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房计划经济 瓦房计划经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关注数: 1,070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2,144 关注贴吧数: 191
一个投资担保公司老板的自白 今年9月,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挤兑,老王一蹶不振。 2010年,老王出资5000万元,成立了其所在中部省份某市规模较大的一家投资理财公司,公司效益最好时雇佣员工80多人。此前,老王是一个金矿主, 旗下拥有两个矿口和两个选矿厂。在暴富神话频繁上演的城市,很少有人不买老王的面子。毕竟,他是这里最早的一批富人,其金矿的产量也一直比较稳定。 老王解释,之所以成立一家投资理财公司,一方面是因为金价时不时便会震荡,他“不愿把鸡蛋都放在同一个篮子”,另一方面是因为“干民间借贷来钱快、收益高”。 老王的判断基本准确。凭借自己在生意场上的良好口碑、旗下金矿不言自明的实力,以及“不争不抢”、“诚实守信”的本息兑付,老王投资理财公司的规模很快做到全市前三。 与其他类似公司不同,老王表示,他从不把钱用在那些不存在的项目上,“我从老百姓那边以1分到1.5分月息借来钱,再以2分到3分的月息借给那些房地产 项目和市政路桥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利息比较低,投资的项目都还比较稳健。还有一部分是借给那些在我们当地很有实力的企业,有的还是市里和省里重点培养的 上市后备企业。” 今年以来,房地产商该还钱时开始不那么痛快了,他们经常在一些奢华的酒店内宴请老王,把老王喝醉后央求他“能不能再宽限几天”。市政项目承包商也在向老王诉苦,“现在政府押款押得越来越厉害了”。 那些从老王处借款的上市后备企业,从事的大多是汽车玻璃、建筑材料、农业机械等产能严重过剩的行业,最近两年不但需要老王的借款偿还银行贷款,同时还自 己雇佣了一些客户经理从群众中融资。这些企业当前的日子都不好过,实力强点的在争取上市融资,实力差点的经常被理财群众堵门,濒临破产。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