搓泥鳅
搓泥鳅
关注数: 0
粉丝数: 14
发帖数: 140
关注贴吧数: 10
想让顽皮龙的眼睛更明亮么? 顽皮龙的灯罩显得特别雾,用一个神奇的东西就可以让眼睛透亮放光!先看图神秘的东西就是透明美甲保护胶,滴在内侧,刷薄一点,再用紫外线照一下,很透有没有!而且还能保留里面的纹路! 这个车脸是自己手动切磨的,方的感觉比圆的好看! 再然后就是灯杯的处理,我是内侧贴了铝箔贴纸!
丰田FJ40改装,心中的小车 非常喜欢丰田这款老爷车,外形经典,性能出众。入手顽皮龙的主要还是因为价格便宜,而且10比例的车放在家里实在太大了,这款正适中。买的是金属版的,顺带购买了双速波箱,金属轮毂。电调配的是10A的迷你。还有金属的避震器(后面讲)。金属拉杆和金属舵机是后配的,因为速度快,撞了一下,塑料舵机就扫齿了。。。这是把金属避震器改装后的样子,形成还是很短,所有这款避震器不推荐购买。 原来的弹簧是在避震筒内部的,介绍的里面说形成可以达到1CM,但实际只有7-8mm,因为弹簧在避震筒内压缩到极限会占用行程空间。于是我把弹簧改到了外面。避震下段用一个玻纤垫片做限位,这个后避震的弹簧我换了一个直径小点的,但是弹力大点的,因为安装上车壳以后,车后端会重一点。里面配了两个O型圈,密封性能还可以,所有它可以改油压的,但是阻尼会大。原装的垫片有个凸起,弹簧正好卡在里面,外侧螺丝箍的圆孔我给扩大了,可以让弹簧正好通过。形成了一个环形槽,弹簧正好卡在里面。前避震原装弹簧也可以这样用,就需要把孔扩的更大一点。 这样改装后避震行程为1.1CM,虽然还是太少,但已经够用了,再大就会磨到外壳了。 然后要介绍的就是攀爬车非常有必要的一个改装就是桥上舵机。用一块铝板就可以,我玩过四驱车,有些小铝柱,就直接拿来用了。为了改桥舵,把前面大梁都给掰弯了。防止剐蹭。然后还要吐槽顽皮龙一个点,就是金属板的桥架,上面的拉杆架是塑料的,结构设计非常不结实,这个谁看到了一定不要心疼钱,直接换金属的,我的就断了,而且不是受很大力的情况下。这个部件塑料的会非常脆弱。 而且顽皮龙的尼龙塑料是不含纤维的那种,强度非常的弱。类似ABS塑料,连硬塑都不是。然后整体车架布置,电调因为很小,藏在假引擎隆起的下面了,那个窟窿不是为了通风的,是我测试改装电机动力时钻出来的。 讲到了动力改装,这个原车自带的白皮动力很弱,转速又低,我好奇配了一个钛魔电机,放双速波箱上有点太快了,而且钛魔的磁阻力有点大,没法模拟真车的空档溜车,最后还是盯上了原装白皮。原装电机转子线径0.18mm。手里暂时只有0.5mm漆包线,用它也行。手工绕一个单线的电机不是难事,手工的可以绕的很规整,动平衡也差不多,以前玩四驱车的功底还在。用最简单的金字塔绕法。换向器在拆电机的时候弄坏了,本身那个也不抗用,换了奥迪发烧级换向器。每项24匝,自发热非常低,跑一会比钛魔凉快多了,白皮有时候还很热呢。测试空转速度超过钛魔,但是扭力比它小很多,比原装的动力强了很多,那个窟窿就是这货钻出来的。 装好后做好润滑,车可以滑行很长一段距离了。我的电调是带刹车的,想停还可以很快挺下来的。 顽皮龙的车轮,太皮非常软,不沾的话一个转弯就容易从轮毂里滑出来。我把配的配重块装在波箱固定孔的两侧,配重的空和螺丝孔间距是一致的。这样就可以在车轮里填海绵了,鼓鼓的,更软乎,手感不错。 最后说一下后边的悬挂,我又增加了一个原厂避震,主要还是因为车太重,我又把电池放在了车尾,导致后避震基本一致处在压缩状态,于是增加了一个避震,因为在中间支点,所有增加的弹力不会太影响扭腰。 最后,还要说一下拉杆,我选的这套金属拉杆不好,不建议大家买这样的,这款的球头部位有很大虚位,而且左右摆的幅度还有限,安装的时候非常让我头痛的。斜拉根本摆不过去,角度不够,润滑度不够。所有总结就是还没有原装的好。想op一下的话建议升级更好的尼龙球头,金属管的,那样更仿真,我这个以后再说。
新人新车,自制车壳,提壳丁。。。这样的结构能行么。 虽然到了而立之年,但对四驱车还是有种情怀在里面。喜欢它的速度感和绚丽个性的外观,这也是80后的共同情怀吧。废话不多说上车。不管你们咋说了,反正我要开始讲制作了-_-! 车壳是饮料瓶做的,不符合田宫例,管它呢,做我自己的车,喜欢就行。这个是用芒果u格的瓶子做的。 车窗借鉴了原始天皇巨星,也是我童年时的第一辆四驱车,也是为了纪念吧。 车壳的活动设计时合页样式的,基座用3mm厚的玻纤板裁出来的,手头仅有的材料了,碳纤的不舍得用,这个只是先做个实验的。重点讲基座,3mm板真难磨!我tm是zz!用了一上午构思,找材料切割。下午精细打磨,开孔,就这点玩意用了我一天。手工效率是太低了,其实还是我干活墨迹。 其实宝宝上有这样的加强连杆,我手指都快剁没了,没法点买买买了。哈哈 垂直支座先用3mm圆锉磨沟,再用4mm圆锉精修调整,防止一次性磨歪了没法调整。用铝管取中钻孔,用 1.8的钻头就行,之后用高碳钢螺丝硬怼,硬怼一个螺丝扣,拧个螺丝钉搞定,点502粘牢。 和车壳连接的零件是我捡的,我喜欢收集各种东西,没准啥时候能用上。 车壳连接件只用2个螺丝固定,因为车壳的结构比较坚固,不过我还是打算在内部加个雪糕条,提高刚度。 条在路上。拆车壳只需要将铝管两侧的螺丝拧出来就行了。 在壳体里加个丁丁,减震效果有点。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