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2181541004 372181541004
关注数: 13 粉丝数: 78 发帖数: 1,869 关注贴吧数: 7
转关于我区除雪问题 为了做好冬季除雪防滑工作,确保雪后城市道路畅通,市容环境整洁。保障城市人民生产、生活的正常秩序,我相信事先我们相关部门一定做了大量工作及准备。 可一场降雪导致道路交通拥堵、瘫痪,就是咱们区首次降雪所反映出的问题。 这场雪听了广播的人都知道由小雪升级为中雪。那么降中雪:主干道路、重点路街、坡路、弯路、桥梁以机械除雪为主,次要干道以人工机械相结合的方式作业,首先保证道路畅通,雪停12小时内清除积雪。其余路街在雪停24小时内除净。 我走的是201国道。在金州段无人除雪。撒布机之类的设备就更不用说了,根本没看见。3、4级马路呢。也就零零散散看见平常收运垃圾的环卫工人,在铲人行步道的雪。坡路根本没有人管。问题的出现并不是要责备谁,怨谁。首要问题是要解决。去年我已经提到过咱们区除雪问题。相关部门也处理了重视了。当时我说坡路没人管。处理后真的保证了坡路。 今天的情况是7点钟,从消防队通往马家路段,没有人除雪,道路几乎瘫痪。整个路面已经开始发光,证明雪已经压实了。车辆抛锚严重。(如果早早的撒了融雪剂估计道路就开了) 我建议如下,金州环卫是铭洁环卫。市内四区主要的除雪力量就是环卫企业。相关领导是否确认除雪是由哪一个部门来主要清扫,哪些部门是辅助清扫。出现降雪在早高峰之前是不是应全员上岗进行除雪。主干道路、坡路合理运用好大型除雪设备。及时抛洒融雪剂或者炉灰。人工除雪铲等专用设备要及时运到除雪现场,并发放到工人手中,3、4级马路利用人工推雪板及时清雪,以提高除雪效率。 作为金州市民。我同样也是从事的环卫工作,我知道除雪的辛苦。工人们有泪、有汗,也有市民体会不到的苦。为什么市内四区在相同的状态下,可以将道路打通。而我们金州就要全城拥堵。这是一种差距。希望相关领导高度重视。提高除雪水平,确保今冬除雪工作的有序进行。组织好人员、装备好设备。打好除雪这一仗。
金州辽大金捕2005 遇难 昨日凌晨2时许,大连一渔船在长兴岛恒力石化码头外5海里附近海域沉没。截至下午5时,遇险10名船员中有两人获救,1人确认遇难,剩余7人下落不明。直至记者截稿,救援行动仍在进行中。   渔船凌晨遇险救出2人   昨日上午10时30分,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接到报告:一渔船在长兴岛恒力石化码头外5海里附近海域 (39°35.2N/121°14.9E)沉没,请求救助。   接到险情报告后,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立即协调救助船舶、救助直升机前往搜救,当地渔业部门和大连海事局也派出协调力量前往救助。   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多方了解到,出事船只上或有10名船员遇险,截至昨日下午5时,船员中有两人获救,1人确认遇难,剩余7人仍下落不明,获救者被救起时因长时间浸泡已意识不清,目前正在接受治疗。   “现在只能推测出事时间约在凌晨2点左右,沉没原因尚不明。”大连海事局工作人员表示。   当时风力还不够翻船   昨日下午,记者从参与救援的大连海事局处得知,出事海域为长兴岛恒力石化码头外5海里附近,出事船只为捕捞渔船“辽大金捕2005”,注册地是大连金州,船员为10人,但出事时船员是否都在船上尚未可知。   大连海事局工作人员介绍,9月28日凌晨,出事地点附近风力约为5-6级,偶尔阵风7级,中等浪高。“一般来说,能让捕捞渔船翻船级别的风浪至少要风力8到9级加巨浪。至于这艘船为何沉没,还有待进一步调查。”   记者随后尝试向当地渔政部门索取船号为“辽大金捕2005”的注册资料,但被拒绝。   沉船8小时后被发现   昨日下午,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向北国网、辽沈晚报记者确认,他们是在当日上午10时30分接到来自大连港引航员的报告。“我们立即启动了应急预案。”辽宁省海上搜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他们接到报告后立即协调救助船舶“连港48”轮、“连港4”轮和“连汇拖6”轮进行救助,同时通知协调北海救助第一飞行队、当地渔业部门、当地海事局前往恒力码头进行救助工作。“从出事到接到通知并进行大规模救援,中间相隔了8个小时,这段时间有些长。”搜救中心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按照惯例,出海打渔的渔民通常会携带GPS卫星电话或者其他设备以便随时求救,至于为什么沉没船只直到天亮才被大连港引航员发现,“可能的情况太多,难以推测。”   昨日下午5时,搜救中心工作人员介绍,近海快速救助船“北海救203”轮已赶往现场水域增援,救助行动在未来几天内仍会继续。
大连又出新闻啦 第一财经日报 08-16 01:41   由于旅客吞吐量增长迅速,大连周水子国际机场目前已经超负荷运行,经过三期改造后,其运输能力也将在2016年左右达到饱和。2012年年初,大连开始兴建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新机场采取离岸填海的方式建设,面积达20.87平方公里。建成后能起降世界最大客机空客A380并成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   然而,第一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却发现,这个造价数百亿的新机场不仅没有填海手续,连立项都未获批,可谓是不折不扣的非法项目。   项目未上报先开工   记者在施工现场看到,远处几十辆重卡不停地向海里倾倒土方和石料,延伸到海里规划长度为3600米的跑道已经逐渐成型,一眼看不到尽头。   2011年,大连新机场项目被列入国家“十二五”综合交通发展规划和国家民航局“十二五”发展规划。新机场工程总造价初步估算约263亿元,拟规划填海造地面积20.87平方公里,将超越面积为13平方公里的日本关西国际机场和9.36平方公里的中国香港国际机场,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机场,建成后这里能起降世界最大的民航客机“空中客车”A380。   新机场的填海工程开始于2012年3月20日,但项目部工作人员和附近村民告诉记者这里在2011年就已开始填海施工。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建设发展有限公司的官网报道,2011年4月,大连新机场沿岸商务区填海(一期)试验段工程临时主围堰工程就已开工。“现在填了大概有四分之一了吧,计划在今年年底或者明年上半年填完。”大连市发改委人士告诉记者。   按规定,我国填海建设的机场项目审批流程是首先须由国家发改委正式审批通过,再经国家环保部环境影响评价审批和国家海洋局海洋环境影响评价审批。   但国家发改委民航处人士告诉记者:“现在我并没有接触到这个项目”。对此,大连市发改委表示,新机场项目还未上报。   第一财经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大连金州湾国际机场项目既没在国家发改委立项审批,也未经国家环保部和国家海洋局环评审批,没有获得填海用途的海域使用权证就于2012年开工建设。有关专家指出此举为严重的违法行为。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律师詹声铭认为,“作为世界最大的海上机场,其建设过程必然受到多方关注,不得未批先建、边批边建,机场建设方完全是在漠视法律。”   机场密集安全堪忧   记者在中国采招网查询到,大连临空产业园填海造地工程施工预中标单位分别是: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长江航道局和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该填海造地工程施工一、二、三标段的中标价分别为38亿元、34亿元和43亿元,三个标段用作填海的投资金额总计115亿元,几乎要占到新机场总投资额263亿元的一半。   广东生龙律师事务所律师詹声铭认为,“施工方现在盲目冲动,无视法律在施工建设,届时也存在审批不予通过的可能性,前期填海的巨额投资就有可能打水漂”。面对可能的投资风险,施工方之一的中交第三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经营部有关人士表示:“机场有施工许可证我们就可以干”。   在紧邻渤海海岸线的一侧,短短30公里的范围内,密集排列着包括大连金洲湾海上新机场、周水子国际机场及土城子、黄龙尾军用机场在内的四个机场。而整个大连市包括所有的军用机场在内,更是总计有多达10个机场。北京法学会航空法学会常务副会长张起淮认为,军用机场和其他机场密集存在使得空域特别拥挤,安全令人担忧,因天气因素备降其他机场也不太可能。   张起淮称,飞机的频繁起降会使海上跑道更容易出现裂纹,这将给飞行安全带来致命隐患。海上机场不仅造价高昂,是建造内陆机场的十倍左右,如果再加上未来的维护和修补,其总体成本甚至可能达到普通机场的20倍之多。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