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minv
vminv
关注数: 3
粉丝数: 9
发帖数: 2,005
关注贴吧数: 10
商飞官网上C929技术参数有点保守了 商飞官网上C929相关资料很少,只有很简洁的介绍。 但这技术参数太保守了呀,280座12000公里不够用呀,好歹标准款对标波音787-9,往后再蹦蹦争取追上A350-900才行
老外飞友对C909(ARJ21-700)的几点评价 实事求是地讲,说C909像MD95或B717都不准确。 赞同第二位飞友的评价,不管是从机身尺寸还是座位数来讲,与C909最接近的同级机型都是DC9-10 但又如何呢,C909的航电升级了舒适度也尚可,成本能控制好的话还是很适合发展中国家使用的。
老挝航空即将引进并运营商飞C909 据老挝航空一位发言人透露,该航司即将引进商飞C909客机,用于执飞万象=昆明,万象=广州航线。 多位来自老挝航空的员工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了在中国商飞培训的照片,表明该航司确实有一组员工正在上海的中国商飞客户培训中心接受机型培训。据称最快2025年5月就会交付第一架,并很快投入运营。(附图来自网络,侵删) 此前老挝曾引进运营中国制造的新舟60客机,搞不好会比越捷航空湿租的商飞C909还更早投入商业运营。 唉越捷航空那两架湿租的C909也不知卡在哪了,至今未投入运营。(附图来自网络,侵删) 文莱初创航司骐骥航空也曾意向购买15架商飞C909和15架商飞C919,但尚未获得该国航空监管机构的运营许可。希望早日走完流程,先接几架C909先运营起来也好呀
C909最有实力的竞争对手E190-E2收获全日空20架订单 中国航空新闻网讯:据“路透社”2月25日报道,日本全日空航空25日表示,该公司计划订购多达77架飞机,以补充其机队并应对不断增长的旅游需求。全日空航空表示,就飞机数量而言,这笔订单是该公司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订单,按折扣前的目录价格计算,价值超过2.1万亿日元(140亿美元)。 该交易包括68架确认订单和9架可选订单,总购买量涵盖30架波音飞机、27架空客飞机和20架巴航工业飞机。这些飞机的交付预计将在2028年至2033年间进行。 具体而言,全日空将为国际航线引进18架波音787,为国内航线订购20架巴西航空工业E190-E2。为更新正在运营的飞机,全日空还将订购14架空客A321neo和12架波音737。 全日空的订单也标志着巴航工业最新一代E2支线飞机在日本取得突破,这笔交易也是日本努力促进国内支线飞机产业发展的一个转折点。全日空此前曾订购了至少15架由三菱重工业公司开发的日本国产SpaceJet(MRJ)支线飞机,但MRJ项目于2023年因交付延误而最终下马。正被拆解的MRJ原型机即将进入日本民航市场的巴航工业支线客机E190-E2 总结三点: 1,网上总有一些人唱衰巴航工业,但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ERJ系列支线客户如E175,E190-E2还是有比较强的市场竞争力的,巴航工业目前也仍然是全球第三大商用客机制造商、第一大支线客机制造商。 2,以小本子的尿性别去指望本子家任何航司会来买咱的C909,就算不买ERJ也只会去买A220甚至ATR-72,鉴于CRJ900被三菱公司收购且已停产,希望华夏航空机队里的CRJ900合适的时候可尽早出手,用C909替代。 3,不要小瞧了E190-E2的市场竞争力,除了这次的全日空,早前新加坡酷航也引进了这款支线客机。C909要打起精神在东南亚、中亚、东欧和非洲市场多下功夫。不要问为什么不提拉美、南美市场,懂的都懂。
希望C909能早日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运营,铺满祖国天空 截止到2024年底,国产支线客机C909(ARJ21-700)累计已成功交付150架+, 很多时候都能看到同时50架+在执飞航班飞行任务。 目前就剩西南方向没有C909的身影了,按理来讲C909是能够用胜任在高原机场、高高原机场的运营的。 希望有航司早点在云贵高原青藏高原开飞定期航班,那样C909就能铺满了祖国的天空了。
首架机身印C909标识的量产机出现了,东航B-099P 自中国商飞官宣ARJ21改名C909以来,交付给航司的飞机机身上还是一直印着ARJ21-700的标识。 本以为要等真正的新构型出来才会开始用C909标识,哪曾想近来就有飞友拍到东航家B-099P印着C909, 可能新交付的C909机身上印ARJ21还是C909由航司自主决定吧,尚不清楚B-099P铭牌上机型是写ARJ21-700呢还是C909,后续希望有飞友坐到这架飞机时有照片放出。 原本已有ARJ21机队的航司可能还是会选择印ARJ21-700维持机队的一致性,新客户的话不知是否还能自主选择。图源见水印,侵删
商飞官网放的C909照片挺好看 官方宣传口径基本已统一为C909了,就是不清楚何时交付飞机机身和铭牌上会改过来
C919执飞新航点,上海=广州商业航班开始了 2024年6月14日,C919执飞上海=广州首趟商业航班MU5309, 这张图里要是再有一架上海飞往北京的就小完美了。 期望航司多多接机,早日让C919飞满祖国的上空。
改名长沙大学要多加油尽快啊 改名真的要加油尽快啊,现在出生人口正逐年下降以后生源只会越来越少,不抓紧改名以后就更没有可能了。 今年又有5所高校成功由学院改名大学。
C929咋一点消息都没有啊 C929到底还要不要跟大毛合作?一点消息都没有
波音737MAX正慢慢回到中国上空,订票时机型码为7M8 波音737MAX正慢慢回到中国上空,南航率先启动了此机型的复飞。 目前在广州=郑州,广州=乌鲁木齐都有737MAX执飞的航班。不管多大的事情,时间终将冲淡一切,渐渐遗忘。 737MAX执飞的航班上座率还不错,几乎无人介意或者买票时压根不会管是什么机型。 2019年737MAX全球停飞,中国在役数量高达97架,比波音老巢漂亮国还要多。 国内航司损失惨重,索赔无果。南航率先复飞737max后估计其他航司也会重新启用,或早或晚而已。 国内拥有10架以上737max的航空公司有:国航、南航、上海航空、海南航空、厦门航空说句题外话:自新冠肺炎疫情全面放开以来,机票是一天比一天贵
#涡桨支线客机# ATR42有望重返中国市场,新舟要加油呀 ATR42为30-50座级支线客机,30座得多宽敞啊,豪华通航客机? 国内暂时无直接竞争机型。 而70座级的ATR72是新舟700的直接竞争者,新舟700要加油呀68座的新西兰航空ATR-72
ARJ21执飞的上海=温州航线5月23日起恢复运营 5月23日起数数航空(一二三)开始恢复运营了,每天都有航班。 ARJ21在空数量会更多一点。希望别再有哪个城市出大纰漏了,现在跨省出行实在太难了
ARJ21和E190在空数量对比 看着满天飞的E190,真是替ARJ21着急,ARJ21的在空数量任何时段看没有超过10架的。 这两款支线客机装备同款发动机,都是CF34发动机,E190用的是CF34-10E; ARJ21用的是CF34-10A 天津航空和北部湾航空有在运营E190,利用率也都不错。E190最大106座,而ARJ21只有90座。天津航空的E190在空飞行的E190遍布各大洲,欧洲上空更是密密麻麻。中国上空也有不少。江西航空的ARJ21, 涂装看起来还是不错的ARJ21利用率是真的不高,偶尔能看到华夏航空和成都航空有航班在飞 按理说现在国内民航业低迷,更应该多用ARJ21这种支线客机飞啊
阿里通信亲心号估计是真没救了 170亲心号使用体验是真越来越差了! 绑不了QQ, 注册不了邮箱,甚至很多网站帐号都注册不了。 支付宝倒是一直在推阿里宝卡,也不知是什么号段。
也不知ARJ21在空数量何时能超过ATR-72 在天空中飞的客机数量第一第二位永远都是A320和B737,那是短期内国产客机无法企及的高度。 要求也不高,希望早点超过ATR-72
阿里通信的170号还有希望吗? 阿里通信的号还有希望吗? 能熬到携号转网的那一天吗? 感觉虚拟号段早就被放弃了,基本上打车 、物流、快递、骗子在使用。 论坛帐号,电子邮箱,美团等都不接受虚拟号段注册。也就只能用来接接快递电话了,唉😔
大家来猜猜C919和MC21哪个会率先交付进入商业运营? 俄罗斯MC21:俄罗斯最近加快了MC-21客机的试飞进度,力争在2021年交付航空公司进入商业运营。 MC-21客机的载客量为150至211人,首飞时采用的是普惠公司PW1400G-JM发动机,研制过程中遭到西方制裁断供,转而采用俄罗斯国产PD-14发动机进行试飞继续推进。 联合航空制造公司发布的新闻稿称MC-21已经取得175架确定订单,而塔斯社称MC-21取得了285架订单,其中185架为确定订单。MC-21将与同级别的空客A320和波音737系列飞机竞争,同时也将与中国商飞C919客机直接竞争。 中国商飞C919:C919中型客机是我国按照国际民航规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中型喷气式民用飞机,座级158-168座,航程4075-5555公里,于2017年5月5日成功首飞 ,截至2018年2月26日累计获28家客户815架订单。 2018年2月6日,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宣布2021年交付首架C919单通道客机。 2021年1月,C919大型客机高寒试验试飞专项任务近日取得圆满成功。以验证在极寒条件下飞机各系统和设备的功能和性能是否符合适航条件。 2021年3月1日,中国东方航空与中国商飞公司在上海正式签署C919大型客机购机合同,首批引进5架,但应该是由一二三航空负责运营。 C919项目启动晚于MC-21,从项目启动到首架飞机下线的时间间隔,C919要短于MC-21。但是从下线到首飞的时间间隔,MC-21要短于C919。作为一个之前从未有过100座级“大飞机”设计制造经验的中国商飞,研制进程能和MC-21旗鼓相当,已属不易。
新舟7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完成 年度目标:新舟700飞机2.5g稳定俯仰(限制载荷)试验顺利完成 2020年12月19日上午,新舟7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机顺利完成2.5g稳定俯仰(限制载荷)试验。这标志着新舟700飞机首飞前全机限制载荷工况试验全部完成,机身、机翼、尾翼及大部段连接结构设计满足限制载荷要求。新舟700飞机静力试验2020年度目标圆满收官。上午8点55分,局方代表宣布“新舟700飞机通过制造符合性检查,可以开始试验”;9点36分,试验完成全部内容。随着局方代表宣布“经现场目击,按照试验大纲试验完毕,可以结束试验”,现场响起热烈掌声。 该项试验是全机主结构最为严酷的载荷工况试验。为了保证试验的顺利进行,西飞民机、一飞院和强度所及相关参研单位密切配合,积极协作,精心准备,通过科学的试验设计、严谨的试验数据分析,规范的试验实施,保障了试验的顺利完成,保证了试验过程可控、数据真实,结果有效。
新舟700静力试验机完成起降构型极限载荷工况试验 2020年11月10日上午,新舟700静力试验机在强度所圆满完成飞机起降构型急剧俯仰限制载荷工况试验。 为了保证试验顺利进行,新舟700飞机全机静力试验联合团队紧密配合,周密准备。开试前,局方代表开展了制造符合性和相关试验文件的检查。 上午11:20分,试验正式开始。新舟700全机静力试验机联合团队在现场全程参与试验。 本次试验,是全机67%极限载荷工况试验中的重要一项,主要是对平尾盒段、前后缘、垂尾盒段和升降舵等结构进行急剧俯仰工况的考核,涉及平尾、垂尾、后机身及机身其它各配载段载荷。试验分为限制载荷试验、限制载荷带一倍气密试验、带环境因子限制载荷试验。 试验历时近5小时,局方代表全程监控试验过程,试验的成功验证了飞机结构满足适航条款,验证了新舟700飞机结构传力分析合理性,为后续设计提供了试验依据。试验结束后,局方代表对试验结果进行检查,并针对试验数据与技术团队进行交流沟通,局方代表认为试验数据合理,结果可信,试验通过。 转自中国航空新闻网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