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修罗♤♋ 蒙大拿的咆哮
不负如来不负卿
关注数: 697 粉丝数: 1,060 发帖数: 86,990 关注贴吧数: 574
纯探讨 请勿撕 胡言乱语说说盏 纯玩非商 个人一点不成熟的感觉 贴吧最近挺不错,各方言论慢慢汇聚,讨论的不亦乐乎,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玩家也是各抒己见,我认为这是好事,贴吧本该是讨论 探讨的地方,没必要非x类的不玩,也并非排斥打压x一类. 现在说正题 ,以下几点欢迎诸位大咖拍砖… 1-就是仿,仿的含义确切来说是像或者类似的意思,但是动不动就拿出个老片对比新的,总是给人一种 你看我这仿的和老的无二的感觉……问题是咱抛开别的,只说东西谁敢说自己的东西和老的真正意义做到了无二,难道穿越到宋代让宋徽宗鉴赏??既然是仿古也没必要假设说在古代如何如何……我还假设我拿1000元穿越到70年代去建阳收老盏呢…有用么?? 2-再有现在贴吧排斥创新,那么国级大师李达和陈大鹏的盏 无论形和釉 现在能找到对比的老片么?如果对比不上,就证明国级大师的盏没有当下仿古的好么??? 难道齐白石的虾画出来要拿个清代 明代的书画里的虾比较一下? 宋徽宗的瘦金体难道是仿古仿出来的? 五大名窑为魁的汝窑是越窑的改进和延续,高丽青瓷也是如此,难道青瓷类必须按着一种模式去制作? 清代的青花已经开始用上了钴难道和明代的比较也是垃圾了么?? 3-就是大师的含义,大师在各类文玩吧如雨后春笋,盏吧也不例外,莫非就是那些一直仿没有自己理论和研究成果的就是大师?纵观国内外哪个能被称呼大师的人不是开宗立派,独领风骚的人呢? 时代在进步,固步自封 和 当年的闭关suo国,一样可笑,任何时代必然产生适应当下条件的产物,东西如何也不是我或者几个人在贴吧里就能说得明白的,最后还不是要市场去认同? 仿古没错,创新也没错…借鉴古人与突破当下都是正确,本来就应该相互理解和包容,贴吧也是玩家交流 探讨的地方 ,没必要必须说一不二吧? 艺术本来就是时代的产物 任何能叫艺术的物品,都是有其独特背景之下产生的…大可互相参照与借鉴…… 祝大家开开心心每一天 也祝吧里的专家和大师们万事如意
瓷器收藏鉴赏专业用语。挺有意思的转一下… 藏瓷鉴定术语:  1.捡漏:在古玩市场上用低廉价格买到了价值较高的古董。  2.打眼:在古玩市场上由于鉴定失误,把仿品或赝品作为真品购买。  3. 掌眼:受人之托,为他人鉴定古董的真伪和艺术价值的高低。  4. 金属镶边:瓷器口边有所缺陷(如口磕,毛边等)用金属材料(金、银、铜、锡等)包镶遮盖。  5.窑裂:由于窑内火力不匀,胎体受热不均而出现的裂纹。  6. 缩釉:由于胎体不洁,所施釉在烧制过程不能全部覆盖在表面而缩向他处,而露出胎体。  7. 纹:因胎胚纹薄,偶受轻微碰触而产生的极细的裂纹。  8. 磨口:瓷器口部经碰撞而损伤,影响观赏价值,用砂轮等切割工具将受损的口部修磨平整。  9.冲口:器件因冲撞在口边出现的裂痕,这种细小裂痕长短不一,有的甚至不易看出。  10. 截口:器件的口部或颈部因碰撞而损坏,而器身完好无损,为保持一定的观赏价值,将损坏的器口或颈部截去,修磨平整。  11. 崩口:器件因碰撞而造成口边崩缺。  12. 毛口:器件口边有细微损伤、釉面断续剥落,手捋微有毛糙棱刺感。  13. 残耳:器件原饰耳部分或全部受损。  14.磨底:器件足底原来挂釉、后因某种原因,有意将底釉磨去。  15.炸底:因投放物件或外部冲击,而致器底产生裂纹。  16.炸肚:器件的腹部因烧制时受热不匀,或烧成后被撞击而形成的裂纹。  17.棕眼:器件烧制过程中,釉面中的气泡受热胀破,而形成的无釉小孔状。瓷器  18.刮底:一种不施釉的毛底,在制坯用竹片等工具刮削而成。  19. 旋纹:以旋转方式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同心圆纹。  20.跳刀纹:以刀或其它工具在放射状刮制器底、器足而形成的跳刀痕。  21.火石红:无釉的砂底上在烧制过程中自然由胎体沁生的浅红色。  22. 米糊底:露胎无釉的底足,有较多的黄褐色或黑褐色斑点。  23.猪油白:器物的底足像涂了猪油似的泛白,抚之有光滑如玉的感觉。  24. 酱口:明末清初的器物口沿上往往施一种酱黄釉。  25.后加彩:在以前的旧瓷器上加彩绘,低温烧制形成彩瓷。  26. 窑粘:瓷器坯体在烧制过程中与其它坯体粘连在一起,出窑后在器件上留下粘连的痕迹。  27. 后配:器物的某些原配部件,因种种原因缺失,为保持器件的完美而重新配置。  28. 磕缺:器物因碰撞而造成损缺。  29. 支钉: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器具,用坯泥或其它耐高温材料制造,用以支持瓷坯。常用支钉有3-7个支钉,支钉有粗有细。  30.垫饼:瓷器烧制过程中的一种耐高温材料,用以垫持瓷坯。常用3-6块。  31.蛤蜊光:瓷器越过百年后釉面自然氧化出一种原素,迎光侧视,隐约可见五光十色。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