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上文哥1 海上文哥1
关注数: 137 粉丝数: 4,669 发帖数: 27,732 关注贴吧数: 34
关于我厂新教练 关于我厂新教练的看法 结合目前为止的各方面消息,我厂新教练人选基本上大家心中有数了。有些人反应过激,贴吧满满地负能量看不上新教练,甚至于还鼓吹重头再来的闹剧。为此,我想简单谈谈对于新教练的看法。 现有安胖子,囧叔,雅尔丁等众多明星教练,为何我厂熟视无睹?原因是相当复杂的,首先就是财政预算方面的考虑。以前我厂每年都吹牛7000万转会预算,结果最后用了多少,大家都明白。本赛季史无前例认怂了,只有5000万。实际上操作起来,按照往年的惯例,只会比7000万的牛皮更少。连续二年回不了欧冠,不但失去奖金,而且影响到商业赞助,这对于我厂自给自足的财政打击可想而知。教练提前下课,又赔了下赛季工资1000万,雪上加霜。假如此时聘请安胖子等人,工资800万以上不提,合同至少2+1,如果战绩不佳,再次下课,又是800*2万的补偿金。呵呵 其次,改革教练专权独大的弊端。表面上看,我厂未来权力划分为加秃和米斯林塔特二人身上,有点类似于早年邓恩和温格的模式。加秃二人都吃过教练专权独大的亏,让他们请位知名教练,坐在他们头上颐指气使,怎么可能?因此请一位听话懂事的年轻教练,才能便于权力制衡。问题又来了,年轻教练资历不足,难服众啊?这事其实好解决。加秃拿出财务报表,下赛季就这么三瓜两枣,要不买球员,要不请名教练,你们看着办吧?没钱,就是这么简单。米斯林塔特出面组建最强教练组,瓜秃木鸟渣叔三大名教练的助教,凑仔一起,水平再差能差到哪里去?老实说,有这种顶级辅助,我阿吧教练组随便一位镇得住场面的,都能去混混了。更何况专业人士? 最后,着眼于我厂未来发展的方向。去年夏天直到冬窗结束,我反复强调,不能续约,续约将导致我厂3/5个赛季内无法翻身。结果还是弄成这样积重难返!3/5个赛季内最现实的目标就是重回欧冠。这个任务,结合我厂现在的人员配置,应该说难度不是很大。我厂已经大伤元气,就算高薪聘请名教练,天价买人,想短期内英超夺冠,等于痴人说梦。给年轻教练一些机会,或许是块宝呢?不行再换人喽。球员和教练一样,不行就要换,哪能死赖着不走的! 我厂最近清洗前任烂摊子6人,其中兽医列文滚蛋,大快人心。这种SB,不是有人罩着,早10年前就好死远点了,可见我厂以前专权管理之混乱。我厂新时代,道路坎坷,前程远大。
关于重建工作球员流动的思考 我厂球员流动多年来一直处于极不正常的状态。打出来的吵着要走,打不出来的鬼混,导致我厂每次都是白菜价格卖主力,不合理的高薪养废柴。长此以往,不但球队实力不断下降,而且财政预算紧张,抽不出更多的资金购买强援。 从我厂目前情况来看,未来极有可能模仿多特摩纳哥利物浦的模式。购买小妖练级,高价出售,再购买小妖练级,如此循环。既能通过低价买高价卖,不断积累资金,又能保证一定程度的战斗力。 这种模式对抗金元足球,确实有成功先例。比如近年的利物浦,亿元高价出售库鸟,转手就是马内凯塔范迪克实力派,实力不降反升,如今的萨拉赫假如出售,至少2亿。而战绩呢?欧冠铁定前二名。如此对比,我厂真是汗颜啊!但是这种模式也有明显缺点,比如摩纳哥和多特蒙德,前几年风光无限,战绩惊人,卖球员动辄也是上亿。可惜卖人卖上了瘾,什么人都卖,如今状态低迷。 我厂要走这条买卖球员的模式,既要保证财政平衡,又要保证基本战绩,难度系数很大。有这么几件事亟待解决: 1、必须在3个赛季内练出一批小妖。 因为我厂现有中前场四大天王实力不弱,就是年龄偏大,估计巅峰时期不会超过三年。三年内带不出一批小妖,后继无人,势必又要重金购买新核。小妖没有练级套现,何来重金打造?克伦克反正死活不会拨钱,到时又陷入两难困境,有崩盘危机。 2、确立外籍球员为主,户口本凑数的建队思路 如今我厂堕落,跟重用英伦帮有直接关系。户口本质次价高,不堪重用。我厂哪有多余的资金和精力浪费在这些废柴身上?像霍尔丁这样的,才能低价刮几张彩票,打得出来最好,打不出来就是凑户口本。 外籍球员现在比较明显,以德语系为主。同时希望关注法国西班牙联赛,这二个地方也出优质小妖,交给米斯林塔特应该问题不大。 3、球队构成要梯队建设,合理搭配。 核心、主力、替补要分别对待。核心是球队关键,一旦出现问题,等于伤筋动骨,一二个赛季内恢复不了元气。多特蒙德摩纳哥之所以低迷,就是卖人卖得太厉害了,把球队核心一股脑卖了。你没有核心构建成熟体系,后面小妖没有传帮带,怎么可能迅速成长?所以我厂美羊羊等四人是建队基石,不可以轻易放弃。三年内练出小妖顶上最好,老化无人顶上的时候,必须重金购买新核。 多年来,我厂有个怪圈,主力永远主力,替补永远替补,导致主力替补之间的差距越来越大。替补只有二条路,要不走人,要不虚耗青春慢慢地废了。等到主力伤停,替补赶鸭子上架,水平惨不忍睹。结果更加不能信任替补,主力回来就是主力,恶性循环开始。主力做大,就会趁火打劫,索要高薪。不给,这个位置无人可用,买人也来不及顶上。给了,又是一笔烂账,害苦我厂好几年,同时带坏队内风气。最近几年,几位英伦帮多次要挟我厂索要高薪,结果一续约马上就大保健踢法。 既然我厂要选择小妖练级模式,那么以后就不应该有铁主力和铁替补之分,谁的状态好谁上。不能死用所谓的主力,要调整替补队员的状态,面对弱队时,宁可冒失分的危险,也要给替补打满全场的机会。这样才能真正牵制主力和替补,使之良性竞争。狂妄自大的主力,无法满足其高薪的,要提前二年,趁高出售。替补顶上当主力,再添补新人替补。如此良性循环。 4、小妖的选择,要重视技术,潜力,意志。 我厂近年球风软的毛病,既有教练原因,也有球员自身原因。因此选择小妖的时候,意志应该和技术潜力综合考量。对于忠诚,个人觉得滑稽,如今这社会急功近利,哪有球员不爱财不爱名的?反正只要留下足够的转会费就行了。 最后,大家都在吵着卖队里这个那个,其实不符合重建工作。现在我厂赢弱之际,许多位置,连个像样替补都没有,卖了至少要购入一主力一替补二人,还有阵容磨合的问题。所以只能补强,不能轻易放弃。当然,个别人合同只有一年,能续约最好,趁机索要不合理高薪的,赶紧卖,不要拖到后面,又是免费走人。我厂这些年吃这苦头太多了。 祝福我厂重建早日成功,真正的枪手永远风雨同路。
米斯林塔特,第二个温格? 米斯林塔特将成为第二个温格? 米斯林塔特离开多特蒙德,凭借钻石眼的名头,找家豪门做个首席球探不成问题。奇怪的是,偏偏选择财政自给自足的我厂,究竟有什么吸引他呢? 表面上看,未来阿森纳将一分为四,加秃,前巴萨高官,米斯林塔特,主教练四人分担。实际上仔细观察,加秃和前巴萨高官做的事情,就是以前邓恩的。米斯林塔特和主教练的事情,就是邓恩出走之前温格负责的。众所周知,我厂邓恩温格的黄金搭档,缔造了我厂温格早期的辉煌,所以四人分担职责,复制过去的成功模式,很正常。 从新教练人选看,前面都是烟幕弹,最近的才是真正的目标。不管是阿尔特塔还是布瓦齐,乃至于穆鸟助教,都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名气不大,薪酬低廉。不过单就个人论,没有一个能够独挑大梁,当上我厂主教练。假如这些人集中到一起,搭建个教练团队,倒是比较值得期待的。而这里面最重要的就是米斯林塔特。 首先负责球员引进。美羊羊等人的转会,已经奠定了他在我厂的基础。未来教练选择球员,不经过他同意,根本不会买。 其次协调球员和教练组的关系。球员买来用不用,他对教练总归有话语权吧,否则买来干嘛? 最后他对新教练人选有很大的影响。在多特时,他和图赫尔及高层发生矛盾。现在要想开展工作,不可能选择一个对着自己的教练吧?哪有成名教练听球探的呢?总归是找一位年轻教练,听话懂事就好。至于训练管理,自然有几位经验丰富的助教辅助。 所以,我厂选择一名菜鸟教练(阿尔特塔或者德语系少壮派)配上布瓦齐木鸟助教,构建教练团队,这种情况出现概率比较大。这种模式成功与否难说,主要是主教练镇得住更衣室吗?美羊羊梅西他娘是嫡系,拉卡272低调不惹事,有些人可能会成为刺头走人。
温格孔明传 白帝城托孤 陆逊火烧连营七百里,刘备兵败退守白帝城,临终前托孤,将蜀汉军政大权托付诸葛亮李严等人。后来李严被诸葛亮罢免,自此孔明专权。 2007年4月,大卫邓恩在董事会据理力争失败,被迫辞职,从此阿森纳归于克伦克管理。后虽设足球经理加秃,但大权归于温格。 刘备,枭雄也。开局一张凉席,装备人才全靠捡,硬生生地建立了蜀汉基业。邓恩,阿森纳崛起的幕后功臣,顶级的足球经理和俱乐部领导才能。二者一样,具有远大的战略眼光,低调务实,举贤任能。 刘备逝世,蜀汉从此失去正确的发展方向,人才凋零,逐步衰落。邓恩出走,阿森纳放弃了追随金元足球的潮流,财政自给自足的小农意识,决定了未来步履蹒跚的发展。 诸葛亮掌管蜀汉军政大权,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温格独揽阿森纳管理人事等权力,日理万机,尽心竭力。二者综合能力远超刘备邓恩,然而最关键的领导才干却远不如他们。偏偏形势所变化,温格孔明却坐上了一把手的位置,独断专权。 专权与分权之争,好比现在五毛美分之争,其实由来已久。大清灭亡,民国时期,议会民主早就实施了,结果贿赂选票,暗杀对手,弄了个乌烟瘴气。所以说,专权未必坏,分权未必好。关键还是在于一把手的能力。能力强,专权好事一桩。能力弱,分权管理比较合理。 后来的事实证明,温格孔明都是顶级的二把手,却不是合格的一把手。蜀汉和阿森纳不可避免地走向衰弱…… 首先糟糕的是,温格孔明制定了一个完全不现实的战略目标。 刘备兵败夷陵,损兵折将,蜀汉元气大伤,自保尚勉强。可是诸葛亮为了自己北伐中原,兴复汉室的理想,却制定了一个主动出击,以攻代守的战略方针。结果六出祁山,寸土未得,连年不断的征战耗尽了蜀汉最后的资源,终成无法收拾的残局。 克伦克实施财政自给自足的政策,极大限制了阿森纳的发展空间。温格的策略是稳定欧冠席位,伺机夺冠。后果就是久盘必跌,拖了好几年,成绩不上不下,最后终于撑不住了,兵败如山倒。 其次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发昏犯了低级而致命的错误。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连奏凯歌,形势大好,眼看胜利在望。却不料盲目信任马谡,失掉了战略要地街亭,导致全线溃退。事后证明,这一次是诸葛亮唯一一次最接近成功的机会,从此以后都虚劳。 温格在我厂财政收入转危为安后,重金购入646,打造出温二代后最强阵容。天见可怜,运气来了。购入切赫那年,诸强疲惫,我厂凭借稳定发挥,获得半场冠军。眼看多年夙愿得偿,登顶直插一步之遥。没想到温格此时犯浑,死活不肯冬季进补一二强援,白白将冠军拱手让人狐狸城。事后证明,这是温格最后一次最接近英超冠军的机会。当时砸3000/5000万就能解决的问题,后来砸3亿也再难重复天赐良机。
已经进入温格下课倒计时了 只要温格在,赢球都是奢望!更加要命的是踢得无头苍蝇,毫无斗志一团散沙,比支保级队伍都不如。 上次我估计5场比赛左右应该有温格下课与否的明确消息,3月2日主场迎战曼城感觉是个临界点。连续二场比赛败于曼城,新援到来的短暂人气已经挥霍殆尽,俱乐部再不给个说法,实在说不过去。 本赛季开始,虽然俱乐部顶着巨大压力续约温格二年,但是已经出现了和以往完全不同的分歧。这种裂痕随着赛程不断发生变化,如今已经到了快撕破脸的地步了。 第一个阶段:赛季开始到兵败利物浦,俱乐部对温格是怀疑观望的态度。假如我厂能够连胜,表现出来重回欧冠的强势,那么就没有后面的事情了。可笑的是,温格是一如既往的稳定颓势,几轮比赛下来,只有眼瞎才会相信我厂能够击败前五豪强。 第二个阶段:大败利物浦到夏窗结束前,俱乐部对温格非常失望,开始了第一次自救措施。由于温格的昏庸透顶,导致我厂面临646免费走人困境,欧冠希望不大的情况下,必须卖出球员止损。加布兽,吉布斯,张伯伦连番甩卖,好在留下来374吉鲁牧师沃尔科特(温格内心暗喜) 第三个阶段:冬窗前,放任不管,继续观察,结果是内忧外患层出不穷。我一直奇怪俱乐部居然对赛季结束我厂崩盘节奏没有丝毫感觉,其实回过头看,高层在这段时间内,主要是观察球员的表现,以决定是否夏季续约。 第四个阶段:冬窗开始,彻底绝望,第二次自救措施。由钻石眼球探组成的新团队经过高效运作,引进了美羊羊梅西他娘,高薪续约厄齐尔,可以说垫定下我厂后温格时代的基石,开启新时代的序幕。当然同时也将沃尔科特科奎林吉鲁扫地出门,这点绝非温格内心所愿,同时也证明温格与俱乐部的矛盾已经开始摆上台面。 从以往多年情况回顾,温格每次都在争四狂魔的时候,往往就是他的嫡系干儿子亲儿子发飙,力保欧冠席位的。所以沃尔科特被卖不但是挖了温格的心头肉,而且彻底打乱了温格的战略部署,关键时刻还是儿子靠谱啊! 其实我们仔细看看,就会发现这次甩卖真的很值得商榷。沃尔科特是我厂现在唯一正印边锋,虽然因为温格的失职行为,导致这种高薪低能白白浪费,而且没有合格替补,但是你卖了他总归要补回来一个速度快的边锋吧?结果没有,就算有合适的人,不砸大钱,赛季中途谁敢放? 最可惜的就是吉鲁,他的战术价值较大,否则法国队前锋群星璀璨,他却牢牢占据主力中锋位置。奥巴梅杨适合防反,吉鲁适合阵地战虐菜,风格不同。再说吉鲁性价比超高,比沃尔科特这种高薪低能强多了,2000万不到甩卖,太亏了。 温格本身技战术调整就非强项,就靠着多年经验丰富,留着沃尔科特吉鲁等这二手变招勉强应付。好比本来就是开螺旋桨运输机的,现在强要他开F22、F35这种新时代超音速战斗机,真要了他老命。俱乐部某种程度上是好意,实际上却越帮越忙,帮倒忙。 从越权强制甩卖教练儿子这种情况看,高层已经开始准备温格下课的实质性工作。因为当教练失去最起码的人事权时,说明他已经失去高层的信任,下课只是时间问题了。 第五个阶段:冬窗结束到现在甚至赛季结束,等待一个适合的下课时机。美羊羊等人强势归来,结果5场比赛下来,不管是战绩还是斗志面貌,丝毫看不出欧联杯夺冠的机会。温格晚节不保已成定局,想体面地退出不可能了。 俱乐部赛季前刚刚宣布续约二年,结果马上要他下课,等于是自抽耳光。所以我觉得高层还是在等待温格摆烂,把这幅好牌面踢成翔一样的场面和战绩,温格自己承受外界舆论山呼海啸般的压力。识相一点的,早托病请辞了,这就是他脸皮厚,固执地坚持。假如今天晚上兵败曼城,俱乐部还不让温格下课,那么基本就是要等待赛季结束了。只要温格还是阿森纳教练,这球不看也罢,反正保级成功。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