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L艾迩 落L艾迩
关注数: 32 粉丝数: 151 发帖数: 9,033 关注贴吧数: 62
在世界历史长河中,有很多名人终身未娶终身未嫁,独自一生直至终老 1 、柏拉图(公元前427-347)古希腊圣贤 2、哥白尼(1473-1543)波兰天文学家 3、达.芬奇(1452-1519)意大利天才 4、伊丽莎白一世(1533-1603)英国女王 5、笛卡尔(1596-1650)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6、帕斯卡(1623-1662)法国哲学家、数学家、物理学家 7、克里斯蒂娜(1626-1689)瑞典女王 8、牛顿(1642-1727)英国伟大的科学家 9、伏尔泰(1694-1778)法国近代思想家 10、康德(1724-1804)德国哲学家 11、贝多芬(1770-1829)德国音乐家 12、叔本华(1788-1860)德国哲学家 13、布坎南(1791-1869)美国第十五任总统 14、安徒生(1805-1879)丹麦作家 15、简.奥斯汀(1775-1817)英国作家 16、恩格斯(1820-1895)德国思想家 17、诺贝尔(1833-1895)瑞典科学家 18、尼采(1844-1900)德国哲学家 19、苏曼殊(1884-1918)中国诗人,作家,画家,书法家 20、嘉宝(1905-1990)好莱坞巨星 21、金岳霖(1895-1984)中国哲学家、逻辑学家、情痴 22、保罗.萨特(1905-1980)法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23、马塞尔.普鲁斯特(1871-1922)法国作家 24、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作家 25、波伏娃(1908-1986)法国作家,女权主义者,萨特的终身伴侣 26、勃拉姆斯(1833-1897)德国古典主义作曲家 27、希思(1916-2005)英国首相 28、文森特.梵高(1853-1890)荷兰画家 29、拉斐尔(1483-1520)意大利画家 30、米歇尔.福柯(1926-1984)法国后现代思想家 31、卡文迪许(1731-1810)英国化学家,物理学家 32、米开朗基罗(1475-1564)意大利雕塑家 33、胡志明(1890-1969)越共领袖 34‘张伯伦(1936-1999)NBA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中锋 35、维特根斯坦(1889-1951)奥地利哲学家 36、克尔凯戈尔(1813-1855)丹麦哲学家 37、阎立品(1926-1996)著名豫剧表演艺术家 38、落L艾迩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所隐藏的巨大阴谋。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河蟹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 这首童谣大家小时候都会唱,但是,这只是一首童谣么? 先做一些简单的判定。首先,这首童谣的主人公,是一个儿童,一个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发生的时间,是一个不用上学的时间——也就是上下学的途中,或是放假中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是在“马路边” ,也是一个会有人掉落“一分钱”的地方。 这首童谣诞生于八九十年代,在这个年代,一分钱也算是比较小的零钱了,掉落这样小的零钱的地方会是哪儿呢?一是菜市场,这里需要这样的零钱;二则是买给小孩儿零食的地方,也就是儿童零食小卖部。那么,事情发生的地点,究竟是这两个中间的哪一个呢? 看回童谣,关于地点,只交代了是在“马路边”——菜市场里会有这样所谓的马路吗?一般而言是不会的,至少机会不大;而小卖部旁边呢?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先假设这件事情在小卖部外发生,那么这个小卖部又会在哪里呢?首先,它在马路旁;其次,它要把东西卖给一些小学生,学校附近必然是比较好的地段。那么,我们大概可以推断,一个小学生,在上下学的途中(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时间,不过因为在学校旁边,这个时间比较靠谱),在挨着马路的小卖部旁,捡到一分钱。 这真的合理吗? 对一分钱感兴趣的有三种人:1,贫困的人;2,极端节俭的人;3,需要小钱买零食的小孩。这一分钱如果是掉落在学校旁的小卖部,会有多少对它感兴趣的小孩儿在旁边?哪个不好,就偏偏轮到“我”来捡?这样一想,出问题了。 所以说,这个地点,不大可能是在菜市场,也不大可能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它偏偏就在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边。 有人说,你这推理半天,得这么个结论有什么意思,无聊至极·····别急,接下来的就有意思了。 谁会在这么一条马路上掉一分钱?而且只掉一分钱? 这个疑问先留着,咱们继续往下读。 这个“叔叔”在我交了钱以后,什么都没有说,而只是“对我把头点”——他为什么不说话?他难道连简单的夸奖都不会? 先解释后一个问题,按照当时的情况,这个警河蟹察他不说话的理由可能有二:1,哑了。难道“我”的运气就这么差,偏偏碰到一个哑巴警河蟹察?明显不对。2,他在思考。一个人的大脑在高速旋转时,往往不想说话,怕打断自己的思路。 如果他真是在思考,那他究竟在思考什么? 这个疑问也留着,先往回看一看。第一句中,“我”捡了钱,第二句中,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找的过程,直接就出现了警河蟹察叔叔——这只能说明,事发地点旁边,刚刚好就有一个警河蟹察叔叔。真是太巧了!“我”刚捡到一分钱就遇到了警河蟹察叔叔,听老师说,捡了钱要交给警河蟹察叔叔,正好把钱交给他! 等等,“我”凭什么就知道他是警河蟹察?总不可能遇见一个人就跟人问“你是不是警河蟹察么?给我证件看看确认一下”吧,必然是因为他穿着警河蟹服。 再等等,他穿着警河蟹服,就是警河蟹察么?九十年代谁家不想从当警河蟹察的亲戚那里搞一套绿警河蟹服穿穿,我妈就是警河蟹察,结果当时我两个姨姨都有警服穿。所以说,穿警河蟹服的,也未必就是警河蟹察。 那这个人,他不是警河蟹察,会是什么? 问得好。 这个人,他穿着警河蟹察的衣服,守在一分钱旁边,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个人,他看到这一分钱了——那他为什么不捡?是不是他嫌钱小,看不起不想捡?还是——那钱根本就是他故意丢在那里的! 他为什么故意丢一分钱呢?一分钱可以引起谁的兴趣?普通人是不屑的,一般只有过路的小孩儿会高兴的去捡——这也正是他的目的所在!他丢下这一分钱,既可以吸引小孩儿去捡,又可以避免其他人关注,也就是说,他需要这一分钱,引起小孩儿注意!像不像在钓鱼? 那他又为什么穿着警河蟹服?答案是,他要用老师教的捡到钱交给警河蟹察来吸引捡了钱的小孩儿来交钱! 那这么个人会是干什么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他是一个人贩子! 这个狡猾的人贩子故意在马路边丢下一分钱,等小孩儿去捡,然后等在那里,或者旁边一些显眼的地方,等小孩儿去交钱——然后,随便的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将这个小孩儿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骗走!这个接口可以很简单,我们不妨为他想一个,“小朋友,你捡到钱,应该跟我去派河蟹出河蟹所登记一下······”这下子我们知道这个警河蟹察在想什么了——他在想借口! 有人会马上找出我的说法的漏洞——你不是说他没有说话吗?而且,最后一句,小孩儿跟他说再见了呀,也就是说小孩儿离开了啊? 说了再见就等于离开了么? 小孩是说再见了,那么这个所谓的“警河蟹察”呢?他怎么不说?——因为他知道,他不会说再见,他要用一个借口,把这个小孩儿骗走——也就是说,这个借口在小孩说了再见以后,而他不说话的时间是在他自己点头与小孩说再见之间,与他没说话并不矛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孩高兴地说了再见,但是,“警河蟹察叔叔”又说“等一等,小朋友!”······然后童谣就没有了下文,小朋友——也就没有了下落。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所隐藏的巨大阴谋。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河蟹察叔叔手里面,叔叔拿着钱,对我把头点,我高兴的说了声,叔叔,再见!” 这首童谣大家小时候都会唱,但是,这只是一首童谣么? 先做一些简单的判定。首先,这首童谣的主人公,是一个儿童,一个幼儿园或者小学低年级的儿童。发生的时间,是一个不用上学的时间——也就是上下学的途中,或是放假中的时间。发生的地点,是在“马路边” ,也是一个会有人掉落“一分钱”的地方。 这首童谣诞生于八九十年代,在这个年代,一分钱也算是比较小的零钱了,掉落这样小的零钱的地方会是哪儿呢?一是菜市场,这里需要这样的零钱;二则是买给小孩儿零食的地方,也就是儿童零食小卖部。那么,事情发生的地点,究竟是这两个中间的哪一个呢? 看回童谣,关于地点,只交代了是在“马路边”——菜市场里会有这样所谓的马路吗?一般而言是不会的,至少机会不大;而小卖部旁边呢?这是有可能的,也是比较合理的。 我们先假设这件事情在小卖部外发生,那么这个小卖部又会在哪里呢?首先,它在马路旁;其次,它要把东西卖给一些小学生,学校附近必然是比较好的地段。那么,我们大概可以推断,一个小学生,在上下学的途中(当然也可能是其他时间,不过因为在学校旁边,这个时间比较靠谱),在挨着马路的小卖部旁,捡到一分钱。 这真的合理吗? 对一分钱感兴趣的有三种人:1,贫困的人;2,极端节俭的人;3,需要小钱买零食的小孩。这一分钱如果是掉落在学校旁的小卖部,会有多少对它感兴趣的小孩儿在旁边?哪个不好,就偏偏轮到“我”来捡?这样一想,出问题了。 所以说,这个地点,不大可能是在菜市场,也不大可能是在学校旁边的小卖部,它偏偏就在一条普普通通的马路边。 有人说,你这推理半天,得这么个结论有什么意思,无聊至极·····别急,接下来的就有意思了。 谁会在这么一条马路上掉一分钱?而且只掉一分钱? 这个疑问先留着,咱们继续往下读。 这个“叔叔”在我交了钱以后,什么都没有说,而只是“对我把头点”——他为什么不说话?他难道连简单的夸奖都不会? 先解释后一个问题,按照当时的情况,这个警河蟹察他不说话的理由可能有二:1,哑了。难道“我”的运气就这么差,偏偏碰到一个哑巴警河蟹察?明显不对。2,他在思考。一个人的大脑在高速旋转时,往往不想说话,怕打断自己的思路。 如果他真是在思考,那他究竟在思考什么? 这个疑问也留着,先往回看一看。第一句中,“我”捡了钱,第二句中,没有任何铺垫,也没有任何找的过程,直接就出现了警河蟹察叔叔——这只能说明,事发地点旁边,刚刚好就有一个警河蟹察叔叔。真是太巧了!“我”刚捡到一分钱就遇到了警河蟹察叔叔,听老师说,捡了钱要交给警河蟹察叔叔,正好把钱交给他! 等等,“我”凭什么就知道他是警河蟹察?总不可能遇见一个人就跟人问“你是不是警河蟹察么?给我证件看看确认一下”吧,必然是因为他穿着警河蟹服。 再等等,他穿着警河蟹服,就是警河蟹察么?九十年代谁家不想从当警河蟹察的亲戚那里搞一套绿警河蟹服穿穿,我妈就是警河蟹察,结果当时我两个姨姨都有警服穿。所以说,穿警河蟹服的,也未必就是警河蟹察。 那这个人,他不是警河蟹察,会是什么? 问得好。 这个人,他穿着警河蟹察的衣服,守在一分钱旁边,我们不妨大胆推测一下——这个人,他看到这一分钱了——那他为什么不捡?是不是他嫌钱小,看不起不想捡?还是——那钱根本就是他故意丢在那里的! 他为什么故意丢一分钱呢?一分钱可以引起谁的兴趣?普通人是不屑的,一般只有过路的小孩儿会高兴的去捡——这也正是他的目的所在!他丢下这一分钱,既可以吸引小孩儿去捡,又可以避免其他人关注,也就是说,他需要这一分钱,引起小孩儿注意!像不像在钓鱼? 那他又为什么穿着警河蟹服?答案是,他要用老师教的捡到钱交给警河蟹察来吸引捡了钱的小孩儿来交钱! 那这么个人会是干什么的?——真相已经显而易见,他是一个人贩子! 这个狡猾的人贩子故意在马路边丢下一分钱,等小孩儿去捡,然后等在那里,或者旁边一些显眼的地方,等小孩儿去交钱——然后,随便的找一个借口,就可以将这个小孩儿在别人不注意的情况下骗走!这个接口可以很简单,我们不妨为他想一个,“小朋友,你捡到钱,应该跟我去派河蟹出河蟹所登记一下······”这下子我们知道这个警河蟹察在想什么了——他在想借口! 有人会马上找出我的说法的漏洞——你不是说他没有说话吗?而且,最后一句,小孩儿跟他说再见了呀,也就是说小孩儿离开了啊? 说了再见就等于离开了么? 小孩是说再见了,那么这个所谓的“警河蟹察”呢?他怎么不说?——因为他知道,他不会说再见,他要用一个借口,把这个小孩儿骗走——也就是说,这个借口在小孩说了再见以后,而他不说话的时间是在他自己点头与小孩说再见之间,与他没说话并不矛盾。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小孩高兴地说了再见,但是,“警河蟹察叔叔”又说“等一等,小朋友!”······然后童谣就没有了下文,小朋友——也就没有了下落。
首页 1 2 3 4 5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