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头是瞎子 老头是瞎子
关注数: 19 粉丝数: 50 发帖数: 1,079 关注贴吧数: 2
关于供暖,政府为何沉默了!再为韩晓明市长点赞! 几天来广大群众最关心的供暖问题成为街头巷尾的话题!作为高市的一员我们都盼望我们的政府越来越关注民生问题,期待我们的政府能给老百姓解决更多的实际问题!18大以来我们的政府已经有了很大的改观! 但是自从韩晓明市长离任以来一年的时间,我们也看到了很不和谐的一面!政府不再听取广大群众的呼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似乎昙花一现似的消失了!近期出现民愤极大的几个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首先交通问题,热力管道施工,高碑店市区可谓堵城!市医院至海龙拥堵时段开车需要20多分钟,车多拥堵不怕,没有有序的管理导致堵而不疏!交通事故频发,红绿灯成为摆设,之后我们的交警同志身影不现,人们对政府的形象大打折扣!交通关系到我们每个人的正常生活,涉及范围之广领导同志应该很明白吧! 其次热力施工问题,各个小区的道路被挖开,其中不免有损坏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水道,天然气管道,通信电缆!普通人反映的安全问题没办法传递给领导,马路挖的大坑不设置警示标志,虽然没有反映到领导层人士,但是你们在人们心中的形象已经没有了!人们不禁要问,领导每天都那么忙,在忙些什么?我们的事情难道不是事情吗? 第三,有关供暖问题,月初在每个小区门口张贴了热力公司的通知,让我们对及时供暖抱有一丝幻想!多方询问得到肯定的答复,及时供暖没有问题,但是截至11月15号大部分小区仍未供暖!我们很理解你们的工作,任务重,时间紧,但是能给个时间表吗?起码政府应该出面来解释清楚一下吧!也让我们有相应的应对措施好吗?还有我们再热力公司通知中只看到关于催付取暖费的问题,到几号几号不交要交滞纳金,但是只字未提延迟供暖费用如何计算,你的暖都还没供,我们怎么缴费?你们如此愚弄大众,人们对你们的话如何相信? 第四,马路洒水问题,太阳隐身半个月期间,洒水车大肆喷水喷雾,给大部分造成出行困难,我们要问,难道路面都和泥了还需要喷水吗?我们有多少水资源可以这样挥霍? 以上几个问题不是我发现的,是街头巷尾议论的焦点问题,希望引起有关领导的重视,人微言轻,找不到解决问题的部门,只能再贴吧上发发牢骚!
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福剑给儿子起名(爆笑) 主持人毕福剑是个晚婚晚育的模范。眼看着央视其他同仁一个个都抱上了孩子,老毕也着急了。不久,老毕的太太也有喜了,老毕高兴......    大家知道老毕的太太有喜后,齐聚老毕家里,由倪萍主持召开会议,为老毕没出生的孩子起个响亮的名字。    李修平说:“老毕,你的孩子姗姗来迟,就叫毕姗姗吧!”    李咏说:“这不行,是男是女还不知道。如果是女孩叫姗姗,男孩叫姗姗就不大好了。你这么大学问,怎么连个名字都起不好?”    李修平庄重地说:“那好办,是男孩就叫毕升。”    老毕一听就说:“我的孩子可不去造纸,这个名字不行。”    王小丫一袭迷人的微笑,说:“干吗要叫中国人的名字呀,咱们给起个老外的名字不就得了。我看就叫毕加索。”    老毕眯缝着小眼睛说:“不造纸改画画了,这也不行。”    孙晓梅说:“咱们搞电视的,就叫毕路电视。”          崔永元睁着一大一小的眼睛说:“好啊,还来个日本名字。我最恨小日本。老毕,你看,外面不正下雨吗,我看就叫毕雷针好了。”    罗京说:“老毕长得比较寒碜,他的孩子可不能象他,所以应该叫毕月。”    老毕说:“还羞花呢,这个名字不行。”    周涛说:“为了老毕避免错误,应该叫毕免。”    张越说:“老毕弱不禁风,应该叫毕风。”    赵忠祥说:“孩子们都比较喜欢百兽之王老虎,就叫毕虎吧。”    老毕说:“还壁虎呢,这个名字不行。” 张宏民说:“老毕非常谦虚,逢人就说自己是鄙人,应该叫毕人。”    鞠萍说:“老毕出去采访,人家一看他长那样,都以为是假冒记者,不让进门。孩子应该叫毕门羹。”    张政说:“老毕当过侦察兵,武艺高强,应该叫毕强。”    老毕说:“掉过来就是枪毙。这个不行。”    水均溢一本正经地说:“那应该叫毕恭毕敬。”    老毕说:“那你的孩子是不是叫水漫金山?剑空庖彩歉鋈毡久郑恍小!?    程前说:“前有‘程前’。。。。。。有了,那就叫毕后吧。”          老毕说:“还脸皮厚呢。这个不行。”    黄健翔说:“为了吸引观众的眼球,扩大收视率,我看就叫毕球。”    海霞说:“希望‘梦想中国’能超越‘超级女声’,孩子就叫毕超吧。”    老毕说:“那不成了B超?这个不行。”    白岩松扶了扶眼镜说:“老毕,你太太那么长时间没有,我看就叫毕运。”    老毕说:“我要避孕就没孩子了,这个名字不行。” 白燕升说:“孩子应该出生在北京,那就叫毕京,北京的京。”    老毕说:“更年期还没到,怎么就闭经呢?要闭经早就没孩子了。”    张月说:“那你一定采取了措施,应该叫毕运栓,把好运栓住。”    老毕说:“我说大伙对我有意见可以提。你们这是给我孩子起名字呢还是拿我找乐呢?”    李咏憋了半天才说:“我说你们怎么都这么没学问?按说老毕有了孩子他就算毕业了,如果是个男孩他还得拉套。男孩将来就跟我一块主持幸运52和非常6+1。所以我看就叫毕56。”    老毕的太太听了非常生气,使劲踢了李咏一脚,骂道:“李咏,都说你坏,原来我还不信,今天可是领教了。你给我闭上乌鸦嘴。”    老毕一拍巴掌说:“我们俩的孩子,最后还得我们俩说了算!尊重老婆意见,就叫毕嘴。”   
"教得再好,不如当个领导" 广东绩效工资分配引争议! 2009年1月1日起,由国务院审议并通过的《关于义务教育学校实施绩效工资的指导意见》正式施行。2010年1月底,教育部宣布:占绩效工资总量70%的基础性绩效工资已于2009年底全面兑现,占总量30%的奖励性绩效工资也争取在2010年春节前兑现到位。      这是一场涉及广大人民教师切身利益的改革。目前,绝大多数省份完成情况良好,受到广大人民教师的欢迎。但也要看到,少数地方落实情况还不够理想。这些地方的改革进展如何?教育部“春节前到位”的承诺是否已兑现?不能兑现的原因又是什么……      今日起,本版推出“教师绩效工资改革调查”系列报道,本报记者深入调研广东中山、山东滨州、甘肃兰州三地,帮助大家进一步了解改革现状。               阅读提示      “工作20多年的一线教师待遇,可能还不如20多岁的学校团委书记。”广东省自实行教师绩效工资以来,一些地区和学校分配方案出现“偏行政、轻教学”的现象。一项好政策,如何不变味,而是变得更好,值得深思                   再过一两天,广东各地中小学将陆续开学,2009年下半年的学期绩效工资也将于开学后发到教师手上。“我们高三已提前开学了,估计这几天就要发学期绩效工资了。”广州市某中学的许老师告诉记者,“我是一等,有1000多元。”      没有在“节前兑现”,不过,老师们并未因此多有怨言。因为,上学期的绩效考核一般都会延后,开学后再发,大家都能理解。      不过,记者在广东中山市调查时发现,目前大家议论较多的,是分配方案。      不久前,中山市两位政协委员在当地两会上反映,工作20多年的一线教师待遇,可能还不如20多岁的学校团委书记。李树华和欧阳传圣两位委员调研发现,国家于去年初开始推行的义务教育教师绩效工资改革,在当地实施起来却变了味儿——各学校在制定绩效分配方案时,明显向行政管理人员倾斜,一线教师获益不多,引起强烈反响。      记者调查发现,绩效工资“偏爱”校领导的情况不独发生在中山,在广州等地同样存在。      “教得再好,不如当个领导”      一线教师劳动难以体现      中山市1月初开始实施绩效工资。仅半个多月后,一些学校在执行时就出现了偏行政、轻教学的现象。      “学校行政人员最高工资可达一线教师的3.5倍。”据欧阳传圣调查,众多一线教师对这次绩效工资改革不满,因为自己的收入原地踏步甚至还有所减少,而中层领导、校领导待遇增加的幅度过大,“绩效工资变成了官效工资”。另一位委员李树华也颇为担心:在这种绩效工资方案下,一线教师辛苦的劳动没有得到体现,积极性备受打击。“没有一线教师每节课辛勤劳动,就靠少数几个行政领导能行吗?这种不公平现象必然会导致教育服务质量下降。”      对于政协委员的质疑,中山市教育局相关负责人回应了两点:一是为实施义务教育绩效工资,政府投入了3.33亿元,“可以肯定的是,全体教师的工资会全面上涨,因为总量增加了”。二是实施绩效工资,并非平均分配,其本质恰恰就是打破大锅饭,奖勤罚懒。具体来说,分配过程中可能有个别老师的工资没见涨,但“个体不能代表整体”。他认为,该问题是个别老师对政策进行了误读。      教师的意见,仅仅是对政策的“误解”吗?而这种“误解”,仅仅来源于“个别”老师吗?“我们学校也是啊。而且,我了解的广州相当部分学校都是这种情况。”广州市第十三中学一位老教师说。而一些来自东莞等地的教师网民则直言不讳,当地一些学校的绩效工资方案是“让一些领导先富起来”。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