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yuerol moyuerol
关注数: 114 粉丝数: 2,363 发帖数: 22,434 关注贴吧数: 52
一项黑暗的寄居蟹研究水个帖最近入坑的小姐姐比较多,以为小寄居 一项黑暗的寄居蟹研究水个帖 最近入坑的小姐姐比较多,以为小寄居蟹一个小精致展示盒就能养啦~好养好打理安静无臭。 然后还天天心心念“我的小寄居什么时候长大呐?”。。。 我暂且不考虑你的小寄居的存活率 你要先明白一个事实:陆寄的生长速度是很慢的,养一年几乎不会有变化,即使能蜕皮3次。如果受到螺壳限制,会更慢。 也就是说你得养个两三年才会有明显的成长,你必须养到第四个年头。例如你要将一只提子大小2cm的小豆丁养到4cm乒乓球大小。至少要熬到第四个年头 好了有了这个假设前提,就可以计算 “将寄居蟹养大”这个事件的发生概率 假设你第一年不退坑的概率为0.5 第二年不退坑的概率为0.4 第三年还不退坑的概率为0.3 好了终于熬到第四年了,寄居蟹终于长大一丢丢了! P=0.5*0.4*03=0.006 因此“将寄居蟹养大”该时间发生的概率不到千分之六 这是养得很好的情况了。实际上根据我的经验,一个妹子第一年不退坑并且蟹没夭折的概率不到0.2。没错,就是说退坑加上夭折的概率大于0.8。 也就是说第一年渡劫成功率为0.2 第二年渡劫成功率为0.4[蟹养定了不容易死] 第三年渡劫成功率0.3 P=0.2*0.4*0.3=0.002 哇,实际上“将寄居蟹养大”该事件的发生概率不到千分之二 况且,有些人天天都想着退坑呢,而不是每年,哈哈哈。 所以我觉得妹妹们你们的青春是宝贵滴。入坑前请三思,然后千万别问“寄居蟹什么时候长大?”的问题。 这是“不可能事件”,哈哈哈哈。 所以嘛,其实将寄居蟹养几年几年养下去的老手极少,大部分人手上的寄居蟹也是插花宠物。每年入坑那么多人,退坑也那么多人,一年换四批玩家完全没问题。 以上研究纯属扯淡,别信哈哈。
19-20年草莓寄居蟹体色变化因素探索成果与相关可靠饲养灯具 ——首例草莓寄居蟹在WRGB系列水草灯饲养条件下蜕皮出关后,我的思考 我从2019年八月份开始推崇WRGB系列水草灯,大部分蟹友也不清楚其由来,也没有这个必要,未能引起重视。确实,现有的大部分玩家还是在把蟹养活的阶段。好在少数资深蟹友们起初也是将信将疑地开始用了,效果立竿见影,尤其是对于经过饲养已经褪色老草莓。初次使用显色明显,变红了,而且越养越红。 这款灯显色指数高是肯定的了,而越养越红,无疑是一个令人兴奋的发现,足以揭示了陆寄并不需要蜕皮即可改变体色,经过实践和查阅文献之后也能验证,甲壳类是会根据环境和光线改变体色的,陆寄也不例外,鳌虾明显。估计现在也没有谁养鳌虾不开水草灯了吧?同为甲壳类的陆寄又如何? 很遗憾的是,开专业水草灯养陆寄也就自从2018年冬才逐渐流行起来。也就是这篇帖子http://tieba.baidu.com/p/5963350172发布之后,开灯养蟹的可靠性才逐步被肯定,其实光是防止土面蜕皮这一点就都足够的理由被重视了。反观前辈们饲养陆寄的经验,把所有陆寄死死地定义为夜行动物,光照没必要,灯具亦然,而且不稳定。偶尔出现一个开灯养蟹的,一看,也不是专业水草灯,多半是低亮度的暖光小台灯,又或者是爬宠uvb晒灯,也没有足够的饲养时长去记录。但是其实灯具有什么用呢?没那么简单,也不知是为了观赏性的,不可能一句话概括,看着我写的帖慢慢总结吧。 不过我手上的老草莓只有一只,缺少对照,说服力不够?实则不然,虽然褪色老草莓少,不过在这个互联网发达的年代,每个玩家就是一个实验室,相同的“事件复现”,更具说服力。这种灯的作用主要是帮助褪色草莓恢复体色,而不能说超越基因限制的发色。这就务必联合各大资深玩家投入其中。 近期成果也是令人兴奋的,我原本以为使用WRGB后,褪色草莓恢复起码要有1到3个月的坚持才有显著恢复。而雪塘主的4年老草莓似乎不需要一周体色就很“上头”了。而我的那只,蜕皮出关后只需6天就有特征明显的恢复。 令人感到困惑的是,在我以及其他资深蟹友早些年使用所谓的全光谱照明灯,植物灯,T5灯管之类的灯具去饲养草莓以及其他寄居蟹,照例褪色。经过我钻研后,有突破性的进展,后面会提到。 我们以前一昧地寻求仿生,利用自然光,却发现蟹缸无法有效利用。模拟太阳光,使用全光谱,却忽略了草莓寄居蟹真实需要的“有效”光谱。而那些大牌含uva的全光谱水草灯,例如尼灯,T5,却很神奇地“避开”了这一段“有效”光谱,而太阳光中又真实存在。如果站在WRGB系列水草灯光谱为现存试验“最优”光谱的角度,这些疑问都会迎刃而解。为什么?请拭目以待。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