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花尖上Ds Be_4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821 关注贴吧数: 7
我眼里的世界——今日有感 2007年的今天,异常的平静,虽然没有了耀眼的太阳天气却依旧炎热……2007的夏天就这样缓缓驶来,在不经意间悄然来到…… 今天的我,是骄傲的,可以骄傲的,因为人生的旅途无论坎坷还是平淡都已经走过了17载,虽然生活还在继续但感悟早已不同;当然,也是可以自满的,自满因为我生在自满的六班,六班这一团结光荣的集体,是的!团结!有同学说,说2班才是年级里最团结的班级,说我们自己班级的团结是狗P,很难相信这是出自我们自己班级同学的口中, 很难相信,这是我们团结的六班中的一员所拥有的心!是悲痛?是伤心?亦或者是难过……在这个分别的时刻,在这个重逢团聚的时候 最近总在无意间了解到那些女生之间这个讨厌那个,那个又看这个不顺之类的话,似乎我们班级充满了仇恨,早已四分五裂了;如果把我们的班级当做是一个社会,那么这个社会早已经被不同的阵营所拆散了;但真的就像某些同学所说的这样吗?不!我相信那只是个别同学的多心,多虑,难道我们每天看到的快乐、开心的大家是在演义吗?难道你能在所有人的面前永远扮演着一个不一样的你吗?答案一定是否定的,没有人能做假,生活中的你就是最真实的你,没有人能够掩饰你自己真实的内心,即使你自己觉得已经做了很好的伪装。 什么是民主?就是人人都拥有表达自己不同看法的权利,总有一些事或一些人的行为你是会看不惯的不喜欢的,但是想要让别人来容忍你包容你你就必须去先学会关心包容别人,在你学会尊重别人之前,就请闭上你那张自以为是发表民主观点的,自以为代表群众意见的嘴。最后想说,眼见为实耳听为虚,许多人真的该自我反省下了!平时开玩笑,没有人会去怪罪你,玩笑过后就应该把玩笑去忘记!祸从口出! 我们是团结的6班!
攀 藏 攀 藏曾臻阳光伸出双臂无私地拥抱这片圣洁的土地,毫不吝啬的挥霍着自己的热情。火辣辣的炫目让我睁不开眼睛,于是我唯有用心灵去观看这场用信仰演绎的神圣舞剧。这是一个离阳光最近的民族,是太阳之神养育了这群高原上的藏族子女。他们纯真而善良,朴实而聪慧,对雪域高山充满了感激。他们拥有最虔诚的信仰,拥有最无私的愿望,他们祈求和平,祈求每个人都拥有阳光。他们堆起玛尼石,挂起经幡,献上哈达,一路磕着长头,口中默念着经文,为的只是感激上苍赐予他们生命与灵魂。岁月留给老人们的皱纹从不流露行将就木的悲涩,反而代之的是一种豁达于尘世的坚定信念。他们信奉藏民族的历史,信奉佛祖的慈悲为怀救苦救难,信奉正直的人必能修成正果轮回重生。我从不愿去质疑这一切,不愿去亵渎这种以神之名的信仰。他们黝黑的脸上从未收敛灿烂的笑容,高原特有的红晕使他们显得更加动人。他们不责怪阳光的炽热和无情,他们深信自己是受到太阳神偏爱的民族,因此得到了最多的恩泽。夜晚和早晨的阴凉是对他们辛勤的奖赏,他们总能拥有最甜美的梦乡。传统的藏族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因此他们总是把最珍贵最漂亮的东西带在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见到打扮得很漂亮的藏族姑娘,当然也有身披霞佩英俊健硕的汉子。也许是生长在高原的缘故,这里的人民“海拔”也高,我会时常被埋没在人海之中,因为缺乏信仰而找不到方向。不知是谁用一支神笔在拉萨的心脏画了一幅巨大的唐卡,从此美丽的布达拉宫从天而降。长长的石阶像是要通往天上的栈道,天梯的尽头就是梦中那座高不可攀的宫殿。山风吹开了挂在门上的帘子,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灵塔神像被整齐地摆放在各个殿堂之中,每样展品都以其无价以示珍贵。金银此刻再不表示雍容华贵,在那暗淡的酥油灯光下它们早已成了神圣的化身。佛祖用自己的塑像在这里聆听人民的疾苦,活佛用自己的肉身在这里完成信徒的心愿。这里是信仰朝拜的方向,这里是普度众生的法杖。红白相嵌的宫墙预示着一种无边的权力,蓝天、白云、红宫、白殿,共同筑成了布达拉宫的辉煌和永恒。我站在天宫之上——这高耸却不入云的神圣建筑——顿时有些狂妄,我甚至妄想用五指遮住太阳的光芒。只是当我将手高举才突然意识了自己的渺小,就像空中的尘埃,苍茫广阔的蓝早已将我溶解。只有雄鹰的翅膀才配得上在这样的蓝天翱翔,因为是人民用虔诚滤成了这别样的蔚蓝。回头仰望,布达拉宫依旧高不可攀,不是攀不上宫殿,而是攀不上信仰。古老的大昭寺门前是信仰聚集的地方,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在这里寻找灵魂的归宿和聆听圣祖的教诲。他们在头顶击响双掌,双手合十划过前额,然后收落胸前,最后将整个身体伏地,让魂灵与大地融为一体。他们将崇高的信念放在心面,于是这个被称为“长头”的动作被圣徒们重复了无数遍,门前那些光滑的石头无声地见证了这一切。我虽不是圣徒,但我为圣徒折服,倘若有一天,我有一个信念,我也将像他们一样坚持不懈地向前。寺里的老人将圣水浇在我的头上,说祝福我扎西德勒。浓浓的酥油味扑鼻而来,酥油灯光把每一个人都染成了暗红色。我喜欢这样的味道,好像很神圣;我也喜欢这样的颜色,好像很神秘。喇嘛们聚集在大殿里念经,虽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也正努力地学习着为每一个人祈祷幸福。金色的屋顶映衬了远山的阳刚之美,画着法螺的门帘向天空发出了祈福的信号。圣徒们排着长队在寺外等待着进贡的时机,他们手中提着自制的酥油,以保证寺里的酥油灯长明不灭,也保证他们的民族信仰长明不灭。我曾以为西藏是个寸草不生的荒蛮之地,高寒伴随缺氧,多年冻土环境恶劣。也许只有凶残的秃鹫才愿意拥抱这里,只有带刺的野草才愿意扎根这里。但是,鲁朗林海:到处是苍松翠柏,雾霭生机。松鼠会倚着紫色的松果歌唱冬天的梦境,小鸟会翘上枝头传达春天的喜讯,绵羊成群结队地躺在路边呼吸高秋的爽气,藏香猪也凑凑热闹来段夏日的锅桩激情。午后,大雾很快地侵漫而来,高松却毫不畏惧地指剑九霄之外,像一个英挺的康巴汉子,潇洒又豪气。这里的一袭绿衣让平原上的森林也望尘莫及。尼洋河小景:当河水温柔地将陆地划开,当河水无私地为小树哺给养份,当河水因为我们地驻足而放慢了汇聚的脚步,我知道,这样的景色又足以将我陶醉。是河水自作主张地将陆地雕刻成了艺术家的偏好吗?是河水教会了小树按照摄影师的角度生长吗?是河水将蓝色与绿色自行调配作为远行的服装吗?我没有答案,但我依旧别无选择地爱上这里。纳木措:是落在雪域之巅的泪花,剔透得让所有的宝石都瞬间黯然失色。也许那位救苦救难的千手千眼观音还不知道,她为人间苦难落下千滴泪汇成的圣湖凝聚了整个藏民族的灵魂。雪山轻抚湖水,漾起了层层细浪,顽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这不像一面湖,更像海,一角平静的睡海。本是阴天一片,但也许是我们的道远感动了上天,她悄悄吹开了云布的一角,在湖心印下了一抹淡蓝。顿时泛起的生气让我兴奋不已,很庆幸自己品尝到了这里的另一种美丽。巴松措:天空是一片穿云见月的蔚蓝,湖水是一片透底潜鱼的湛蓝。顽皮的孩子摇了摇我脚下浮在湖面上的吊桥,我一惊,被打乱了原本还算清醒的思绪。
攀 藏 攀 藏曾臻阳光伸出双臂无私地拥抱这片圣洁的土地,毫不吝啬的挥霍着自己的热情。火辣辣的炫目让我睁不开眼睛,于是我唯有用心灵去观看这场用信仰演绎的神圣舞剧。这是一个离阳光最近的民族,是太阳之神养育了这群高原上的藏族子女。他们纯真而善良,朴实而聪慧,对雪域高山充满了感激。他们拥有最虔诚的信仰,拥有最无私的愿望,他们祈求和平,祈求每个人都拥有阳光。他们堆起玛尼石,挂起经幡,献上哈达,一路磕着长头,口中默念着经文,为的只是感激上苍赐予他们生命与灵魂。岁月留给老人们的皱纹从不流露行将就木的悲涩,反而代之的是一种豁达于尘世的坚定信念。他们信奉藏民族的历史,信奉佛祖的慈悲为怀救苦救难,信奉正直的人必能修成正果轮回重生。我从不愿去质疑这一切,不愿去亵渎这种以神之名的信仰。他们黝黑的脸上从未收敛灿烂的笑容,高原特有的红晕使他们显得更加动人。他们不责怪阳光的炽热和无情,他们深信自己是受到太阳神偏爱的民族,因此得到了最多的恩泽。夜晚和早晨的阴凉是对他们辛勤的奖赏,他们总能拥有最甜美的梦乡。传统的藏族以游牧为生,居无定所,因此他们总是把最珍贵最漂亮的东西带在身上。这就是为什么我们总能见到打扮得很漂亮的藏族姑娘,当然也有身披霞佩英俊健硕的汉子。也许是生长在高原的缘故,这里的人民“海拔”也高,我会时常被埋没在人海之中,因为缺乏信仰而找不到方向。不知是谁用一支神笔在拉萨的心脏画了一幅巨大的唐卡,从此美丽的布达拉宫从天而降。长长的石阶像是要通往天上的栈道,天梯的尽头就是梦中那座高不可攀的宫殿。山风吹开了挂在门上的帘子,我终于来到了这里。灵塔神像被整齐地摆放在各个殿堂之中,每样展品都以其无价以示珍贵。金银此刻再不表示雍容华贵,在那暗淡的酥油灯光下它们早已成了神圣的化身。佛祖用自己的塑像在这里聆听人民的疾苦,活佛用自己的肉身在这里完成信徒的心愿。这里是信仰朝拜的方向,这里是普度众生的法杖。红白相嵌的宫墙预示着一种无边的权力,蓝天、白云、红宫、白殿,共同筑成了布达拉宫的辉煌和永恒。我站在天宫之上——这高耸却不入云的神圣建筑——顿时有些狂妄,我甚至妄想用五指遮住太阳的光芒。只是当我将手高举才突然意识了自己的渺小,就像空中的尘埃,苍茫广阔的蓝早已将我溶解。只有雄鹰的翅膀才配得上在这样的蓝天翱翔,因为是人民用虔诚滤成了这别样的蔚蓝。回头仰望,布达拉宫依旧高不可攀,不是攀不上宫殿,而是攀不上信仰。古老的大昭寺门前是信仰聚集的地方,远道而来的朝圣者在这里寻找灵魂的归宿和聆听圣祖的教诲。他们在头顶击响双掌,双手合十划过前额,然后收落胸前,最后将整个身体伏地,让魂灵与大地融为一体。他们将崇高的信念放在心面,于是这个被称为“长头”的动作被圣徒们重复了无数遍,门前那些光滑的石头无声地见证了这一切。我虽不是圣徒,但我为圣徒折服,倘若有一天,我有一个信念,我也将像他们一样坚持不懈地向前。寺里的老人将圣水浇在我的头上,说祝福我扎西德勒。浓浓的酥油味扑鼻而来,酥油灯光把每一个人都染成了暗红色。我喜欢这样的味道,好像很神圣;我也喜欢这样的颜色,好像很神秘。喇嘛们聚集在大殿里念经,虽然不明白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我也正努力地学习着为每一个人祈祷幸福。金色的屋顶映衬了远山的阳刚之美,画着法螺的门帘向天空发出了祈福的信号。圣徒们排着长队在寺外等待着进贡的时机,他们手中提着自制的酥油,以保证寺里的酥油灯长明不灭,也保证他们的民族信仰长明不灭。我曾以为西藏是个寸草不生的荒蛮之地,高寒伴随缺氧,多年冻土环境恶劣。也许只有凶残的秃鹫才愿意拥抱这里,只有带刺的野草才愿意扎根这里。但是,鲁朗林海:到处是苍松翠柏,雾霭生机。松鼠会倚着紫色的松果歌唱冬天的梦境,小鸟会翘上枝头传达春天的喜讯,绵羊成群结队地躺在路边呼吸高秋的爽气,藏香猪也凑凑热闹来段夏日的锅桩激情。午后,大雾很快地侵漫而来,高松却毫不畏惧地指剑九霄之外,像一个英挺的康巴汉子,潇洒又豪气。这里的一袭绿衣让平原上的森林也望尘莫及。尼洋河小景:当河水温柔地将陆地划开,当河水无私地为小树哺给养份,当河水因为我们地驻足而放慢了汇聚的脚步,我知道,这样的景色又足以将我陶醉。是河水自作主张地将陆地雕刻成了艺术家的偏好吗?是河水教会了小树按照摄影师的角度生长吗?是河水将蓝色与绿色自行调配作为远行的服装吗?我没有答案,但我依旧别无选择地爱上这里。纳木措:是落在雪域之巅的泪花,剔透得让所有的宝石都瞬间黯然失色。也许那位救苦救难的千手千眼观音还不知道,她为人间苦难落下千滴泪汇成的圣湖凝聚了整个藏民族的灵魂。雪山轻抚湖水,漾起了层层细浪,顽浪拍打着岸边的礁石,这不像一面湖,更像海,一角平静的睡海。本是阴天一片,但也许是我们的道远感动了上天,她悄悄吹开了云布的一角,在湖心印下了一抹淡蓝。顿时泛起的生气让我兴奋不已,很庆幸自己品尝到了这里的另一种美丽。巴松措:天空是一片穿云见月的蔚蓝,湖水是一片透底潜鱼的湛蓝。顽皮的孩子摇了摇我脚下浮在湖面上的吊桥,我一惊,被打乱了原本还算清醒的思绪。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