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ngzeng2009 jingzeng2009
关注数: 12 粉丝数: 158 发帖数: 4,104 关注贴吧数: 15
我有个大家都不听的建议:下课 看了超级杯和第一场,来自球迷视角的看法,轻拍,理由如下: 1、赛季前训练练了个寂寞,人员与上赛季没有明显变化、主力框架没有变化的情况下,从上赛季结束到这赛季开始,中间这么长时间的训练打造(别提什么国家队集训之类的,每家都有),打法却没有变得更加成熟流畅,推进速度慢,攻坚能力差,缺乏节奏变化,证明主教练的战略战术也就这样了,没有提升或改变空间了; 2、攻守套路匮乏,不同的人员搭配逻辑上应该是不同的打法,高举高打,那就配置充分的中路分球,然后边路传中,提高准确率,这个打法从前年就开始,到现在还没有打的还是乱七八糟,传球穿不准,接球接不到,接到无法摆脱防守,咱们得核心套路竟然打不出来,换下郭天宇,顶上费莱尼,申花还是朱辰杰和将升龙俩人盯一个,跟给换一个样;换上小摩托,刘彬彬依旧从边路传中,简直就是刻舟求剑,机械战术;不同人员搭配下的打法预案到底有没有,问号重重; 3、对申花的阵容到底有没有过深入的研究,申花新引进的10号球员,吴曦的特点,后卫线的组合,咱们得应对是什么?比赛中看到的是防不住10号,吴曦几乎年年对咱们进球,后卫线抗住咱们中锋后,第二道进攻线在哪里?没看到,说明前面的准备根本不充分或者没有经过充分的演练。 4、吴兴涵和小金子缺阵后的应对在哪里?在原来的阵容中,吴兴涵负责边路突破,然后或传中、或分球、或射门,小金子负责在中锋周边游弋抓机会或者传中,行之有效;但是现在事情出了不是一天了,他俩缺阵这件事情时间长短不确定,但是缺阵多半是应该有研究的,研究的结果和预案是什么,或许是七龙珠引援,但是从打法来看,替代效果是0,不要总拿来得晚,没有演练成型说事,都是职业球队,就是干这个的; 5、七龙珠引援的作用没看出来,比赛中上场的新援是孙国文、童磊和小摩托,其中换小摩托从结果来看,明显无法支撑打法更新和提速,孙国文和童磊只是边后卫的调整,某种程度上只是对位换人,跟之前的打法没有本质的区别,从目前引援来看,看看后续的黄政宇和李源一能带来什么改变吧; 6、前锋线的问题是否有预案?克雷桑停赛是上个赛季的事情,前几场都无法上场(已经不追究超级杯到底算算第一场停赛是谁的问题了,正常来说应该追究队务的责任),咱们的预案是什么?从上赛季看,郭田雨的进球效率下滑的明显,那克雷桑缺阵,郭田雨独自无法进球的情况下,咱们得打法预案是什么?没看出来; 其他的问题暂时先不说了,以上几点对于我这个老球迷来说,已经有点难以接受了,这不是一个致力于打造百年俱乐部的常态,没钱有没钱的活法,少花钱有少花钱的打法,但是既然有时间,既然有一些人员进入,既然遇到了一些已经摆在明面上的情况,那就应该在某些方面看到这些事情的应对;以不变应万变是绝对的实力的体现,如果没有绝对的实力,那就应该随机应变,而且有充分的预案,而现在,几近于无,所以,。。。
说下最近的球队感受吧。。 且不说最近的各种场外风波,只说看完两场球的感受。 1、球队战术是有问题的,其实今年球队人员变化除了小郭离开外,其他变化不是很大,理论上来讲,各方面战术执行和配合只会更加熟悉和顺畅,而且目前来看,现在的战术还是沿用了之前的战术,两边的起球为主;但配合的熟悉度和顺畅度明显不够,这说明之前的准备期的战术演练是明显不够的;而且高中锋不在或者新来的中锋(克雷桑)、假中锋(老莫、刘洋、金敬道等)目前并没有代替小郭甚至佩莱的作用,按常理说,球队应该有几套常用的战术根据不同的人员配置来执行,而现在的战术却看不出来没有小郭后的变化;最可怕的是,小郭确定离开是年初的事情,现在是六月份,6个月的备战时间却没有一个新的、成型的战术,你可以说是国脚未归队、外援没到位,但是其他队员在这个过程中的战术练习难道都白费了?这个事情教练说了算,但是从球迷的角度来看,这个赛季的备战期是没有根据人员情况调整战术预案的; 2、球队体能问题。说体能貌似也不完全对,但是看着河南队的队员一个个跑得生猛有劲,咱的队员推进起来拖拖拉拉,不知道是因为战术跑位出不来没法传球还是因为体能问题跑不上去,结果就是球传不出去,只能慢慢的后场倒脚,面对的天气都是一样的,为啥人家的体能那么好,能跑出战术或者位置来,咱的战术推进貌似就没有那么顺畅呢。。 3、球员轮换问题。海口天气热,逻辑上应该加大轮换力度,不知道是替补席上的人员能力不够还是啥原因,今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多少轮换出现,更没有发现新人出彩,可能也跟只有两场有关系,在这两场替补球员中,方昊是用的比较多的,不过貌似上场后发挥的也很有限,其实换球员某种程度上也是在调整战术(个人理解哈),或者针对某个球员的特点,球队在打法上应该会有点不同,这样球员才能在发挥上或者给球队带来的作用上才会有不同;替补席上还坐着陈蒲等一干人,外面打的挺好,回来却又上不了场,连个轮换也没有,这样下去队球员和球队都不是啥好事。 4、进球问题。前两轮进了俩球,一个是角球,一个是运动战,都不是前锋进的,或者说球队现在没有明显的前锋,角球不多说,肯定有练习;单说运动战进球,后卫传球,金敬道前插,这个里面后卫这种传球不应该是常态,但是这两场明显有增多,贾德松、石柯都有,不知是战术安排,还是中场没法传;金敬道前插这个是有必要的,没有前锋的情况下,势必中场的人员的加大位置轮转或者前插的机会,不知道这是郝伟跟曼城学的还是怎样,但现在其他人的前插不太明显,只有金敬道跑位更灵活,如果只有一个金敬道前插的话,无锋阵容今年的进球就比较难了;高中锋战术缺中锋,无锋战术缺穿插,感觉就是现在比较核心的问题。但这种战术问题,理论上来讲,应该是准备期的事情,不应该是现在联赛开始两轮了才应该考虑的问题。
这次中性改名、限薪动作一起出来会不会有点操之过急。。 其实中国的足球环境本身并不是很好,很多企业能在足球这个本身并不咋赚钱的领域(全世界范围内能稳定营收甚至赚钱的俱乐部貌似也不是很多,而且是在高门票收入、高转播汇报、高赛事奖金的背景下,黑店卖人的暂且不算哈)投资,本身就做了很多其他的打算和考量,通过足球增加曝光率,通过足球获得其他的综合收益,是显而易见也很容易理解的目的,其实所有的赞助商,说白了都是商业逻辑,都是为了赚钱的,不是公益慈善或者是为了中国足球的崛起在赞助球队。足协这次出台中性改名、限制薪资等动作,初衷应该是有想法的,但是就中国目前的足球环境来说,没很多资金钱的公司不可能赞助足球,因为本身很难赚钱、甚至足球层面不赚钱;有多余资金的公司,原来希望通过赞助球队获取冠名权或者其他收益的路径被堵住了,而且疫情加持,收入更减少,自然会选择少赞助甚至退出,这也就造成了那些本身赞助就有问题的球队,现在的问题更加突出,维持生计可能都是问题,造成的阵痛可能是毁灭性的,相当于推倒重来的做法是不是最好的选择,不知道是不是被深入的讨论过;其实改良派的做法通常是循序渐进,限薪可以先行,别把联赛的根基给破坏了,而这次改名和限薪同步推出来,感觉有点操之过急。。
说说鲁能的变化和该提高的地方 作为贴吧教练员,我觉得有必要盘点一下鲁能这两场比赛以来的变化和该提高的地方。 变化: 1、鲁能的节奏确实变快了,队员的跑动确实有比较明显的增加,可见以前队员跑得多少。。 2、金敬道的前移和三后腰的设置让鲁能的逼抢比以前增多了,抢断数量应该比以前多。。 3、前场蒙蒂略的核心作用更加明显,很多球都是蒙蒂略直接快速的通过中场的。 不足之处较多,见谅: 1、前场队员与萌妞配合不到一起。萌妞的快速强突压迫式打法,咱们其他的球员跟不上他的节奏,经常出现萌妞已经突破到很深的位置,找人传球的时候,咱们其他的人还在后面;或者蒙牛传球的时候,咱们队员跟不上或者准备做其他的了。 2、前场可以单兵作战的人太少。现在的鲁能整体式进攻不足,无法实现全攻全守的情况下,前场球员单兵作战的能力不足,杨旭偏软,刘彬彬现在突破次数越来越少,张文钊、吴兴涵突破成功率都不是很高,试想假如鲁能前场有个类似洛维或者卢卡库这样能单兵碾压对方防线的人,该是什么样的画面。 3、作为后腰的李松益的技术还得提高。作为防守型后腰,其实对技术要求挺高的,李松益现在身体素质、快速出球和拼劲都是够的,但是唯独技术确实还差点,几次停球都远离身体甚至接不住球的情况,实在是危险。 4、后防线速度偏慢。啥也不说了,吉尔和大白要是搭档的话,咱能少丢很多球,大白的防守能力和速度是现在鲁能缺少的。 问题还有,先简单写这些吧。。总之希望鲁能越来越好吧,早日赢一场球,我想到时候我得能哭。。。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