亦不可行也。”有子曰:“信近于义,言可复也。恭近于礼,远耻辱也。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子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为政第二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子曰:“《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子曰:“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子游问孝。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子曰:“吾与回言终日,不违,如愚。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回也不愚。”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廋哉?人焉廋哉?”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子曰:“君子不器。”子贡问君子。子曰:“先行其言,而后从之。”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子曰:“攻乎异端,斯害也已。”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子张学干禄。子曰:“多闻阙疑,慎言其余,则寡尤;多见阙殆,慎行其余,则寡悔。言寡尤,行寡悔,禄在其中矣。”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季康子问:“使民敬、忠以劝,如之何?”子曰:“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輗,小车无軏,其何以行之哉?”子张问:“十世可知也?”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子曰:“非其鬼而祭之,谄也。见义不为,无勇也。”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