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坦神脉 泰坦神脉
关注数: 11 粉丝数: 79 发帖数: 1,863 关注贴吧数: 8
K-1对魏锐事件做出回应!更多细节曝光! 距离魏锐折戟K-1赛场已经过去了一周时间,但心情跌宕起伏的可不止魏锐一人。从开始拳迷们对魏锐超重的担心,到对K-1处罚结果的质疑,再到魏锐被KO的不甘,最终事件的落脚点则是勇士的荣耀创始人郭晨冬没有让魏锐退赛。 在国内格斗圈这件事沸沸扬扬,那K-1官方又是如何评价这场比赛的呢?今天,格斗迷网采访了K-1中国区CEO也是K-1国际行政总监杨燕姬女士。 在作出采访解读前,青春要对杨燕姬女士作出感谢。她完整而正面的回答了我们所列出的所有问题,并且在采访之前也以K-1国际的身份向日本K-1对处罚细节做出了求证确认。也正是因此,杨燕姬女士的回答完全可以代表K-1官方对魏锐超重事件作出的回应。由此才让我们确认了更多细节。 关于超重处罚的合理性 据采访信息: ① 魏锐赛前扣除一分、剥夺金腰带、扣20%出场费都是在K-1规则中有明确的记录。 ② 佩戴10oz拳套、二次控重处罚是双方选手团队协商得出。 ③ 赛事当天再次称重处罚在有十几年任职经历的裁判长印象中没有先例。 杨燕姬女士关于处罚来源的回答与青春此前的判断与获取的信息基本吻合。 因此,我依旧认为在二次控重与佩戴只有中量级以上选手才会使用的10oz拳套是重叠处罚,并且在魏锐已经扣除一分的基础上,又作出这样的处罚,会对魏锐的身体恢复、赛场发挥不利,而且K-1历史上似乎也没有与魏锐相同的处罚先例。综上我认为日本新K-1对魏锐作出了过度处罚。 而为了保证魏锐身体健康退赛的说法是合理的,但还要基于两点前提:一、K-1赛事方体检认定魏锐身体状况是否能够比赛。二、魏锐与团队自行评估身体状况能否比赛。如果这两点全都没有问题,则不存在退赛是最合理的说法。 关于谈判交涉的能力 从杨燕姬女士的回答与郭晨冬此前的回应中得出,除了K-1规则中明确写出的3条处罚以外,对魏锐最致命的佩戴10oz拳套与比赛当天二次称重两点是协商得出。 从采访中,我们也得知了此前并不知晓的两点细节: ①魏锐团队力争二次控重控制在68KG(此前据报道为67KG) ②魏锐在比赛当天再次称重为68.2KG超出约定0.2KG,但卜部功也团队接受称重结果 大家应该注意的一个用词是“协商”,但魏锐团队只争取到二次控重由67KG改为68KG,其余协商处罚则全盘接受。 在询问勇士的荣耀内部人员后得知,本次赴日作战的只有魏锐与一名教练员(其原因据新浪记者周超表示是K-1只提供2人的机票费用),而负责与K-1沟通的则是中间人岩雄宏幸。关于岩雄宏幸很多细心的拳迷会有印象,英雄传说、武林风等赛事的日本选手很多是通过岩雄宏幸来到中国比赛。 而卜部功也因为是本土作战,团队人员配置(主要是经纪人)以及经验上要明显优于魏锐。暂且不谈魏锐与卜部功也两位选手实力水平,就赛前“战斗”来看,魏锐因为超重与团队配置、经验问题就已经先失一手。 其实,中国选手出国作战在赛前就处于劣势的并非魏锐一人。此前魏守雷、郑玉蒿等选手参加日本修博比赛就因为对规则的不理解而过多使用不计分摔法而浪费了体能。除此之外,有传闻姜春鹏在中日散打vs修博无双之战中也曾因沟通问题(或赛事方有意为之)而过早热身导致体能损耗较大。 信息不对称、交流沟通障碍、团队配置不全、遇到突发状况经验不足、舟车劳顿、气候饮食不适应等等都可以称为是本土作战选手的“主场优势”,而非仅仅是在判罚上的偏袒。这一点不仅仅针对中国拳手,任何一位体育运动员出国比赛都可能遇到类似的问题。所以,在遇到类似魏锐的问题时,配置齐全的团队以及选手背后组织与赛事组织的沟通程度都是让选手正常发挥竞技水平的保障。 所以,青春也认为一些拳迷所说的“魏锐在为输比赛找借口”是不负责任的短视行为。因为违规而接受处罚理所应当,但问题在于魏锐应当接受怎样的处罚。如果为了保证赛事公平而过度处罚,最终导致新的不公平产生,那就一定违背了赛事的初衷。 另外,我们也必须承认的一点是,即使日本新K-1做出了过度处罚,但这仍然是基于魏锐违规超重的前提之下。所以此战之后,魏锐损失了金腰带,日本新K-1也备受中国拳迷诟病,可以说这是所有人都不想看到的结果。而我们只能从中汲取教训与经验,让未来出国作战的中国选手能够更好发挥出自己应有的竞技水平。 对于魏锐接下来是否能够与卜部功也二番战,杨燕姬女士表示“一切皆有可能”。虽然出国作战要比在本土比赛更加困难,但魏锐依旧有过凭借超人实力一晚三战夺下K-1金腰带的经历,所以我们有理由相信“满血”状态的魏锐在65KG以下级别是最有竞争力的选手之一,不管在中国还是日本,魏锐会为我们带来更好的表现。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