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Z535 MAZ535
关注数: 95 粉丝数: 242 发帖数: 12,224 关注贴吧数: 27
讨论贴:个人对战巡和巡洋舰驱逐舰的一些理解 首先,战巡的出现得益于当时的技术局限这应该是共识了:在保证火力的情况下速度和防护必须丢一个,于是就搞出来战巡这个特大号的巡洋舰。个人的观点:战巡算是一个内卷化的产物,因为战巡的存在主要就是用来对付传统意义上的巡洋舰的,或者也可以说战巡本身就是终极版的大炮巨舰原教旨时代的巡洋舰。本来战巡就是利用优势火力和相对优势的防护在海上图沙巡洋舰的,然而当实际投入战场,战巡却把自己活成了大号巡洋舰:远洋巡航(为了出去打巡洋舰)、维护知名地(还是去打巡洋舰)、舰队决战充当侦查和前哨(如果对面没有战巡还是去打巡洋舰)………这哪样不是原来巡洋舰干的活?这就使得巡洋舰的生态位变得很尴尬。巡洋舰原本作为大舰巨炮时代最重要的辅助力量实际上干的也是如今驱逐舰海上多面手的活:巡洋巡洋,巡遍大洋满世界跑(在知名地维持军事存在;作为快速机动力量迅速赶到千里之外的热点地区;跟随主力舰打辅助当保镖)就是巡洋舰存在的奥义。然而早期驱逐舰压根不是个多面手,驱逐舰最开始就是保护港口驱逐避免鱼雷艇偷家用的而已………但随着一战大规模战争和海军竞赛的爆发,加上高速发展的海军装备和作战体系让当时的未来海战模式的变化太大,所有海军强国都在摸索。综合以上几个原因下来,驱逐舰因为便宜所以慢慢的被进化出多面手的角色过度(最初的目的是打杂),而巡洋舰则因为相对金贵且在传统大炮巨舰原教旨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生态位而导致了出现内卷式的无用竞争(只针对内部竞争而无法扩大整体优势,战巡怼上真战列舰还是各种秒怂)从而被发展成为畸形的丐版主力舰,也就是战列巡洋舰。一条邪路就此诞生,也断送了巡洋舰多功能化的道路,更是直接导致驱逐舰逐渐上位(一二战的驱逐舰强行拖着小身子板跟随着舰队或者商队跑远洋干杂活)。然而战巡本身也在高速战列舰(技术上来了)出现后失去了其存在价值,胡德不得不改成半吊子战列舰就是典型案例。不过这个时候连战列舰本身都已经开始变成昨日黄花了,哪还有战巡啥事啊,所以战后战巡跟着战列舰迅速淡出海军的序列(貌似战巡离开的更早)。其实放在无畏舰时代战巡也确实发挥了她应有的作用。毕竟能造战巡的不多,打打巡洋舰还是没问题的。个人认为巡洋舰舰体本身就够大,足够塞下各种防空反潜设备,适航性也完爆小学生,还不像战列舰那般不灵活,是一个完美的海上多面体平台,在那个海军大变革的时代没有发展过度成为今天的海上多面手的角色属实遗憾。等战后驱逐舰地位已经巩固,惯性思维已然形成。于是战后不是主要基于巡洋舰的平台继续发展,而且选择驱逐舰这条路子走了下去,然而驱逐舰太小,很难塞下越来越多的设备,于是最终驱逐舰也只能走上大型化这条路。所以战后巡洋舰能赖以生存的空间只剩下个子大这一条了,她拥有可以塞驱逐舰塞不下的防空武器和舰队指挥的设备的空间,其他方面已经和驱逐舰大同小异了。但是随着现在驱逐舰个子也越变越大,未来巡洋舰终究也会像战巡一样,一个逐渐趋同于战列舰,一个逐渐趋同于驱逐舰,最终慢慢的彻底没了活路。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