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所冬暖💋 你是我的眼つ艺
关注数: 61 粉丝数: 11,992 发帖数: 66,943 关注贴吧数: 18
十九大时光:湿地保护会让獾子洞越变越美 10月23日凌晨,气温降至零下。天还没亮,法库县秀水河子镇杨家堡村顺边屯村民张海刚就裹上军大衣,拿起望远镜、手电筒出了家门。他是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的管护员,防止不法分子猎鸟、药鸟是他的主要职责。他每天不定时地在水库边巡视三四圈。他说:“我走一圈有十多公里,累是累了点,但看着鸟越来越多,咱有劲头!” 46岁的张海刚祖祖辈辈住在顺边屯,屋后便是獾子洞水库。“每年秋季,大批白鹤、白枕鹤、天鹅等珍稀候鸟都要在水库停歇。”张海刚高兴地说,“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我相信咱獾子洞的生态环境肯定会越变越美!” 这几天,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管理中心主任李洪也守在水库边上。他介绍,以前獾子洞猎鸟、药鸟的挺多,现在基本没有了,不仅因为看护得紧,也因为人们的生态文明意识增强了。除了管护员,周边8个村的村民都是护鸟志愿者。“十九大报告提出,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完成生态保护红线、永久基本农田、城镇开发边界三条控制线划定工作。这些硬措施、严要求,为建设美丽中国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我们备受鼓舞。”李洪说。 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是2012年12月经国家林业局批准开展的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建设单位。近年来,法库把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强化生态环境改善,加大对獾子洞湿地保护力度,保持湿地原生态景观,为鹤类等鸟类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迁徙来此繁殖和生活的白鹤、丹顶鹤、白头鹤、东方白鹳等大量珍稀鸟类最多时有160种6万多只。 生态环境好了,鸟多了,前来旅游观鸟的游客也多了。这几年,水库周边原本冷清的小饭店生意都火了。张海刚说:“做了这么多年管护员,鸟就像自己的孩子。我每天都要向游客宣传‘不要穿鲜艳衣服、要远距离观看、拍照不能开闪光灯’等观鸟常识,既然让咱当管护员,就得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 “十九大报告指出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彰显了我们党对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坚定决心。”李洪说,“下一步,我们将按照法库獾子洞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继续加大对湿地生态保护力度,扩大宣传覆盖面,完善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逐步恢复湿地生态功能,使我们的家乡变得更美丽、更富裕。”
喜迎十九大:全面小康路 坚实走好每一步 江西省井冈山市拿山乡沟边村村民王金云家的堂屋墙上,几张《贫困户收益确认公示表》引人注目:2016年,新农合、商业医疗保险共1200元保费都由政府代缴,九成左右的医疗费可以报销了;养老金、低保金共10180元,温饱解决了;教育帮扶2500元加上大学生助学贷款,两个女儿的学费有了着落;还有入股分红2500元,家庭务工收入10000元…… 两年前动过3次胆囊癌手术,妻子患有腰椎间盘疾病,还要负担两个女儿上学,王金云是村里最贫困的村民之一。“新闻里讲党的十九大快要召开了。”王金云说,“党的政策一定会越来越好,盼着大女儿明年大学毕业能找个好工作,小女儿考上个好大学。” 王金云的梦想能不能实现?井冈山在全国率先脱贫摘帽的成果如何巩固提升?党的十九大召开在即,行走在五百里秀美井冈,每到一地,都能感受到各地对确保贫困群众稳定脱贫、可持续脱贫问题的思索与行动。 答案在产业造血。拿山乡江边村从外地引进企业种植黄桃、猕猴桃和草莓,从此荒山变宝山。村民可以获得土地租金、分红股金、务工佣金多重收入。贫困户杨炳河在企业带动下认领了两个草莓大棚,去年都收入过万元。井冈山的红色资源也成了脱贫奔小康的宝矿。茅坪乡坝上村“红军的一天”培训体验游吸引八方来客,听红军故事、看红军旧居,吃红米饭、喝南瓜汤,让村里每户年均增收2万多元。贫困户群众担任实景剧《井冈山》群众演员,白天在家务农,晚上参加演出,年人均增收7000多元。 答案在干部担当。全市112名科级干部担任扶贫第一书记,109名副科级干部担任村党组织副书记兼村主任助理,村“两委”强起来了。长路村第一书记肖彦,从村庄拥有古民居、红军标语以及知青文化的实际出发,引来资金整修道路,开展环境整治。如今,长路村特色旅游方兴未艾。 答案更在村民自强。扶贫先扶志,井冈山实施“志智双扶”工程,不直接发钱发物,实行差异化奖补,输血变造血。坳里乡寨下村村民唐某因病致贫,拿到了扶贫款却转身用于打牌喝酒。第一书记曾润洲长期在他家蹲点,一番劝说,感动了他,扭转了陋习。 “率先脱贫摘帽不是井冈山的最终目标,我们要让老区群众过上更加美好的生活。”井冈山市委书记刘洪说。“红色最红,绿色最绿,脱贫最好”,井冈山干部群众对党的十九大满怀期待,未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将走得更加坚实。
追忆峥嵘岁月 致敬退伍老兵 “从两位老爷爷身上,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历史,也看到了我们的责任。”这是浙江万里学院学生李萍在结束了“聆听历史的声音”2017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后的感受。 为纪念建军90周年和建团95周年,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向抗战老兵表达敬意,6月28日,由浙江万里学院物流与电子商务学院11名团员组成的“聆听历史的声音”暑期社会实践队前往宁波鄞州区白鹤街道,走进白鹘桥,探访退伍老兵,聆听抗战历史。此次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新中国第一批空军的张维和陕西空军11军的吴仁土两位退伍老兵。 上午九时许,活动如期开展。街道工作人员带领实践队员参观白鹘桥爱国讲坛宣传栏,介绍宁波地区的抗日战争重大事件以及白鹘桥抗战故事,队员们真真实实地感受到了踩在脚下的这片土地曾经所经历的风霜和战火。 因为张维老爷爷年纪大行动不便,在接下来的时间里,实践队员兵分两路,一部分队员留下来聆听吴仁土爷爷的讲述,其他队员前往张维爷爷的家中进行交谈。两位退伍老兵各自介绍了自己的个人经历,着重讲述了参军的那些岁月,而实践队员们也是认真聆听,听取抗战时期他们的英雄事迹,了解他们走过的路、吃过的苦、受过的伤。 老兵们讲得激情澎湃,同学们听得认真入神,也渐渐走近了退伍老兵的内心。当有同学问道:“您在军队期间受了这么多伤,有没有后悔过参军这一举动?”曾为“钢铁”战士的吴仁土说道:“不当兵后悔,当兵不后悔。只要党需要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尽我所能。”老兵不变的革命热情与爱国情怀顿时涌现,让人热泪盈眶。聆听完老兵的故事后,在场人员深受鼓舞,纷纷表示:“我们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更应当要学习老兵英勇抗战与艰苦奋斗的精神,不怕吃苦,不怕流血,铭史于心,砥砺前行。” 活动的最后,两位老兵也给予了在场同学们以寄语:“希望你们在今天拥有这么好的学习条件的基础上,多为祖国奋斗和努力。”相信这也是老一辈人对所有中国年轻人的希望。此次走访,希望更多的人去了解抗战故事,领略抗战精神,宣扬爱国情怀,激发参军意愿,传承革命精神。
稳中有进上台阶(经济·创新故事)   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的新山东,是9900多万山东人民的梦想。党的十八大以来,山东认真落实党中央确定的思路和办法,切实贯彻到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找准着力点,加快经济强省建设。   五年来,山东持续推动经济发展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   五年来,山东牢牢把握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引导经济朝着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五年来,山东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着力在巩固“稳”的基础上下功夫,多在积蓄“进”的力量上出实招,不断开拓山东发展新境界。   就在前不久,新一届省委正式接过了山东发展的“接力棒”。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山东优势,加快培育壮大新动能,改造提升传统动能,积极创建国家新旧动能转换综合试验区,力争在重点领域、关键环节上有较大突破。   风好正是扬帆时,不待扬鞭自奋蹄。山东正在向着既定目标奋力前进: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发展质量效益明显提高,以现代农业为基础、先进制造业为支柱,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引领,服务业为主导的现代产业新体系正在形成,创新型省份建设也将达到更高水平。
党建“软任务” 有了“硬杠杠”(党建在基层  今年以来,即墨市启动镇村班子党建“达标工程”,将基层党建工作划分为52项指标,通过科学量化管理,让党建“软任务”变成了“硬指标”,推动基层党建做得更实。   “基层党建常被视作‘软任务’,难就难在缺乏‘标准’,搞不清抓什么、怎么抓。”即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亦武介绍,如今“达标工程”列出明确的责任清单,每项工作变得具体可考。小到缴纳党费,大到村级班子建设等都有涵盖。   明确了基层党建抓什么,接下来就要解决怎么抓。即墨市构建起市、镇、社区、村基层党建“四级联动”工作体系。在镇、村之间设立社区党委,镇街党政班子成员担任社区党委书记,优秀中层干部担任社区党委副书记、主任,同时吸收村支书、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优秀党员等担任社区党委委员。   社区党委的成立,让移风店镇沟西村村民直接受益。去年该村人地不均问题突出,社区党委成立后,工作人员扎根村庄,最终在村民全部同意的前提下,破解土地确权难题。从无地户调整为有地户,村民张孝学逢人便说:“社区党委解决了俺村的人地矛盾,维护了咱农民的权益。”   社区党委还设立便民服务中心,打通党组织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以前办事要跑到镇里,来回很多次,现在服务来到家门口,溜达着去就办完了。”蓝村镇朱家官庄村会计王海涛说。   目前,即墨全市18个镇街共成立129个社区党委,902名机关干部下沉到社区。
喜迎十九大丨医疗惠民:铺就“健康路” “这是我第二次接受免费体检,党和政府的好政策,让老百姓得到真实惠。”9月7日一大早,伽师县夏普吐勒镇居民阿里木·斯迪克高兴地说。作为自治区一项重要的医疗惠民工程,全民免费健康体检让新疆各族群众受益。   健康助力小康,民生牵着民心。近年来,我区医疗卫生事业进入全面深化医改关键期,医疗惠民力度也在不断加大: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实现全覆盖并启动第二轮,健康扶贫工程为大病、慢性病、重病贫困人口带来福音,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一系列扎扎实实的医疗惠民举措,为新疆各族群众铺就一条“健康路”。   免费健康体检全覆盖   2016年9月,自治区决定从2016年开始每年对所有新疆籍城乡居民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为各族群众提供更加安全、有效、便捷的医疗服务。   让健康体检覆盖“最后一公里、最远一家人”,这是新疆开展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中对各族群众的承诺。82支344人的专家医疗队分赴各地,重点对南疆四地州人口大县、边远农牧区、医疗卫生资源相对匮乏的县市开展支援和技术指导。   全民健康体检工程主要以全民健康体检与完善居民健康档案相结合为重点,体检内容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印发的《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16年版)》执行。体检费用原则上按照每人100元的标准。各地州市结合当地高发疾病,在体检标准范围内有针对性地增加检查项目。   “充分考虑农牧区的特点,结合农忙农闲、交通状况和人员结构等情况,采取集中体检与上门服务体检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交通不畅或行动不便高龄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采取上门服务的方式开展体检工作。”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阿依夏木·玉努斯介绍。   截至今年2月,自治区第一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共投入体检资金约14.99亿元,体检完成率达100%,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实现了全覆盖。   在此基础上,第二轮全民免费健康体检工程继续加大投入,预计投入资金17.85亿元。最新数据显示,截至8月31日,自治区第二轮全民健康体检已完成677.7万人,完成率36.32%,其中南疆四地州完成458.42万人,完成率49.21%,其他地州市合计219.28万人,完成率23.47%。   另外,为进一步增加全民体检覆盖面,新疆籍流动人员、高校学生也已纳入体检范围,中小学生还增加了查看是否贫血的血红蛋白检测项目。   健康扶贫工程为贫困人口兜底   今年8月,随着《自治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实施方案》(下称《方案》)的出台,我区患大病、慢性病、重病的贫困人口将受益,得到分批救治,兜底保障。   自治区卫生计生委扶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郭伟江介绍说,所谓“三个一批”是指,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管理一批和重病兜底保障一批。   郭伟江说:“长期以来,由于我区贫困地区医疗保障水平相对较低,一些贫困群众健康意识不强,只要不出现紧急病症,就扛着拖着,导致因病致贫。”为此,我区开展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行动,着力控制救治费用总额,降低患者实际自付费用;对农村贫困人口大病患者,在报销起付线和比例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对和布克赛尔蒙古自治县和布克赛尔镇居民曲红来说,“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实施,彻底消除了她的后顾之忧。   “去年12月,我查出患有肝癌晚期,治疗这种病花费非常大,我一度都没了生活的勇气,‘三个一批’行动计划开始后,医疗卫生部门把我列入贫困人口大病专项救治,让我的负担减轻了不少,特别感谢党和政府。”曲红说。   郭伟江介绍,像曲红这种情况,《方案》说得很明确,对患有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确定定点医院、确定诊疗方案、确定单病种收费标准。   同时,确保2017年底前,将儿童白血病、儿童先天性心脏病、食管癌等9种大病集中救治覆盖所有贫困地区;确保到2018年底,大病集中救治覆盖建档立卡农村贫困人口和农村特困人员、低保对象,以及农村计划生育特困家庭;各地将结合当地实际,逐步扩大集中救治病种,确保到2020年农村贫困人口大病应治尽治,不落一人;建立农村贫困人口健康卡,加强随访管理。   郭伟江表示,健康扶贫工程“三个一批”行动计划的实施,意味着健康扶贫将落实到人,精准到病,有效解决我区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为农村贫困人口脱贫提供了一份“健康保单”。   取消药品加成让百姓享医改红利   8月31日22时起,自治区范围内各级各类公立医疗机构全面取消药品加成,破除“以药补医”,并降低相关检查费用,理顺医疗服务价格。   “取消药品加成后,医疗机构将降低检查类、化验类医疗服务价格,合理调整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医疗服务价格,同步提高诊疗、手术、护理等部分医疗服务价格。由此减少的收入通过建立新的补偿机制予以弥补,即各级财政投入分担20%、调整医疗服务价格弥补70%、公立医院通过加强核算和节约成本分担10%,确保群众负担总体不增加。”自治区卫生计生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彭永介绍。   彭永的话在糖尿病患者刘立新的身上得到了验证。“像我这样的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医院取消药品加成后,我粗略地算了笔账,跟之前相比,一年下来,仅药费差不多要少支出近20%。另外,检查和化验类服务也降价了,又为我减轻了一部分负担。”   患者少支出,意味着医院就要更精打细算地过日子。作为自治区全面取消药品加成试点单位,自治区人民医院规划财务部主任付国宏算了一笔账:该院按一年经营收入30亿元计,药品利润是1.2亿元至1.5亿元。取消药品加成后,这部分中的10%就需要医院通过提升管理水平、节约各项成本来保证。   “自治区党委、政府对新疆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取消药品加成提出了明确要求,这是一项硬任务。”彭永说,“全面推进城市公立医院改革涉及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破除‘以药补医’是深化医改的重中之重,目标是让各族群众得实惠、医务工作者受鼓舞、卫生事业得发展、党和政府得民心。”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