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中剑 华中剑
关注数: 32 粉丝数: 21 发帖数: 2,075 关注贴吧数: 7
献给高三的学生 大家好 当大家看到这篇文章的时候我已经离开,离开了熟悉的家乡,熟悉的街道,熟悉的人群,远赴他乡,从头开始。 2006年我中学毕业了,成绩不好,没有读高中,直接去了技校,一呆就是4年,后来开始找工作,先是实习,因为学历等很多原因,面试了很多单位都没有录取,最后找了一个中介公司,去了烟台是一个大型的企业工作,这个公司真的是改变了我,当时感觉很幸运,去了60多个人就录取了2个人,刚去公司的第一个月和同事们很少说话,甚至想辞职,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学历,没有别的,就这一点,当时我所在的部门120人左右,加上领导。在一线生产现干活的全是大专学生,(我是在实验室工作的)本科 研究生 海外留学生很多很多,博士就有近10 近10个,刚去第一天听师傅说的时候感觉太幸运了,很有幸能和他们在一起工作,可是一个周以后发现我和他们没有共同语言,他们所交流的很多时候是英语,因为全部的设备都是欧美的,出现的设备故障都是英文提示,我看不懂,所以说话就少了,后来才知道他们一线生产的都要英语4级以上,每一个本科的学生都是名牌大学毕业的,清华,四川,等等,还是坚持下来了,自己付出了很多的努力,用了很长的一段时间学习学习,后来领导找我谈话公司要迈向国家化不要非专业的学生,就推荐我去了公司的另一个部门很幸运的是那也是实验室,用了3个月学会了所有的东西,转眼到了2012年5月,我被公司派到外地出差,其实我知道还是因为我的学历太低了公司里没有了我的位置,我有的只是一点点经验,才派我出来了进行实验室前期建造以及培训新员工,完成了领导交给的任务,今年当大家在家和父母过十五的时候,我在正月十四走了去了江苏,开始了第二个工厂,一直到现在,离家一千多公里,很多人说男儿志在四方,呵呵,不出来不知道,很多事太难了 太难了,有的时候经常一夜夜的睡不着,有一次做实验十个手指磨出了血,真的那一刻我哭了,离家千里举目无亲,出点什么事连个商量的人都没有,难。 跟大家说这些只是希望大家在最后的这段时间好好努力,不要让自己留下遗憾,不要等要用你的学历的时候,你拿不出来,只有父母一次一次的给你机会,当你走向社会以后,机会只有一次,抓不住,就没有了。还有两个月的时间,加油,祝大家向理想更进一步。
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 儿子回乡下的老家看父母,但只能在家待一天一夜,第二天早上5点半就要走,临走的前一天晚上,儿子跟母亲坐在老房里一直聊到深夜。 临睡前,儿子有些遗憾地说:“妈,这次太匆忙,等下次有空,我一定在家多待几天陪陪您,还要吃小时您亲手包的韭菜饺子,那个味道太好了,我一直都想着呢。” 之后,儿子便到里屋睡觉了,可母亲却没了睡意,她走到另一间屋,叫醒已经睡下的父亲,说:“老头子,你赶紧起来,去问问谁家菜园里有韭菜,跟他打个招呼,割点儿回来,娃想吃韭菜饺子了,我得给他做。” 躺在床上的父亲一听,立即明白,连说:“好,好。”然后迅速穿上衣服,下了床。母亲又说:“老头子,你动静小些,别吵醒了娃,他明早还要走呢。” 父亲再次“嗯”了两声,然后别上一把菜刀,悄悄打开大门,出去了。 此时,正是初冬的深夜,外面很寒冷。父亲开始在村子里挨家挨户敲门,借割他们菜园里的韭菜,冬日,菜园里韭菜很少,好在敲了数十家门后终于找到了。 村里各家各户的菜园都离村子很远,加上夜路不好走,等父亲割完韭菜回家已是夜里11点多了。接下来,两位老人开始择韭菜,把两斤多韭菜择完、洗净后,差不多已经是凌晨了。 接下来是擀饺子皮,然后包馅。这一切如果是在明亮的灯光下完成,不需要太长时间,但事实上他们都是在手电筒的光亮下完成的——两位老人怕开灯惊扰了儿子的好梦。 这一切都做完是凌晨3点多,两位老人想了想,还有一会儿得煮饺子了,干脆别睡了,给儿子烧点儿热乎的水,这样,他一起来就有热水洗脸。 5点30分,儿子的手机闹铃准时响了,儿子从睡梦中醒来,一睁开眼睛,便隐约闻到一股似曾相识的香味,这香味越来越浓,最后在厨房里达到了鼎盛,一大锅韭菜饺子在翻滚呢。 看到儿子,母亲连连说:“娃快趁热吃了吧,你最喜欢的韭菜饺子,吃过再刷牙。”“是呀,先吃,先吃。”站在一旁的父亲帮母亲的腔,并立即将饺子盛进碗里,双手递到儿子的面前。 儿子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随口说出的一句话,父亲和母亲就当真了,两位六十多岁的老人,竟然为了饺子一夜未眠。 那是一碗滚烫的韭菜馅饺子,很香,很香,吃得儿子想哭。这个儿子,就是我。
大家好,这是我今天看到的一篇文章,感觉很好,给大家分享一下 一万公里的母爱 如果不是那场突如其来的变故,她将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享受着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和千千万万个母亲一样,在滚滚人潮中被人轻易遗忘。这是每个母亲都渴望的平凡生活,她却无福消受。 那一年,丈夫忽然病倒,医生面无表情地说,先交1500元押金。 家里只靠几亩薄田维持生计,儿子娶媳妇,然后添孙女,一分钱掰成两半花,哪还有治病的钱?她卖了家里的猪和鸡,又到处找人借,总算交齐了住院费,可是接下来的巨额治疗费用如何承担? 儿子说,我来想办法。儿子果然有办法,一次又一次,不断地往医院送钱。她疑惑,儿子怎么忽然长本事了?这钱,怕是来路不明吧? 知儿莫如母,她的预感很快变成现实。儿子被**抓走,原来,为了给父亲筹备救命的钱,他参与了16起抢劫案。法律不会因孝心而柔软,他被判无期徒刑。 得知这一噩耗,丈夫气得一命呜呼,年轻的儿媳扔下九岁的女儿,绝情离去。 热闹圆满的小家庭,转瞬间分崩离析,她一病不起。 但也只是在床上躺了两三天,她命令自己必须站起来。儿子遭遇了人生中这么大的一个坎儿,如果没有母亲的帮助,他怎么迈得过去?年幼的孙女还要有人抚养,还要上学。哪一个人离了她都活不下去啊! 她决定先去监狱看儿子,这场变故让本就贫穷的家更是一贫如洗,连探监的路费都凑不齐。除了种好那几亩薄田,她还到山上挖蒲公英,捡地衣,摘野蘑菇,一切能换成钱的东西她都燕子衔泥似的搬回家。 一个年逾古稀的老人,没有退休金,没有一技之长,就靠着病弱的身体,养活自己和孙女,那是多么不易。因此,当她攒够路费时,已是两年以后。 那天她早早起床,将来之不易的路费层层包裹,然后带着孙女和干粮,坐上了开往监狱方向的车。 下车后,祖孙两人发现不多的路费被偷盗一空了,而到监狱,还有四十公里的路要走。这四十公里,她们就靠一老一小两副脚板一步步地丈量,饿了,就吃自己带的干粮;渴了,就找自来水喝;累了,就靠在树旁歇一会儿。 走了整整一天,终于到达监狱时,却被告知,得知家庭变故的儿子意志消沉,因不服劳教被关禁闭,不能探视。一向 坚强的母亲顿时坐在台阶上号啕大哭起来。 最终,了解情况后,监狱领导破例让他们母子相见。 她伸出粗糙的手,一遍又一遍地整理自己破旧的衣衫,梳理自己稀疏花白的头发,使自己不至于显得太苍老。但是,看到母亲的那一刻,儿子还是哭了,反复说:妈,儿子对不起您!让您受罪了! 从儿子的眼睛里,她看到了自己的苍老和潦倒,但是母爱不会因苍老和潦倒而减少分毫。她哆嗦着嘴唇,用不多的词汇劝导儿子:你有什么理由不好好改造?家里有我在,你操什么心?只要我活着一天,就会抚养你女儿,撑起这个家! 懂事的孙女也和爸爸约定,要一起努力,她争取考上大学,爸爸争取减刑,早日回家团聚。 母亲的到来,让意志消沉的儿子再次充满斗志。 走出监狱的那一刻,她在心里给自己定了两个“硬指标”:一,每半年到监狱看一次儿子,帮助他改造。二,再苦再难也要供孙女上学。 一个孤苦老人,想要完成这两个指标,谈何容易? 她养了猪、鸡、鸭,每天五点钟起床,到山上采野果、割野草给牲畜当饲料,摘野蘑菇给孙女改善饮食,每天晚上陪孙女坐在灯下温习功课。甚至一次又一次跑到学校,跪求校长先让孙女上学,学费她慢慢补上。 营养、健康、尊严,一切母亲在乎的东西,她都心甘情愿地抛弃了。 爱可以赶走所有的不幸。在她的苦心经营下,家慢慢地焕发了生机。孙女以优异的成绩一路考上初中、高中,又以状元身份考入武汉大学。儿子也积极改造,参加了 机械维修培训班,虽然劳动量很大,但一想到母亲和女儿,他就浑身是劲,很快成为监区的技术多面手,从无期徒刑改为有期徒刑后,又先后获得三次减刑奖励。 收到儿子寄回的减刑裁定书,她让孙女足足念了三遍,一会儿哭,一会儿笑,激动得像个孩子。 她说:儿子犯了罪,我也有责任,是我这个做母亲的没有管教好他,只要我活着一天,就要教他懂规矩,教他学好。 她坚守着自己定下的规矩,至少每半年去看一次儿子,给他带去浓浓的爱意和朴实的 鼓励。整整十二年,从监狱到小山村,再从小山村到监狱,她用脚步在这条路上丈量了六十多次,行程加起来早已超过一万公里。 今后,她还会继续这样走下去,用脚步丈量着探视儿子的路,也丈量着一个母亲无限的深情。 一万公里的行程,是母亲所能给予的最朴实无华的关怀,如果需要,她会将这个行程走成两万公里、三万公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