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介
东方介
想好了再问,你也是天才。
关注数: 58
粉丝数: 47
发帖数: 5,687
关注贴吧数: 24
冠状病毒,针灸之法涌泉开表,下巨虚温中,温溜穴渗下,三阴交祛 冠状病毒,针灸之法 涌泉开表,下巨虚温中,温溜穴渗下,三阴交祛湿,丰隆去痰,承山穴去水。
老王医案 一何叟,年近八旬,冬月伤风,有面赤气逆、烦躁不安之象。孟英曰∶此喻氏所谓“伤风亦有戴阳证也”。不可藐视。以∶东洋人参 细辛 炙甘草 熟附片 白术 白芍 茯苓 干姜 五味 胡桃肉 细茶 葱白,一剂而瘳。 孟英曰∶此真阳素扰,痰饮内动,卫阳不固,风邪外入,有根蒂欲拔之虞。误投表散,一汗亡阳。故以真武、四逆诸法,回阳镇饮,攘外安内以为剂也,不可轻试于人,致干操刃之辜,慎之慎之! PS:老王真是搞笑,人参加白虎汤证被他说的如此玄乎。我怎么没看出他有痰饮?明明是病人年纪太大,胃家弱邪气直入阳明,成阳明症。
六味补撸汤 吧里总有吧友因撸求医,故拟此汤。 观其舌痰湿困脾,闻其症阴虚气脱。 祛湿则上火,滋阴又不吸收。 生山药40G,山萸肉20G,炒芍药20G,炒黄芪10,炒白术10,炒鸡内金10。 山药能涩萸肉能收,可固精不脱。芍药黄芪可壮肝气,术与内金可消痰饮。 得此方吧友们可以尽情的撸了,从此妈妈再也不担心我撸的灰飞烟灭了。
夏日湿气来犯,除湿方。 炒苍术、生甘草。 上二味,各取一片泡水。或各5克煮水。 此方不燥,不上火。湿热亦可解,水克火也。
详解叶天士医案(一) 笔者读《徐批叶天士晚年医案》时,觉得该书内容对初学中医的读者很不友好,故作些解,与大家分享。 该书说是医案,其实是叶天士在给病人看病时对身边徒弟的口头教学,后被其弟子整理成书。 原文1 “丁(常熟,二十四岁) 劳嗽寒热是百脉空隙,二气久虚所致,纯用填精益髓,犹虑弗能充养肌肉,日见干瘪,病患说医用沉香,声音逐哑(劳嗽大忌香燥。)大凡香气如烟云,先升后降,况诸香皆泄气,沉香入少阴肾,疏之泄之,尤为劳怯忌用。 萸肉 山药 建莲 五味 茯神 熟地炭 芡实 川斛” 此案说的是叶诊一虚劳的病人,对弟子讲:“虚劳为阴阳二气久虚所病,光用补益精髓的药怕患者不能吸收,会更加瘦弱,前医用沉香,沉香伤气耗津,用错啦。 此案简单,张锡纯的资生汤效果更好。鸡内金、白术可助吸收。 原文2 “顾(嘉善,四十八岁) 五六月间,气候温热,地泛潮湿,六气之邪,其时湿热为盛。凡湿伤气,热亦伤气,邪入气分,未及入血,瘾疹搔痒,其色仍白,气分郁痹之湿邪也(气分血分辨析分明示后学看病良法。)病患说汗出,或进食后疹即旋发,邪留阳明,阳明主肌肉,医称曰风,愈以散药,不分气血,邪混入血分,疹色变赤,此邪较初感又深一层矣。 飞滑石 石膏 紫花地丁 寒水石 白藓皮 三角胡麻 生干首乌 木防己” 病患出汗和吃饭时身上起白色疹子,痒。笔者认为此毛孔未能全开,汗液不能透出,郁而生热,故痒,麻黄桂枝各半汤。而叶认为是时气湿热伤及肌肉,故辩为阳明。也可。前医认为是风游于表,也可,但前医明显未学过伤寒论,只知散风,不知固中,误治伤津,疹变为红色。叶称此为邪入血分,病更深了。笔者:麻杏石甘汤。 原文3 “王(淮安,二十九岁) 平昔好饮,脾气已伤,醉后便溏不实。夫酒性湿而动血,聚湿必伤脾胃之阳,三年失血,食大减少,全是脾胃受困(因好饮而伤中,致血当苏脾胃之阳而补中为急,好饮者每多此病。)世俗医者,见血见嗽,以滋降清肺治法,滋必滞腻理嗽清寒,此中阳久困不苏,坠入劳损矣。 异功散 中央脾胃,为酒湿所困,惫甚,至恶酒如仇,其中气之衰坏,莫此为甚。舍异功散之外,别无良法。多服人参,庶几有益。好饮者,比比皆是,须鉴诸。” 古众医家对酒论述比较杂,然要知其理,酒入腹中为热,一饮便知,过饮则过热,郁且不易散。言伤血伤气者,热伤气血也,言聚痰湿者,身体因热而自发移水解热,热不得解反炼水成痰湿。诸如此言,当知其因。 此案患者以前喝酒伤了肠胃,每醉后便溏,肠胃出血三年,食量大减。俗医以咳血治之,不究其因,润肺清降,寒伤肺胃成劳。叶认为酒能聚湿而困脾胃,醒脾健胃可治。后成虚劳亦用此治。 笔者提醒,酒客身多有余毒,凡用香燥辛热之药醒脾,必加清凉泻热之药中和。另热因瘀而郁,所以要加破血破痰之药。徐批:“舍异功散之外,别无良法。”马屁而已,不必介怀。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