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游击将军 大明游击将军
关注数: 32 粉丝数: 49 发帖数: 6,130 关注贴吧数: 11
犬儒与奴化—《弟子规》教育对传统文化的歪曲(转自郑风网刊) 近年来,不愿走纯西化道路的一些知识分子,以及所有对华夏传统与根脉有关的东西有着朴素感情的民众,逐渐开始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和推广,逐渐关注起了传统文化的复兴。水平自然是良莠不齐,关注点也多有不同,这都没问题。但可怕的是,不一定参与进去的每一个人,都是抱着美好的愿望,为了个人的充实或者为了社会的美好华夏的复兴。 目前的中国,就有这样一拨打着弘扬传统文化旗号实则给百姓洗脑让百姓奴化的一套文化推广系统。他们传递给家长和孩子们的是,这些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最精华,这其中,《弟子规》往往冲锋于最前面。 这个系统,主打推荐的是《弟子规》,而背后,推广的更多却是《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文昌帝君阴鸷文》等等鼓励人消极避世宣扬因果轮回之类的观念。这样一个教育系统,从渗透进各类私塾、国学培训班、中小学校园到以他们为主导建立越来越多的培训班甚至学校,从大城市到中小城市,从省城到县城,《弟子规》教育正不断纵深,不断发展。与此同时,《弟子规》、《十善业道经》、《太上感应篇》教育系统在电视、书籍、网络上,更是遍地开花,或分头出击,或几类捆绑,或借其他经典附带推广自己。 《弟子规》的推广者认为,儒家的根在《弟子规》。真的是这样么?儒家,源于孔子所以向往的先王时期,以孔子为祖师爷。那时候,《弟子规》在哪儿?被《弟子规》迷住了的人们,从来不会去思考这些问题:在大清那个秀才李毓秀写出《弟子规》之前,难道就没有儒家? 我们来看看《弟子规》的内容。 《弟子规》要求孩子对家长的孝是“顺”,不但“父母教,必须听”,而且“父母责,须顺承”;“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弟子规》还要求孩子谨小慎微,不能越雷池一步;“对尊长,勿见能”,更是扼杀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强调明哲保身,只顾自己。儿童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希望,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果,任弟子规教育的理念肆虐,华夏民族的前途,委实堪忧。 尽管如此,《弟子规》本身有多大罪恶吗?没有,李毓秀和他的《弟子规》本没多大错,他只是拿了《论语》中的一句话阐释成了一个小学生守则而已。尽管它教育出的孩子很可能成为标准的胆小怕事唯唯诺诺的小奴才,但它实际上就是个普通人写的普通的一本物而已,有对有错是正常的,本来我们完全可以不用理会,任它自生自灭。 但我们为何还要批判它?不,我们批判的不是这本小书本身。我们批判的是《弟子规》大行其道的现象。从早期的湮灭无闻,到近二三十年到近十年被捧上了天,不能不让我们思考:我们的文化出了什么问题?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