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angbz0121 wangbz0121
关注数: 25 粉丝数: 135 发帖数: 18,657 关注贴吧数: 156
古典书论中“意”的审美追求及当代书坛“意”的缺失 黄鸿琼 转载于: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huanghongqiong.a.artokok.com%2F%3Fc%3Darticle%26a%3Dshow%26posid%3D2484&urlrefer=dbce90838d4b78d8d50db9a5383a42db 古典书论中“意”的审美追求及当代书坛“意”的缺失 作者:黄鸿琼 发表时间:2010-08-08 本文发表于2006年第3期《中国书法》: 古典书论中“意”的审美追求及当代书坛“意”的缺失 摘要:“意”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意” 的涵义,在书法中包含两个侧面:一是,指一切与笔墨技巧有关,也就是与“法”有关的显层的“意”,包括事先的构想、临时的化险为夷、功力等乃至“势”、“骨”、“力”、“筋”、“肉”等审美理想。另一是,指与字外工夫有关的文化内涵、个性修养、感悟能力、书写时的情绪等有关的深层的“意”(或称为隐层的“意”),是书家内在精神和审美情调、审美境界的体现。书法作品要达到高品,书作要达较高的审美意境,必须具备扎实的基本功,必须注重“意”的审美追求,特别是字外工夫的修炼。 关键词:意、字外工夫 “意”是中国古代美学中的一个重要的概念。在中国古代美学中“意”是个体内心的深层内容,也即:是与个体的志向、情感、理想、情趣等等有关的内容。许慎《说文解字》对“意”的解释是:“意,志也。从心察言而知意也。从心从音。”一言以蔽之,“意”为心言,心中所要表达而未说出口或难以表达的言语。那么在中国哲学中的“象——言——意”的关系。在书法中,我们也可以理解为“文字——笔墨技巧——意”的关系。如果我们把“意”分成两个侧面,两大内容来理解,那么,书法中“意”的内涵便很明了。即:“意”的涵义,在书法中我认为它包含两个侧面:一是,指一切与笔墨技巧有关,也就是与“法”有关的显层的“意”,包括事先的构想、临时的化险为夷、功力等乃至“势”、“骨”、“力”、“筋”、“肉”等审美理想。另一是,指与字外工夫有关的文化内涵、个性修养、感悟能力、书写时的情绪等有关的深层的“意”(或称为隐层的“意”),是书家内在精神和审美情调、审美境界的体现。这两分法也使“宋尚意”、明中期尚“书卷气”有了上承的关系。 从现存的书论来看,对“意”的审美追求起于成公绥,接着卫铄、王羲之、虞和、王僧虔、陶弘景、袁昂、萧衍为代表的书论掀起了“意”的审美高潮。 “意”的审美追求是三国、两晋、南北朝书法美学思想的最主要的、最突出的成果。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