贴吧用户_007JWMX🐾 -
关注数: 0 粉丝数: 6 发帖数: 1,697 关注贴吧数: 0
贵阳蔬菜瞄准海外市场 � 据《贵阳日报》报道 继成为广东、广西市场的“宠儿”后,贵阳蔬菜又将主攻方向瞄向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昨日,记者从有关会议上获悉,目前,我市已将黄瓜、大葱、摆茅晚番茄、荷兰豆等蔬菜选定为进军海外市场的“先头部队”。 据介绍,2002年,为提高贵阳蔬菜的市场竞争力,市蔬菜办着手打造“黔山牌”系列蔬菜品牌。经过几年发展,贵阳蔬菜已形成了以摆茅晚番茄、花溪莲藕、天绿蔬菜、灯塔蔬菜、扎佐萝卜、红枫牛腿南瓜等一批地方特色优质蔬菜品牌。调查显示,在品牌战略的推动下,去年我市蔬菜外销首次突破10万吨大关,比上年增长70.7%。与此同时,外销蔬菜的平均产地销售价比上年同期增长30%,外销品种达到26个,销地扩展到广州、深圳、南京、成都、昆明等21个省市。 市蔬菜办主任陈贵蜀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尽管贵阳蔬菜目前已成功走出“黔山”,并成为广东等省外市场的“宠儿”,但在海外市场,贵阳蔬菜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 为填补这块“空白”,今年贵阳蔬菜将市场开拓的主攻方向瞄向了日本、东南亚等海外市场。同时,针对海外市场要求,市蔬菜办已于日前着手对相关蔬菜协会、蔬菜经纪人进行培训,进一步提高贵阳蔬菜的质量,以确保年内成功进军海外市场。
广东企业巨头入黔谋求商机 � 据《贵阳日报》报道 昨日上午,粤黔经贸合作项目对接洽谈会在贵州饭店举行。粤黔两地160多家企业、520余企业家参加了洽谈会共谋两地合作商机。 据了解,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精神,广东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于今年6月率团考察贵州,并组织了阵容庞大的经贸代表团随同党政团一起来到贵州,共同开展经贸合作签约活动。 此次经贸代表团档次高、阵容大,其中包括了广东广业资产经营有限公司、中国南方电网公司、深圳铜锣湾集团、深圳海王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广东省步步高电子工业有限公司、惠州市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国内知名的68家大型企业参加,这些企业涉及生物医药、食品、电子机械、化工、房地产、电力、钢铁等行业。 在贵州饭店,双方企业分成工业制造组、农商贸组和基础设施组进行洽谈。会场内人头攒动、气氛热烈,两地到会企业有的向与会人员分发企业材料,有的就各自感兴趣的领域与对方展开了商谈,有的就企业发展的信息和经验双方进行了交流。 贵州省和广东省经贸委负责人表示,贵州省与广东省的经贸往来日益密切,希望借助此次活动搭建一个合作交流的平台,把广东企业先进的技术和资金优势与贵州资源优势结合在一起,实现互利互惠、共同发展。
出租车经营权引发争议 经营户说是在“端我们的饭碗”    据新华社电 两个多月以来,贵阳市部分出租车经营户对即将出台的《贵州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特许经营权管理条例(草案)》中,关于出租车经营权出让方式等相关条款表示强烈不满。    记者了解到,出租车经营户与《草案》中相关规定的矛盾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是出租车经营权的出让方式,只有“拍卖”或者“招标”两种。二是优先权问题,《草案》中没有明确这一权力。    出租车经营户说,这样的规定,意在收回他们的经营权,是在“端我们的饭碗”。经营户认为,拍卖的方式只会加重他们的负担,最终要让消费者来“埋单”。饱受拍卖之苦的经营户们一提起拍卖就愁眉苦脸。他们告诉记者,贵阳市一个车的经营权曾拍卖过创全国记录的最高价,达44万多元。而贵阳市出租车10元的起步价在全国也算是高价。    他们认为,根据1993年建设部关于城市客运经营权的若干条例的规定,出租汽车经营权出让方式的取得有四种,除以上两种外,还有协议、地方政府采取的其它方式。经营权到期后,他们应该享有继续经营的优先权。    贵州省建设厅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局局长宋建星介绍说,《草案》并非是新出台的政策,它是把2003年8月省政府69号令《贵州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有偿出让和转让办法》这个地方性法规上升为条例,对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的产权、质押、收费等方面进行规范。    作为主管部门,建设部门在听取出租车经营户意见的基础上,已对《草案》作了修改,把原来的“拍卖或者招标方式”改为“拍卖或者招标公平竞争方式”。至于他们提出的优先权问题,应该由当地政府根据实际情况再作相关规定。    宋建星认为,这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公开、公平、公正竞争格局的有效手段之一,有利于这一行业的规范、健康、有序发展,不存在“端饭碗”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贵阳市的出租车共有2800多辆,其中有2300多辆是个体经营户经营。 经营户细算账 亏本经营难赚钱   据新华社电 在一般人眼里,拥有一辆出租车,就已经是有钱的人了。更何况,有些经营户同时有几辆出租车。然而,我市的部分出租车经营户经过认真算账,发现经营出租车不赚反亏。    出租车经营户代表汤毓龙不否认经营出租车的人中有富有群。但他肯定地说:“绝大多数经营户都是百分之百的负债经营。不是我们经营不好,而是有关部门收的经营权有偿使用费太高。”    经过计算,他说,在取得7年经营权限后,经营户一次性投入就达60.28万元,分别为,行业进入费30万,经营权使用费15.4万,车辆购置及上牌照14万,车载台及计价器8800元。    据一家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我市出租车经营权益相关报告显示,经营户通过3种方式经营出租车都出现亏损。    第一种方式是整包方式。一次性投入60.28万元,每月营业收入6400元,7年中每月需成本费用10214.8元,相数相减,每月亏损3814.8元;    第二种方式是自行管理,即聘用驾驶员。一次性投入60.28万元,每月营业收入16380元,月成本20886.05元,月亏损4506.05元;    第三种方式是发包即单班方式。一次性投入60.28万元,每月营业收入9360元,月成本14154.53元,每月亏损高达4794.53元。    三种不同的经营模式,出租车经营户都做的是亏本买卖。什么原因?记者进行了调查。    沉重的债务,压得经营户喘不过气。汤毓龙介绍说,据他们调查,目前我市的出租车中,80%的经营户都是通过二手车进入市场,价格在20-60万元不等,均价30万元;用房屋、出租车经营权押抵贷款、向亲朋借款经营的占绝大多数,最少的贷款也有15万元,高的有50多万,平均20万元左右。    不仅如此,由于多方面的原因,7年的经营期限经营户还不能跑满。一位姓郭的出租车经营户说,有关部门规定要提前一年更换新车,再减去轮休时间,实际营业只有5年。5年后,经营者又要进行新一轮的投入,又是几十万的债务背在身上。月收入高低平均下来,经营户每月除去债务及日常开支,所余收入仅能维持生活。 不断转让叠加风险 市场呼唤出租车经营权准入退出机制    据新华社电 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经营权是城市政府的无形资产,是一种稀缺的公共资源。随着城市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立科学有效的出租车经营权准入、退出机制已显得迫在眉睫。    贵州省建设厅城市公共客运管理局局长宋建星认为,市场经济条件下,出租车经营权的有偿使用者,应该有进有出,在总量控制、符合法律程序的前提下,形成竞争,才有利于促进这个行业的良性发展。    然而,在我市,由于80%的经营户都是通过二手车进入市场,最终的经营者成为最初的风险投资者。我市部分出租车经营户代表汤毓龙告诉记者:“保值的经营权是出租车经营户敢投资的最可靠保障。”他说,实际上靠经营出租车是不可能找回投资的,赚到钱的都是出卖经营权的人。而接手的“下家”,在通过一段时间的经营之后,又有可能再一次出卖经营权。经过多次转卖,投资风险最终落在现在的经营户头上。    宋建星认为,个体经营户取得经营权后,如果不继续经营,就该把经营权交给政府,而不应该在私底下进行转让,这是政府所不允许的。这样的投资风险政府不可能承担。    据了解,我省城市公共客运交通特许经营权的出让方式,在上世纪80年代末是通过行政审批的方式进行的。90年代初开始在贵阳、遵义、铜仁等城市实行有偿出让试点,在方便市民出行乘车的同时,还先后筹集了数亿元资金,用于各城市道路等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    有关人士认为,一辆出租车背后常常牵扯着二、三个家庭,对于出租车经营权的出让、转让等问题,政府部门要谨之又谨。如何对经营权价值进行科学评估,如何建立合理、稳步的进入、退出机制,如何科学划定经营期限,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分类管理等等一系列问题,应引起相关部门高度重视。只有科学高效地整合社会各类资源,才能实现政府、经营者、消费者多方共赢的格局。
争创全国模范城“五连冠” 据《贵阳日报》报道 昨日,省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省双拥办主任、省民政厅厅长郭猛一行到我市就双拥工作进行检查和指导。 据了解,从1994年开始,我市连续4次被命名为“全国双拥模范城”,实现了双拥创建工作“四连冠”。为使我市双拥工作整体水平进一步提高,市委、市政府、贵阳警备区高度重视,结合贵阳实际,制定相关规定,多形式进行深入宣传。全市上下坚持把双拥宣传和国防教育作为基础性工作,强化了部队与地方、部队与学校的多渠道沟通、合作。认真做好拥军优抚安置工作,去年,我市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群众进一步为部队办实事、解难题,市、县(区)两级政府支持部队建设共拨款1982万余元。与此同时,驻筑解放军、武警、消防等部队积极参加建设平安贵阳、创建文明城市、共建绿色林城、“茅草房改造”工程等地方各项建设事业。 昨日,在市委常委、副市长、市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陈石的陪同下,郭猛一行到南明区龙洞堡办事处、贵阳指挥学校视察。 随后,在金阳新区召开汇报会。市委副书记、市委政法委书记、市双拥领导小组组长秦如培及省武警总队、市民政局、武警贵阳支队、贵阳消防支队、南明区相关负责人参加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市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秦家伦主持会议。 市委常委、贵阳警备区政委、市双拥领导小组副组长冉鄂生在发言中说,贵阳市具有和谐的军政、军民关系,今年是我市争创“五连冠”的关键之年,将化关爱为动力,扎实工作,奋力开拓,推进我市双拥工作新发展。
提供一点资料让外地游客更了解贵阳 贵阳城市基础设施建:1998年以来,贵州抓住国家扩大内需、增发国债和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机遇,多渠道争取和筹措资金,加大固定资产投入。全省"九五"五年累计完成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473.14亿元,比"八五"增长1.6倍,促进了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的迅猛发展,全省基本实现乡乡通公路、通电、通电话。贵州是西南地区的铁路交通枢纽。湘黔、贵昆、川黔、黔桂4条铁路干线在贵阳交汇,贯穿全省;南(宁)昆(明)铁路穿越贵州西南部;株(洲)六(盘水)复线贵州段部份通车;新改建的贵阳火车站正式启用。全省铁路通车里程1639公里,其中电气化铁路通车里程1369公里,铁路电气化里程居全国之首。内昆铁路贵州境内121.2公里建设全面铺开;贵州首条合资铁路--水(城)柏(果)铁路(100.98公里)已进入铺轨架设阶段,建成后将与南昆铁路、内昆铁路联接构成西南地区又一南北大通道。贵阳南站是西南地区铁路运输最大的编组站,日编解能力8000辆,已开通货运口岸,开办大型集装箱业务。"十五"期间贵州将努力建成渝怀铁路贵州段,积极争取建设隆昌至百色、贵阳至桂林、贵阳至珠海等一批出省通道铁路。贵州公路建设速度加快。"九五"期间,全省新增公路通车里程1968公里,改造公路4669公里。到2000年全省公路通车总里程达34643公里,其中,高等级公路1002公里,初步形成了以贵阳为中心,连接川、滇、湘、桂和全国各地,并逐级辐射到省内各地(州、市)、县的综合交通网络基本形成。继贵黄、贵遵、贵阳东北绕城等高等级公路建成通车后,贵(阳)新(广西新寨)高等级公路贵阳至都匀段(135公里)已正式开通,贵(阳)毕(节)高等级公路将在2001年内建成通车。目前已开工建设或即将开工建设、改造的高等级公路有:麻江至凯里、玉屏至铜仁、遵义至崇溪河、清镇至黄果树(改造)、凯里至鲇鱼铺、黄果树至胜境关、黄果树至水城、镇宁至兴义等8条。贵州水运通航里程1899公里,有26条河流通航,北可达长江,南可顺珠江出海。贵州民用航空事业发展迅速。贵阳龙洞堡机场是一座4D级现代化机场,可满足年旅客吞吐量500万人次,高峰每小时2000人次进出港需要。10余家航空公司开通贵阳至北京、上海、深圳、青岛等30多个城市的航班。2000年,旅客发运量69万人次,旅客吞吐量161万人次。随着铜仁大兴机场2001年通航和兴义机场、黎平机场、荔波机场等一批支线机场的开工建设,贵州航空运输能力将进一步增强。"乡乡通电话,天涯近咫尺"。"九五"期间,贵州邮电进入全面发展的快车道。建成了以光缆为主,数字微波和卫星通信为辅的大容量、高速率、覆盖全省的数字干线传输网。2000年全省固定交换机总容量216万门,固定电话用户总数153.71万户;建成干线光缆万余公里,长途业务电路5.4万条;移动通讯用户79.7万户;全省乡镇通话率达100%,县以上城市全部开通会议电视网。城镇建设快速发展,城市面貌日新月异。全省有建制市13个,集镇2462个,全省小城镇城市化水平达26%。贵阳市金阳新区建设正式启动,省会贵阳已成为一座环境优美、布局合理、功能齐全、设施完美、独具特色的内陆开放城市。 2005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好的十件实事项目 》中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1。在金阳新区建设 2 条城市道路。 2。在市中心区建设 7 条城市道路,建设 3 座人行过街设施。 3。新建 15 座公厕、 8 个垃圾转运站、升级改造 4 个垃圾转运站,新建 3 个集贸市场。 4 。贵阳大剧院工程竣工并投入使用。 5。建成贵阳市消防指挥中心。 6。建设雅关截污沟。 贵阳人居环境:长期以来,贵阳市一直致力于人居环境的改善,把“林城”作为贵阳市的名片精心打造,以实现“城区园林化、郊区森林化、道路林荫化、庭院花园化”的目标。 政府为此投入大量建设资金,启动了第二环城林带、循环经济型生态城市、南明河3年变清、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封山育林等一系列城市建设和国土绿化工程。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