棍武三月 棍武三月
关注数: 20 粉丝数: 43 发帖数: 879 关注贴吧数: 10
转)陕西体工队,为什么会成为打手的摇篮 在西安人的眼里陕西省体工队是一些专们替人打家的,打一次架,顾主给他们50元至200元,用西安话讲”扎势”的50元,动手的200元,我为此很不理解这些人.我用很多时间去了解省体工队员为什么替人打架. 通过朋友的介绍,接触他们,认识他们,了解他们. 他们说这样的情况是有的,但只是少数人,好多是在体委训练过,后来被淘汰了.再一种是在健身房锻练健身的,其他的是社会闲散人员.在一年的时间里见了很多事情,证实他们 说的基本是真的. 我在一年的时间里和退队的体工队员的相处,知道了少数退队运动员为什么打架,替人打架的是离开和退队的运动员,他们生活非常穷苦.同时也是为了虚荣心和金钱. 第一由于他们没有文化更谈不上高学历.从十一二岁他们就被选入体工队,从事各个项目的训练,教练们说:好好练,你们的工作不用愁,生活也不用愁. 但是,运动员们为了出成绩,慢慢地放弃了文化课,专心专一的训练.偶尔上文化课也是走过场打瞌睡.随着年龄的增长,成绩不是很理想或者没有出成绩,十几年的苦练化为了乌有,从事对抗和体力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浑身是伤.虽然他们是国家正式干部.但是他们很多人成了”口袋户口”,更有讽刺意味的是有的好不容易分配了工作,他们早上高高兴兴去工作单位报到下午就下了岗.听到此处我心理不知是何滋味,真是既愤慨又无奈. 就象今年很多报纸报道的那样:国家健将级举重运动员亚运会举重冠军没有钱治病,英年早逝......奥运会冠军在澡堂替人搓背.......原因是什么?沉甸甸的金牌有何之用?看完这些报道好多运动员都哭了.呐喊不出他们内心的心声!!!!所以今年在陕西很多地区没有家长愿意让孩子报考体育专科学校. 此类事情报道过的和没有报道过的,我从他们那里听的太多了:训练的运动员多如牛毛,成名的运动员稀如牛角,很多事情令运动员们是感到无奈的,他们基本上是从农村和外地离家来到了西安,十几年的运动生涯是无忧无虑的.从当了运动员哪天起就领着运动员津贴,吃的也是国家运动员标准,当他们退了队以后,经济就成了问题. 我认识一个退队的运动员,他是练拳击的,在刚退队的前几个月兜里没有装超过一元钱.回家找工作户口却在西安,很多运动员的家在农村,无法适应,十几年的大都市生活他们已经习惯了,再一个父母以他们为荣,回去怎么和父母解释,经过反复的考虑,他们还是留到了西安.由于文化不高,找不到工作连吃饭都成了问题,到处蹭饭,衣服老都是那么几身.体重从80公斤降到了65公斤,听到此处是何感触呢????为了生活他到处”看场子”.挣一些生活费.后来他碰到一个有钱人,给他钱让他去打一个人,他为了生存为了糊口........他后来还去南方打过黑市拳,现在他给一个有钱人当保镖.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