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3******57 -
关注数: 6 粉丝数: 26 发帖数: 535 关注贴吧数: 4
警惕以“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骗取学生家长邮资 近日接相关部门反映,其它地区已连续发生了多起以“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为幌,通过投递邮件,利用快递“货到付款”的特点,骗取学生家长邮资的案件,大量学生家长受骗。据了解,此类案件今年来已在陕西、黑龙江、湖北、重庆等地陆续发生,受骗学生家长过万,社会影响恶劣,并对团中央“中国未成年人网脉工程”造成极大负面影响。 一、主要犯罪手法 1、通过调查问卷获取“隐私”。行骗者拿着“中国青年教育网络中心公函”在各学校给家长发放《网络安全教育知识调查表》,该表上包括诸如“你对中小学生上网有何看法”等15个问题,而下方则是学生姓名、家庭联系电话、家长签名等内容,借此获取家长和孩子的姓名和联系方式。 2、电话通知加深信任。在家长填写调查表后一个月左右,就会有北京或各省省会的电话打至学生家中,告知家长他的孩子已被选为志愿者,可获赠价值1600元的中国青少年教育网络中心提供的终身免费上网学习卡,该卡及志愿者证件资料将以快递方式送至学生家里。 3、快递送货,骗取邮资。电话通知后不久,就会有邮件送至学生家里,并向学生家长收取23—39元不等的邮资。邮件包含有光碟、宣传册、上网学习卡、志愿者证件卡各一张,但其中光盘没有内容或内容粗糙简单,上网学习卡登陆指定网站无法浏览学习资料,20余元邮资换来一堆废品。 邮件信封、复印纸张、光盘、假卡片等成本低廉,不超过5元,行骗者每投递一个邮件即非法获利20元左右。 二、此类新型犯罪手法特点及现实危害 1、此新型犯罪手法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该骗局以关注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正确使用网络的公益主题为出发点,巧妙利用学生家长望子成龙的心理,具有极强的欺骗性和隐蔽性;利用假公函、公益性问卷获取学校信任;问卷系从学校带回,内容属于公益性调查内容,家长留下联系电话时完全没有任何防范心理;通过电话确认学生姓名住址进一步加深信任,以赠送价值不菲的学习辅导产品为饵诱惑家长上当;邮费较低且邮件中确装有物品,令人防不胜防。 2、现实危害。虽然个案非法所得很低,但受骗群众数量惊人,涉案金额数额较大;受骗群众多,且以公益事业为幌,社会影响十分恶劣;大量学生家长联系电话等隐私外泄,存在一定隐患;该行骗手法有可能在全区、全国范围内蔓延。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