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兮飞扬 欧宇云
为雨,润泽五湖;为云,飞扬四海!
关注数: 1 粉丝数: 1,020 发帖数: 30,001 关注贴吧数: 8
易经三原则 易经三原则 《连山》、《归藏》以外,《周易》这门博大精深的学问当中,有一个原则亦称作“三易”。意思是说《易经》包括了三个大原则,即一,变易;二,简易;三,不易。研究《易经》,先要了解这三大原则的道理。 第一, 是变易。所谓变易,是《易经》告诉我们,宇宙天地自然中的万事万物,没有一样是一尘不变的。在时空当中,没有一事,一物,一情况,一思想是不变的,不可能不变,一定要变。万事万物,随时随地,都处在变化当中,非变不可,没有不变的事物。所以,学《易》之人,首先要知道“变”的道理,要懂得“变”的智慧,不但知“变”,懂得怎样“变”,而且还要能够适应这个“变”,这就是为什么不学《易》不能为将相的道理。在《易经》中,变的原则和根本是太极中阴阳的消长变化,这是事物内部的质的“变”,由于太极内部质的变化而引起外部量的变化,这是事物外部的量变;由于阴阳共振与阴阳相互感应而引起其余事物太极内部的阴阳变化及至其有某种表现形式,这是事物之间的变化。变化多端,但不外乎阴阳这个根本,太极这一原理。所谓“天下之动,贞夫一者也,其大无外,其小无内”就是说的天下的任何动态与变化都是依从太极原理;《黄帝内经》云:“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这就很明确地说明了天地之间的任何变化都是阴阳变化消长的结果,就连五行生克也是由阴阳消长变化推导而出。以往的任何书籍中都只说“变易”,但根本没有说清楚“变”的原则,怎样变。在这里就很鲜明地说出了宇宙天地自然万事万物“变”的总原则:阴阳消长是变化的根本,也是最大的原则。 印度佛学中有一个名词“无常”,这个名词被一些佛教信徒把它慢慢变成带有迷信色彩的词汇了,城隍庙里塑一个鬼,高高瘦瘦,穿白袍,戴高帽,舌头吐得很长,名“白无常”。而且说“无常鬼”来了,人就要死亡了,这是迷信。在很多电影里面,我们也经常看见“黑白无常”二鬼,称之为“索命追魂黑白无常”,这其实是一种误会,“无常”是一种佛理,意思就是世界上没有一种东西能永恒存在,所以名为“无常”,这就是《易经》中“变易”的道理。“黑白无常”也正是河图中白点与黑点的形象代表,阴阳代表,“黑白无常”也就是说阴阳无常,阴阳共存,相互消长,相互共振和感应,万事万物都依从阴阳消长变化规律而“变”。 第二, 简易,所谓简易就是“易则易知,简则简从”,《易经》可以说是一种“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法则,只要我们弄懂了它的原理法则与应用方法,既易知,又简单易行。《易经》将宇宙自然天地万事万物都进行格式化,用一定的原理规则与方法来告诉我们应用,甚至我们只要知道它的用法而无须知道它的原理规则都可以准确无误的使用它。这就是《易经》的“简易”。宇宙自然天地之间万事万物,变化纷呈,有许多是我们现在的智慧所无法了解的,但万事万物,“有其理必有其事”。有其理无其事者,那是我们的经验不足,科学的实验还没有出现。“有其事不知其理”那是我们的智慧不够、经验不足,找不出它的原理规则而已,换句话说就是:宇宙间任何事物,有其事必有其理,有其理必有其事。我们有个弱点,就是对自己不了解的事物难以接受,甚至执否定态度,斥为封建迷信,大家对《易经》也有一种根深蒂固的误解,因为不懂其真正的原理和规则,但任何一件事物都有它存在的道理、原因和方法,不能说自己不懂就指为不科学,《易经》才是最大的科学,反过来,我们不用责问《易经》科不科学,而就问问科学易不“易经”,不要用科学来指导《易经》,而应该用《易经》来指导科学,因为《易经》是宇宙自然天地之间最大的原理规则,是千万年来最大的科学。而《易经》正好为我们探究其原理规则,形成一套“放之四海而皆准”亘古不变的真理,使我们得以运用天地之道。这套简易的方法就是太极阴阳五行原理,八卦原理,宇宙全息原理,河洛数理。 第三, 不易,所谓不易就是易经中的亘古不变的原理法则,太极时空阴阳五行生克原理,八卦原理,宇宙全息原理,这些大法则是千古不变的,永恒存在的。这就是易经中不易的东西,“宇宙在手,万化由心”,“万法归宗”都是说只要掌握了这些大规则原理,就可以知道宇宙自然天地之间的任何变化,也可适应这些变化,可以充分运用这些变化。“万变不离其宗”,这个宗就是易经应用中不变的原理法则。 综合起来:易经中所谓“变易”,“简易”和“不易”,其实就是:变化的是阴阳,简易的是运用方法,不易的易经的原理法则。 所以,我们学习《易经》就必须从这三个方面着手,紧扣这三个大的原则,一是用太极阴阳五行变化的原理来学习分析;二是用简易的方法来运用,甚至可以依据易理创造出更为简单的运用方法,“大道至简”;三是时刻紧扣易经中几大“不易”之原理规则,做到“万变不离其宗”。 当然这也是个人观点,我个人觉得研究易经如果对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对太极、阴阳,四象、八卦的形成没有一个透彻的理解和领悟,其余的都免谈,只能玩玩占,析析卦爻辞,当然对一般人来说,有这些也就足够了。
八神细致区别【部分】 八神细致区别 值符:临值符是头等大事,重要的,有贵人相帮助的。但这个贵人能不能帮上你,一是取决于值符是不是旺相二是落宫的三奇六仪是否旺相。有时候值符虽然帮你,但弱就不明显。三是古人讲,临值符百灾消除,临值符千灾万祸化为尘。一般说来,临上值符就没有大的问题,不会出大事,因为基础有保障。 按刘文元的观点,值符、值使不都是主流力量吗?为一局之主流,这个旺相与不旺相又如何判断呢? 这个旺相应该是从其月令来说的?还是从其落宫来说的? 腾蛇-----腾蛇临生死二门,主有怪异的事。临别的门,就不能这样断。特别是在判断疾病时,有时腾蛇代表的是转移和变化。而有时代表的是异病。但究竟是什么?一般说:时干临生死二门乘腾蛇或天芮星临生死二门乘腾蛇,多为外邪侵扰(异病)。一般说来,不管测什么事,临腾蛇,都主虚假,不真实。 白虎----也代表阻力和压力,代表阻隔。但是,测疾病临白虎,未必就很严重。白虎,代表突发性的,突然的,突然产生的压力,因为白虎本身就是一种动态符号,代表快、迅速。测病临白虎,严重是严重,但一般并没有死人。临白虎,也代表此人有能力。伴君如伴虎,首先是因为你有能力才能伴君,你虎的才能。有能力的人压力才大,所以白虎代表压力。白虎代表阻隔,但是这个阻隔与庚所代表的阻隔是不一样的。白虎的阻隔,是通过自身的努力和行为能够突破的。而庚的阻隔不能突破和逾越。只能搁置和保存。如同台湾问题,南沙群岛问题就是庚。港澳问题是白虎。对于白虎,只要你有能力降伏他,他就为你所用。要注意:有些符号有相类似的信息,但他们的性质和含义是不一样的。如果一样就没有必要用两个符号了。白虎与伤门都代表紧察。 白虎,是正在执行,正在工作的紧察。而伤门一是代表职业是紧察,但未必正在执行紧察的权力。二是伤门代表紧察机构,并非是指一个人。另外,临白虎,也代表是重要的,有价值的,重大的事件。 玄武----临腾蛇与临玄武是有区别的:临腾蛇,不真实,假的多。而玄武,不一定是假的,是指不清楚的,不明确的,暗昧不清的。测信息,临玄武,主道听途说。测疾病临玄武,主不真实和模糊。测具体事,临玄武主事件不清楚,状态模糊。 请大家补充同时斧正
胎产预测原则 胎产预测原则 作者:刘文元 以坤宫为产母,以坤宫所临之天盘星为胎儿,阳星为男胎,阴星为女胎。 若天禽星临坤宫,主双生。阳干主男孩,阴干主女孩。 凡占有孕否,以求测日之日干查12状态,若求测者年命地支临日之胎地,又不逢空亡者,必孕。如甲子日有人占孕事,其年命地支为酉,因为酉为甲之胎地(甲木长生在亥,沐浴在子。。。。。。胎在酉),如此,可断求测者(女性)必有身孕。(加注:按作者的一贯用法,甲子日应该以甲子所遁藏之戊干为用,而这里为什么又要用甲呢?在书中不是自相矛盾吗?其实,按照我的看法无论是哪个六甲,其干都应该用甲。这里也即说是年命地支落在日干之胎地就行了。在预测胎孕中应该以年命为用神,因为这是大事,大事应该看年命的。) 另一种情形是:求测人年命天干落求测日日干之胎地,且不逢空亡者,其必怀孕。如甲子日,一位年命为丁巳之女性求测,其丁落兑宫,兑为酉,酉为日干甲木之胎地,则可断其必有孕在身,余仿此。(加注:从上面两种情形来看,可以综合为:年命无论干与支,只要是落入了日干之胎地,即可断其怀孕。) 凡占孕何日生产,则以坤宫为产室,天芮星为产母,天盘所得之星为胎儿。 天芮星克天盘之星者,主产速; 天盘星生地盘星天芮者,为子恋母腹,产迟; 天盘星克地盘星者,主母凶; 地盘星克天盘星者,主子亡;若得旺相气,乃奇门吉格者,方吉; 如果天盘星所乘之干入地盘墓,为子死母腹内; 天地二盘乘凶门凶格者,子母俱凶。 古法又有以坤宫上所得之门为胎儿,阳门主男,阴门主女。坤宫为产室,产室克门,胎不安;门克坤宫,孕妇身体常有病不安。 遇伏吟,主子恋母腹,胎稳而产迟。 遇白虎主产速。 若门到坤宫休囚入墓,很可能是死胎,若临三奇则吉利。 以坤宫所得之星为胎神,以坤宫所得之干为作胎之日,以对冲坤宫天盘星所得之干为产期。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