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baiwenjianji dubaiwenjianji
关注数: 1,003 粉丝数: 775 发帖数: 6,711 关注贴吧数: 2,233
标准低是怎么养成的? 今天喂猫,发现猫本来喜欢的猫粮上面添加了一点剩下的鸡肉后,猫就不吃了。问爸爸说是味道混乱,混杂一起可能是一股怪味,鸡肉虽然是好的,但猫不是猪。猫居然宁可饿着也不吃。 由此联想到人,为什么有些人比如我自己在生活中很多时候标准很低,大杂烩,混杂驳杂的东西也能接受。这是否和我小时候搬家太多,生活混乱有关?比如我父亲要求每天家里不能有垃圾留存,碗筷当次吃饭后要清洁干净,灶台上不能有积水,但我在大学时有段时间住宿生满桌子都是垃圾,甘蔗渣渣和板栗壳这些,这可能和我是独生子女从小劳动不好有关。还有其它原因吗? 吃饭时我随便弄点什么都能吃,但很多即便很能吃苦的人都要求色香味美俱全,不能接受方便面和速食。我小时候看电视看到威廉王子说话轻声细语,就这样学,后来发现周边的人根本不在乎这些所谓的礼仪,品质,全是大嗓门,扯嗓子喉,男女中外皆如此。反而我保持柔和嗓音是一个异类。人是不是天生就是不同生活标准? 是不是网络时代成长起来的人,我九零后,从小适应了万维网模式的百科全书超链接互通——大杂烩式,充满广告 弹窗 干扰分心的思考模式,已经忘记了真的纯净的概念?我十岁时留守儿童过一段时间,是不是由此养成了曲意奉承,委屈自己的习惯?本科住宿时我同屋几个各方面习惯,从卫生到作息都十分糟糕,我也就得过且过甚至青于蓝了。我小时候看不清黑板,但一直熬着不敢说。不愿承认自己视力残疾,不愿戴眼镜束缚。
木讷粗犷 不会变通的性格和小时候视力差有关吗 以前考试前,我同学总会抓住最后几天复习,看一些答题模板 润色小技巧——并无贬义,说临阵磨枪 不利也光,但我不屑于这种所谓的努力; 答题时有次我同学已经很有把握的情况下,还要多利用最后三十秒答一些模板,甚至小动作心照不宣。我在这种情况下总是显得木讷 懒散 懈怠 松散 不知所措 茫然 不会灵活 不懂转弯 容易放弃; 平时听课,做事,他们记笔记都是能充分利用书的空白处,记录得很工整成系统,我无论如何做不到这一点;背诵科目也是,他们很容易就能记忆住复杂结构,但我只能依靠不断地低效投入,靠积累时间和肌肉动作去记忆,我的字体潦草粗大,笔记丢三落四,难以形成体系; 很小的时候我和一个同学争抢玩一个直尺,不小心弄断了,他马上反应过来,恶人先告状,先声夺人地大声到处说是我弄断的,这种情况很显然是同等责任,我却反应不过来; 还有一次是初中,我们同学盯着一根蜘蛛丝——不知道是不是真的有蜘蛛丝我当时确实没在意,他们把这个当做不可逾越的雷池,他们都很谨慎,好像形成了一种社交默契,社交公约,但我直接走过去了,把蜘蛛丝撞断了我也没反应过来,他们马上又叫又跳到处吆喝; 幼儿园和小朋友推搡,我总是先靠着墙站,采取防御姿势,我怕脑袋撞到墙后受伤疼痛,他们把这种靠后理解为懦弱。 这些是因为我小时候视力差导致的吗
90年代进入电脑时代,西方是不是太自私了? 全球进入网络和电子时代大概是九十年代,尤其W95 98后,网络高速公路的概念也是这个时候发展出来的。但IT和消费电子品的主要鼓手是西方,其实就是美国自己。 90年代是美国一家独大,其经济和各方面最繁荣稳定的黄金时段。西方大规模推广这些技术,其实没有考虑当时第三世界国家的生活状况,很多国家基础差,生活条件不足,没有电和蚊帐,没有优质的水和食物,住所等,在这种情况下,上网的体验感很差,比如一个人一身蚊子包,处于印度的热带又没有空调,火急火燎,根本没有心思看电脑。大规模的计算机普及和宽带系统需要足够的电力 机房等基础设施,这些都是第三世界国家当时所不具备的。在工农业和其它基础条件,基础生活没有做好的情况下,搞计算机得不偿失。比如一个印度穷人更需要课本 食物 而不是宽带和手机。注意,这里的计算机不是科研意义上的大型电脑,而是消费电子意义。 美国和欧洲日本很早就完成了基建和工业化,基础完善,各方面都发展到头的情况下,当然只能发展计算机。上网需要大量的时间,这在西方的饮食 生活结构下是可以的,但很多国家要做饭,搞家务,接送孩子,没法靠汉堡面包意面解决问题。而且苏联解体后,西方从苏东侵吞了不少财富,这些冗余资产使得美国经济得到了飞跃,可以短时间内解决大量以前没有解决的问题,从而放心放手发展新科技,进入所谓的网络时代。西方是几乎家家有车,一周一次集中大超市采购,当然可以节约大量的时间出来。平时又有校车和幼托,等等作为支撑。 当时西方往全球推广计算机 消费电子这些,多少有些只考虑自己吧?发展中国家的人应该更少更审慎地在电子消费和电子时间上投入。
家族遗传的心理对学业影响大吗 家族里的表堂亲戚在学业方面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尤其男孩子,都是那种上学时鬼混 懵懂 糊涂 乱来 最后拿不到很简单的文凭的那种 回来找工作还继续稀里糊涂 ,找关系继续被画饼 事后又搞不清楚所以然。独生子女中的有些男孩子是不是教养难题?同辈人中一个楷模都没有,基本都是专科勉强过线那种,高二讲初一的数学,水果剩余多少的应用题算出来是负数,高考前三天还踢足球,通宵游戏,成绩全班倒数第二。最后不是预科就是分校。还有复读。 是不是有些家族里面的遗传天生就有点混沌 迟钝 愚昧 思维容易混乱 自欺欺人 做白日梦? 我小学 中学 大学均转学过,且因为种种原因,学业出现了很大的断层,比如高中数学语文 我基本没听,其实整个高一高二四个学期我基本上所有的文化课都没有听,我是艺术生。高三上我彻底停课了,一直练琴准备专业考试,高三下复习了三个月自己。 这种断层,影响有多大? 我高考文化课是377分 08年。 我现在做噩梦还经常梦见留级了,找教室,重修什么的 还得复读 重新参加高考什么的。 我用b站的网课数学能弥补一些吗? 为什么我会在高一前后突然产生一种偏执 自暴自弃的心理,本来学得尚可的科目也不学了?家里的亲戚也有这种非理性的偏执 偏科。就是故意放弃几门科目。
家族遗传的懵懂对学业影响大吗 家族里的表堂亲戚在学业方面的表现都乏善可陈,尤其家里的男孩子,都是那种上学时鬼混 懵懂 糊涂 乱来 最后拿不到很简单的文凭的那种 回来找工作还继续稀里糊涂 ,找关系继续被画饼 事后又搞不清楚所以然。独生子女中的有些男孩子是不是教养难题?同辈人中一个楷模都没有,基本都是专科勉强过线那种,高二讲初一的数学,水果剩余多少的应用题算出来是负数,高考前三天还踢足球,通宵游戏,成绩全年级倒数第二。最后不是预科就是分校。还有复读。 是不是有些家族里面的遗传天生就有点混沌 迟钝 愚昧 思维容易混乱 自欺欺人 做白日梦? 我小学 中学 大学均转学过,且因为种种原因,学业出现了很大的断层,比如高中数学语文 我基本没听,其实整个高一高二四个学期我基本上所有的文化课都没有听,我是艺术生。高三上我彻底停课了,一直练琴准备专业考试,高三下复习了三个月自己。 这种断层,影响有多大? 我高考文化课是377分 08年。 我现在做噩梦还经常梦见留级了,找教室,重修什么的 还得复读 重新参加高考什么的。 我用b站的网课数学能弥补一些吗? 为什么我会在高一前后突然产生一种偏执 自暴自弃的心理,本来学得尚可的科目也不学了?家里的亲戚也有这种非理性的偏执 偏科。就是故意放弃几门科目。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