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森文 陶森文
关注数: 13 粉丝数: 254 发帖数: 1,253 关注贴吧数: 58
不定期更新黑茶知识。 看了吧里一些吧友的言论,觉得对安化黑茶还是不了解,首先一个误区,就是千两到底有多少斤,老秤一斤=16两,请算一个简单的算术:1000÷16=62.5而非72.5.所以,说安化千两是72.5的吧友们,请问一下,你们小学数学是历史老师教的么?至于为什么现在大部分的千两都是72.5斤,原因是因为在计划经济年代,白沙溪搞边销茶,国家给白沙溪的订单是以支为单位订的货,但是付钱的时候却是以斤为单位搞的结算,所以,当时白沙溪的厂长就用每支多加10斤的方法多为安化销出去不少茶。言归正传,安化黑茶现在市场上的真真假假是一团混乱,做一个安化黑茶人,不希望看到安化黑茶走上普洱的路子,所以,下面说一些辨别安化黑茶的小知识。 第一:真假安化千两。千两是安化黑茶里面的一个主打产品,不少人对千两情有独钟,但是外行人,根本无法知道这个篾篓子里面包的到底是真正的安化叶还是萝卜白菜叶,首先,看外观,真安化原料做的千两,外形其实是不怎么美观的,每个竹箍与竹箍之间,会出现那种凹凸不平,鼓鼓的现象,整支茶看起来,有点歪歪斜斜的感觉,究其原因,皆因为上好的安化叶内含物丰富,踩制成型后,内含物仍然在竹篓里面慢慢发酵,有竹箍的地方,被箍的死死的,没有变化,而没有竹箍的地方,会逐渐膨胀,所以就了这么一个现象。这个现象时安化黑茶特有的,所以,外地叶子做出来的千两是不可能出现这种状况的。这也是为什么现在那些踩制千两的工人在踩真正的安化叶的时候,每支收费要高的原因,难踩些么,收费当让要高点。 第二:并非所有生长在安化的茶树所产的叶子都是好茶叶。安化茶叶之所以有特色,原因各说不详,但总体有个共识,是因为安化大部分产好茶的地方,都是冰碛岩、花岗岩、云母石风化土非常集中的地方:比如高马二溪山系、洞市山系、云台山山系是冰碛岩风化土,五龙山山系、芙蓉山山系是花岗石、云母石风化土。这也造就了每个地方的茶叶做出来,品味不一样,前面三个地方的茶,以醇和、回甘味为佳,而五龙山的茶,特点就是特别甜,芙蓉山的茶,特点是带有一股人参的香气。这些都是高山茶,海拔在500--800米之间,所以是好茶;而实际上,现在在安化那些种植在平地田园的茶叶,化肥一撒,产量高则高已,但是其品质,说实话,甚至还比不上周边县,比如桃源、沅陵一带的野山茶。 第三:不要盲目相信大小中各叶种的优劣。大叶种并不就非是好茶,小叶种也并非全是差茶,决定一个茶叶品质的好坏,跟叶种关系不大,决定原叶好坏的主要因素是四个:1、海拔:在安化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所以,当海拔在500--800之间的时候,温差已经相当大了,这就使得茶叶的生长周期相对来说要变长, 生长周期变长的意义,我就不赘叙了。2、地土:好的茶叶,一般生长在冰碛岩、花岗岩、云母石风化出来的土壤中,特别是冰碛岩,因为形成的成分特殊,使得茶叶中的内含物比其他地方的茶叶所含的物质要丰富的多,这也是为什么安化好的黑茶一般出现在洞市、田庄、榨溪水库及马路口、九龙池一带的原因。3、云雾量:这个现象在安化是特别显著地,因为安化的水系相当丰富,据实地考察,资江本来是一条由南向北流的水路,但是在安化境内,缺该成了自西向东流,而且资江的支流密布,各个支流形容一个梳子状,使得安化的水蒸发量相当大,云雾量就特别多,而云雾会使阳光成一个散射的状态照射到茶叶上,茶叶本来就是一个不喜阳光直射的植物,这也就造就了安化茶叶的独特之处。4、纬度:安化地处北纬30度左右,而所有的好茶叶,基本上都处于这个纬度之间,至于原因,说实话,我也不知道。 今天就先说到这里。不定期更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