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与一儒 方与一儒
关注数: 24 粉丝数: 143 发帖数: 3,311 关注贴吧数: 53
鱼台县…千年古县   鱼台,历史悠久,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是孔子闻名弟子闵子骞的故乡,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乡、滨湖水城”的美誉。千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为鱼台送来肥田膏壤,纵横交错的17条河流和漫山遍野的千口方池,为49年前的治水改稻预备了根底,稻改之后,“鱼台大米”享誉四方。  遍地浩瀚,水灾无算水关于鱼台终究意味着啥呢?据《鱼台县志》记载:“鱼台东临南阳、昭阳二湖,地形低洼。境内河流,上承苏、鲁、豫、皖4省20余县客水。每遇涝年,洪水聚集,湖水顶托,河水倒漾,遍地浩瀚。清至民国,水灾无算,水灾48次。”鱼台有史记载的水、旱、风、冻、虫等灾患共一百数十次,又以洪水灾为主,有一百余次。水灾之后复又旱、虫接至,一遇湖涸河干的大旱,鱼台人便如油煎火烤通常,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公民离散。史载:“1640年,大旱,蝗愈织,南阳诸湖涸,饥民蜂拥诸湖,掘食草根,鬻妇女,人相食。十四年大疫,逝世相籍。”《山东民报》载:“1928—1930年,大旱三年,饿殍载道,十室九空。景象有不忍言者。”  “穷则思变,自古皆然”。建国前的鱼台,“鱼邑水患、历世堪悲”。建国后的鱼台,政府不断进行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1950年—1955年,以加高、加固河、湖堤防为主,但使全县约有70%的良田变为沼地。1956年,又转为引导为主,乡乡村村挖排水沟,又致沿湖地带平地行船,房子坍毁。1958年,在苏联的协助下,建起了单一排灌站九处,将坡野积水排入河、湖。可是,地表水刚排出,湖、河水又渗上来,地下水降不下去,庄稼不断受渍而死。1960年—1963年,筑台田,修条田。因为没有统一规划,零散涣散的台、条田不能发扬应有的效果,不久即废。  “拼死拼活结”硕果  1964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年,这一年在鱼台农业展开史上是浓抹重彩的重要一笔。这一年,鱼台从头建制,30岁出面的张程震任县委书记。但是这一年又是水灾,一只木船载着他进入了鱼台。  水灾构成没有固定的县委驻地,县委暂时栖居在被退水之后的泥泞围住的县农具厂几间破房子里。满目泥泞,秋收无着,春荒将至,怎么办?张程震带领县委举行全县公民献计献策大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查研究,坚决治水种稻,大兴农田水利工程,全部实施稻改,彻底改变公民大众深受水灾之害的情况。  治水方案断定后,县委清了清全县的家底,发现尽管其时全县声称有22万人,但其中有7万人外流,在家的15万人中,除掉老、少,能上阵的不过8万人,每天只靠4两口粮生计的8万人能完结这项浩翰工程吗?  那个时代,有一句话最能阐明张程震治水的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县委举行万人大会,张程震做发动讲话,没有讲稿,他说,咱们鱼台公民不靠天不靠地,靠咱们自个的双手,把水治好。到今日,回忆起那次大会,很多人还记得听过讲话后自个的决心:“拼吧!县委指到哪里,咱就拼死拼活干到哪里!”  一股劳作的大潮席卷了鱼台大地。鱼台人的“拼死拼 1964年12月,鱼台展开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变水患为水利后,改变了农业出产春旱秋淹的局势。从1965年开端,鱼台大力推广临沂水稻栽培技能,为每个出产队训练3至4名技能人员,安排干部和技能人员一起编写“水稻栽培技能”教材,并依照治水改稻方案,采纳上下联系、干群联系,边方案、边修正,方案栽种20万亩至25万亩,实践栽种水稻35.35万亩,均匀单产165公斤,人均占有近500斤稻谷,多年的贫困县一举变成余粮县。  1965年12月2日,《大众日报》发布了题为《奋起改造天然、涝洼相貌改观、鱼台滨湖凹地变稻田》的文章,介绍了鱼台公民艰苦创业、一年巨变的先进事迹。  与此时起,县委安排专人到江南稻区求稻种,到稻区学习技能,还从江、浙聘来100多名技能员,辅导鱼台栽培水稻。水利条件、稻种、技能等项作业根本具有了,就在第二年春,在全县展开了耕翻稻田、进行田间工程配套、育秧、趟田、耕种等耕耘活动,顺利完结水稻插秧使命。并变革栽培布局,实施工程措施与作物改种联系,展开水稻、构成稻麦轮作新的栽培格式。  1966年,鱼台全县水稻栽培面积已达45万亩,粮食亩产由1963年的69斤提高到357斤。但受“文革”冲击,县、公社、大队领导班子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水稻面积接连三年下 m滑。1967年水稻面积下降到20万亩。直到1975年,水稻栽培面积上升,稳定在40万亩,均匀单产350公斤;呈现了稻麦年亩产过“长江”的高产典型临河、米滩、八里弯等大队;涌现出人均奉献吨粮的小丁庄、马河等出产队,全县人均奉献粮食250公斤以上,为山东全省人均奉献之冠,变成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山东省委提出召唤“南学鱼台,北学桓台”。鱼台水稻面积稳定在35万亩,“鱼台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了全国优质大米的代名词,鱼台也享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美誉。
鱼台县…千年古县   鱼台,历史悠久,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是孔子闻名弟子闵子骞的故乡,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乡、滨湖水城”的美誉。千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为鱼台送来肥田膏壤,纵横交错的17条河流和漫山遍野的千口方池,为49年前的治水改稻预备了根底,稻改之后,“鱼台大米”享誉四方。  遍地浩瀚,水灾无算水关于鱼台终究意味着啥呢?据《鱼台县志》记载:“鱼台东临南阳、昭阳二湖,地形低洼。境内河流,上承苏、鲁、豫、皖4省20余县客水。每遇涝年,洪水聚集,湖水顶托,河水倒漾,遍地浩瀚。清至民国,水灾无算,水灾48次。”鱼台有史记载的水、旱、风、冻、虫等灾患共一百数十次,又以洪水灾为主,有一百余次。水灾之后复又旱、虫接至,一遇湖涸河干的大旱,鱼台人便如油煎火烤通常,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公民离散。史载:“1640年,大旱,蝗愈织,南阳诸湖涸,饥民蜂拥诸湖,掘食草根,鬻妇女,人相食。十四年大疫,逝世相籍。”《山东民报》载:“1928—1930年,大旱三年,饿殍载道,十室九空。景象有不忍言者。”  “穷则思变,自古皆然”。建国前的鱼台,“鱼邑水患、历世堪悲”。建国后的鱼台,政府不断进行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1950年—1955年,以加高、加固河、湖堤防为主,但使全县约有70%的良田变为沼地。1956年,又转为引导为主,乡乡村村挖排水沟,又致沿湖地带平地行船,房子坍毁。1958年,在苏联的协助下,建起了单一排灌站九处,将坡野积水排入河、湖。可是,地表水刚排出,湖、河水又渗上来,地下水降不下去,庄稼不断受渍而死。1960年—1963年,筑台田,修条田。因为没有统一规划,零散涣散的台、条田不能发扬应有的效果,不久即废。  “拼死拼活结”硕果  1964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年,这一年在鱼台农业展开史上是浓抹重彩的重要一笔。这一年,鱼台从头建制,30岁出面的张程震任县委书记。但是这一年又是水灾,一只木船载着他进入了鱼台。  水灾构成没有固定的县委驻地,县委暂时栖居在被退水之后的泥泞围住的县农具厂几间破房子里。满目泥泞,秋收无着,春荒将至,怎么办?张程震带领县委举行全县公民献计献策大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查研究,坚决治水种稻,大兴农田水利工程,全部实施稻改,彻底改变公民大众深受水灾之害的情况。  治水方案断定后,县委清了清全县的家底,发现尽管其时全县声称有22万人,但其中有7万人外流,在家的15万人中,除掉老、少,能上阵的不过8万人,每天只靠4两口粮生计的8万人能完结这项浩翰工程吗?  那个时代,有一句话最能阐明张程震治水的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县委举行万人大会,张程震做发动讲话,没有讲稿,他说,咱们鱼台公民不靠天不靠地,靠咱们自个的双手,把水治好。到今日,回忆起那次大会,很多人还记得听过讲话后自个的决心:“拼吧!县委指到哪里,咱就拼死拼活干到哪里!”  一股劳作的大潮席卷了鱼台大地。鱼台人的“拼死拼活”结出了惊人的果实:从1964年12月到1965年4月的150多天里,共建成64座排灌站,挖成干渠、支渠7296条,总长2757公里,转移土石方1500万方,投入劳动力280多万人。整个工程的投入,除了国家投资20%外,其他满是大众自筹。据工程人员核算,包含田间工程在内,当年搬动的土石方,假如筑成一米高的土坝,能够绕赤道一周半。  稻改之后“过长江”  新中国建立后,鱼台在治水一起,水稻栽培从未接连,但面积不大、成功较少。据《鱼台县志》记载:“1953年,安庄互助组甄锡武等用龙骨水车提坑水种水稻4.6亩,喜获单产187.5公斤的好收成。1954年,全县试种水稻81亩。1956年,金乡(含鱼台)县委、县人委把治水与试种水稻说到议事日程。当年试种水稻300亩,均匀单产200公斤。1957年,金乡县委稻改的思路愈加清晰,决定在原鱼台境内陈湾灌区试种水稻2000亩,长势杰出,后遭千载难逢特大洪水吞没。1958年,山东省委指示在沿湖区域大力展开水稻出产,鱼台境内水稻栽培3477公顷,单产1260公斤,谷亭区田户李高档农业合作社种稻186.7公顷,单产3750公斤,获国务院‘大面积高额丰登奖’。”  1959年、1960年受“五风”影响,大众积极性受挫。到了1964年,金乡县(含鱼台)水稻面积到达4.5万亩,均匀单产在150公斤以上……即便如此,鱼台“农业收成靠天,大众吃饭靠天”的贫穷局势依然没有较大的改观。  1964年12月,鱼台展开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变水患为水利后,改变了农业出产春旱秋淹的局势。从1965年开端,鱼台大力推广临沂水稻栽培技能,为每个出产队训练3至4名技能人员,安排干部和技能人员一起编写“水稻栽培技能”教材,并依照治水改稻方案,采纳上下联系、干群联系,边方案、边修正,方案栽种20万亩至25万亩,
公交车一览表 鱼台城乡公交所有的路线,都是自己查的,有些错误,请多多指正。101路:鱼台-唐马(后付)(8KM)首班5:50末班17:30(每25分钟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唐马政府-随庄-后付。102路:鱼台-石庄(12KM)鱼台发车:6:30 8:30 10:30 13:40 16:20;石庄发车:7:209:30 11:30 14:40 17:2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唐马镇政府-随庄-后付-高庄-左堌堆-石庄。103路:鱼台-宋寨鱼台发车:6:20 7:45 9:40 12:40 14:40 16:20;宋寨发车:7:00 8:40 10:40 13:40 15:30 17:0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宋庄-宋寨。201路:鱼台-鱼城(22KM)首班6:15末班18:00(每15分钟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树李-戚庄-大李-崔庄-田吴-陈堂-夏庄-鱼城棉厂-鱼城检查站-鱼城东关-鱼城桥西-鱼城汽车站-新华书店-中心小学-鱼城镇政府-清真街-鱼城中海加油站。202路:鱼台-张庄首班8:20末班17:4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后赵-周堂-大魏-宋集-姑庵-苏店-陈堂-前张庄-后张庄。203路:鱼台-乔口首班8:00末班17:4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中谢-西谢-西谢完小-刘庄-赵胡同-小郑庄-湾里-北段-后蒋-牌子王-后乔口-乔口。205路:鱼台-南徐首班6:30末班16:3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马庄-陈大楼-大场-前赵-前周堂-周堂邮政局-大魏-梁海-仇马-吴庄-杜庄-李庄-郝集-南徐。206路:鱼台-冀马鱼台发车:8:30 11:3015:30 17:30;冀马发车:6:50 9:30 14:0016:30。汽车站-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供电局-建设银行-农贸市场-住建局-科技局-实验中学-翰林家园-二郎庙-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程庄路口-树李-戚庄-大李-后炳灵庄-前炳灵庄-史庙路口-冀庙-冀马。209路:鱼台-杨楼鱼台发车:7:5010:30 13:50 16:40;杨楼发车:6:309:10 12:30 15:1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中医院社区门诊-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程庄路口-树李-戚庄-大李-崔庄-田吴-陈堂-夏庄-鱼城棉厂-鱼城检查站-鱼城东关-周庄-西洪-高庄小学-胡阁-山东交界处-胡阁西-阎庄村-田集村-牛庄村-李管村-蔡庙-杨楼村。301路:鱼台-李阁(22KM)首班6:20末班18:00(每20
鱼台县公交车一览表 鱼台城乡公交所有的路线,都是自己查的,有些错误,请多多指正。101路:鱼台-唐马(后付)(8KM)首班5:50末班17:30(每25分钟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唐马政府-随庄-后付。102路:鱼台-石庄(12KM)鱼台发车:6:30 8:30 10:30 13:40 16:20;石庄发车:7:209:30 11:30 14:40 17:2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唐马镇政府-随庄-后付-高庄-左堌堆-石庄。103路:鱼台-宋寨鱼台发车:6:20 7:45 9:40 12:40 14:40 16:20;宋寨发车:7:00 8:40 10:40 13:40 15:30 17:0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书香宾舍-人民商场-药材公司-县医院-爱国社区-法院-烟草公司-吉祥家园-孔府宴酒厂-气象局-张庄-宗庄-韩庄-唐马邮政局-宋庄-宋寨。201路:鱼台-鱼城(22KM)首班6:15末班18:00(每15分钟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树李-戚庄-大李-崔庄-田吴-陈堂-夏庄-鱼城棉厂-鱼城检查站-鱼城东关-鱼城桥西-鱼城汽车站-新华书店-中心小学-鱼城镇政府-清真街-鱼城中海加油站。202路:鱼台-张庄首班8:20末班17:4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后赵-周堂-大魏-宋集-姑庵-苏店-陈堂-前张庄-后张庄。203路:鱼台-乔口首班8:00末班17:4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中谢-西谢-西谢完小-刘庄-赵胡同-小郑庄-湾里-北段-后蒋-牌子王-后乔口-乔口。205路:鱼台-南徐首班6:30末班16:30(每3小时一班)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马庄-陈大楼-大场-前赵-前周堂-周堂邮政局-大魏-梁海-仇马-吴庄-杜庄-李庄-郝集-南徐。206路:鱼台-冀马鱼台发车:8:30 11:3015:30 17:30;冀马发车:6:50 9:30 14:0016:30。汽车站-二实小-锦绣华城-工商局-行政审批中心-孝贤广场-天润家园-佳客多供电局-建设银行-农贸市场-住建局-科技局-实验中学-翰林家园-二郎庙-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程庄路口-树李-戚庄-大李-后炳灵庄-前炳灵庄-史庙路口-冀庙-冀马。209路:鱼台-杨楼鱼台发车:7:5010:30 13:50 16:40;杨楼发车:6:309:10 12:30 15:10。汽车站-金泰华城-二实小-锦绣华城-明珠大酒店-鱼台中医院-仁爱医院-新民小学-农业局-水修厂-经信局-农贸市场-种子公司-交通运输局-一中西门-中医院社区门诊-安居小区-安居小区南门-职业中专-袁楼-前屈-耿鲍庄-皮店-李胡同-南房-王庙-王庙镇政府-王庙中学-东谢-程庄路口-树李-戚庄-大李-崔庄-田吴-陈堂-夏庄-鱼城棉厂-鱼城检查站-鱼城东关-周庄-西洪-高庄小学-胡阁-山东交界处-胡阁西-阎庄村-田集村-牛庄村-李管村-蔡庙-杨楼村。301路:鱼台-李阁(22KM)首班6:20末班18:00
鱼台的历史   鱼台,历史悠久,因境内遗有鲁隐公观鱼台而得名,是孔子闻名弟子闵子骞的故乡,素有“鱼米之乡、孝贤故乡、滨湖水城”的美誉。千里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为鱼台送来肥田膏壤,纵横交错的17条河流和漫山遍野的千口方池,为49年前的治水改稻预备了根底,稻改之后,“鱼台大米”享誉四方。据《鱼台县志》记载:“鱼台东临南阳、昭阳二湖,地形低洼。境内河流,上承苏、鲁、豫、皖4省20余县客水。每遇涝年,洪水聚集,湖水顶托,河水倒漾,遍地浩瀚。清至民国,水灾无算,水灾48次。”鱼台有史记载的水、旱、风、冻、虫等灾患共一百数十次,又以洪水灾为主,有一百余次。水灾之后复又旱、虫接至,一遇湖涸河干的大旱,鱼台人便如油煎火烤通常,十室九空,饿殍满地,公民离散。史载:“1640年,大旱,蝗愈织,南阳诸湖涸,饥民蜂拥诸湖,掘食草根,鬻妇女,人相食。十四年大疫,逝世相籍。”《山东民报》载:“1928—1930年,大旱三年,饿殍载道,十室九空。景象有不忍言者。”  “穷则思变,自古皆然”。建国前的鱼台,“鱼邑水患、历世堪悲”。建国后的鱼台,政府不断进行水利建设,变水害为水利。1950年—1955年,以加高、加固河、湖堤防为主,但使全县约有70%的良田变为沼地。1956年,又转为引导为主,乡乡村村挖排水沟,又致沿湖地带平地行船,房子坍毁。1958年,在苏联的协助下,建起了单一排灌站九处,将坡野积水排入河、湖。可是,地表水刚排出,湖、河水又渗上来,地下水降不下去,庄稼不断受渍而死。1960年—1963年,筑台田,修条田。因为没有统一规划,零散涣散的台、条田不能发扬应有的效果,不久即废。  “拼死拼活结”硕果  1964年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转折年,这一年在鱼台农业展开史上是浓抹重彩的重要一笔。这一年,鱼台从头建制,30岁出面的张程震任县委书记。但是这一年又是水灾,一只木船载着他进入了鱼台。  水灾构成没有固定的县委驻地,县委暂时栖居在被退水之后的泥泞围住的县农具厂几间破房子里。满目泥泞,秋收无着,春荒将至,怎么办?张程震带领县委举行全县公民献计献策大会,总结经验教训,调查研究,坚决治水种稻,大兴农田水利工程,全部实施稻改,彻底改变公民大众深受水灾之害的情况。  治水方案断定后,县委清了清全县的家底,发现尽管其时全县声称有22万人,但其中有7万人外流,在家的15万人中,除掉老、少,能上阵的不过8万人,每天只靠4两口粮生计的8万人能完结这项浩翰工程吗?  那个时代,有一句话最能阐明张程震治水的决心:有条件要上,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县委举行万人大会,张程震做发动讲话,没有讲稿,他说,咱们鱼台公民不靠天不靠地,靠咱们自个的双手,把水治好。到今日,回忆起那次大会,很多人还记得听过讲话后自个的决心:“拼吧!县委指到哪里,咱就拼死拼活干到哪里!”  一股劳作的大潮席卷了鱼台大地。鱼台人的“拼死拼活”结出了惊人的果实:从1964年12月到1965年4月的150多天里,共建成64座排灌站,挖成干渠、支渠7296条,总长2757公里,转移土石方1500万方,投入劳动力280多万人。整个工程的投入,除了国家投资20%外,其他满是大众自筹。据工程人员核算,包含田间工程在内,当年搬动的土石方,假如筑成一米高的土坝,能够绕赤道一周半。  稻改之后“过长江”  新中国建立后,鱼台在治水一起,水稻栽培从未接连,但面积不大、成功较少。据《鱼台县志》记载:“1953年,安庄互助组甄锡武等用龙骨水车提坑水种水稻4.6亩,喜获单产187.5公斤的好收成。1954年,全县试种水稻81亩。1956年,金乡(含鱼台)县委、县人委把治水与试种水稻说到议事日程。当年试种水稻300亩,均匀单产200公斤。1957年,金乡县委稻改的思路愈加清晰,决定在原鱼台境内陈湾灌区试种水稻2000亩, 1964年12月,鱼台展开了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变水患为水利后,改变了农业出产春旱秋淹的局势。从1965年开端,鱼台大力推广临沂水稻栽培技能,  1966年,鱼台全县水稻栽培面积已达45万亩,粮食亩产由1963年的69斤提高到357斤。但受“文革”冲击,县、公社、大队领导班子处于瘫痪或半瘫痪状况,水稻面积接连三年下 m滑。1967年水稻面积下降到20万亩。直到1975年,水稻栽培面积上升,稳定在40万亩,均匀单产350公斤;呈现了稻麦年亩产过“长江”的高产典型临河、米滩、八里弯等大队;涌现出人均奉献吨粮的小丁庄、马河等出产队,全县人均奉献粮食250公斤以上,为山东全省人均奉献之冠,变成全国农业学大寨的先进县,山东省委提出召唤“南学鱼台,北学桓台”。  如今,鱼台水稻面积稳定在35万亩,“鱼台大米”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成了全国优质大米的代名词,鱼台也享有“北国江南·鱼米之乡”美誉。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