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品秋香
东山翠柏
对美的诱惑难以抗拒
关注数: 114
粉丝数: 35
发帖数: 1,155
关注贴吧数: 17
这个还能叫紫砂壶吗?不如叫紫砂缸算了 新收一把630毫升的四方紫砂壶,“一粟”刻绘,正面刻“客至何妨煮茗候,诗清只为饮茶多”,背面刻葫芦藤下坠两个葫芦,旁题“春去秋来趣一垄”“一粟写”,底款“陈国良制”,盖款“陈国良”。泥料看起来倒是挺正的,刻绘也还可以,就是不知道是正品还是仿品。前段时间有吧友给我的帖子留言,说我分不清“一瓢”还是“一粟”,终于收到一把“一粟”的了。
一个人喝茶,这把还是大了点 紫泥,容量500多cc,周身素净无修饰,底无款,盖内有“大亨”二字。壶型优美,虽大,略重,适合男士,灌满水,柔弱女士可能需要双手才不感觉费力。可能有吧友又鄙夷了,切,这家伙又晒假的名人壶了。我也觉得是仿的,真正的大亨壶想都不要想。不过,壶做得还不错,只是太大了一点,不适合一个人泡茶喝。
关于紫砂壶“歪把子”“歪嘴”现象的看法 前前后后买的紫砂壶也有二、三十把了,之前是懵懂无知,不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之后在了解了壶把、壶纽、壶流三点一线的理论后,也有意识去注意这方面的问题,但注意归注意,但按照这个要求去买,还真买不到几把壶。在我手里的,三点完全在一条直线上的可以说几乎没有。把三点都做到一条线上,应该不是现在才有的说法,为了壶的美观,明、清时候的古人应该也是注意到这方面的,但真正做到这一点的应该没有,完全在一条线上,应该只是理论上的理想状态。原因是最主要的一点:如果是全手工,炼泥要手工,做壶要手工,烧壶要老式的窑,完全靠人的掌握,由于炼泥时干湿度不易掌握,即便是生胚时完全在一条线上,进窑烧制后,水分抽干,泥胚收缩变形,出窑时还能在一条线上是不可能的,绝顶大师做的壶,只能无限的接近,因此,歪把子、歪嘴在紫砂壶中出现应该是正常的,但也不能太过明显,明显了就是废品了。能得到一把非常接近三点一线的紫砂壶,无论对于做壶的人还是买壶的人都是一种运气。一点外行人的粗浅见解,或许贻笑大方,欢迎讨论,批评指正。
上一把新壶,料子请大家鉴赏 上一把国工何强做的四方瑞兽壶,料子据证书介绍是黄金段泥。我想现在新出的紫砂壶,又是国家颁发证书的紫砂壶工艺美术师做的,料子的真假、做工的质量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只在于这种料子、壶型是不是你喜欢的。最近因腰背疼痛,请假在家里休养,喝喝茶,动动笔,当是锻炼身体了。
一把“跂陶刻”款紫砂壶,也不知道对不对 今年九、十月份,收了一把“跂陶刻”款的紫砂壶,字刻得比较有力,背面是喜鹊登梅图案,壶型现在比较少见,底款“沈孝陆”,盖款“孝陆”。壶到手的时候,商家应该是清洗过,我又煮过一次,还用食盐搓洗一道。泡过两次茶,颜色就变成这样了。原来应该是紫色,现在变黑了。
这种泥料算不算好,如果这种泥料不好,说明我走错路了
八十年代的红华款竹报春,大家看看可以吗? 一把竹报春,底款“中国宜兴”,盖款“红华”,不知是不是高工张红华做的紫砂壶。不过壶外面是一层深深沁入的灰尘,开水淋过多次也冲不去,一干还是那种灰扑扑的风尘之色。根据壶外表的风尘沧桑之色,加上底款和盖款传出的时代气息,倒也可能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壶。是不是张红华高工的壶,大概只有找她本人鉴定才知道。是不是她本人做的壶已不重要,就是喜欢这种有一点岁月的老壶。
一把小小僧帽壶,打算用心养出来 收了一把助理工艺美术师应卢风做的小品僧帽壶,容量100多点cc,做工和料子都挺好的。之前泡茶都用300cc以上的,这次用掌中宝似的小品壶泡茶,也别有一番趣味。
用一把普普通通的壶,喝微微苦涩的茶,享受无人打扰的夜晚 这把壶买得比较早,刚到手没泡茶之前,颜色是那种干净的来色的红,泡过几次茶之后,茶油沁进去,颜色就变得有点黑了,感觉有点油。底款繁体“中国宜兴”,盖内无款,周身光素,就是一把纯粹泡茶喝的壶。壶做得比较精巧,看着比较喜欢,就是断水不够干净利落,爱流口水,所以不太经常用来泡茶。曾经用来泡过红茶,但口感不佳,现在只泡普洱了。按照完美主义者的要求,这把壶是不合格的,因为壶把、壶纽、壶流不在一条线上,以右手拿壶的角度,壶把和壶嘴向内弯了。但这把壶我还是比较喜欢,尽管没有款,就象平常人家的女孩,长得比较乖巧讨喜,就忍不住喜欢了。
又是一把找不到出处的老壶…… 底款“茗记”,百度上搜索不到确切的资料,只是大约猜想在清未民国年间,也许老一辈做壶的宜兴人知道,但也很可能无人知晓。独孔,半球不锈钢出水网孔是商家配的。身型饱满,富于张力,却又显得典雅、风姿绰约,这是老壶才有的味道。泥料带黄,砂粒不明显,不知道属于什么泥料。
老壶泡茶,才品出喝茶原来的趣味 前段时间收的一把紫砂壶,独孔,底款“裴永林”。裴永林百度上只查到是清代人,生卒年不详。壶表黑不溜秋,整个壶的形韵倒是有一股古的意味。也担心壶表的那一层黑是人为做出来的。泥料是红泥,是我喜欢的颜色。壶的表面可以看到金属的镕点,说明是原矿的紫砂泥。总觉得现代的紫砂壶经过人为的加工后,慢慢已找不到泡茶喝茶品茶原本的趣味,还是这种没有任何刻绘修饰的原原本本的茶壶,才找得到喝茶原来的趣味啊!
玩紫砂壶,贵在“得趣” 趁这会儿有点时间,用这把壶泡茶喝,顺便养养壶。这把壶在我进吧发第一张贴的时候上过图,底下和盖内都有款,但有吧友善意提醒我不是真品是仿品。我现在倒不纠结它是不是真品,管它是真品还是仿品,只要是真的紫砂壶就好。泥料呈现一种深沉黯哑的紫红色,看得到砂粒,是紫砂料无疑,我买到的是真货,不是机车壶,更不是化工壶,商家没有骗我,物有所值,这就很好。不管玩紫砂壶还是别的什么,正如壶上刻的“得趣”二字,贵在“得趣”,得趣便好。
上一把云肩如意三足壶,祝吧主和各位吧友新的一年万事如意! 前段时间收了一把云肩如意三足紫砂壶,这应该是我收藏的紫砂壶中最好的一把紫砂壶了。盖款“景洲”,底款“武陵逸人”。据百度资料,顾景舟用“武陵逸人”印章是民国年间二三十年代,四十年代初年磨去“武陵逸人”印章,之后再也不用这枚印章。如果是顾景舟“武陵逸人”款紫砂壶真品,至少也有八十多年的历史了。并不奢望这一把是顾景舟大师的真品,就算是后来某人仿做的,也做得非常好,工艺精湛,料子极佳。大家看看,盖内和壶底石英砂粒遍布,看去犹如天上繁星,太美了。仅仅是这一点,就算是仿品,我也心满意足了。壶名“如意”,祝大家在新的一年万事如意!请喝茶!
这个喝茶的杯子,挺有意思的 收了一个喝茶的钧瓷风格主人杯,杯内釉色鲜嫩如牛奶,杯的口沿做老,杯外仿油滴盏,杯底仿元瓷乳突状,总体看来比较精致。高温烧成,喝茶应该没问题。
助工沈文娟的一把壶,做得还不错,就是名称不太懂 大约半年前收了助理工艺师沈文娟的一把壶,是什么料子不太懂,看起来做工和刻绘都还不错,只泡过几次茶,不怎么养,所以包浆还没出来。据证书上标明,壶名叫“旭日东升”,把我给弄糊涂了。是这把壶的型式就叫“旭日东升”呢,还是根据刻绘上的图来取的名字,让老夫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壶上面刻的图(见第五张图片),按我的理解,应该刻的是王维诗句“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的意境,天上那一轮圆圆的东西应该是月亮而不是太阳,一棵竹子,一个大腹便便、长髯飘飘的男子独坐弹琴,应该就是王维诗句的意境,却称呼为“旭日东升”,是我真的不懂,还是不通?
收了一把咸仲英的长城四方壶,是不是被药了? 年初收了一把咸仲英陆巧英夫妇合作的一把长城壶,容量1000cc左右,壶挺沉的,泡上茶叶,灌满水,力气小的女生怕都拎不起来。除壶底和壶内外,壶周身包括壶把、壶流、壶盖上都刻满将军的签名笔迹,壶底和壶盖内都落款标明为咸仲英陆巧英伉俪合璧。不懂是什么泥料,当时是网拍,我跟了第二手,价钱倒不是很高,但也由此而怀疑,这真的是高工咸仲英的壶吗?虽然气势雄伟,但也太粗蛮了,拿在手里又挺重的,如果是紫砂料,会有这么沉?因此请教各位方家。
这把壶开始养出水色了,就不讲落款是什么了,讲出来怕人拍砖 记不清这把壶是什么时候买的了,大概也就一年左右吧,也不清楚属于什么泥料,偶尔想起来的时候就用来泡茶喝,顺便养养壶。从来不用茶水淋,也不用帕子抹擦,只是泡茶喝之后清理干净,开水淋一淋外面,逐渐的光润起来。壶底是有款的,是一位顶有名的人,估计也不是他本人的真品,说出来怕你们用砖头拍我,想想也就算了。
好久不用这把壶泡茶喝了,顾景舟款的啊啊啊 这把壶是我对紫砂壶刚掉进坑里稀里糊涂的时候收的,当时一看,壶盖内有“顾景舟”的章,底款“啜墨看茶”,以为天降金元宝,拣大漏了,呛几口污泥浊水之后,才知道,顾景舟是现代以来紫砂壶泰斗级人物,他的壶怎么可能被我不小心拣到呢?白日做梦,想得太美了吧!虽然拣顾景舟紫砂壶的美梦破灭,但对掉坑初期捡到的这把壶还是有感情的,虽然不知道真的拣到了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是不是会晕过去,但不妨拿这把仿贷自嗨。挺喜欢这种泥料,深如猪肝色,多次泡养之后,也有温其如玉的感觉了。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又所谓水清无鱼,难得糊涂。拿一把明知不是真品的假大师壶在那里自娱自乐,可能又让有些人鄙夷,嗤之以鼻了吧!
好久不用这把壶泡茶喝了,顾景舟款的啊啊啊 这把壶是我对紫砂壶刚掉进坑里稀里糊涂的时候收的,当时一看,壶盖内有“顾景舟”的章,底款“啜墨看茶”,以为天降金元宝,拣大漏了,呛几口污泥浊水之后,才知道,顾景舟是现代以来紫砂壶泰斗级人物,他的壶怎么可能被我不小心拣到呢?白日做梦,想得太美了吧!虽然拣顾景舟紫砂壶的美梦破灭,但对掉坑初期捡到的这把壶还是有感情的,虽然不知道真的拣到了顾景舟大师的紫砂壶是不是会晕过去,但不妨拿这把仿贷自嗨。挺喜欢这种泥料,深如猪肝色,多次泡养之后,也有温其如玉的感觉了。所谓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又所谓水清无鱼,难得糊涂。拿一把明知不是真品的假大师壶在那里自娱自乐,可能又让有些人鄙夷,嗤之以鼻了吧!
鸣远款紫砂壶,够老够旧的老紫砂壶 大约两年前在地摊上收的,当时摊位老板无论如何价钱不低于三张,也是觉得是把老壶,就收了。拿回家一看,壶底的泥土尘埃有两寸多厚,壶的外面也是厚厚的一层垢,把灰尘去掉后,又用食盐反复揉搓,也不敢洗得太过彻底,怕失去那种沧桑老的味道。壶身刻王维“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诗句,壶盖刻“清风”两字,壶底刻“鸣远”,刀法刚劲有力。不知道是否是陈鸣远真品,但确实是老壶,清洗之后还隐约闻到一缕草木幽香,绝不是鞋油酱油泡出来的,这点可以肯定。壶内靠近壶把的位置凸起一股泥脊,这应该是手工粘接壶身时留下来的吧。拿在手里比较压手,说明古人对泥料淘选不是很精细。
施小马款的升斗四方壶,大家看是真品吗 收了几把施小马款的四方壶,这是其中的一把。形如以前量米的木斗,网上搜索很少见这种形态的四方壶,姑且名之为升斗四方壶。不知道是不是施小马本人做的真品,线条硬朗,相比其他四方壶显得秀气,不那么厚重笨拙,泥料和做工都还可以吧。
周丽华的民国绿泥合盘壶,做得漂亮 收了一把国工周丽华的民国绿泥合盘壶,一面刻山水,一面刻“山中日月长”,一下就看上眼了。
老夫紫砂家族三大美女:“霞道御姐”之储立强五彩泥集思壶 这把壶应该是今年的五六月份收的。年龄大了,记忆力也衰退得厉害,说话也啰里啰嗦,见谅见谅。壶身一面刻威风凛凛、霸气侧漏的猛虎,一面刻“威震八方、气吞山河”八字,身姿挺拔,英气逼人。前后泡茶也就十次左右吧,已经温润可喜了。所以视之为“霸道御姐”。夜来饮茶,来免无聊。文字游戏,以博一笑。
老夫紫砂家族三大美女:“冷艳少妇”之王红娟紫泥双圈 去年八九月份收了一把国工王红娟老师的双圈紫砂壶,泥料甚好,做工颇佳,壶身光素无花饰,颜色深沉,犹如一气质冷艳的美貌少妇。泡茶喝前后次数也就个把月左右,已觉温润如玉。
老夫紫砂家族三大美女:“端庄美妇”之刘凤英降坡泥四方壶 半年前收了一把国家工艺美术师刘凤英老师的一把四方壶,据资料介绍说是降坡泥,对紫砂壶的泥料我不太懂,也不知道是不是。壶的一面刻“清逸无极”四字,另一面刻山水,壶型端庄挺拔,做工极佳。前后泡茶喝不到十次,从来不用茶水刷壶身,属于素养,现在已出现包浆,油润可爱。刘凤英老师的紫砂壶底款很有个性,老人家1951年生,生肖属兔,所以在章的右下角刻了一只小兔子。本人也是属兔的,对壶很是喜欢,就买了这一把。这是新壶,泥料干净,放心泡茶喝。发来请大家赏鉴。
无题 夜雨无端扰梦乡,醒来倍感枕衾凉。 菊花一向怜惜我,透帐频传淡淡香。
徐秀棠大师的金钱豹朱泥紫砂壶,卡通可爱,你见过没? 看到一把徐秀棠款的金钱豹紫砂壶,底款“秀棠壶艺”,犹豫了好久,终于忍痛割肉买下。觉得泥料没有问题,应该是徐秀棠大师本人做的壶,但也不敢完全肯定。请各位方家品鉴。
也谈谈紫砂壶把“人体力学”的问题 本人来百度贴吧不久,在紫砂壶吧里经常看到一些吧友对壶商所谓“歪把子更符合人体力学”的说法嗤之以鼻,也谈一点个人看法。首先不是想当然,而是个人的实际体验。个人买的紫砂壶中,也有几把是壶把子有点歪的,看起来与壶把、壶纽、壶嘴三点一条直线的紫砂壶相比确实不太好看,但拿在手里的感觉更加顺手一点,壶商说的歪把子更符合人体力学的说法也是有道理的,并不完全是胡说八道推托责任。顺眼了不一定顺手,顺手了又不一定顺眼,鱼与熊掌不可兼得啊!
再上一把施小马的方壶,大概率是真品啊 这是收的第一把施小马款的方壶,当时第一眼看上的是壶上刻的字颇有韵味,壶盖和壶把下面有“小马”两字,底款繁写篆体“中国宜兴”,有可能是施小马的壶,但也不敢肯定。后来百度搜索,知道“乐人”是鲍志强的字,且字体风格吻合。而底款之所以用“中国宜兴”,不用作壶人的名号印章,应该是文革结束后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期,当时还不强调重视个人权利,但已有这种发展趋势,所以在不重要显眼的位置留作壶者的名字。而八十年代初正是施小马由做紫砂盆向紫砂壶转型的时期,经验还不是炉火纯青,所以这把壶还是有一点瑕疵,壶盖上面的豹纽,稍微有点歪斜,与壶把、壶嘴没有完全在一条线上。但泥料极佳,又是与鲍志强(现为紫砂艺术大师)合作的作品,不妨作为个人收藏。从多方面综合判断,这把壶应该是施小马本人早期的作品,大概率是本人的真品。
我最喜欢施小马做的方壶 前段时间手痒,收了几把施小马款的方壶。我最喜欢方壶,但也不是所有的方壶都喜欢,就喜欢施小马款的棱角分明的方壶,泥料深沉,型式敦朴厚重,就情不自禁喜欢,刻绘倒还在其次。网上查资料,谭泉海大师曾经用过一段时间“石泉”的名号,但刻的字又不是谭泉海字的风格,所谓“小唯”,也查不到是何许人也,但不论落款"石泉"还是"小唯",明显都出自一人之手。人不出名,却能为施小马的壶刻绘,存在两种可能:一是壶确实是施小马本人做的,刻绘的人不出名,可能是与施小马交好的亲朋好友,所以,施小马让他在壶上刻绘;二是壶不是施小马本人做的,是一个无名之辈做的,借施小马的名头,所以查不到刻绘的是何许人也。不管是不是,但料确实不错,做工也精到,虽然刻绘差了点。本人喜欢的壶,应该是料好、工精、刻绘妙三者相得益彰,但收的几把施小马款的方壶,料和工都超过了刻绘,没办法,是真的喜欢这种样式的方壶。几把方壶,型式不同,刻绘也不一样,这是其中的一把。内壁章与壶底章一致。
汪寅仙梅桩紫砂壶我捡漏了吗? 有幸收到了汪寅仙大师款的一把梅桩紫砂壶,个人觉得仿梅桩做得很有韵味,颇象大师手笔,用来泡普洱茶,味道醇和,口感很好。上图请大家看看。
据说这是大红袍我也不知道是不是 买了三把范泽洪老师的紫砂壶,钱花得不多,但料子不错,做工觉得挺好,特别是断水干净利落这点我非常满意,买他的壶纯粹就是为了喝茶。上一把他做的顶珠,请大家看看,据说料子是大红袍,泡上茶之后,确实很红润,变色,颇有些红得发紫。
汪寅仙大师款梅桩紫砂壶 有幸收到了汪寅仙大师的一把梅桩紫砂壶,泥料佳,做工精,韵味老,可以肯定是大师亲手制作。大师已驾鹤西去,她留下来的紫砂壶已成绝响。试泡过普洱茶,味道醇和,口感颇佳。壶如何,请大家看图。好壶共欣赏。
汪寅仙大师的梅桩紫砂壶你喜欢吗? 本人有幸收到落款为紫砂界中国工艺美术大师汪寅仙的一把梅桩紫泥紫砂壶,可以肯定是大师来人亲手制作。大师已仙逝,她留下来的紫砂壶作品已是绝响。试泡过普洱茶,味道醇和,口感挺好。壶怎么样,请大家看图。声明一点:发贴只为与同好者交流分享,不为推销,好壶共欣赏!
下决心这是买的最后一把紫砂壶了 在买紫砂壶之前,我不喜欢喝茶,只喝白开水。但后来因为拜访儿子的准岳父,出于拉近彼此距离的考虑,就答应送对方一把紫砂壶。说实话,在这之前,我对紫砂壶是一窍不通,因要送人了,就临时抱佛脚找度娘翻资料,看半天还是云里雾里。到一家卖古董旧货的商铺看了几次,买了几把,最后选了两把送人,一把是朱可心款的朱泥合斗,当时老板收了我1000元,这也是至今买得最贵的紫砂壶;还有一把是谭泉海款的,是双色的花货。过后又去这家商铺买了一把顾景舟底款“啜墨看茶”的六方紫泥壶。从此掉入紫砂壶坑,陆陆续续买了二三十把,现在想来真是悔不当初啊!最近又买了一把徐汉棠款的紫泥紫砂壶,不过我下定决心,这是最后一把了。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