璐村惂鐢ㄦ埛_00749J5馃惥 -
关注数: 0 粉丝数: 289 发帖数: 5,449 关注贴吧数: 3
DC选购秘籍 CCD、光学变焦至上   感光器件是数码相机的核心部件,它分为两种,即CCD(电荷藕合)元件和CMOS(互补金属氧化物导体)元件。CCD成像质量好,但价格偏高,一般的数码相机均采用此类元件,CMOS价格便宜,但成像质量较差,常见于摄像头等成像要求不严格的设备上。很多奸商就是看到有些用户不懂这两种成像元件之间的差别,故意推出一些2,3百万像素的以CMOS为成像元件的数码相机,以很便宜的价格出售,使得很多用户上当受骗,产品买回家去却发现用的很不好,因此用户即使在选购低端数码相机时也应选购CCD为成像元件的产品。另外,为了摄影时方便,我们常常需要数码相机拥有变焦功能,但变焦也分为光学变焦和数码变焦,其中光学变焦是通过镜片移动来放大或缩小需要拍摄的景物,光学变焦一般不会影响景物拍摄的清晰程度,而数码相机是通过DC内的处理器,把图片的每个像素面积增大的方式来放大景物,这样是会损害数码相机的清晰度的,实际意义并不大。我们在选购数码相机时,一定要看看这些相机的光学变焦是多少,数码变焦是多少,尽量选那些有光学变焦的。   品牌很重要   有些用户认为在选购低端数码相机时,品牌就不重要了,反正大家都采用同样的CCD,那个便宜就买那个了。其实这种思想是不对的,因为一个数码相机虽然现在很普及,但毕竟算是一个高科技的电子产品,CCD只是关乎数码相机性能的一个因素,尽管可能是最重要的因素,其他还要考虑到镜头,成像电路,液晶屏,制作工艺等多方面,一般来说大厂的工艺较成熟,技术也较好,对这些方面的处理也较为出色,而且它们的售后服务也普遍比那些杂牌厂商要好很多。   功能要考虑   我们选购低端数码相机,自然只是平常玩玩,用不着那么多手动功能,但一些基本的自动功能还是需要的,如不同外界环境下的自动白平衡,感光度的设定,短片拍摄功能等等,再选购时我们还是要多加注意,仔细看看产品的介绍或向经销商询问一下。
灾难折射国人心态 捐钱多少成了衡量人性品德的标准 在网易新闻评论中,我看到有人的评语,在那当中看到了一句,记得很清楚,主要是骂微软:为印度洋海啸捐的钱比为四川捐的多,那位网友振振有词的来了一句总结:“微软你错了,我们还需要用正版软件?” 我因为这句话恶心了一上午 这只是灾后国人对于爱心捐助义举的一种非常普遍心态的缩影。 暂且不讨论微软的做法是否合理了吧(虽然我认为可以理解,看看印度洋海啸的损失有多大吧),但从这自以为是的话,无形当中,将东南亚人民看成了比中国人卑贱的种群——是的,不能捐的比给他们捐的他们少,因为我们中国人比他们高贵,我们的利益要放在第一位。 试问,这是大国国民的心态吗? 于是我想到了同样恶心的事情,在一个我曾经呆过的贴吧里,当有人谈及一家足球俱乐部为中国灾区提供物资援助的时候,这家俱乐部的死敌(它是无辜的)——它的球迷说:这是在做广告。 小人心态,我会这么说。即使我所喜欢的俱乐部的球迷说出这话,我一样会对他这么说。 如果每一个具有影响力的团队,能在抗灾的时候,借助自己的影响力,为抗灾做广告、做宣传。那么我们有什么资格不对它表示由衷的感谢呢? 不捐钱,会被骂;捐的少,还是被骂;捐款动静大了点,被认为是炒作,一样是骂;思想崇高一点吧,匿名捐款,呵呵,假设你是个名人,千万别这样,因为大家还是认为你没捐款,骂死你。 于是或许会有人提出,你们这么通过数量想鉴别人家的真心,干吗不规定死一个比例呢——捐款数量必须是个人资产的百分之几,低了就是忽悠人。 我不希望看到,有一天,爱心要用数量来衡量。 千万不要这样,这是一种自卑和自私的心态。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