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亚芬芬 亚亚芬芬
爱女王永永远远
关注数: 291 粉丝数: 270 发帖数: 7,130 关注贴吧数: 4
【满庭芬芳】观《铜雀台》小感 转自:明媚夏花 观《铜雀台》归来,舞台上、曹植仰天长问、声嘶力竭、撼人心魄的画面,久久浮现眼前……“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若在那古远的年代,彼时若有惊叹和问号此二标点符号,我想,文末一定会有如恒河沙数般的问号和惊叹号,呈现于这样的句末,亦缀满历史的星空。那是从灵魂深处爆发出的质疑和追问,是一种撕心裂肺的声音,饱蘸着、流溢着血泪与痛楚。古往今来,且看历史重复演绎出的一幕幕权力之争的 戏剧,围绕着权欲,剧本里充斥着占有、掠夺、残虐、杀戮……权力的欲壑难填、似一条毒蛇步步为营、紧紧缠绕、挟制着人心、引诱人迷失、进而泯灭良知与心性, 恣意放纵着人性之恶, 坠入对权力疯狂的、无止境追逐的深渊而不自知……甚而在自觉、不自觉中,使身边无辜的至亲至近之人,亦受到牵连与伤害,成为权欲斗争的受害者与牺牲品……千百年来,历史的祭坛上、弥散的,多的是杀戮的血腥味和咸咸泪水混杂的气息……可怨、可恨!可悲、可叹! 清清洛河水、悠悠洛水情、此身且随洛水去、倩以幽梦入君怀……那诗意朦胧、仙雾飘渺的洛河边、湛蓝的河水上泛着点点银光。水声汩汩而灵动,此刻,已由甄洛与子建初见时,似在替他们诉说欲言又止、两心相悦的绵绵情话,转作如泣如诉的“洛水悲”:甄洛被另嫁曹丕、后为救曹植而舍己、此刻面临永别。翩若惊鸿、宛若游龙,若轻云之蔽月、流风之回雪的甄洛,来还偿“三情”的甄洛、真纯、灵慧、至情的甄洛、怀揣着对三个男子不同的复杂错综的情感、更带着对心爱之人曹植深深的爱恋与不舍、轻轻地将那定情玉佩、挂于见证着爱情、象征情意长青的翠绿柳枝上,摩挲着、回忆着、铭念着……而后,似一只纯白美丽、轻灵的蝴蝶般,挥一挥翅膀、慢慢消失在了洛水深处……画外,传来了子建焦急、痛心、悲怆的寻找与呼唤的声音…… 昔日洛水来,今随洛水去,归兮,归兮,劝君莫伤悲。且问奴归处?世外仙姝寂寞林,洛水河畔情所系、倩以幽梦入君怀,心魂长与君相依……
【满庭芬芳】10月21日《玉卿嫂》观后感 转自:明媚夏花 今夜,整理前几日观越剧《玉卿嫂》后的所思所感,明日得空,欲找出碟来细细重温,如此,方可将连日来时不时萦于心间的凝重、悲怆感悉数释放 ---本次的“观剧后遗症”得以“疗愈”,但我知道,一如过往很多回的“下次”:下次,我还是会去看的,在此剧于灵魂的的震撼力、满溢着的瑰丽、悲烈色彩、于人性的深层窥探与剖析、有着属于暗夜、独特而浓郁的魔一般的魅力前,对它的喜爱之情甚笃,一如对张爱玲的《金锁记》般痴迷的我,是毫无抵抗力的,如是,那小小的“观剧后遗症”便不是讨扰,而是令人悦纳的---引人陷入沉思、于某一个刻,不经意间奔涌出汩汩的灵感之源,这部令我为之数度泣下、爱之痛之思之的《玉卿嫂》啊! 22号晚的演出,天时地利,坐得离舞台很近,故连眼神都看得分外真切,亚芬老师、以及其他老师一如既往的精彩演绎、加上自己的喜爱,一次次温故知新的效果,此次观剧更为“入戏”,几乎可说在所难免。随着剧情的推进、那种怆痛与震撼逐渐蔓延开来、一点点、一阵阵、一波波、直至后来翻涌、汇聚成黑絮似的大块,密密裹挟着人的心,产生与玉卿嫂的“共感”:那种灵魂被撕扯、割裂、疼痛,乃至分崩离析、毁灭的沉寂与凝重、凄凉感,久久淤于心间---以致台上的戏演完后,光影、时空、画面却依然有着强大的生命力,交叠、错综,层现在眼前:人物的情、爱、怨、痴、执、狂………种种复杂、矛盾、突兀、极端的感觉轮番在心头错综、绞缠,直让观剧后在家的我,依然沉浸在戏中,竟突然萌生出想把自己揉进“玉卿嫂”里的强烈渴望,去深切体会那颗美丽的、真实的、纯粹的、痛楚的、同时又是与端庄娴静的外表相反、内心为爱饱受煎熬与炙烤,热烈得如熊熊火焰般燃烧着的灵魂
【越迷天下】◆名家赏析 宏扬越韵 ——方亚芬老师越剧传承讲演上海 9月25日下午一点,位于大木桥路的徐汇区社区学院六楼剧场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等待着著名袁派传人、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梅花奖和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方亚芬率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徐莱、斯钰林、邓华蔚、郭茜云、毛春梅、朱洋的到来,此次讲演是继嵊州、温岭讲演后的第三站,也是《名家赏析宏扬越韵——方亚芬越剧传承讲演》活动在上海的首次亮相。虽然是工作日的下午,剧场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年轻的观众,为了这次讲演专程请假而来。本次活动由徐汇区社区学院和湖南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越剧院和上海源韵文化传播公司协办。 讲演会一开始方亚芬仍然先向观众提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越剧?越剧的唱腔美,身段美,舞美美,情节美等各种回答从剧场的各个角落响起,更有一位观众回答:喜欢越剧没有理由。话语刚落,现场的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台上台下瞬间拉近距离,在这样轻松互动的开场白后,方亚芬像袁雪芬老师那样以中国民族的越剧大局为重,不局限于自身的流派,而是从整个越剧艺术出发讲述了越剧几大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她惟妙惟肖的模仿天赋,用自己理解和从艺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向大家介绍范瑞娟、徐玉兰、戚雅仙、张云霞等一大批老艺术家流派的艺术特色,并向戏迷们指出了在学习流派过程中的误区,如何在抓住各流派特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加以运用,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老艺术家后期由于嗓音条件有限而不得不运用的一些技术处理,唱腔应以人物、情景出发,以情带声。方老师还要求大家在观赏戏剧表演时保持良好的秩序,做一个有欣赏能力的文明观众。方老师在讲演过程中边讲边唱,生动诙谐,令台下观众或捧腹或赞叹掌声不断, 每讲一个流派,便请出一位青年演员示范演唱,青年演员们的演唱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满庭芬芳】名家赏析 宏扬越韵 ——方亚芬老师越剧传承讲演上海站 9月25日下午一点,位于大木桥路的徐汇区社区学院六楼剧场已经座无虚席,大家都在等待着著名袁派传人、上海越剧院一团团长、梅花奖和白玉兰主角奖获得者方亚芬率上海越剧院优秀青年演员徐莱、斯钰林、邓华蔚、郭茜云、毛春梅、朱洋的到来,此次讲演是继嵊州、温岭讲演后的第三站,也是《名家赏析宏扬越韵——方亚芬越剧传承讲演》活动在上海的首次亮相。虽然是工作日的下午,剧场仍然可以看到不少年轻的观众,为了这次讲演专程请假而来。本次活动由徐汇区社区学院和湖南街道社区教育委员会联合主办,上海越剧院和上海源韵文化传播公司协办。 讲演会一开始方亚芬仍然先向观众提问:你们为什么喜欢越剧?越剧的唱腔美,身段美,舞美美,情节美等各种回答从剧场的各个角落响起,更有一位观众回答:喜欢越剧没有理由。话语刚落,现场的笑声和掌声同时响起,台上台下瞬间拉近距离,在这样轻松互动的开场白后,方亚芬像袁雪芬老师那样以中国民族的越剧大局为重,不局限于自身的流派,而是从整个越剧艺术出发讲述了越剧几大流派的形成和发展。她惟妙惟肖的模仿天赋,用自己理解和从艺过程中的不断思考,向大家介绍范瑞娟、徐玉兰、戚雅仙、张云霞等一大批老艺术家流派的艺术特色,并向戏迷们指出了在学习流派过程中的误区,如何在抓住各流派特点的同时,结合自己的嗓音条件加以运用,而不是一味的模仿老艺术家后期由于嗓音条件有限而不得不运用的一些技术处理,唱腔应以人物、情景出发,以情带声。方老师还要求大家在观赏戏剧表演时保持良好的秩序,做一个有欣赏能力的文明观众。方老师在讲演过程中边讲边唱,生动诙谐,令台下观众或捧腹或赞叹掌声不断, 每讲一个流派,便请出一位青年演员示范演唱,青年演员们的演唱同样受到了观众的热烈欢迎。
【满庭芬芳】8月24日看《碧玉簪》 昨晚是我第四次看姐姐的《碧玉簪》了。也是看的最认真最入戏的一次,当姐姐眼泪流下的那一刻,我也禁不住的流了下来。以前我看戏都只管花痴根本没在意其中精彩的故事内容,哈哈…… 《碧玉簪》可谓出出精彩,段段有戏,声声动情。三盖衣,归宁,送凤冠等等都是家喻户晓,脍炙人口。都知道李秀英这个角色难演,因她没有很大的肢体动作,又是快节奏的唱腔,多变的情绪等等,只能完全靠演员细腻的表情,小幅度的身段,台步来表达内心丰富的感情。在归宁这一处,回到娘家母亲邀她同住,一直到最后离家才表达内心的痛苦,在王家受到的冷遇,羞辱不能与母亲诉说,还要强颜欢笑,为丈夫掩盖,纠结,悲戚,哀伤在出家门时的彷徨水袖中,姐姐是表演的淋漓尽致。特别是她那柔媚的身段让人觉得格外的悲伤。三盖衣,三次情绪的积累,一次比一次痛苦,一次比一次愤恨。通过姐姐细腻的表演,表情,身段,小碎步,伸手预盖却停顿,再盖,再顿,最后放弃,回到床边又想起婆婆的好,再次来到衣架边,停顿,犹豫,再次小碎步,走到丈夫边,再次盖,又害怕,手再顿等等一系列的动作,可以非常清晰的感受到李秀英的情绪变化,痛苦,伤神,哀怨,愤怒,对婆婆的感激,对丈夫的不满,对一系列不公平待遇的不解与委屈,都通过这三次盖衣表达了出来。让我们看到的是一个有感情有血有肉却又知书达礼的大家闺秀,而不是木头美人,她也会委屈,也会不满,也有各种的情绪,细腻,却饱满。这时我感觉姐姐就是李秀英,从头到尾,她的情绪一直是连贯的,通过姐姐细腻的表演可以让我们清晰的感受到她的喜怒哀乐。这就是越剧名家的精彩。
【满庭芬芳】《越韵梅影》读后杂感—方亚芬篇 非常感谢吧主给我寄来的书。《越韵梅影》一书就是“五朵梅花”的合集,通过精彩剧照、唱腔精选、艺术自述、专家评论等内容。这是一本非常精彩,内容丰富的书,我非常喜欢。下班回到家我迫不及待地打开就看, 当然只是读方亚芬的一部分啦。我仔仔细细连续地阅读了二遍,看完之后 好像心里有很多话想要说,但不知从何说起,哎。。。。总觉得姐姐真的是很不容易,她对待艺术的认真、严谨、执着真真感动了我。上海戏剧学院院长荣广润专家评论说:婉约如水,清丽若兰,方亚芬的表演艺术是越剧舞台上的一抹亮色。其实每个演员的成功都不是偶然的,戏曲演员真的不同于影视演员,她们需要耐得住寂寞,她们需要坚持,真的这些戏曲演员是多么的难能可贵。 在方亚芬的艺术自述里 ,她竟用“糊里糊涂”四个字来形容。“以前学戏时也不懂什么是艺术,就这么糊里糊涂地学了,但既然学了,就要做得最好,我的想法就那么简单”。现在我才明白了什么叫作台上台下“站在中间” 的意思了。就是作为一名优秀的演员,不仅台上要“站在中间”,台下做人也要“站在中间”。方亚芬就台下做人和台上演戏都要让人称赞一个! 她 之所以能受到那么多观众的喜爱不仅仅是舞台上闪亮的形象,还有在台下对观众的真诚和她个人的魅力! 我想我喜欢的也就是这样的她吧。在《越韵梅影》书里就有这样一段话:“作为一个艺术家,她很少有角儿的自大、张狂、来事。相反,她谦虚、忍让、不事张扬,但她内心始终有一种执着、一股看不见得韧。” 最后我想说,姐姐是你让我们知道了什么是经典!希望你永远快乐幸福! 我们永远爱你!
【满庭芬芳】绍兴归来,一直神思恍惚 我发现我每次看姐姐回来都有后遗症,像抽风了似的想念她。就是止不住,无论什么戏,就觉得一场不够过瘾。后遗症复发,疗伤起来真的好难。。。。。 回想8日10日这两天的时光,脑中浮现的是那一个个定格的画面,有欢笑,有激动,有心痛,也有泪水,这一切,都是缘自与方亚芬! 8号那天我很幸福,她一来就坐到我们旁边和我们聊天拍照,走台结束又到化妆间聊了会,然后她回宾馆休息。晚上我一直待在化妆间,坐在她身边静静地看着她化妆,盘头.姐姐的美真的是无法用言语来描述,总之就是百看不厌啦。化妆时她还时不时地向我抛眉眼,我么就不停的拍照片.哈哈.美死了....姐姐的节目到了,她说你还不下去看戏,我说我不去了,她说那你把我的包包拿好。哦.我就背了个包她走到那儿我跟到那,在后台真是各种欢乐啦.她到哪.哪就有欢乐哪就有笑声!拍了好多有趣的照片(我没传上来,她说这是独家资料,不能曝光)离开时姐姐说“车一定要慢慢开,到家了发个信息,美丽-听见没?”我幸福的回答“哦.听见了”。。。。。。。。 10号那天,那就是喜忧各一半!唉...不知道说什么,该说些什么,那天我也是一直在侧幕看的戏(事情经过不说了)回到家里已12点多了跟本睡不着,总觉得很内疚,后来跟姐姐发微信.她还叫我好好休息.感动!!一夜无眠。第二天想想.眼泪又出来了。。。。让我深深的懂得,不是所有的相遇都会相知。而每一次的相见,无论如何短暂,都因缘而聚,因爱而来。姐姐!我要让全世界的人都知道。我爱你。永远永远。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