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清韵 墨清韵
关注数: 0 粉丝数: 3 发帖数: 3,262 关注贴吧数: 0
【赏析】雁门关 雁门关曲/《秋天不回来》 词/焰31金军麾南 宋史那年 空守半壁河山 笙歌临安 烟雨江畔 不思黄沙戈断玉镯过腕 战甲披肩 你说去雁门关 允诺三年 再隐山间 泛舟共渡余年首句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重在空字和半字。第二三句交代地点。其中有该版词最出彩的手法——对比:烟雨江畔和黄沙戈断。自此去送出烟雨 策马扬尘千万里 烟雨对比扬尘温良的眉宇满杀气 温良对比杀气在故里 红衣女 为你念着菩提 古佛灯芯惶惶移 对情感进行侧面描写。惶惶二字使形象跃然纸上。边关狼烟腾起 战马厮鸣 白袍沐血雨 眼前男儿罡气 红缨提 血染宋字旗边关黄沙满天 忠骨埋地 宁碎不毁誉抛去儿女情长 英雄睥睨 还我河山矣!河山矣浴血沙场的描写和上文在故里再次形成对比,这是大体。从细节讲白袍和血雨也有颜色上的鲜明对比。不过那8个姓扬的那个时候似乎都木有穿白袍上战场的例子。转眼三年 处处烽烟 谁守茅屋残田 诸侯君王 贪杯执念 谁顾忌雁门前以时间为线索承接上文,处处烽烟对比贪杯执念盼音息 不信此祭 一诺千斤才似你 万里江山你一肩提 从这里开始将文中的儿女情长转为英雄豪气,确定了整版词的重点在故里 红衣女 笑你歌如黄鹂 而今裹马身不渝 和下文又是鲜明的对比边关狼烟腾起 战马厮鸣 白袍沐血雨眼前 男儿罡气 红缨提 血染宋字旗边关黄沙满天 忠骨埋地 宁碎不毁誉抛去儿女情长 英雄睥睨 还我河山矣! 该版词大量使用对比手法,采用双线结构。镜头不段的在战场和家乡之见切换,远比直白叙事或单纯的描写其中一方来的好。承接转换自然,用词得体。收尾大气。和陈陶的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归梦里人有异曲同工之妙,不过所注重的感情不同。前者是英雄悲歌,后者更多的则是对战争的反思。没有高下之分,角度不同罢了。当得上佳作。
原创:梦回楼兰,依然8许转载 一管羌笛,从高原的喉中吐出如瀑的音流。一种古朴而神密的旋律随风远扬。西风依旧,在鹰翅擦伤的天空下,吹不尽英雄豪气。尘沙漫天,在战车颠覆的历史中,抹去了行人的脚步,千年一叹,羌管悠悠。吹瘦了古道,拉长了古藤,孤独了老树。阡陌荒野,风与沙以蔓延的姿态,封住了所有的去路。黄昏孤独,徘徊于古道,历史与历史之间,再读沧桑。穿越了历史的脚步,踩疼了沧凉的命运,楼兰古乐,天外绝响,却是凄凉的幽咽。楼兰,淡然如你,也有诉不尽的哀怨?是否,所有的青春都会老去?千年的孤独,恒古的荒凉。拒绝了千年之后的晨曦,带着千古之迷深入滚滚黄沙。楼兰,今夜无月,我却能清晰地看见你风中的遽然盛开的容颜。长风凛冽,刮过泛黄的史书,从很久很久以前,我就踩着一地细弱的竹简,捡拾着一地的悲欢。白纱飘飘的楼兰,在星光照亮汉简的子夜,招回冰洁的魂。洪荒无声,古乐袅袅,沿着丝绸古道逆行。驼群涉过秦汉,穿越了唐宋,浩大的钭阳中,只剩下干瘦的背影。千年铜灯,照亮今夜的无眠,而楼兰,却在身边悄悄苏醒。没有高歌,没有悲叹,黄沙漫漫只是遗下了无尽的沉默和一地破碎的陶片。子夜无声,遥远的楼兰,即使只遗下陶片,也要守住你凄美的容颜。沙,掩埋了城邦;风,吹散了竹简。而楼兰遗落在汉简上的泪滴却拭之不去。不如,就让楼兰将它的绝世容颜继续藏于时间与滚滚的黄沙之中,让呜咽的风去代替一切,向过往的路人诉说曾经的楼兰,也让风,去吹奏那凄婉的古乐。
原创:成长的伤,8许转载 心如双丝网,中有千千结.这是谁说的?鼓掌一个.这两天越吃越少,老妈回来了一定很高兴,她会说: 这孩子,终于知道减肥了. 靠,您老人家懂个鸟,多小资一事情啊?您得艺术加工.这叫为伊消得人憔悴.当然我只是想想,不敢说出来.说脏话妈妈要骂D憔悴的理由很老套也很恶俗,但我也算失恋了. 为什么说”也算”呢因为我打电话告诉一哥们儿,他告诉我说:你他妈的就是有病.“你” ”他” ”妈”,两个代词一个名词连用,这算是个病句吧?我笑但过一会又笑不出来了.我也算失恋的人了,不能太开心.我得颓废.不然丫得说:这小子整个一白眼狼.那我该怎么办呢?小资们在这种情况下通常会去PUB叫上几杯玛格丽特.我虽然不是小资,但我做为一个有志向的小文青,我不能自甘堕落.所以我开始准备熬夜.在黑暗中感伤逝去的爱情.听上去挺不错.只可惜到了下半夜我饿了.所以我煮了一锅饺子.老妈,我真的不是找借口晚上偷吃.至少这次饺子安慰的除了我的胃,还有我的心.我很难过,真的.--------------------------------我是分割线--------------------------------------前天晚上她上了去加拿大的航班.而当时我正在看电视.走之前她打电话问我,我爱她吗?我说:你都要走了,还问这个干嘛.她很激动:为什么一定要分手,我不过是去那边读书,还会回来.只要你一句爱我,我愿意等六年.我笑了,只是拿电话的手有点抖:你长大了就明白了,我们都没有资格说爱.然后我听见她哭了,她说:这只是你的借口,爱不是两个人相互喜欢就可以了吗? 你其实不爱我,是不是?我说:那边好像蛮冷,要学会照顾自己所以电话挂断了.然后和好象搭配,因该算是搭配不当吧?语文老师,我为我上课睡觉忏悔.十分中后,她的娘子军护卫队开始对我轮番轰炸.他们单纯的让我羡慕.身边有这么多单纯的人,真好.其实我真的不想放手,实在是爱不起.像我这样平庸的人中国太多了.以后我会干什么工作?卖报还是送奶?我不知道.但我肯定我养不起一个每月零花就有2000块的大小姐.家庭环境差异太大了,我们不可能走到一起.既然给不了幸福,那就不要给承诺.所以古代戏文里,富家小姐在花园里邂逅的永远是落魄书生,从来不会是园丁.同志们,好好学习吧.---------------------------------我是悲伤的分割线--------------------------------她说她会恨我一辈子,这我不担心.只要两三个月,一份情就可以淡到重新开始另一份感情.她这样优秀的女孩在异国也应该会遇到优秀的男孩吧?恨一辈子太长,我想我还没有荣幸到七老八十了还在街上被一银发老太拦住,说:某某某,我恨你.估计真能活到那岁数,真能在遇到,我说:某某某,你还记的我吗?,她推推老花眼镜,说:唷,您哪位位呀?瞅着挺面熟的.我很难过,真的有时侯我挺茫然的.我怎么好象一夜间就老了,有了许多顾虑,许多犹豫.两年前那个说爱就爱,说喜欢就喜欢的自己哪去了?看着同龄的人明亮单纯的眼神,我觉得我真惨.我生君未生,君生我以老?我真的很难过.------------------------------分割线休假,我是分切线-----------------------------旧地重游是一件残忍的事.至少对我来说.一个月前,我无论如何也想不出睹无思人的痛.温桓对于这种情感的理解比较牛掰,他写道:昔年种柳,依依汉南.今看摇落,凄怆江潭.树犹如此,人何以堪?我则说,琼枝寸断,相思成烬.蓦然回首,身后的斑斑血迹已经凝固在八月的哀伤之中.在残阳的照射下,晕出一种妖艳莫名的凄怆.我并不清楚自己是为赋新辞强做愁的少年,还是一个在老槐树下努力回忆着一些人生片段的老人.我想,我应该是吃饱没事撑着的吧.这算不算幸福的一种?
转自轩辕破烂在慕容剑寒吧的贴 前些天收到你那条询问为什么最基础的总是最适用的信息,我当时没有回复,因为要说的有点多。这几天花了点时间组织语言,这便与你讲个明白。 你我都是炎黄子孙,从小接触的便是汉语,这对汉语写作来说,是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前人留下了许多墨宝,大都是值得我们学习借鉴的东西,不愁无处学起。 语感,汉语语感,只要是土生土长的华夏人民或强或弱都具备,哪怕是目不识丁的人。语感最大的作用就是在阅读时辅助你对作品进行理以及写作时对文字进行着不着痕迹的编排,使之通顺流利。具有强烈的语感甚至能让人出口成章,浑然天成。这便是基础之一,必备的基础! 小学时学过记叙文和说明文,初中又加入了议论文、散文、小说等文体,间中还学习了许多修辞手法。但所有文学作品的共同点却是主题!这不是所谓小学生命题作文,而是每一篇文学作品必须的存在,哪怕是翻阅典籍时经常遇到的无题作品,也仅仅是没有一个合适的标题,但总有一个中心,一个所要表述的意思,这便是主题。散文,在格式上最是松散的文体,也是要求形散意不散,这意就是中心,就是主题!因此,一篇作品要是没有中心,没有主题,哪怕你用再华丽的辞藻来堆砌,都只是虚有其表,不具其魂。所谓入不得行家法眼,便是最基本的作品有没有魂。 再者便是条理和逻辑,行文时应该有缜密的思维,不求做到承上启下,首尾呼应,也要做到衔接紧密,通顺流利。否则出现了偏离主题或者前言不搭后语就是最明显的败笔! 现今网络中许多看上去小学作文都还没有学会的人就信手堆出一些莫名其妙的东西出来。一般人看着是顺眼,行家里手不屑去看,就只有我这种半调子对着被侮辱的方块字留下一声又一声的叹息!那些认为我要求严格的人,或者认为我故意挑刺的人,又有几个知道,我只是用了批阅中小学生作文的要求来品评作品?别以为我说这标准是拿来糊弄人的,不信的人可以回头去看你中小时代的作文本里,老师给的评语,你会发现小时候很多错误你并没有改正,而且颇有变本加厉的形式!如此行事还好意思说文笔?羞也不羞! 呃,写着写又罗嗦开了,不行,偏题的毛病我不能犯,拉回来继续谈基础! 剑寒:上次我说你那版词是在归纳段落大意,你也承认,不过看上去你觉得只用归纳段落大意这一种手法来写作是一件丢人的事,其实不然。归纳段落大意需要对文字充分的理解,要用精炼的文字表达出别人用了很多篇幅表达出内容,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需要选择需要的方向侧重,还需要让归纳出来的所有部分联合到一起能起到预期的作用。说实话,哪怕你只用这一种手法来写作,能用得很好,也是一号名副其实的高人。这便是基础,而且是小学是就学过的基础。归纳段落大意,只要你能把你所归纳的作品里的最重要的部分勾勒出来,并且你归纳出来的东西具有独立性,经得起推敲,就算得上‘不错’,若是归纳中融入一些合理的修辞手法,对文字进行美化,(注意,是对选定的文字进行美化,而不是用所谓优美的字词)让你的作品有了出彩之处,便称得上‘好’了!现在你还觉得我苛刻或者要求高么?但有一点你需要记住,你现在的作品独立性以及连贯性都还欠缺,如果以后的作品依然是没玩过什么游戏或者没看过哪本书就不能理解的话,那就是没有进步啦! 最后说说你或许最想写的歌词吧。 其实歌词可以说是一个大杂烩,据我近几月的接触和观察,似乎任何行文方式都可以运用其中。例如伊人耳边话的地理风是说明文的变种,对名胜古迹的赞颂和她本身游览过这些地方的情怀。(姘头啊,给你的建议是你的作品条理性欠佳,如果能做到听你的歌看你的词,仿佛跟你一起游览了你所描述的景点,就更出彩了。这样需要一个顺序,你引导别人进入你的精神世界去感悟你的情怀,总不能随你的思维去左看一眼,右瞧一下吧?理清一根线,便能让你的作品层楼更上。)云缥尘缈的作品是记叙文的变种,多是对热血江湖的倾慕以及对历史战争的肯定,间中有对人物的刻画也是引用实际事迹居多,其他的组成部分便是她自己的感触。(云的作品铅华稍重,虽无伤大雅,却隐约制约了些须意境。)星沉月落的作品更象散文,他所把握的情感就是散文中强调的意。(不过关于月落同学,我有心给他一点建议:你有写作的天赋,也有学习的时间,缺的正是基础。一昧借鉴总是落了下乘。如果你能静下来花些时间温习思索从小到大对汉语学习的点点滴滴,那么很快就会有突破的。)昭朔琰,她的作品最似小说,不过据说她身边的长辈有这方面的高人,我就不逾越了。 这些风格其实都是很容易模仿的,就看剑寒你想往哪方面学习了。 最后说一点,你收藏的诗词对比起唐诗宋词中的作品,并不是什么佳作,真有心学,省点花钱,存个几十块买本带注释的唐诗(宋词、元曲也行)细读之后,就能让你迅速达到写出类似作品的高度。 从小到大大家学习的语文无不是前人千锤百炼总结出的精华,即使只是基础,也是迈进写作大门的捷径。如果说弃之不顾,又怎能写出好作品?蒙的?如果说有心向学,却又不想一步步踏实的学过来,想另辟蹊径?这路是那么好走出的么?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而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