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夜之狼 黑夜之狼
关注数: 160 粉丝数: 176 发帖数: 2,670 关注贴吧数: 14
无味之味的乡愁——有感于叶圣陶《藕与莼菜》 无味之味的乡愁 有些滋味无以言表,甘清爽口又余韵徐歇,是为至善,譬如佳藕与莼羹;有些思绪,似有还无又欲辨忘言,是为至纯,譬如初恋与乡情。 人生难免漂泊辗转。于是乡之于人,便渐渐淡而又淡,几乎淹没在生活的艰辛之中了。但“春蚕到死丝方尽”,乡之于人,却又如藕断而丝连,纵使相隔天涯,只要这根丝线被轻轻触碰,心便俶尔飞忽到乡之所在。皆因乡有亲人与爱友,童年与回忆。于是,这深浓的乡愁,便成了无味之味的游子最恋。 叶圣陶先生的散文《藕与莼菜》便充斥着这样一种似淡还浓的乡情。 何处无藕?何地无莼菜?但故乡的藕与莼菜确乎有着那么一种独特的韵味。 故乡的藕是随着新秋而来的,是伴着质朴、健美的乡亲而来的,是莹白如玉的珍品,也是遍及人家的常味。叶先生怀念的,便不仅是莹白的玉节,也不是清甘甜美的口感,而是随之而至的故乡的情味,故乡的声色,故乡的人……于是确乎成了珍品,在上海果品铺中身价百倍,代价而沽的故乡佳藕,便因少了这一份乡情而使人无从欣羡。于是从家乡辗转而来的藕节,虽已无形可赏,无味可品,却使叶先生忽而忆起故乡来。忆起故乡的人,故乡的景,故乡的情。 藕本是野蔌,而莼则是要盛在金瓯中慢慢品味的佳肴。在上海,莼菜是要上馆子才能享用得到的美食。而在故乡,它却是叶先生春日的家常便饭。盈满了诗情画意的莼菜,因故乡的清新、自由、质朴而亲切,令人心醉。 这一秋一春中饱含了叶先生对故乡的爱恋。 叶先生的故乡原是小镇,远比不了上海这样大都市的繁华。但故乡充满着自由与清新,充满着质朴与善良,充满着纯洁与诗意……这也是大都市的庸俗、污秽无法望其项背的。于是,故乡的佳偶离乡而变成脑满肠肥的阔绰子弟的新食,由爽口甘美如幼女到干涩枯瘠如乞丐,便使叶先生恋着故乡了。 人皆有情,物我相依。叶先生的乡愁,我们又何尝未有?远离亲朋,独在异地,莫说是故乡的佳味,便是偶尔飘忽于耳的一句乡音,也会让我泪盈于睫。 乡愁,是月圆之夜,游子杯中的残酒。未必浓烈,但却醉人;乡愁,是秋风起处的落叶,翩飞倦舞,却终压心怀;乡愁,是雪后初晴,泥上的鸿爪之痕,鸿已远去,心却随行…… 乡愁,是王维笔下“遍插茱萸少一人”的遥忆;是王湾口中“归雁洛阳边”的怅惘;是流沙河床下曾鸣唱过的蟋蟀;是余光中泪眼中长长的海峡…… 乡愁,是淡之又淡的一丝牵挂,是浓之又浓的一缕心魂;是心之所倚,是情之所牵,是魂之所系,是梦之所萦…… 乡愁,是一曲无韵之歌,是一份无味之味的 人间至情。 ——黑夜之狼有感于叶圣陶《藕与莼菜》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