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yllun dyllun
关注数: 0 粉丝数: 28 发帖数: 2,214 关注贴吧数: 0
录音基础教程:缩混--EQ 录音基础教程:缩混--EQ (作者:Kinghand 音乐天使     文章来自:音频应用网站) EQ(一)      首先,还是来说一些EQ的基本概念吧。EQ是均衡器的缩写。它的基本作用是通过对声音某一个或多个频段进行增益或衰减,达到调整音色的目的。当然,EQ还有一个显著的功能,降噪。EQ通常包括如下参数:F(requency),频率――这是用于设定你要进行调整的频率点用的参数;G(ain),增益――用于调整在你设定好的F值上进行增益或衰减的参数;Q(uantize)――用于设定你要进行增益或衰减的频段“宽度”。要注意的一点是:当你设定的Q值越小的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宽,而当你设定的Q值越大的时候,你所处理的频段就越窄。      我们常见的均衡器有几种,一种是最简单的,定频点、定Q值三段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比较低端的调音台上经常可以见到。分别标注:LOW,MID、HIGH来代表他们所处理的频段。这种均衡器大部分属于低端产品,除了增益以外,没有可调性,也比较欠缺专业水准。还有一种是定Q值、定频点的多段均衡器。这种均衡器,在现场扩声的时候常会用到。用于补偿现场的声场。大概从20段左右的到40段左右的比较多见。再有,就是我们现在主要要讲的,录音中常用的不定值均衡器,常见的有3段的或者4段的。这样的均衡器没有任何参数是预先设定好的,都需要我们自己去调整。      接下来,插一个大家常问的问题。那就是:到底在前期录制乐器或者人声的时候,是否需要加EQ?关于这个问题,大家已经讨论过很多次了,每个人的习惯不同,做法也会有所不同。我在这里,只是说明我个人的看法。首先:我们无论对声音作什么样的处理,都是为了音乐的整体服务的。也就是说,直到一首歌缩混完成的时候,我们才真正的确定我们到底想要什么。那么,如果你在前期录制的时候就由于无论任何原因把声音加了EQ处理的话,那么在后期缩混的时候,你就没有后悔的余地了。是不是?      一、降噪      现在,我们先来说一下EQ的降噪功能。我们录音无论是用于何种用途,我们都会希望得到最好的声音,但我们在录音的过程当中,由于种种不可预见的原因,经常会产生各种噪声,或者是我们不想要的乐器泛音。这时,我们可以用EQ来达到降噪的效果。在讲到这个话题的时候,我不得不说的是,我依然坚持我一贯的观点,无论如何,我们要想尽办法争取在前期录制的时候,得到我们能够得到的最好的声音。而不要依赖后期的处理。因为无论你用了多么先进的设备,或者多么高级的软件,后期的处理都会在某种程度上增加声音的损失。而且,在缩混的时候,我们由于要兼顾降噪和音色处理,会使我们的缩混创造受到束缚。      1、 超低频噪声:这种情况可能是由于我们的录音棚建造在嘈杂的市中心,或者录音棚下面有地铁经过导致的。比如,中央音乐学院里面的某一楼录音棚,由于其下面有地铁经过,站在里面会经常感觉到极轻微的振动。这中噪声的频率非常低,并且不在我们任何的乐音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我们可以非常大胆的切他一刀。不过,需要说的是,这种噪声因为其频率非常低,几乎超过了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经常会被我们忽略,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可以利用频谱议来对声音进行扫描,一旦发现这样的噪声,立即去除,否则,当你的音乐缩混完成的时候,会感觉低频部分非常脏而且没有力度。在处理这样的噪声时,直接使用EQ的低切就可以了。也就是把低于某个频率点的声音全部过滤掉。      2、 电器或干扰噪声:我们的录音间当中的电源大部分不会去用动辄十万元以上的高端稳压设备。而且,我们在录音的时候,是有很多设备都同时工作的,那么,就会无可避免的产生电器之间的干扰而导致噪声。其实,很多数字低端调音台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脏,就有一部分是由于这个原因导致的。这种噪声在高频和低频部分都可能产生。我们可以分别用高通活低通滤波来消除他们,当然,这种噪声的消除,要建立在不损失原声音质的情况下。比如,我们可以开启低通滤波,然后逐渐升高滤波频点,直到我们听到全部的乐器原声,然后,我们再关掉滤波,对比一下原声和处理后的声音,看看是否损失了什么。其实,我们要过滤掉的,也就是极高频那一小部分,或者极低频的一小部分。
Ultrafunk R3混响器使用说明 1、输入音量(input):用于控制输入音量大小,单位是dB(分贝)。旁边的Mute按钮,可以对输入到混响器的原始声进行静音。 2、低频滤切/高频滤切(Lou Cut/High Cut):它们是用来对混响的低频与高频进行滤切处理的。 3、预延迟时间(Predelay):可以控制直达声和早期反射声“之间的”时间长度。Predelay是最能决定空间大小的。Predelay值越大,表示产生混响的空间就越大。 4、空间大小(Room size):用于控制产生混响“房间/空间”的大小。所以,可以使用Predelay(预延迟时间)和Room size(空间大小)这两个参数来控制空间大小。 5、散射度(diffusion):用来设置在混响中,“早期反射声”的接近程度。也就是所谓的扩散度! 6、低频衰减时间(Bass Multiplier):可以控制混响中,低频的衰减时间。 7、分频点(Crossover):用于控制“混响低频衰减时间”与“混响高频衰减时间”的分频位置。 8、残响时间(Decay time):它可以控制混响的整体长度。Decay time越长,会带来较长的混响尾巴。 9、高频阻尼(High Damping):用来控制混响中的“高频衰减时间”的频率位置,单位是khz。 10、原始干声(Dry):可以设置“原始干声”的输出音量大小。点击Dry旁边的Mute按钮,可以对“原始干声”进行静音。 11、早反射声(E.R):用来调整“早期反射声”的输出音量大小。旁边的Mute按钮,可以对“早期反射声”进行静音。 12.混响音量(Rerverb):也叫Wet Out,可以控制“混响声”的输出音量大小。同样,旁边的Mute按钮可以对“混响声”进行静音。 13.声场宽度(Width):可以用来调整混响的立体声宽度。当数值为0%时,得到的就是一个单声道的混响效果。 14.输入输出电平表(In/Out):右边的显示仪中 - In用于显示输入电平,L表示左声道的输入音量,R表示右声道的输入音量。Out用于显示输出电平,L表示左声道的输出音量,R表示右声道的输出音量。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