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鱼♋云端 三枪的春天
一个流浪在一线城市的游魂。
关注数: 37 粉丝数: 42 发帖数: 441 关注贴吧数: 15
毕业十年,流浪十年,写于离校十年之际,怀念那段时光和母校 前言篇 又是一年的毕业季,对于现今的师弟师妹来说,我好似来自远古。 十年前的六月,我忙着在华凤校区的各个大楼里穿梭, 拍毕业照,笑的跟傻子一样, 做毕业设计,没什么水准,乱七八糟。 自2009年夏6月23日离开南充,自此再也没有回去过, 无数次出差到了成都,重庆,也没有时间回学校看一眼. 母校的一草一木,在我的记忆中开始模糊. 我是江西人,2004年夏中专毕业,参加高考,考上本省一个师范大学,综合实力比起母校还是好一点。 师范中专毕业后,父亲期望我回家教书,我当时已经拥有小学教师资格证。 我没有听话,总觉得自己的未来还可以有更多的期许。 那时年少轻狂,总以为自己能考上心仪的名校,我学的是美术,那时候向往的都是各大美院。 04年考上了也不想去读, 理由有二: 1:近臭远香,总想走远一点。 2:动画专业昂贵的学费也是拦路石之一。一年近乎一万,那时候很贵,非常贵,家里都靠父母外出务工。 于是乎去了一个高三补习,学习了半年文化课,又去艺术考试了, 05年,专业考试分数还不如04年,文化考试也只考了400出头, 第三还是第二志愿胡乱报了西华师范大学美术学院, 我也不知道那个学校在哪里,心里想着:或许是成都。 一个半月之后我被母校录取了,拿到通知书那一刻,心中并无欣喜,我想了很久, 要不要去读,家境并不宽裕,心中还是渴望出去嗨。 终究自私地去读了,为此给家里增加了不少负担。 报到篇 05年夏红军利物浦第五次欧冠,今年是第六次(足球迷才懂). 时维九月,正值金秋,老家的晚稻刚刚泛黄,至今记得那是一个金色的清晨, 快满18岁的我拖着箱子,带着满脸稚气和不安,家人也满是担忧与无奈, 爸爸一路送我到了县城车站,至此开始了一个人,第一次长达千余里的独行。 以前一个人走的最远也不过是南昌。 从县汽车站坐车到市火车站,市里比较熟悉,读了四年,中专三年,高中一年。 那是候火车票极其不好买,也没有网络售票, 只能提前一段时间在火车站售票厅排队,为此感谢我的中专老铁,他是市里人,帮我排过不少队。 从市火车站坐火车,20多个小时,硬座,卧铺感觉太贵了。 普快列车,当年还是比较快的,况且况且辗转来到重庆,屁股都没知觉了, 一个人出门,不太敢讲话,邻座的人总以为我是隔壁哪个大人带的小孩, 其实我只有我自己,多数搭讪,我只是笑笑不语。 因为包里藏了几千块现金,不敢有失。当时的学费分两部分放,一部分放卡里,一部分放身上,就怕有意外. 某个夏日的清晨,七八点左右,远行的列车在隧道中穿进穿出,穿透无数片蜀国群山的晨雾, 当阳光铺满每个乘客疲惫的脸庞,重庆到了! 重庆哪个站不太记得了,隔壁就是汽车站,马不停蹄,买了去南充的汽车票。 下午到了南充,不免有些失望,街景抬眼看去,和老家亦无大的差别, 有师哥师姐接车,但是也只是指引我去坐哪辆公交而已,站着挤上满员的公交,长途奔袭的我已经疲惫不堪, 公交兜兜转转,胃里翻江倒海,快要到极限的时候, 到了中门,磕磕碰碰下车,坏境更加荒凉,街边都是棚子,直至我毕业,中门到镇上那条路两边都是棚子。 周围熙熙攘攘,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不免有些想家。 一个人拖着箱子,慢慢走进我的大学,没什么感觉,当时只想坐下休息休息。 茫然地找着美术学院的报名点,找了半天,没找到,或许是藏的太深了。 当时在十公寓门口找个路牙坐下,喝了口水,看着来来往往的人群,心中未免有些惴惴不安。 仔细观察了几番,发现多数父母带儿女的人潮都往篮球场那边流过去, 终于在某个篮球架旁边发现了三张小桌子,找到组织了。 一位热心的同班同学带我报名填表,缴费,拿饭卡,拿被套生活器具等, 等我分配宿舍时才发现,这个娃是同一个窝的同学, 他来自山东海滨城市,比我大两三岁,为人开朗热忱, 也是一个人千里迢迢进川,极善言辞,后来才发现他浪出了天际. 安顿好之后认识其他几位室友,六人的宿舍,与我想象中四人大学宿舍有很大区别, 一人没来报到,五个人中没一个是四川的,江西山东各一人,其余三全是湖南兄弟。 平淡的大学生活开始了,也注定波澜不惊地结束。 一年级篇: 新生入校,从军训开始,那时候无所谓,在家里干农活比这个累多了,晒太阳而已。 我早在中专师范入校的时候已经军训过一个月,此次大学军训并无异同。 甚至有些无聊,和周边的同学也没有很熟悉,和宿舍几个人嘛,只有在休息的时候才能聚在一起。 是以看见一些人各种稀奇古怪的理由逃军训,觉得很难理解或是大开眼界,甚至有家长陪着军训的。 我出自农村,话不多,准确讲应该话很少,也没有活力,不够自信,大部分的时候泯然众人之中。 长得算是清秀,人不高也不算矮,清汤挂面的头发怎么看都是毫无特色的路人脸。 那时候对于女孩子,还停留在好看不好看阶段,除此之外并无别意。 记得几个来自广东的同学,那把吉他弹唱BEYOUD的“光辉岁月”和“真的爱你”, 赢得众多美女的聚焦,甚是羡慕。也仅此而已,一百多块一把的初级吉他于我而言都是奢侈品。 某个帅比拿着话筒,得瑟光良的童话,惊为天人, 当时他唱的那么深情,跑调都跑到喜马拉雅山上去了.后来此人再也没给我留下任何记忆. 军训中印象最深的是集体盘坐的时候,当时我的内心忍不住神游: 几万个乖乖仔,排排坐,分果果。 军训之后,一切喧嚷都归于宁静,隔壁宿舍的大四学长依旧在玩着游戏自嗨, 每次路过我都想他们不急么?都要毕业了。四年之后我亦如他们一样,才知道不是不急,而是茫然。 一年级的课还是积极地上着,无论是哪个时段的课,都迫不及待去听, 满满的课程,很充实,并没有学到什么东西。 课余时间,很多同学,不,应该是很多牲口开始一年毫不停歇的发情期,对于女生各种撩出现了, 我当时的兴趣在读书上,是那种正儿八经的文学,不是现在的网络小说。 大一一年,我看了很多古典文学和现代杂文,尤其喜爱时事短评。 一个人一边听着羽泉,水木年华,周杰伦的歌, 一边沉醉在自己构筑的梦中,时不时看看足球。 那时候不多生活费,我依旧买了余秋雨的几本著作,千年一叹,行者无疆等,至今还存着。 时间慢慢流逝, 身边的人,开始莫名其妙地消失,莫名其妙地出现,带着欣喜或者沮丧,发情期的表情总是丰富的。 那时候配对成功, 势必要请大家吃饭,中门外的棚户区,一桌饭菜也不过五六十,而今看来真是良心价。 男生宿舍和女生宿舍的同学们,聚在一起,开开心心吃顿饭, 自然而然,几段暧昧故事在饭局之后又开始了。 但是没有一段属于我,当时情商发育晚,我内心并不渴望。所以我也没什么失落的感觉。 大一还有一个让我刻骨铭心的就是考试,无论是上学期还是下学期, 期末考试,我认真复习准备,总以为考完后能有个好的名次,或许能争取下奖学金。 是在下太年轻了,当时的期末考试作弊手段之多,真是让人耳目一新, 看见了无不目瞪口呆,WC 居然可以这么操作,心里想:闭卷都成开卷了,我怎么会考的好? 当时是一股大势,风起云涌,让平时的复习和听课变得没有意义。 这个事实打击了我很久,当时我没有想明白,我不是为了分数读书,也不是为了名次读书。 于是大二开始,我除了专业课不翘课之外, 其余的课看心情,想去就去,点名记小本本也不怕,反正期末我总可以及格,不挂科.考试反正搞不过那些弊神。 大部分还是去了,因为不上课,也没啥好干的, 未完继续…………………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