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狐狸1983 小狐狸1983
关注数: 0 粉丝数: 4 发帖数: 1,620 关注贴吧数: 2
怎样使一窝蚂蚁发生动乱 怎样使一窝蚂蚁发生动乱?    一个小男孩在生物课得知:蚂蚁之间主要是通过气味来联系的。当一窝蚂蚁的某一只死了时,其他蚂蚁就会把它的尸体搬到公墓去。    于是他有了如下试验:    先找到蚂蚁公墓,在那里收集了一些被太阳晒干了的死蚂蚁,然后把它们揉搓成粉末,将这些粉末装入一个喷射器里,再喷射到正在蚁穴口踱来踱去的“卫兵”身上。    等不了几分钟,洞穴里的蚂蚁倾巢而出,扑向卫兵,要把它们拖到公墓去。卫兵们当然不干,奋力反抗。但是洞穴里的蚂蚁源源不断地爬出来,越来越多的蚂蚁向卫兵扑过去,扑过去……这真是一场令人难以置信的混战,一场动乱就这样被掀起了。    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动乱呢?    原来,把死蚂蚁的粉末喷洒到卫兵们身上,就会让它们染上死蚂蚁的气味。而蚂蚁王国的法律规定,凡是身上带有这种气味的蚂蚁,说明它已死亡,必须把它送往公墓。它不是在动吗?可那能说明什么问题?蚂蚁自有蚂蚁的理,既然它身上有死蚂蚁的气味,它就只能是一只死蚂蚁!    双方争吵着,搏斗着。    “哎!我并没有死呀!”卫兵叫道,“你瞧!我的脚还在动,我的触须也在动,我还能咬呢!”    “很遗憾,亲爱的朋友,你带有死蚂蚁的气味,这就说明你已经死了,不折不扣地死了。乖乖地去公墓吧!”    以上不过是一个小男孩的恶作剧,相信死蚂蚁的气味很快就会消散,卫兵们也就会很快得到“昭雪”,一切都将会恢复正常。    蚂蚁的生理机制决定了它的愚不可及。    但想想,人不也常常犯这样的错误吗?    一位哲人一针见血地指出:一个思想,即使是假的,也可以影响我们,只要我们相信它是真的。    是的,在一个人群中制造混乱,原来也是这么简单。
转自老子吧。。《无为而治》 1 无为而治 再议无为而治: “无为而治”这句话如果是对君主说的话,是否可以理解为,这是在倡导“君主立宪制”,让人民自己去管理自己,君主只是作为一个“象征”? 道家非常注重实际。道家的个人模式,“年轻”时入世,“退休”时出世。自利为主,利他为辅。。。 在出世修炼前,必须先要入世“炼心”,在得其“法财侣地”的同时,达成与社会互动的“附属结果”。最后才是出世修炼,在寻求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同时,达到解决社会养老问题的“附属结果”。 也就是说道家要求的是“复杂后的简单”----返璞归真。为道日损,首先的是你要有“物”可损。 政治模式:群龙无首----民主制度。 文到这里,是否可以说,道家思想,是对生命,自由和追求幸福的权利的另类解读呢? 然而,中华文化传承至今,由于独尊儒术,导致了绝大多数都被伪儒歪曲篡改,到如今,儒学,依然,俨然像是一名园林管理处的管理员(官之一种);如果我们要想走入中华传统文化的苗圃、花径,我们就得在它手上购买门票。似乎我们只有通过它,才能获取我们想要的东西。 道家的思想是不利于专制的。因此被封建统治阶层打压,迫害。于是道家便选择了“隐”----“天时”不合。 政治制度取决于人民,政治制度的疲软,最终是由于人民的疲软。如果人民大众不能“自觉”,道家也没有什么办法,因为一个在监狱中的人,无论何时,如果有逃离的机会,首先他就必须明白,他是在监狱中,只要他不明白这点,只要他认为他是自由的,他就没有任何机会,没有人能用强迫的方式,违反他的意志,违反他的渴望来帮助他或让他自由。 ======================================== 无为而无不为----顺其自然与为而不争: 顺其自然----比如顺水行舟,不假外力,但前有礁石,又不可任其撞毁,需调整方向予以避开。是顺其自然,而非任其自然。 为而不争----比如逆水行舟,不能任其顺流而退,务必奋争向上,直至事不可为,才顺势而守。是为而不争,而非始终无争。 顺其自然与为而不争,二者都隐含(省略)了一个大前提,即预见事态发展。其基础就是根据客观现实来判断。预见可为则为之,则争之;预见不可为则不为,则不争。 正因预见事态发展这一前设行为,道家才真正是积极主动的“用世”法则,而非消极被动的“避世”法则。因此说道家消极避世,是不正确的。道家才是真正的积极“用世”。 顺其自然,站在无为的角度预见未来;为而不争,站在有为的角度预见未来。二者互动,螺旋上升,将事态发展引入良性循环。(太极“阴阳鱼”) ======================================== 道法自然: 并不是说要道法“大自然”,而是要道法“自然而然”的客观规律。这是否是在鼓励人们探索客观的外在世界及其规律呢?----即科学意识?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