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tethename hatethename
关注数: 178 粉丝数: 193 发帖数: 5,105 关注贴吧数: 130
你就要嫁人了,恭喜你呀 今天发生了很多有意思的事儿。2020年了,高中毕业6年了,我还在追星,最近追的偶像有很多好消息,上很多节目唱很多好听的歌,有很多人喜欢他,自己还成立了工作室。想起高中的时候我也是这样,提起偶像的事老是喋喋不休说个不停,那时候你也说我总是不管聊什么都能扯到五月天。傻乎乎的在下课的时候聊一些无聊的梗,做那些好笑的动作,录的视频已经消失了,但百度幸好还没倒闭,这个贴吧就是那时候建立的。高中的时光快乐又无法复制,那时候立下的许多承诺到今天也没有得到遵守。现在只有我和乃还有联络,这是当时我们怎么都想不到的。乃有时候也会跟我聊起来,明明当时我们四个人里,我和她感觉上是最契合的,但结对相处的组合却完全错位了。而时间推动着事态的发展逐渐走向看上去更加正确的轨道,我和乃把这份好朋友的身份延续到了现在。 开心的事除了跟偶像有关,还有跟你有关的。你要结婚了,终于要结婚了。看到朋友圈里那一大束玫瑰,摆在床上的蜡烛,戴在手上的戒指,朋友圈的文案也洋溢着幸福。大一的时候你们刚在一起,感情在风雨里飘摇的时候我也曾经陪你在走廊里数落他的不是,为你撑一把伞想永远站在你的身侧。大四我再想和你见面,竟然成为了最困难的事情。如果不是我当时生活的那么孤独,也许我对你现在也不会有那么多无奈和心碎。但一切的一切都发生在当时了,所有的条件都是不可更改的选项,促成了如今我连给你一个点赞都觉得伸不出手。 时间本来是很鸡贼的从人的生命里偷偷走过,但生命中的一些大事总会提醒人们这个残忍的度量是多么不近人情。因为你要结婚了,我突然觉得好像高中的那段情意,一直到大二大三,到现在也过去了很久了。曾经以为我会参与你那时候的未来人生里每一个重要决定,可当这些重要决定来临的时候,意外的是我已经不在你的身边。
把昨天在微博上给周深吹的彩虹屁搬进来存个档 一腔肺腑之言非得说出来,想说说对这几期周深的表演的想法。 《有可能的夜晚》是让我彻底入坑的曲目,虽然这首歌在他常规赛里所有的演出中看上去并不是那么突出,温柔的音色和唱腔已经是他比较熟练的演唱工具了,但是非常打动我的是最后接的那段玫瑰人生,我觉得他想要放在这首歌里的那种细腻感情确实做到了,当时我被唱得非常感动,第一次听歌纯粹是因为觉得太美好而眼眶湿润。可能有的人觉得听多了会腻,但是在我看来,他的音色纯净空灵,比起那种想要表达自己的欲望,他的表演更加做到了跟听众共情,就像一群人聊天的时候,他不是那个无领导讨论的领头羊,但是却用一些非常简单但真实深刻的道理说到你心坎去。我的耳朵是不会厌倦这样的声音的。 《达拉崩吧》在达尼亚勇夺第一,晚安曲缓冲过后,本季歌手最出圈的表演诞生了。比起上一首的共情,这一首表达自我的欲望就显得更加强烈,这是一首非常适合他的歌,因为他本人就是一个唱抒情美如画,线下又如同一匹脱缰的野马的一个奇男子。这首调教音乐又洗脑又欢乐,梗多,不仅如此,周深还把血洗B站的极乐净土也糅在了编曲里面,让这首歌从头到尾都 要 素 过 多。欢脱的天性得到了解放,同时他还把自己声线的可塑性尽可能的运用在这首歌里,于是一个技巧丰富、声线多变、音色美妙、欢脱沙雕、老二刺猿的人物形象丰满而立体的呈现在观众面前。尽管二次元歌曲算是比较小众的文化,但周深像一座桥梁,用自己的专业把自己的老朋友介绍给不熟悉的新朋友。也有人觉得这首歌没什么内涵。它确实没什么内涵,顶多是讽刺了一下众多游戏里面的角色名字的中译版本又长又难记。但我觉得他也没有把这首歌往有意义的方向去做,这也基本上是不可能的,这场表演的意义就是一场狂欢,就是让你一边被魔性的歌词和旋律洗脑,一边忍不住笑着拍手,快乐就完事了。从这场表演造成的影响力来看,周深的自我介绍是非常成功的。虽然作为粉丝还是希望他能够有更多机会被别人看见被别人记住,但我觉得这场表演给周深带来的关注度和其他方面的回馈已经非常值得了。 《相思》这是他自己非常喜欢的一首歌,节目播出之后我还去B站一个视频下吹了一通彩虹屁,然而因为第一句话有争议还被几个饭圈粉狙了……言归正传,我觉得这首歌他的处理已经是做到极致了,他喜欢把两首歌或者两个独立的音乐片段糅合起来,达尼亚也是,达拉崩吧也是,有可能的夜晚也是,这首歌里他也把“秦淮景”揉进来了。我觉得原唱已经把那种厚重感诠释到极致了,情浓意切,这是不可能超越的。于是他调转方向,把苏州评弹这种比较江南小调婉转片段放到这首歌里融合起来,配上他一直都很擅长的细腻的表达方法,把一种婉约和缠绵的情绪演化到了极致。原唱的版本可能是为一人相思,愁上心头又无奈,周深的版本我听着觉得是少女待字闺中,对心上人情意绵绵的相思。我们不能说哪种情更高,但两种情都真。 《自己按门铃自己听》这是我期待了一周的“病娇曲”,他的表演也确实让我觉得很惊艳。他自己对自己的诠释也很满意,可能是因为得到了高晓松的肯定吧。以往每次宣布名次,除了得第五的《愿得一心人》,每次他都瞪大眼睛捂嘴巴,不敢相信自己能得到这么高的排名。但这次因为得到了老师的肯定,他自己也觉得对几年前的自己交出了一份答卷。能够看出来他的表演完成度很高,基本上每一句都能体会到他设计在里面的一些细节,气声的运用,真假声的转换,强弱的对比,收放和张弛,都和歌词以及旋律做了很好的配合。看完这场,我心里在想,唱歌真的是件费脑子的事情,也会在想他这些细腻的处理是这么多年来不断练习打磨的临场表现,还是他把这些细腻的设计、精巧的布局记在了脑子里,表演的时候一并爆发出来。可能二者兼有吧。刚听完,我会觉得这首歌的诡异和病态的氛围感被营造的很好,但是歌词有点魔幻,有点不太能明白想要表达什么。后来看到高晓松的“背景介绍”,说这是一首老文青的临终遗言,我才大概能把这首歌的前后文字串起来。他还提到了尹约姐姐给周深改了词,因为怕他驾驭不了。这首歌本来的演绎者就不是他这样的年轻歌手。所以让周深去扮演“濒死的老文青”的角色,的确可能会有违和感。于是人称就从“我”变成了“你”。我理解的整首歌是想表达一种到死都难寻知己的孤芳自赏的心情,孤芳自赏的人之所以是自赏,是因为别人无法理解自己。于是他就越来越封闭,歇斯底里,把“用手稿换面包”改成了“卖手稿换船票”,就有一种逃离病态的感觉。如果带入一个年轻人的形象,那么这个年轻人可以是在长期无人理解的自我折磨中变得癫狂和分裂,一方面他幻想自己死后,可以对病态逃离,另一方面他又沉浸在这种自我折磨的快乐中,继续茂盛和枯萎,这是一种很复杂的心理。我觉得手稿这句词让我想起了卡夫卡,他在临死前委托自己的朋友把自己的手稿都烧掉,但是朋友却在他死后违背他的意愿将这些手稿出版。也许高晓松在写这首歌的时候也想过,卡夫卡如果泉下有知自己那些把人写成甲虫的奇异文字被人搬到了台面上,会是什么样的复杂心情这回事吧。 其实我觉得《相思》和《门铃》都是有些厚重的歌曲,对演绎者都是有着“老成”的需求的。然而周深选择了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通过一些巧妙的改编设计,把这样的歌变得非常有自己的味道,他在他的能力范围内做到了极致,但老道是只有岁月才能带给他的,所以作为歌迷对他的期待就是希望他能盛开得更久,也更对未来的他充满着好奇和兴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