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de木头 疯狂de木头
关注数: 6 粉丝数: 1 发帖数: 2,993 关注贴吧数: 2
佣兵里几大人物之死之我的感想…… 1.池寒枫这个是给我最大震撼的一个(也是唯一感觉很震撼的人),第一是因为根本没想到他会死,第二是因为大师描写得太感人了……我看佣兵三遍,看一次感动一次,感觉骨头酥酥的……2.林河这个人也使许多人落泪……可是我的感触不深,他一开始给我的感觉就是来监督AM他们的,是一个当官的(我对当官的没好感)所以对他没好感,直到他死了,我才觉得他是个英雄,但是,我没有像池那样感动……3.池大同这个也是比较感动啦,可是大师描写不多,所以我没有对不良那么大感触4.曲建红这个嘛……都是被贴把里面的人搞坏气氛了,没打出来的时候大家都发贴说他死了,看之前就知道他死了,所以根本没反应……但是我认为许多因为曲建红死了而不看佣兵的,我是严重BS,我没见哪个人在曲死之前特别歌颂他的,在最喜欢的人物调查中他一票都没有,就因为死了,才有人喜欢他……和林河一样5.雷巴顿我早就料到他会死了,但是没想到死得这么突然……个人很喜欢他,我觉得在争魔法帝国国王那几章里写的三大帅三小帅里,三小帅应该有它,没想到死得这么快……6.雷葛说实在话……没感觉,因为我觉得他没死……7.那个远征军军师(郁闷,突然想不起来叫啥了……表砸我)同上总之我认为,曲建红、林河都是被炒作起来的……其他的和大家因该没什么大的出入
一则感人故事[申精] 1 看完不要打我啊! 小明是一个很混的小孩 他爸爸担心他的成绩,就跟他说, 如果考上一间好的国中,就给他一个愿望。 於是小明就很认真, 结果果然考上了一间很有名的国中。 他爸就说:我可以给你一个愿望 小明就说:什麽愿望都可以吗'' 他爸就说:没错,什麽愿望都可以! 小明就说:那我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他爸觉得很奇怪 小明为什麽不要一些别的东西 偏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呢?? 不过他还是去找了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给了小明。 小明就很高兴。 上了国中以後 小明还是很混很混,都不念书。 他爸又开始担心他,考不上一间好的高中 於是就跟小明说,如果小明考上一所好的高中 他就要给小明一个愿望。 小明听了,就开始认真念书 果然小明又考上一所非常理想的高中 他爸就跟他说,可以给他一个愿望。 小明问:真的什麽愿望都可以吗'' 他爸就说:没错,什麽愿望都可以~~ 小明就跟他爸说:那我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他爸觉得很奇怪 为什麽小明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不过他还是去找了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给小明 小明就很高兴。 後来上了高中 小明还是一直不念书,每天都在玩 他爸就很紧张,怕他没有大学念 就跟小明说,如果小明考上一所好的大学 他就可以让小明有一个愿望。 小明听到後,又开始努力起来 後来大学联考放榜 果然小明又考上一间很好的大学。 他爸就说:我可以给你一个愿望。 小明就说:真的什麽愿望都可以吗? 他爸就说:没错,什麽愿望都可以。 小明就说:我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小明的爸又觉得很奇怪 为什麽小明不要别的东西 偏偏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不过反正又没有多困难 他爸就给他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小明就很高兴。 後来上了大学 小明每天都骑着车到处出去玩 有一天小明出车祸了,被送到医院後 他爸去看他 医生说小明已经快不行了 他爸就跟小明说:在你死前,我可以再给你一个愿望 小明就说:真的什麽愿望都可以吗'' 他爸就说:没错,什麽愿望都可以。 小明就说:我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小明的爸就想说,这次给小明羽毛之後 一定要问清楚,为什麽小明一直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後来小明的爸爸找到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後。 给了小明 小明拿到以後,就觉得很高兴。 小明的爸爸就问他说: 小明,你每次都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我给你了 那你要跟我说,你为什麽要三根不同颜色的羽毛'' 小明就说: 因..........为............我............. ....................然後小明死了........ ................................ ........故事没了~............. ........................... 真的没了.................. .......................... ........................................... .........都跟你讲没了你还看..........!!!!!!! ............................................. ................................................ ................................................ ................................................ ................................................ 想打人吗'''?????'................................. ................................................. ................................................. ................................................. ................................................. ................................................. ....................................................... ................................................. ................................................. ................................................. ................................................. ................................................. 靠!!!我比你还想打推荐给我的人....................................
给新人选族的一点小小建议!(献给xzy50) 给魔兽新手一点选族的意见 废话不多说,直接切入正题,魔兽的四个种族各有特点,新手该怎么选择的确是一个问题,首先:如果你对某一个种族有特殊爱好则可以直接选用,不用看我下面的东西了,如果4个族对你来说无特殊偏好,我建议你选择人族上手。 人族篇: 人族是最适合上手的种族,这个是公认的,人族的特点就是相对与其他种族来说各方面都很平衡,人族没有特别突出或者特别缺陷的地方,没有特别出挑的兵种,中规中炬,十分适合新人,要用好人族需要注意一点:一定要打好经济牌!如果一定要我说人族最大的优势,那我想我会说:人族开矿是四族中最具优势的(uder的怨念啊!!),人族的商店除了火球以外,其他的东西都非常实用,小群补,迷你塔,避难权帐,在这里特别想说的是新人选族不要因为中国的魔兽之王sky是用人族所以你们也用人族,sky的战术有他的不可复制性。应为sky的很多战术都是建立在他高超的操作技术之上,普通人无法达到他的操作水平而生硬的模仿他的战术会走入误区,死的很难看的。。。 人族对中立英雄的依赖比较大,打兽族和暗夜二英雄几乎都是中立英雄,对中立商店的依赖也比较大(群补是人族的第2生命!)而雇佣兵营地则在内战时发挥巨大作用 人族目前比较公认的是打不死占劣势,打orc占优势,打ne势均力敌 兽族篇: 兽族是我认为仅次于人族适合新手选用的种族,很大程度上兽族的主力战斗单位的血量都比较充足,新手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不太容易被杀,可选的本族英雄也最全面,是唯一一个同时拥有力量,敏捷,智力三种英雄的种族。但兽族也有致命的缺点:对付负面魔法和事十分的被动,风德,女巫,召唤单位这些都是兽族的噩梦,兽族的商店是4族中最好的,无论是早期的药膏和加速卷轴还是后期的闪电求和小基地,使用兽族要注意在对付暗夜和人族时,对方2本刚好时是兽族最危险的时候,因为这个时候对方铁定会招募中立英雄兽王进行压制,很大程度上输赢的天平就是在这个时候开始倾斜的 兽族对中立英雄的依赖比较少,主要是内战时会雇佣火焰领主作为第二英雄,对中立商店的依赖也比较大,跑鞋是bm的必备之物,雇佣兵营地方面兽族几乎没什么需要(特殊情况除外),另外说一句兽族对泉水的依赖达到变态的地步,有泉水和没泉水的地图盼若两人,这也说明了兽族不太适应持久战(tr不算) 兽族目前打不死占优势,打暗夜比较吃亏,打人族占劣势 不死族篇: 以我的观点,不死族和暗夜都不太适合新手使用,因为不死和暗夜对操作的要求相对于其他2族来说要高,而且初期兵种暗夜和不死都是超贫血单位,很容易死,需要大量精细的操作,还是说不死,不死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在及短的时间内对个体单位造成极大的伤害,打个不太恰当的比喻,用不死族的人就有点象杀手,要用好不死族就一定要用好不死的英雄,可以说不死族是一个优点和缺点同样突出的种族,最大的劣势就是不死族在扩张方面的无能,导致了10个不死,9个被穷死这种情况的出现,扩张是不死族心中永远的痛。。。 相对于其他种族来说,不死族是对外部因素依赖最小的,中立商店之宝群补。不死自己的商店就有,不死英雄自成一派,对中立英雄需求最少(这种情况正在改观),雇佣兵营地不死几乎是不去的,我想如果一张地图什么都没有(最好连分矿都没有。。)那一定就是不死的天下了(个人观点,勿骂!) 目前不死打人族有优势,打兽族有劣势,打暗夜势均力敌 暗夜篇: 暗夜这个种族的特点是战术相对于其他种族极其变化多端,战术最不固定的种族,可以说暗夜可以让一个人的个人特点发挥提供了无限可能,每个英雄的选择都有其配套的战术,暗夜是一个包容性极强的种族,特别是对中立英雄的依赖,可以说在一个没有酒馆的地图上,暗夜的实力要打极大的折扣,但暗夜本身也有弱点:无甲部队过多是它的致命伤,另外说一下使用暗夜的人的水准好坏可以从他使用传送和保存权仗的熟练程度上看出来,使用暗夜的很大一个优势就是---------你们有moon,第5种族,月魔。每当暗夜er发现自己对某种当下流行的战术感到无奈的时候,moon总能第一时间找到解决办法,他的吹风流至今仍然是bug一般的存在,要想学好暗夜就一定要多看多学习moon的战术,他每次都能带给你新的不同的东西(不是我为moon打广告,我是uder,有一句说一句而已) 暗夜对酒馆的需求量是四族中最大的,没有酒馆的暗夜。。。。。。对于中立商店和雇佣兵兵营的需求也是比较高的,这点和不死相反,暗夜是最需要外部条件支持的种族。。。 目前暗夜打兽族有优势,打人族和不死势均力敌 结尾:最后想对大家说的是认真决定选择好了自己的种族以后就不要轻易转族,一棵树从一个地方移植到另外一个生存环境,能活下来就不错了,既然选择了一个种族就要有勇气承受自己种族的痛苦,老是在论坛中叫苦,这个打不过,那个是bug,将自己的种族说的一钱不值,你只会被自己种族的人鄙视(难得发发牢骚还是可以理解的),当练到一定水平后最好也能把其他三族都玩玩,了解一下其他种族的特点对自己绝对有好处,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以上文字仅代表个人观点,不喜欢无视就可以了)
驳:关于主神实力探讨 这个驳也不是完全否定,我认为,灰尘分析的大部分正确,但是有一点还是有问题的,我认为灰尘太过看小神圣巨龙和神圣巨龙使了,我估计的推理是这样的:拿小池+小离来算,小池一个人搏10只伪龙骑士没太大问题,故池=10伪龙骑士有介绍,伪龙是骑士中的精英,起码打得过2个幻兽骑士,故伪龙骑士=2幻兽骑士也有介绍,幻兽骑士与龙骑士有抗衡的能力,但是在书中明显龙骑士要强得多,故(算5阶的)龙骑士=10幻兽骑士(粗略,有误差)在龙界地位来说,明显可以看出巨龙和神圣巨龙的关系与创世神界人(人中精英(姑且算做5阶人类))与下为神(两翼天使之类的)的关系差不多,而且,书中有介绍,死灵龙战力直逼神圣巨龙,故:1神圣龙骑士=2死灵龙骑士(不要抗议,小池这么厉害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尺关和寸延以及自身战力(起码和项填差不多))=30龙骑士(骑士的战力差不多)而神圣龙使与神圣巨龙的地位与神圣巨龙与普通龙的地位差不多,故,1神圣龙使骑士=30神圣巨龙骑士=60死灵龙骑士(是不是有点多拉……算了管他呢)=900普通巨龙(好厉害啊……)而书上说,神圣巨龙使和主神地位是一样的,故一主神=1神圣巨龙使骑士=30神圣龙骑士=60死灵龙骑士=900普通巨龙结论:好恐怖,看来以后逐渐要成为大青山的舞台了,另外,我觉得死灵龙骑士战力直逼神圣龙骑士这个设定有点问题,可是的确是这么写的……其实我自己觉得写得都不太好,算了,花了半个小时时间写,不能不发啊,大家可以拍砖,但要指出哪里有问题,我再改
第八章 火烧长社(上) 诸人见黄巾依草结营,营帐漫延达数里,都面现忧色,只有王奇看了反而微微一笑。心想,看来史书上写的果然没有骗人。遂转头对同样看着黄巾营帐出神的郭嘉轻声低语了几句,随即郭嘉会心一笑,对王奇一竖,转身出大营去了。  众人在中军大帐坐定,互相见礼完毕,皇甫嵩队对朱隽问出了大家都很想知道的问题:  “公伟你亦是百战名将,所率将士亦是精锐羽林,为何会败于黄巾乌合之众手中?”  皇甫嵩年长朱隽十余岁,两人本来就是好友,所以问话一点也不客气。  朱隽年纪四十岁还不到,相貌英挺,长须及胸,身穿一身鱼鳞甲,此时上面还有不少的血渍和刀痕。看来应该是一位作战勇猛的将领。此时他见皇甫嵩相问,无奈的叹了口气,摇摇头说道:  “义真兄有所不知。那日我去攻打波才部,细作探知其有兵马五六万,隽遂驱军战之。谁知战至半酣,三面又皆有三万兵马杀出。我军将士虽勇,兵甲虽利,却奈何不了数倍之敌呀!隽只得杀出一条血路来投义真兄了!”言下不胜悲泣。  众人听了大惊,一则没想到黄巾军中竟然还有懂设伏的人,再则也没想到黄巾军的数量有这么多。原来不是说总共才三五十万人马,一般大将只有五六万兵马吗,怎么现在光波才部就有十几万大军了。  其实这倒是诸人高估了黄巾军了,黄巾中真正有兵器能作战的士兵还真的是只有三五十万,那波才部其实也就是那刚开始的五六万人能有战力,至于其余的人都是黄巾裹挟的农夫呀什么的人,好一点的还能拿上个斧头呀砍刀呀什么的,差一点的就直接拿着锄头呀削尖的木棒呀什么的上战场了,更不要说什么铠甲弓弩了。  程昱此时见坐下诸位偏将听了以后都面露忧色,急忙道:  “主公!两为中郎将大人!如今我军三军合在一块,在人数上并不比黄巾军差多少,更占有兵甲之利,当趁此时机,先休整部队,明日一早即刻出兵,先破波才部,再以逸待劳破张梁张宝部。不然等张梁张宝部与波才部合并一块的话,要破之可就难了!”  “不错!”三人听了都点头同意。  遂由皇甫嵩下令道:  “诸军听令!”  “诺!”帐下众将齐声应道。  “诸军今日休整一天!明日四更做饭,五更……”  “报……”一个探马慌张的声音打断了皇甫嵩正在下的命令。  “何事如此慌张?”皇甫嵩对这个打断他命令的探马颇为不满,要是他不是自己的士兵,恐怕早就被拖出去斩了。  “报!远处烟尘滚滚,又一支几十万的大军正向此开来!”  “啊!”营中诸将不由得都惊呼了一声,官军根本就没援兵了,更不要说是几十万人马了,想必是黄巾的援军。  “可清楚是那路人吗?”王允还不死心的问道。  “距离太远,不知是那路人马。”探马如实的回答。  众人遂一起前去大营前的了望台观察。  此时那路大军已经接近黄巾的大营了。只见这一彪人马当先打着两面大旗,一面大旗上写着“地公将军张”,另一面大旗上写着“人公将军张”,好像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是暴发户似的。  但是他们后面的队伍却是漫山遍野,一望无际。众人见了不由得都倒吸了一口冷气。光看这一彪人马就不下三十万,再加上波才的十几万人马,黄巾军就有不下四十万的人马了。而自己官军这边仅有八万人马,并且其中还有两万人马是新败之军,士气不高,能上战场就很不错了。还有三万兵马原来是颍川以及附近郡县的守备军,虽然经过了训练,但也就守守城还行,要真上场打仗的话,也就比黄巾军稍强点。众人想想都不由有几分害怕。  皇甫嵩见大家士气都不高,遂鼓励道:  “我等奉辞伐罪,即便是龙潭虎穴,亦当一往无前。诸君缘何惧之?况我观黄巾贼寇皆碌碌之辈,不足为虑,待明日我亲自出阵,小胜其一回!”  众人听了不由得精神一振,恢复了一点士气。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皇甫嵩就下令击鼓聚将,把还在睡懒觉的王奇气的要死。幸好他并不算编制中的将领,可以迟到。所以等到王奇慢腾腾的来到中军大营的时候,大帐中已是空空一片,问侍卫:  “奉孝回来了吗?”  “回公子!郭先生还没回来!”  又被告之皇甫嵩、朱隽、徐庶已经带着一万兵马前去黄巾寨前挑战了。王奇便急匆匆的赶到了军营前的了望台,王允程昱等人都在。忙把目光投向战场上。  此时场上正有两员将领在交战,一人不是别人,正是新败之将朱隽朱公伟,另一人听旁边几人介绍竟然是黄巾大将波才,王奇本来以为能打败朱隽的怎么也该是一个儒将型的将领吧,此时一见却发现竟然是一个三十多岁的髯须大汉。  此时场上两人已经斗了几十个回合了。一个是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一个见是手下败将,有心再胜一回。“砰”两人的枪再次相交,发出一声巨响,朱隽感到手臂一阵发麻,知道自己比力气不如人家,当下晃一个虚招,佯攻向波才的右臂,波才一见忙提抢来挡,想趁机再拚一下力气,朱隽却把枪尾一晃,砸向波才的脑袋,波才此时全力挡向刚才那一枪,哪能再撤招,匆忙中只来得及把头一低。“啪”的一声,波才的头盔被砸在了地上。
第七章 长社相持 “奇儿快快起来!”王允见了自己这个宝贝儿子自然十分喜欢,自从给王奇取字以后,王府里就基本没人叫王奇的小名了。  王奇也一一的给坐在一旁的荀彧钟繇诸人行了礼。荀爽等人本来就对这位小才子十分尊敬,此时见他行礼忙不迭的还礼。荀爽更是口称:“少主无需多礼!”  王奇一听,就知道王允已经把荀爽收为属官了。高兴的问道:  “父亲大人给荀先生封的是什么官呀?”  “爽不才,蒙主公委为豫州别驾!”  别驾属于刺史的佐吏,是刺史属吏之长。刺史以巡行视察为职,别驾则另乘传车,辅助刺史出巡,故称别驾。  此时王允见几人都已经打完招呼了。又说道:  “允初任州郡,属官尚未完备,只有文休在京师时就被任为主簿一职,现在慈明即为我的别驾,可有好的属官人选?”  “主公要找属官,何须他求,在座皆俊杰之士,任主公选拔耳!”  王允听了大喜,当下根据荀爽的意见,以程昱戏志才为治中,以钟繇为功曹,余者如荀彧荀攸荀谌皆为从事。至于作为武将的校尉,实在没人选,只得用王奇推荐的徐庶暂时充任。本来王奇还想让陈群和郭嘉也一起去任职的,后来郭嘉打了个眼色让王奇放弃了这一举动。  官职任命已定,大家开始讨论今后的作战部署。王允先说;  “朝廷命我和左中郎将皇甫嵩一起剿灭豫州的黄巾贼,今有黄巾贼匪首张梁张宝聚众欲攻击京师。然皇甫将军兵尚未到,诸君以为我等当如何作为?”  “主公可聚集颍川郡及附近郡县的兵马,严加操练,待皇甫将军兵到,再一起进剿贼寇!”  果然是老陈持重之言,只是太消极了。王奇听了以后暗暗想到。  “颍川留守士兵久未经战阵,确实需严加训练才有战力!”一旁得程昱点头道。  “黄巾乌合之众,虽言要攻伐京师,但其必须花时间调度,在加上此来路途遥远,我们有足够的时间来训练这些士兵。”说话的竟然是素来被王奇看不起的荀谌,而且讲的还颇有道理,不禁让王奇有一种刮目相看的感觉。  “虽是如此,但到时必有小股黄巾前来骚扰,当以新成之军对其予以全力打击,这样既可以削弱其一部分力量,又可以训练新成之军。”说得最全面的还是戏志才。  让王奇不仅感叹,果然是军师型的将领考虑问题全面呀!  王奇突然想起后来非常有名的火烧长社,看来决战地点也很重要的呀!当下就说:  “决战之地应该慎选!若以颍川决战,即便胜了,亦必然伤及城内百姓!”  诸人都点头称是。  “我知一地,在颍川附近,名叫长社。可驻大军!”说话的是从小在颍川长大的荀彧。  众人计议已定,各自退去。而王允则带着王奇回颍川郡城。  父子俩相见自然有一番长谈,王奇趁机提出了自己早就想做的几件事。第一件就是以父亲王允的名义征招许褚许仲康为校尉;第二件,在颍川设立招贤馆,招纳各地豪杰人士;第三件,将原来王月训练给他的三百近卫扩招为三千。  王允对这个宝贝儿子的要求自然无不答应,马上写了两分文书,一纷征召文书叫一名侍卫快马送到谯国谯县的许褚许仲康处,一份招贤榜贴在郡城的大门外,同时给王奇一块令牌,准许他从三万颍川军中挑选两千七百精壮加入他的近卫,只是在给三千近卫配马匹时出了点问题,因为原来的三百近卫都是弓骑兵,弓箭多的是,但整个颍川总共才三千骑兵,再给他两千七百匹马的话,根本就成不了军了。最后只给了七百匹马,让他凑成一千名弓骑,其余两千先做步兵。  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王奇高高兴兴的拉着自己的三千人马和由徐庶统帅的颍川守备军去长社训练了。  在长社等了一个月,终于等到了左中郎将皇甫嵩的三万兵马。  期间王奇和徐庶多次派人剿灭周围的流窜黄巾,出动十余次,歼敌上万,俘虏上万。本来按照规定那些俘虏都应该是被斩首的,但王奇心肠软了一下,把他们都变成了投诚的平民,这样就免了他们的杀头之罪。趁着春耕还没结束,王奇赶忙把这一万多俘虏带到颍川郊区王家新买的地上屯田。  只是让王奇郁闷的是,前去征召许褚的近卫回来说,许褚不肯应召,说是黄巾之乱,他要保卫乡里,待黄巾灭了以后,他会亲自来王允面前磕头请罪,还把本来打算用强的近卫打了一顿。  王奇无奈,只得想待有机会自己亲自去相请。只是想不通,为什么自己在那些文人面前一帆风顺,而在这么一个没头脑有“虎痴”之称的武夫面前竟然行不通。  至于招贤馆,颍川本来就是出文人的地方,自然没招到什么武将了。到是遇到到了一个游学名士,前来颍川访友的陈留平丘人毛玠毛孝先。王允想任命他为从事,结果却被拒绝了。  话说那左中郎将皇甫嵩终于带兵来到了长社,和王允的颍川守备军合兵一块,队伍稍加休整,就准备进军攻击正向长社而来的张梁张宝军。  只是还没出兵,突然探马来报,右中郎将朱隽和黄巾波才军相战,结果朱隽大败,正引兵退向长社,请左中郎将皇甫嵩派兵加以接应。  皇甫嵩无奈,只得令准备出征的士兵,改道变成接应朱隽的部队。  须臾,探马来报,右中郎将朱隽已来到营前。皇甫嵩和王允听了忙带着王奇等诸人一起出营前去相迎。  众人来到营前,接着朱隽,只见不远处自己的部队正护这一支很明显的败兵缓缓退向大营,而更远处,则是漫山遍野的黄巾军,此时黄巾军见自己这方已经进了大营,也就不再追赶,依草结营。与官军开始相持起来。
第三章 浪子郭嘉 “哈哈!好一招施恩望报呀!”一阵清亮的声音从王奇身后传来。  王奇转头一看,一群年轻学子正从后面走过来。当先一人,身着青布袄,面貌俊朗,只是微带病容,年纪却只有十五六岁。王奇已经猜到他是谁了,刚想说话,徐庶已经抢先斥道:  “奉孝!不得对我恩公无礼!”  郭嘉似乎和徐庶很熟悉,对它的斥责也不在意。只是面带不满的盯着王奇。  “来者可是郭嘉郭奉孝?”王奇反而对郭嘉行了一礼。  “不错!我就是郭嘉。你又是那个官家的子弟?”  原来如此,王奇心道。看来是郭嘉误会他是特意利用父辈的余荫来收买人心的无能贵族子弟。当下大急,若不解释清楚,和郭嘉关系搞僵了不说,恐怕连徐庶都要开始介意了。忙道:  “奉孝兄误会了!在下王奇,家父王允,非沽名钓誉之徒!”  “哦!你就是有京师神童之称的王奇?”郭嘉惊问道,同时也明白看来确实是误会了,以王允的为人定然不会派子弟做这种事的。  “不错!他就是京师的王奇!表字季云!”旁边的钟繇作证道。  “如此郭嘉失礼了!请受嘉一拜!”郭嘉果然是洒脱之人,明白错误立刻作揖道歉。  “哈哈!”几人相顾而笑,一起往书院里走去。  从言谈中王奇得知,因为郭嘉和徐庶都是寒门子弟,所以两人比较谈得来,刚才远远的看到徐庶竟然在宣誓效忠,拦阻不及,大急之下忍不住出言讽刺。  一行人来到郭嘉的房间。幸好书院的房间还算大,勉强挤下了一行人。看着满满一屋的人,郭嘉也不介意,叫大家随便坐,自己径直从一个陶罐中取了一粒黑黑的药丸活水吞了下去。  王奇看了好奇,问道:  “奉孝所服是何物呀?”  “嘉自幼体弱多病,这是嘉自己炼制的金丹!”  “金丹?可是用金石之物所练?”  “这个自然!”郭嘉颇为好奇,难道你这个神童竟然连这个都不知道。  王奇心说,我可终于知道郭嘉英年早逝的原因了!根本就是多服了所谓的金丹,导致身体虚弱,最后还在曹操的折腾下才死的吗!想想这么一个经天纬地之才,就会这么英年早逝。王奇心里暗暗下决心一定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当下肃容道:  “奉孝兄可否听奇一言?”  “哦!季云请说!”郭嘉见王奇这么严肃,也正容道。  “金石之物,与身体有百害而无一利。奉孝以后能不能不再服用此物!”  郭嘉听了心里一阵感动,想不到王奇初次见面竟然就如此关心自己,自己一个寒门人士,刚才还对他恶言相向,想不到他竟然不记前嫌,还关心自己的身体!  王奇见郭嘉默不作声,还以为他不愿意,又道:  “至于奉孝的病,我闻有一神医华佗,医术高超。我愿差人前去请来,定能包奉孝无恙!”  听到这里,郭嘉再也忍不住了。长跪而起,对王奇道:  “嘉不过一浪子耳!竟然得季云如此关怀,嘉……”  突然眼珠子一转,改道:  “想要嘉不服金丹也行,那就是季云有能力让郭嘉认你为主,到时季云以主公身份下令,嘉敢不服从!”  听了郭嘉的话,王奇大喜。这郭嘉分明就是有心认自己为主吗!只不过先想考较考较自己的能力,免得误投了庸主。当下仔细的想了一下,道:  “奉孝以为张角此人怎样?”  郭嘉一听,心说,好呀!我刚考较你,你到好,有样学样,也开始考较起我来了。当下也不客气,直接说:  “张角此人广收徒众,又施符水骗得民心,再加上此人野心勃勃,久后必反!”  王奇听了大喜,心道,不愧是神机妙算郭奉孝,听他的语气似乎是张角刚有所行动他就预测到张角要反了。遂又问道:  “奉孝以为张角几时会反?”  “半年之内!”  “哦!奇以为不出二月,张角必反!”王奇面色深沉说。心里却乐开花了,你不知道有唐周告密,当然不能正确的预测倒他的造反时间了。  “恐怕不会!”郭嘉面现疑惑,又解释道:  “从现在张角的行事来看,决非鲁莽之人。要想起事两个月时间根本无法准备妥当,其断然不可能在没准备妥当时就起事的!”  王奇听了分析大为佩服。但他也不能说他知道到时会有一个叫唐周的弟子去告密呀。仔细考虑了一下措辞,才道:  “张角众人也非铁板一块,若有……”  “不错!”郭嘉突然抢过王奇的话就说,“平民造反历来就非铁板一块,到时若真有所行动,必然有一二怕事者去官府告密,如此张角想不反都不行了!”  皱眉考虑了一下,又道:  “若真如此,以现在的情形看,张角当在一个月后反!”  王奇这回真是佩服的五体投地了,他早从历史上知道黄巾造反是在中平元年二月,只是不能确定具体日期,所以才说是在二月之内。想不到才给郭嘉稍微一点提示,他就能分析出具体的日期了。对郭嘉不由喜爱万分,盯着郭嘉的眼睛也仿佛发出了幽幽的绿光。  “主公你能否别这样看我!郭嘉会怕怕呀!”  “轰”王奇摔倒在地。  浪子!果然是浪荡子呀!
第二章 颍川书院 得到钟繇的承诺让王奇大为畅快,他不顾疲劳的和钟繇进行了彻夜长谈。王奇渊博的知识和先进的思想让钟繇大为佩服,钟繇在内政外交上的精湛造诣和独特看法也让王奇大为赞叹,让两人很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结果弄的第二天都到日上三竿才起来。  和钟繇一起用完午饭,王奇就决定和他告辞。钟繇好奇的问道:  “季云为何如此匆匆?繇恨不能与季云旦夕相处,再来一番彻夜长谈呢!”  王奇心道,现在你已经是板上之鱼了,我当然要急着去找其他的贤人了。嘴上却道:  “奇也恨不能与兄旦夕相处,然而心急求学,想早日到颍川书院!”  “呵呵!那贤弟可知颍川书院因何而来呀?”  王奇当然知道书院因何而来。那是颍川以荀家为首的几大家族,为方便自家子弟能更好的学习,在原来各家私塾的基础上合并而成的大私塾。由于教课的基本上也是各大家族的名士,所以无意中成为了各地学子们求学和游学的圣地。当下就把自己知道的说了。  “不错!”钟繇点头称是。却又道:  “其实书院并不直接传道解惑,一般都是学子们自己交流解惑,名士们一般只是在学子们争论不休时提出自己的观点而已。所以名士和学子之间也都是以兄弟相称的。只是现在还是正月新春,名士和学子们基本还在家呢!季云不如在蜗居再留几日,待正月过了,繇愿与季云一起前往书院!”  王奇无奈,他忘了现在还是正月,学子们都回家过年了。只得道:  “如此只能在府上再叨扰几日了!只是到时还要麻烦元常兄再送我前去书院了!”  “呵呵!无妨!无妨!繇其实也经常去书院讲学的!”  王奇一听就明白过来了,象钟繇这样的名士怎么可能不去颍川书院呢。于是就安心的在钟繇的农庄留了下来。每日吟诗作画,喝酒聊天,过得好不快活。  由于农庄地处往来洛阳和颍川的交通要道旁,消息十分灵通。王奇从往来的商旅中得知,张角徒众日多,乃立三十六方,大方万余人,小方六七千,各立渠帅,称为将军;讹言:“苍天已死,黄天当立;岁在甲子,天下大吉。”令人各以白土书“甲子”二字于家中大门上。青、幽、徐、冀、荆、扬、兖、 豫八州之人,家家侍奉大贤良师张角名字。王奇知道,不用几个月,张角必反。王奇心里暗暗着急,到时候再用张角必反这一条就骗不到人才了。  这一天王奇再也忍不住了,由于和钟繇已经很熟悉了,遂强拉着钟繇一起提前去颍川书院。  颍川郡多是山地,所以颍川书院是倚山而建的,书院坐落在城郊。它原本是颍川豪门荀氏的一座别庄,书院成立后就被捐出来成为了学堂。  荀氏是颍川郡颍阴的豪门,前代家主叫荀淑,有八个儿子荀俭、荀绲、荀靖、荀寿、荀汪、荀爽、荀肃、荀敷。人称“荀氏八龙”。这一代子弟中最杰出的是荀彧荀文若和荀谌荀友若,但现在名声最响的却不是他们,而是年长于他们的侄子荀攸荀公达。  一行人来到颍川书院门口,只见门庭冷落,只有一个英伟青年在那儿扫地。王奇对扫地的青年行了一礼问道:  “敢问这位兄台!书院内可有人在?”同时也暗暗叹服,颍川书院可真不愧是大汉第一书院那,连这个扫地的都英伟不凡。  “书院中本来就只有郭嘉等几人还在,现在他们去郡城玩乐了!”那青年得体的回了一个礼道。  “郭嘉出身寒门,为人却放荡不羁,年仅十五,已有经天纬地之才,自取表字奉孝。季云可与其多亲近亲近!”一旁的钟繇解释道。  看了看那扫地的青年,又说:  “此人亦是书院的学子,尝为贼。学子们多不愿与其亲近,然而其态度卑躬,常早起独自扫除,从而得以听课,通晓义理……”  犹豫了一下才道:  “亦可算是一个人才!”  听钟繇的语气似乎是为这么一个人才却有一个不好的出身而感到遗憾。王奇听了暗暗称奇,能让钟繇这样的士大夫阶层不计较出身而称为人才,那可决不简单。遂重新对那青年行了一礼道:  “敢问兄台姓名?”  “不敢!某姓徐名庶。”  “可是表字元直?”王奇激动的问。  “正是!君何以得知?”徐庶也感到惊讶。  王奇也不回答,转头对钟繇说:  “此君非贼也!尝为友报仇,涂白垩,披发逃走,被官吏抓获。官吏问他姓名,不答,于是官吏将其绑到车上,击鼓行于市,认识他的人也不敢说。后为同伴所救,得以逃脱。此君乃义士也!”  “真义士也!”钟繇听了也不禁对徐庶作了一揖。  徐庶听了却大为苦笑。  “君害苦我矣!若被官吏得知,我必不能幸矣!”  “此事无妨!我可叫家父作书一封于廷尉,代为申述。包君无事!”  “若真如此,庶当做牛做马报效君恩!”
第十章 相士许劭 蔡琰去吴郡已经好几天了,王奇也从刚开始的失落中恢复了过来。于是就按约定去拜访了尚书卢植。递上蔡邕的荐书以后,两人进行了整整一个下午的详谈,王奇最终正式的拜了一位老师,就是卢植卢子干。  王奇之所以拜卢植为师,到并不是因为卢植的文采有多好,实际上,卢植师从经学大师郑玄,更多的是对儒家精义的研究。也就是所谓的王道之术。  两人天南地北的谈了一个下午,谈的也不仅仅是诗词歌赋、儒家精义,还谈到了内政外交、兵法战阵、历史地理等等。卢植的老道经验让王奇颇为敬佩,王奇的独特见解也让卢植十分欣赏,要不是两人的身份差别,让两人差点有种找到知音的感觉。跟随卢植学习,王奇更象是在听一个朋友讲解经验。  由于卢植有官职在身,所以王奇并不用每天去卢府,这样他的学习反而没有以前那么忙了。每天到下午就得想法子找事情做。  这天下午,王奇正拉着马钧下五子棋呢,门房来报,北部尉曹操来访。  王奇和现在还没有野心的曹操很合得来,听说曹操来访,马上带着马钧前去前厅见客。  王府前厅此刻正站着一个面白留短须的青年男子,此人就是曹操。他见王奇出来了,也不客套,直接道:  “小武快跟某走,与某一起去找一个相士的晦气!”  王奇正闲着无聊呢,听曹操说要去找人晦气,马上答应。  王奇带着马钧跟在曹操后面,三人像没头苍蝇一样在朱雀大街上乱窜。王奇心里后悔的要死,早知道曹操也不知道那相士在那,自己就因该坐马车来。弄得自己现在累的要死。  突然曹操伸手一指道:  “看!找到了!就是那家伙!”  王奇顺着曹操手指的方向就看见一个背负双剑的青年相士,头戴七星冠,身披七星袍,衬着三缕短须,看上去一身仙风道骨。此时那相士正悠闲的坐在一家酒楼里喝酒呢。  曹操走上前去,也不行礼。径直对那相士道:  “兀那相士,快给某家相上一面!我何如人?”  这曹操是存心找事,言语上自然不会客气。那相士见他无礼,不想与他一般见识,遂也就干脆不出声。  “可恶!”曹操大怒。  “噌”的一声,拔出那相士双剑中的一把,指着那相士。再问道:  “我何如人?”  又威胁道:  “若再不言,叫汝识汝宝剑之利!”  王奇早就知道曹操只是戏耍戏耍那相士,定然不会当街杀人,也就不去阻止。反而想看看这个相士会怎么说。  那相士早已认出眼前的人是名满京师的曹操曹孟德,知道他敢做敢当,生怕他真的会一剑刺下来,无奈道:  “子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  “哈哈!”曹操闻言开怀大笑。  “啊!”王奇却被吓了一跳。  这不是名士许劭许子将对曹操的断言吗。难道眼前之人就是……  王奇连忙从曹操后面走出来,对那相士做了一揖道:  “小子王奇见过子将先生!”  “这、这……”曹操身材高大,王奇本来站在曹操身后,所以许劭也没看到王奇。此时许劭一见王奇却激动的说不出话来。一个劲的盯着王奇的面相看。搞的王奇差点以为这个素以善识人而出名的名士是个玻璃。  “我何如人?”王奇见许劭这个样子,也想不明白他为什么激动,就直接问出了自己想知道的问题。  “这就是传说中的双重命格!”许劭终于恢复了平静,但是仍然答非所问的回答。  王奇无奈,只得再问道:  “我何如人?”  “哈哈!子贵不可言!已非吾所能断言。”许劭捋这三缕短须微笑着说。  “唉”王奇心下有些许失望,本期望许劭能说个什么王霸之姿呀、天子之象呀什么的,没想到只得了个什么贵不可言。不由叹了一口气。  许劭见王奇失望的样子,趁曹操不注意,又轻声对王奇道:  “劭有一堂兄许靖许文休,尚能堪用。吾愿作书一封荐之于候爷。”  王奇一听便已经明白了许劭的意思,不由兴奋的低声道:  “子将先生可愿……”   “邵一闲云野鹤,不愿受拘束。愿为侯爷游历天下,举荐英才!”王奇的邀请还没出口便已经被许劭拦住了。  此时曹操又走了过来,举着那把宝剑道:  “此剑可卖呀?”  许劭微微一笑,心道我若不卖,定然也会被你夺去,不如干脆送于你,只是可惜了一把送于明主的好剑。遂道:  “汝手中之剑名曰‘倚天’!”又把背上另一把稍短的剑解下来道:  “此剑名曰‘青虹’!我观两位俱是豪杰,愿把宝剑送于两位!也可使宝剑得遇明主,不致闲置生尘。”   说着就把手中的剑递给了王奇,又把“倚天”剑的剑鞘递给了曹操。  王奇接过宝剑大喜,因为他虽然得了“七星宝刀”,但跟王越学的是剑术,一直缺一把趁手的宝剑,这把“青虹”剑又是一把有名的宝剑,怎能不大喜。  曹操接过剑鞘也是十分喜欢,但他生性多疑,怕许劭还有什么要求。对许劭说了一声“多谢!”拉着还在欣赏宝剑的王奇,竟然转身就走。
第五章 拜师学艺 “人怕出名猪怕壮”这一句话说得果然没错,自从王奇的两首诗流传开了以后,王府的访客就没有断过。有慕名来拜访的,也有特地来看王奇的,还有不少人甚至是来给自己的女儿提亲的。刚开始王奇还碍于父亲的面子,出去见了几天客人,结果差点被疯狂的人群吓死,后来就再也不敢出去了,老老实实的待在内院读蔡邕送给他的《五经正义》。人群见不到王奇,干脆买来蔡侯纸来抄录这两首诗,一时间又造成了洛阳纸贵。  这一天,王奇终于将《五经正义》通读了一遍,也遇到了不少不明白的地方,遂决定按照和蔡邕的约定去拜访他。为了锻炼身体,王奇决定不坐马车,而是步行去蔡府。  王家家境富裕,所以住的是城北的高官显贵区,而蔡家由于蔡邕把大量的钱财花在了藏书上,甚是清贫,所以只能住在城南的普通官员区。王奇要去蔡府,这中间就得穿过朱雀大街。朱雀大街是洛阳最繁华的大街,两边商铺林立,遍地的茶馆酒楼、章台楚阁。往来的商旅,来京的仕子都喜欢聚集在这一块。人多嘴杂,也是最容易出乱子的地方。  王奇正行走间,突然发现前面人流停止了走动,抬头看见许多人在一家酒楼前围成了一个圈子。仗着身小灵活,也不管身后的两个家仆,三下两下就挤了进去。  里面圈子里一个非常英伟青年男子,正护着一个嘴角带血的小乞丐,而他的对面则是一个一看就知道是个大反派的青年公子哥,体态肥胖,衣着华丽。后面还跟着几个一看就知道是打手的家丁。从身边人的议论纷纷里,王奇马上就知道了事情的经过。那小乞丐在酒楼前乞讨,不小心撞到了那公子哥,公子哥竟然叫家丁把小乞丐往死里打,而正在喝酒的英伟青年看不下去了,出手拦住了那些家丁。  此时那公子哥已经按耐不住了,叫手下家丁们“都给我上前打!”  众家丁一拥而上,对着那英伟青年就是一阵拳打脚踢。想不到那英伟青年身手甚是了得,几个家丁围着他打,却不能耐他何!只是不知道什么原因,虽然占尽优势,却一直不肯下重手。肥胖的公子哥脑满肠肥的,却极为狡猾,见英伟青年一只护着那个小乞丐放不开手脚,就叫道:  “给我先打那小乞丐!”  家丁们忙把拳脚往小乞丐身上招呼。果然,那英伟青年既要护着那小乞丐,又放不开手脚打,身上立刻多挨了几拳。  王奇来到东汉后一直体弱多病,见这个英伟青年身手了得,便有心拜师学艺。此刻见他挨了几拳,就有心搭救。眼珠一转便有了注意,退到人群外,故意粗着嗓子大叫:  “北部尉曹孟德大人来了!闲人快快闪开!”  正在里面指手画脚的肥胖公子哥,一听是专门找无赖子弟麻烦的曹操来了,吓的赶忙叫上那几个家丁,趁着人群混乱跑了。  围观的人群散尽,只留下王奇主仆三人。那英伟青年还护着小乞丐站在里面,此刻见了王奇主仆,那英伟青年竟然径直走了过来,对王奇恭敬的做了一揖,道:  “王越谢公子救命之恩!”   “王越!你是王越!剑师王越?”王奇被吓了一跳。王越在汉末野史中是非常有名的,其人身手高绝,有大汉第一剑师之称,传说他还当过汉献帝的剑术老师。只是因为他出身草莽,上流社会都不齿于与他交往。而他本人却以攀上上流社会为荣,处处趋炎附势,很为人所看不起。  “正是王越,只是当不得剑师二字。”王越恭敬的回答。  王奇见他对自己这么一个才五六岁的豪门少爷都执礼甚恭,心下有些不齿。但还是非常热情的请王越进酒楼一叙。毕竟他的剑术还很好的。  通过一番交谈,王奇了解了两人的情况。那小乞丐竟然有一个非常响亮的名字--马钧,王奇心道,他该不会是汉末最有名的大发明家吧!王奇看他可怜,答应收他为书童。至于王越,他这次是特地来京城开武馆的,想找一些名门大阀的子弟当徒弟,可那些名门大阀怎么会允许自己的子弟给这个草莽出身的人当徒弟呢,结果自然是一个徒弟也没找到。开不成武馆的王越正在酒楼借酒消愁,就遇到了这档子事儿。  王奇眼珠一转,计上心头。反正自己也准备拜师学艺,不如干脆招王越为王家的客卿,让他给自己培养一大批剑客,这样自己以后逐鹿三国也有了一层安全保障。遂对王越道:  “奇甚好击剑!请剑师随奇返府,待奇请示请示家父后,拜剑师为师!”  王越初见王奇便又想着要招这个幼小的公子哥儿为徒,此时见王奇这样说,那还不乐得屁颠屁颠的跟王奇走呢。  王奇见王越果然愿意跟自己走,也就干脆不去蔡府了,带上两个人就打道回府了。准备去说服自己的老爹王允招王越为客卿。
第四章 王蔡联姻 杨赐等人也一起起哄道“再来一首”。王奇无奈,心说,盗一首诗就已经让我好几天不得安生了,再来一首的话那我还用活吗?忙把哀求的目光投向王允,希望父亲能出面阻止。  哪知道王允颇为好名,今天王奇让他出尽了风头,他也巴不得王奇能再做一首呢。对王奇哀求的目光竟然视若不见。反而说道:  “小武别怕!若做的不好,爹爹和叔叔伯伯们也不会笑你的!”  王奇再没办法了,心说只能又盗版后人的作品了。给诸人作了一揖,对蔡邕道:  “那就请恕小子无礼!有小诗一首,愿送于蔡叔父!”  遂诵道:“离离原上草,  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  春风吹又生。”  无声,静寂无声,诸人都被惊呆了。马日磾几人本来只是看王奇可爱,特地逗他玩的,没想到王奇竟然真的又做出了一首诗。而且是一首比《咏鹅》这样的写景诗更胜一筹的写物抒情诗。  诸人还在回味的时候,蔡邕突然站起来对王奇做了一揖,道:  “邕受教了!”  一代大儒竟然在听了这首诗后,瞬间摆脱了消沉。只是这一揖却弄得王奇不停的作揖回礼。  “好诗呀!实在是好诗!王少兄区区二十字竟然让伯喈从振雄风,吾辈所不及也!”马日磾竟然也站起来对王奇做了一揖。  杨赐等人见了,有样学样,竟然也准备站起来作揖。吓的王允赶忙起来拦住道:  “小小孩童,当不得诸君谬赞。莫要让他不知道天高地厚了。”  诸人也就顺势停住了。只是还纷纷向王允祝贺道:  “子师兄有此佳儿实在是好福气呀!”  杨赐还道:  “可惜小女已经许配了人家,要不然定然要招小武为婿!”  转头对蔡邕说道:  “伯喈今日受此大恩,可有什么表示没有?”  蔡邕已经明白了杨赐的意思,点头笑道:  “这个自然是有的!”  转头对王允说道:  “邕新得一小女,名蔡琰,不知能否有幸服侍令公子?”  “是小儿高攀了!”  王允对于蔡邕也是非常敬佩的,能和蔡家结亲自然十分满意。遂令人取出一对玉珏,男女更取一块当作文定信物。  把一旁的王奇看得一愣一愣的:就这么着三言两语就把我的终身大事给决定了。王奇简直无法相信自己的眼睛,头一次王奇对自己父亲的独裁有所不满。倒不是怕老婆长的丑,蔡琰能被匈奴左贤王纳为王妃,想来也决不会丑的;怕的是自己这半桶水能不能在蔡琰这个古代第一才女面前晃的起来。别到时候弄得自己在老婆面前抬不起头来,那可太丢人了!想想将娶得蔡文姬为妻,王奇内心不禁有点惴惴不安。  自从来到王府,王奇内心一直是期望自己娶貂婵为妻的,可现在突然多了一个蔡文姬,让王奇不知道该怎么选择好。他虽然不反对古代的三妻四妾,但作为一个现代人,让他自己娶三妻四妾,王奇还是觉得有点难以接受。一边是第一才女,一边是四大美女,还真是难以取舍呢。  这边已经交换完信物,见王奇还愣在哪儿呢,就又开始逗王奇说:  “小武!还不快过来拜见岳父。”  王奇无奈。只得走过去给蔡邕老老实实得磕了一个头,口称:  “王奇拜见岳父大人!”  心里却在咒道:杨赐、马日磾、韩说、张驯、单扬,我记住你们了!你们今天这样戏弄我,看我以后怎么玩你们!  
第三章 议郎蔡邕 一进客厅,王奇便看见王允正在和一个和他差不多年岁的老头攀谈。忙上前对王允见礼道:  “孩儿拜见父亲大人!”  “噢!是小武呀!来!快来拜见蔡邕蔡议郎!”  蔡邕。没想到这干瘪老头竟然就是汉末非常著名的史学家、音乐家,一代大儒蔡伯喈。王奇忙再次见礼道:  “小子王奇,拜见蔡议郎!”  “呵呵!免礼!免礼!我可已经不是什么议郎了!”蔡邕刚见王奇便已有三分喜欢,此时见他小小年纪却执礼甚严,更是十分喜欢,忙上前阻住了王奇下拜的身子。  “伯喈为国直柬,当得这一拜!”王允见王奇得到蔡邕的欣赏也是十分欣喜。  正在谦让之间,门房来报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扬等联袂来访。  “快快有请!”王允忙欲前去迎接。  还没出前厅便听一阵洪亮的声音传来:  “哈哈!我就知道伯喈定是被子师拉来了!”  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光禄大夫杨赐、谏议大夫马日磾、议郎张驯、韩说、太史令单扬几人的身影相继从影壁后转出来。说话的正是五官中郎将堂溪典堂溪子度。  “子师和伯喈都是刚直之人,定然是惺惺相惜了!”说话的是面白留须的马日磾。  “可惜中官当道,致使君子在野呀!”杨赐颇为不愤的说。他们几人与蔡伯喈在熹平四年一起正定六经文字,感情很好。见他无辜被罢官,所以特地相约来安慰安慰他。  “唉!不提也罢!不提也罢!”蔡邕无奈的摇摇头。这是他人生第一次遭受政治挫折。以前一直仕途颇顺的他,想不到竟然会因为一句“妇寺干政”而被罢官。让他颇有一点心灰意冷的感觉。  “对对!不提也罢!”王允也不想不想把气氛弄得太伤感。“小武!还不快给几位大人见礼!”一边又对几人说道:“这是小犬王奇,小名小武。”  王奇亦连忙上前见礼。  “哦!就是有京师神童之称的王奇!”议郎张驯惊道,  “听闻小小年纪便作有咏鹅诗一首,可否诵来听听。”  这样的要求这几天就没断过。王奇无奈只得应诺,诵道:  “鹅!鹅!鹅!  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  红掌拨轻波。”  又谦虚道:“图鸦之作,贻笑大方了。”  蔡邕几人初时尚不在意。待听到“白毛浮绿水,红掌拨轻波。”不禁都鼓掌大声叫好。此时五言诗刚开始流行,还没有佳作出现。几个人又都是行家,一听这首流传千古的《咏鹅》,不禁大失常态,失声叫好。  蔡邕更是仰首捋须低声诵读了好几遍,才意尤未尽的说了句“好诗呀!”令其余几人纷纷侧目。  有汉一朝一直流行的是赋,成就最大的也是赋,所以也就有汉赋这一说法。期间虽然也出过一些好诗,但基本上是古乐府诗,或者就是四言诗。诗歌真正流行是在唐朝,号称唐诗。而五言古诗早期的代表人物,号称“开山鼻祖”的曹植此时还没诞生呢。王奇这一盗版后人佳作,结果到是盗去了曹植“五言诗开山鼻祖”这一称号。这是后话,暂且略过不提。  马日磾最善于察言观色,见蔡邕一副意尤未尽的样子,便在开玩笑的说道:  “王少兄能否再做一首,让我等一开耳见那!”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