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uxintao duxintao
关注数: 2 粉丝数: 78 发帖数: 6,242 关注贴吧数: 14
太始人文初祖至杜氏得姓始祖杜伯之世系谱 【姓氏起源】 杜氏正宗: 杜氏起源杜姓的得姓历史,从史籍文献中看是非常光彩照人的。据传,皇帝的第二十五子之一有个叫祁的,其裔孙尧姓伊祁,杜氏出自祁姓,是帝尧的后代。远古的时候,人们以封地之名称尧为陶唐氏。陶唐氏的后裔曾建国于刘。当时夏后氏的六世孙孔甲为夏王,他好方鬼神。传说天降雌、雄二龙,孔甲不会养,陶唐氏的裔孙刘累就向豢龙氏学扰龙。豢龙氏畜龙以事帝舜,因而被赐姓。而刘累因为学扰龙而事孔甲,也被赐姓为御龙氏。到西周时,刘累的后代建唐国,人称唐杜氏。 后周成王把唐国灭了,把自己的弟弟虞封在唐,而把唐国国君迁到杜,称为杜伯。周宣王时,唐杜国君恒在朝中任大夫,人称杜伯。杜伯风流潇洒,使周宣王的宠妃女鸠着迷,于是设法勾引他,但正直的杜伯不为所动,恼羞成怒的女鸠恶人先告状,反诬杜伯欺负她,周宣王于是斩杀了杜伯。杜伯死后,其子孙大多逃往中原,留在杜城的遗族便以国为氏,称为杜姓,他们尊杜伯为杜姓的得姓始祖。 杜氏别支: 杜康,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酿酒始祖”, 《说文解字》载杜康始作秫酒。据民间传说和历史资料记载,杜康又名少康,夏朝人,是夏朝的第五位国君,夏后氏相的儿子(另说黄帝时期人、东周人、汉代人)。因杜康善酿酒,后世将杜康尊为酒神,制酒业则奉杜康为祖师爷。孔颖达疏引汉应劭《世本》:“杜康造酒,”后世因以“杜康”借指酒。杜康是传说中的人物,并无史实文字记载,故此说有待考证。 出自他族改姓。如北魏时有鲜卑代北独孤浑氏,金时女真人徒单氏、满族都善氏、图克坦氏、鄂伦春族杜宁肯氏、裕固族杜曼氏、达斡尔族德贡氏、达力德尔氏等改姓杜,其它如满、蒙、土家、京、回、俄罗斯、壮、藏、朝鲜等族有此姓。 迁徙分布:   杜姓以陕西西安为发祥地,春秋战国时期,杜姓已有徙居楚、鲁等国的,《新唐书》云:“在鲁有杜泄,避季平子之难,奔于楚,生大夫绰。绰生段,段生赫。”杜赫为秦将,食采于南阳衍邑,时人称为杜衍。赫少子杜秉,任上党(今山西省长治)太守;秉子杜札,任南阳太守;札子杜周,任御史大夫,于汉武帝时以豪门望族被朝廷强迫迁徙茂陵(今陕西省兴平东北),后形成杜姓历史上最大的一个望郡——京兆郡。京兆杜姓,出自汉建平侯杜延年之二十世孙杜文、杜瑶。其后的几百年间杜姓又形成许多分支地望:襄阳杜姓,出自当阳侯杜预少子、晋弘农太守杜尹;洹水(今河南省安阳一带)杜姓,出自戴侯少子杜宽;濮阳杜姓,出自杜赫之子杜威,世居濮阳,裔孙杜谟,后魏时任濮阳太守,因家焉。总之,先秦至汉之际杜姓主要繁衍于今陕西,其播衍过程,从陕西至山东,再至河南,终又复归陕西。魏晋南北朝时,中原板荡,狼烟四起,杜姓为避战乱大举南迁,其先后于湖北之襄阳、襄樊,四川之绵竹、成都及浙江之钱塘,繁衍成为大族。唐末杜让能任山南节度使,遇战乱避居越州山阴(今浙江省绍兴),让能裔孙杜仁为避元乱又迁福建同安安仁里马銮乡,称为马銮杜姓始祖。明初杜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分迁于河南、河北、山东、江苏、安徽等地。明清之际,杜姓已遍布全国各地,而且远播海外,东南亚、欧美都有杜姓后裔的足迹。杜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四十七位的大姓,人口520万。
江西江右杜氏始迁祖杜策世系疑问 一、杜策资料: 杜策的资料史书上并无片言只字的记载,只见于江右杜氏各地的谱书描述。目前关于杜策的世系说法都为杜甫之曾孙,但其出生时间及相关仕途时间却又有二个完全不同的版本: 1、明、清、民国三朝的老谱记载杜策资料如下: 江右《杜氏宗谱》原文 明万历32年(1604年)甲辰版江右《杜氏宗谱》杜希中《原杜氏姓始由来文》曰:甫公生子二:宗文、宗武。宗武生嗣业,业长子筵,字昌荣,号广川先生;次策字昌华,唐永贞初(注:永贞元年乙酉805)举进士,领教南康,不三年而卒。于官门人谥曰:广蜀先生。丁逆巢之乱,弗克归袝,卜葬属邑之建昌黄荆山,是为江右之始祖也。 清乾隆35年(1770年)庚寅版江右《杜氏宗谱》君陈公《重修杜氏谱牒源流发挥》云:甫娶宏农杨氏,生子二:长曰宗文,小名熊儿。次曰宗武,小名骥子。宗武生嗣业,嗣业娶余氏,生子策,字昌华,号洛水。唐顺宗永贞初(注:永贞元年乙酉805)举进士,出教江右之南康,教化大行士类允服,不三年而卒,于官门人谥曰:广蜀先生。后遇黄巢之变,弗克归袝,夫妇遂下葬于属治建邑之黄荆山,外碑内塘俱备。 民国乙卯版江右《杜氏宗谱》记载:杜策,字昌华,号广蜀先生,大唐大历元年丙午(注:766年)四月初七日辰时生。德宗贞元十四年戊寅(注:798年)进士第至顺宗元年乙酉(注:805年)出仕江右饶州府后改虔州再任南康府尹,不三年卒于官。值黄巢之变不克归附,卜葬州南建邑之黄荆山,坐乙向辛外碑内塘俱备(原谱节抄,见附图)。 以上可见三朝老谱均载杜策出生于766年,798年进士,805年出仕江右府尹,808年卒。 2、江右杜氏新编族谱资料如下(未见具体谱碟,但网上流传贴出来的资料应为新编): 江右《杜氏宗谱》曰:策生于唐顺宗永贞元年岁次乙酉(805年)四月七日辰时。文宗开成元年(836年)丙午科进士,“出教江右之南康(今江西省星子县,旧为州府),教化大行,士类允服,不三年而卒。”即殁于开成三年(839年)。于官门人谥曰:“广蜀先生。”后遇黄巢之变,弗克归袝,夫妇遂下葬于属治建邑之黄荆山(今永修县境内),外碑内塘俱备。 新谱的时间在民国版的上面修改了年份出生由766为805年、进士由798为836年、卒年为839年(就是说进士那年就出任南康府尹,与民国版进士后有7年时间晋升府尹不同)。 二、其他资料: 1、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于30岁时,暂时中断了在齐鲁燕赵间的漫游,回到洛阳后迎娶了司农少卿杨怡之女为妻。生两子宗文、宗武,一女凤儿。另有一幼子,天宝十四年(755)饿死。 2、杜宗武,小名骥子,唐朝大诗人杜甫次子。生于唐玄宗天宝十二年(公元753年)秋。娶何氏,葬衡山。生子嗣业。 3、杜嗣业,河南巩县人。杜甫之孙,父亲杜宗武。约生于唐德宗建中元年780年。卒年不详。《旧唐书》载:“元和中,宗武子嗣业,自耒阳迁甫之柩归,葬偃师县西北首阳山之前。” 4、杜显微,行兆一,号龙江,讳审,策公长子,大唐元和十一年丁酉(应为十二年817)七月廿三日辰时生。 5、杜显伟,行兆二,号梅溪,讳宗,策公次子,大唐元和十四年庚子(应为十五年820)七月十八日寅时生。 6、杜显荣,行兆三,号胡中X夷,讳宠,策公三子,大唐大纪四年壬子(应为大和六年832)正月初三日申时生。 三、疑问: 1、杜甫712——宗武753——嗣业780这些出生时间均有相关史载可以证明应无误,如此以来明清民三朝老谱杜策766则不可能是嗣业之子? 2、按三朝老谱资料显示杜策当于808年卒,此与后续三子的出生年817又不相吻合。是否说明老谱记载杜策的资料是错误的? 3、新谱修改后杜策生于805年,此处与嗣业之间的时间到是吻合了,但又与其子817的出生时间发生冲突。不知道新谱修改老谱时有没有什么论证或依据?因为没见到新谱的谱序故不敢妄加猜测。 4、有记载宗武及嗣业是定居衡山的,嗣业813年奉父命迁移甫公至首阳山,如按新谱说杜策805出生的话,此时应该是在衡山才对。为什么杜策又会由成都浣花溪官迁江右?会不会是浣花溪的其他杜氏考取了功名为了攀附权贵而改编身世为甫公曾孙呢? 由以上各种资料说明杜策的身世充满着扑朔迷离未知之数,希望江右杜氏新谱编委能拿出为什么那样修改老谱的论证和依据出来。否则杜策是否是杜甫之曾孙还存在着很大的疑问需要考证。 中华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 杜氏湖南宝庆第92世子孙杜鑫涛撰 2019年孟秋
赣湘鄂宜黄杜氏始迁祖宪章公论证 一、杜宪章资料: 1、杜宪章的资料史书上并无片言只字的记载,只见于各地的老谱描述。目前关于杜宪章的说法有三个版本各有不同,但出生年份到是一致:隋大业二年丙寅606正月廿六日出生,唐垂拱二年丙戌686冬月初二日卒,享寿81岁。不同之处如下: 1)、丰城谱记载杜宪章为杜易简之子,唐高宗永徽四年(653年)授南阳府判。但关于迁赣又有不同的说法,一是说因李敬业、杜求仁起兵讨武则天(685年)事败,因避祸携子离开襄阳迁至江西抚州宜黄县莱源渡。(此说法中杜宪章避祸时年已80岁,要避祸也应该是其子杜极南才对,故可能性不大)。 2)、另一说法是永徽年间(永徽只有宫廷之乱),杜宪章因为动乱辗转到抚州的宜黄县莱源定居,其子杜极南复出河南巩县发展,又至京兆府,官至清吏司员外郎。后来(685年)杜求仁事发,杜极南之仇家欲利用杜求仁事件陷害他,故杜极南携子再返回宜黄避难(此说法在时间上比较可靠)。 3)、湖北通城阔田谱则将杜宪章(606)记载为叔毗(518)之孙、长子廉卿之子,两代人相差近九十年了,况且元和姓纂载叔毗有五子且567年被杀。故通城谱之说不可信,属于错误的版本。 由上看出在没有其他资料之前,可以确定杜宪章父亲为杜易简是正确的版本。 二、杜易简资料及原有世系: 旧、新唐书记载:杜易简,襄州襄阳人,周硖州刺史叔毗曾孙也。九岁能属文,长博学,为岑文本所器。擢进士,补渭南尉。咸亨初,历殿中侍御史。尝道遇吏部尚书李敬玄,不避,敬玄恨,召为考功员外郎屈之。而侍郎裴行俭与敬玄不平,故易简上书言敬玄罪,敬玄曰:“襄阳儿轻薄乃尔。”因奏易简险躁,高宗怒,贬开州司马,寻卒。易简从祖弟审言另有传。 新唐书宰相世系表:颙生景仲、景秀、景恭,景仲生整生孝彝、孝奬、孝弇。元和姓纂亦同,另载乾光孙叔毗周峡州刺史生亷卿、凭石、安石、鱼石、黄石,凭石生依徳蓬州咸安令,依徳生易简考功员外郎,安石生贤仓部郎中,鱼石生依艺巩县令,依艺生审言膳部员外郎,审言生闲武功尉奉天令,闲生甫(子美)检校工部员外郎。 由此看出杜易简是襄阳杜氏杜叔毗之曾孙当是无疑,接下来看看江西丰城老谱之世系:杜预——尹——琳——袭——冲(乾光)——洪太(渐)——颙、祖悦——颙生景仲、悦生叔毗(廉卿)——仲生易简、毗生依艺——简生宪章、艺生审言。 先看看以上世系站不住脚之处,首先史书记载审言(化简)、易简是堂兄弟,此为堂叔侄(错一)。其次景仲子只有整的记载而丰城谱为易简(错二)。不论是新唐书还是元和姓纂记载,冲、洪太和乾光、渐都是分属尹公和耽公后裔的两对父子而不是一对父子的又名(错三)。 以上不论是史书还是元和姓纂都可以证明杜易简确是襄阳杜叔毗之曾孙无疑。另外湘西仙阳杜氏分支现修的宗谱记载亦是叔毗——凭石——依德——易简——宪章。 三、结论:丰城老谱所载尹公支系景仲生易简是错误(除非此易简不是彼易简,但从其对易简的事迹记述当为同人),故丰城及通城宗谱所记载宜黄始迁祖杜宪章为预公第10世孙也是错误的。正确的世系应为湘西仙阳杜氏的第12世孙(杜甫从父),即: 杜预(222年)——耽——顾——逊——斐然(名待考证)——修真(名待考证)——乾光——渐——叔毗——凭石——依德——易简——宪章(606年)。 最后再验证一下平均代龄:(606-222)/12=32,刚好符合标准平均代龄32岁。 最后希望江西丰城、湖北通城及其他沿袭丰城老谱错误世系的分支及时地调整为正确的杜宪章世系。谢谢! 中华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 杜氏湖南宝庆第92世子孙杜鑫涛撰 2019年孟秋 附上纠正修改后的世系示意图:
江西安远修田杜氏始迁祖鑑(国史)求证 一、杜鑑出生年份推定: 1、根据《安远杜氏族谱》、其他涉及谱系以及其祠堂相关记载中有:杜鑑于北宋元祐三年(1088)随其祖父由江西吉水迁至安远。 2、《江南联修杜氏族谱》中记述:杜文生:宝、珠、聪伸(珠、伸后无记录)。 宝公生三子:礼、通、信。礼公生鉴(鑑)公字国史,宋季遂祖父客游安远,宋嘉祐三年(公元一O五六年,此处有误,应为1058年)从吉水镜坊迁家于安远上林乡安乐里,即今修田村。通公生三子:长子彦、次子祥、三子敬。信公生三子:长于(应为子)仲、子用、子进。 聪公生二子:谋成、智成,谋成生二子:子谋、子成。 上述中能推定杜鑑的出生年是1058或1088年(暂且按1088年)。同时能看出来一个规律,宝、聪兄弟的孙子辈都使用了“子”字辈类似的名字取名的,只有礼公之子为杜鑑与其他堂兄弟截然不同。 二、祖上世系: 1、史载杜佑为735年(一世)、杜衍为978年(十世)为不可否认及改变的客观存在。 2、安远读屋杜氏九修族谱中沿续旧老谱的世系中交代并详细列明了杜文为(十三世)1079生四子:杜宝1096、杜珠1098、杜聪1099、杜伸1102。由杜佑至杜文平均代距为29岁基本上符合常规(相对于标准平均代龄32岁来说还有点偏小),这说明安远读屋老谱记载的时间没有太大的问题,就算有问题杜文的生年(1079)也只能是往后推而不会往前推。 三、存疑:如此一、二就出现在非常严重的时间冲突了,表现为16世的杜鑑(1088)出生与13世的曾祖杜文(1079)仅小九岁的差距且远远大于其父杜礼、祖杜宝(1096)两人的出生年了。 四、分析: 1、杜鑑的出生资料全部老谱及其祠堂记录都错了,应该是出生于其祖父后约五六十年左右(即1151年左右)。但这个可能还得需要杜鑑的后人出生年份的支持不冲突才有可能的,不然解决了前面的冲突又引起了后面的冲突了呢。在此因为没有安远杜氏的详细谱牒所以不能妄自猜测。 2、由第一条2点可以看出来一个规律,杜鑑与其支系其他堂兄弟的命名规律截然不同。这样就有可能杜鑑并不是杜礼的血脉支系,而是在以往老谱的修纂过程中存在差错或者曾经有过寻根问祖和别支合谱的现象而没有详细去考究时间上的差异。 3、在此希望安远修田杜氏后裔能反馈给该支系宗谱负责人员再次去求证一下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严重错误。 五、对待处理:由于中华杜氏世系总谱的全国通排体系在时间上有着非常严谨的逻辑性,鉴于杜鑑与杜佑、杜文之间发生严重冲突的情形。故在未确定查证杜鑑的准确出生年份之前,世系总谱暂将杜鑑由原来杜礼的支下移出来单独按照目前的出生年1088年纳入失考世系通排。 在此希望大家能提供更多其他相关的资料能帮助确定完善杜鑑的世系。谢谢! 中华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 杜氏湖南宝庆第92世子孙杜鑫涛撰 2019年孟秋 附上暂时修改后的前后世系示意图:
评《揭开湖南杜氏族史之谜》 ——石门杜次志 评《揭开湖南杜氏族史之谜》 ——石门杜次志 蒋华银先生根据蒋长楠先生所编《蒋氏族谱》,发表了一篇《揭开湖南杜氏族史之谜》( 揭开湖南杜氏族史之谜_江南蒋华银 http://tieba.baidu.com/mo/q/checkurl?url=http%3A%2F%2Fblog.sina.cn%2Fdpool%2Fblog%2Fs%2Fblog_5070a31601008zwu.html&urlrefer=1608919996caeec639697cb36aceee46 )的文章,我认为并非史实。至于说四十代蒋氏惠觉公化名杜周,更是无中生有。对此问题,2006年7月10日和11月20日,本人曾两次到株洲建设局河西桥头与蒋长楠先生进行考辩,当时我就没有接受他的观点,最后各执一词。没想到他却将此内容编入谱中。在此我不想用过激的语言进行反驳,只是陈述一些历史事实以说明相关问题。 一、 关于杜周 《蒋谱》记:蒋氏37代一清公。40代惠觉公(化名杜周),天汉三年(前98年)任军咨太尉,是第一个进入杜陵的先祖。但《新唐书》所列杜周之家族世系为:绰、段、赫、秉、札、周逐代相传,其曾祖为杜赫,而非一清公。其二,《杜周传》载:天汉三年(前98年)迁御史大夫,而非军咨太尉。太始元年(前96年)迁茂陵(据《中古杜氏家族的变迁》,而非迁杜陵。故我祖杜周与蒋氏惠觉公祖系、生平各异,并非同一人,不存在杜周是蒋氏惠觉公之化名(此处不排除是蒋氏想蹭我杜氏之盛名而所致。——杜鑫涛)。 二、 关于杜业、杜乔传承 《蒋谱》记:43世杜业(蒋氏万公)、52世杜乔(将氏堪舆公)。查遍所有史料,从未发现杜业即蒋氏万公、杜乔即蒋氏堪舆公之说。另外,杜业之曾祖杜周是南阳杜衍人(杜赫封邑),后迁茂陵。祖延年,后迁杜陵。父杜钦及杜业均为杜陵人(京兆杜氏)(据《汉书》本传)。而杜乔,《汉书·杜乔传》载:杜乔字叔荣,河内林虑(今河南林县)人,属林虑杜氏,与杜业根本不是同一支系,他们之间不存在直系传承关系。另外,杜业生于公元前60年许,杜乔生于公元90年许,九代跨150年,平均代距仅16.6岁,不符合生育规律。谱学家李道生通过多组实例测算,古代平均年率(代距)为33年/代,此仅半数而已。从杜业到杜乔不可能相距九代人。至于蒋堪舆是不是蒋万之九代孙,在此不作评论。(蒋氏为了攀附我杜氏的声望,简单是在不择手段、颠倒黑白。——杜鑫涛) 三、关于杜荷与杜审言 《蒋谱》记:73世杜荷(薛耀之),谓蒋氏隆文公。74世杜审言(薛绍),谓蒋氏万春公。即杜审言乃杜荷之子。按《新唐书·杜如晦传》和《中国历代人名大辞典》载:杜荷乃杜如晦次子,尚城阳公主。因参与谋反,643年被处死。按《杜并墓志铭》和《中国历代人物生卒年表》载:杜审言乃杜依艺之子,生于645年,卒于708年。按《元和姓纂》记:杜如晦一支属京兆杜氏,杜审言一支属襄阳杜氏。故二者不同祖系,更不同传承,父子关系不成立。更何况杜审言生于杜荷死后的第三年,更不可能是父子关系。子蒋万春是不是在父蒋隆文去世两年以后出生,我们不清楚。薛绍尚太平公主,因反叛688年饿死狱中。与杜审言生平完全不同,不可能是同一人。为什么蒋隆文、蒋万春、将代远分别又是杜荷(薛耀之)、杜审言(薛绍)、杜悫(薛崇简)呢?实在令人费解(此处蒋氏对其先祖一会说从杜,一会说从薛,简直是胡掐乱扯。——杜鑫涛)! 四、 关于杜甫 蒋长楠先生认为:杜甫即杜希望。据《唐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载:甫父闲,祖审言,曾祖依艺,子宗文、宗武。而《新唐书·宰相世系表》载:希望父崇慤、祖行敏、曾祖淹(非宰相杜淹),生信、位、佋、任、儒、佑、供、巨卿八子。传承完全不同。杜甫属襄阳杜氏,杜希望属京兆杜氏,属于两个完全不同的支系。按冯至《杜甫》一书,杜甫生于712年,卒于770年,十年漫游,十年长安,十年漂泊。才高八斗,怀才不遇,忧国忧民,穷困潦倒。而按《新唐书·杜佑传》载:杜希望相继任安陵令、和亲判官、鄯州都督、鸿胪卿、恒州刺史等职,官运亨通,肩负重任,军功显赫。二者生平,截然不同。既然祖系不同,传承不同,生平不同,何谓同一人呢?(如果你蒋氏羡慕我杜氏一族需要攀附的话,我们不是不可以接受,只要你杜撰成你们蒋氏先祖由我杜氏某人分支衍生即可。——杜鑫涛) 《蒋谱》其他,无遐一一评述。最后,我们杜氏家族只希望蒋氏有识之士对以上问题深入研究,认真考证,正本清源。说蒋氏先祖与赫连勃勃一族,与薛氏有何联系,与我们无关。但千万不能把蒋氏和我们杜氏先祖搅到一起,更不能说杜氏先祖是蒋氏化名。否则,就是对我杜氏的侮辱,我们表示严重抗议、不接受、不允许!(在此,我呼吁作为杜氏族人要对此事严重关注及支持法律维权,与蒋氏那些不安份的不良分子给予沉重打击。。——杜鑫涛) 2018年7月15日
《杜氏通谱》补充资料征集调查提纲 《杜氏通谱》补充资料征集调查提纲 为了使《杜氏通谱》的纂修做到统一、完整、准确,望广大杜氏宗亲满腔热情地给予支持。 全国地区行政区334个,县级行政区2858个,如果杜氏宗亲中有2000人参与,贡献几个双休日或一点点休闲时间,功德之事何乐不成。 一、填好一份登记表,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团体会员登记表。 二、交好一份满意卷,调查内容如下: 1、堂号:简介由来及所涵盖支系与范围。 2、杜姓流衍:①绘制始迁祖及以下(一般到明清时期即可)世系图 (即垂系图、瓜藤图、吊图X图采用取横排式,每行七人(含承上世〉;②历代先祖生平记载(起码要查清某几代先祖的世次与生年,以便今后统 一合派③尽力弄清本支始迁祖与杜伯远祖的传承关系。 3、先祖画像:米录清代以前的(最好始迁一、二世祖〉。原件扫描、拍照或复印,并注明某支某世祖及其生平。 4、古代名人:一般七品县令以上官员,以及忠、孝、节、义典型和 文史名人等。撰200 — 500字以上短文。如有画像,附复印件。 5、现代名人:①对象为党政军副地(厅)师级以上者,文教、科 研、卫生行业相比照;文艺、体育、工商企业、革命烈士等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者,不受职级限制。并填写《杜氏通,谱》载入名人登记表;②党政 军县团级及其他行业相应职级者给予登记(含姓名、地址或工作单位,曾 任或现任职务、联系电话)。 6、名胜古迹:包括与杜姓有关的名胜古迹和杜氏祖祠。要报送反映 全貌的彩色照片和200字以上文字说明〔含始建年月、座落地点、占地面积、房屋结构和内部设施等〉。 7、文物:指明请以前具有纪念意义的物件。报送彩照和相关文字说明。 8、支祖墓碑:指明朝以前的古碑。报送彩照和包括支祖姓名、生死年月、座落地点、立碑时间及人员等内容的文字说明。 9、历代帝王对杜氏先祖的诰、诏、旨、谕和杜氏先祖对帝王的上 疏、表、奏类;凡谱中所载要复印或拍照,文言文要标点断句。 10、字辈(即班辈、派语〉:①各支系或现使用的字辈及联宗合派的字辈并附注说明启用时间及范围:现最高辈、最低辈及其世次与生年。② 征询每个省(市〕报送一份全国杜氏统一字辈(60 —100字的五言诗)讨论稿。 三、要求 1、资料收集工作必须严肃、认真、细致,层层负责,尽量减少错 漏。做到省不漏县,县不漏乡,乡不漏村。 2、对所征集的资料必须鄄别筛选,去粗取精,去伪存真。 3、每一种资料均应注明出处。即注明书(谱)名称、作者姓名、篇 章页次、出版时间、出版日期等。 4、所有资料征集整理后以书面形式交当地杜氏理事会联络人,也可 直接发电子邮件或寄送到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联络中心。 5、调查人在送交材料时务必注明本人简况,《杜氏通谱》中将作记载。 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 二0一六年二月三日 附: 杜氏文化传承研究会、《杜氏通谱》编纂联络中心负责人杜素林 通讯地址:江西丰城市剑光街道秀斋巷15号(总工会宿舍) 邮编:331100 传真电话:0795-6416973 13870579036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建一栋漂亮的小房子,做一对幸福的两口子,过不离不弃的一辈子 亲爱的,等我们奋斗过半辈子,江湖也闯了,天涯也逛了,年轻时的梦想也了结了,就去找个安静的地方盖一栋小房子,不求多大,也不求多豪华,只求秋天看看落霞,春天赏赏花。 钱总有赚不完的时候,人却没有不老的时候。等孩子大了,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我们就找个清闲的地方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操劳半生,总要让自己好好喘几口气。 终于可以不用买别人盖好的房子,也不用算计着住在几层公摊多少,自己尝试设计一栋简单的小房子,木质的或者砖瓦的都可以。屋前屋后种些花木,哪怕生活闭塞了些,心情敞亮了就好。 或许几十年后,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这样的小房子越来越少。但我仍然希望用城市的三室两厅换这一栋温暖的小房子,能避寒,能遮雨,有花有草有你。 年轻的时候,你是喜欢花的,送你的玫瑰却只能养在花瓶里。现在,在房子的周围,我们可以围上栅栏,让它爬满花草,院子里种上月季,房子后面甚至能载上一株合欢树。 房子里有个小工作台,一个干净整洁的厨房,一张舒服的床,这就够了。日落而息,日出而起,做喜欢吃的食物,晒晒太阳散散步,就这么共度余生。 “记得你最爱穿白裙子,我最喜欢你的大辫子,你爱看我傻笑的样子,说我是你爱的男孩子。我不能忘记你的样子,我们一起过的苦日子,我们一定相爱一辈子,你永远是我的小娘子。” 愿你也有一栋小房子,也有一个小娘子,也能携手一辈子。
建一栋漂亮的小房子,做一对幸福的两口子,过不离不弃的一辈子 亲爱的,等我们奋斗过半辈子,江湖也闯了,天涯也逛了,年轻时的梦想也了结了,就去找个安静的地方盖一栋小房子,不求多大,也不求多豪华,只求秋天看看落霞,春天赏赏花。 钱总有赚不完的时候,人却没有不老的时候。等孩子大了,自己可以养活自己,我们就找个清闲的地方去过自己的小日子,操劳半生,总要让自己好好喘几口气。 终于可以不用买别人盖好的房子,也不用算计着住在几层公摊多少,自己尝试设计一栋简单的小房子,木质的或者砖瓦的都可以。屋前屋后种些花木,哪怕生活闭塞了些,心情敞亮了就好。 或许几十年后,高楼大厦越来越多,这样的小房子越来越少。但我仍然希望用城市的三室两厅换这一栋温暖的小房子,能避寒,能遮雨,有花有草有你。 年轻的时候,你是喜欢花的,送你的玫瑰却只能养在花瓶里。现在,在房子的周围,我们可以围上栅栏,让它爬满花草,院子里种上月季,房子后面甚至能载上一株合欢树。 房子里有个小工作台,一个干净整洁的厨房,一张舒服的床,这就够了。日落而息,日出而起,做喜欢吃的食物,晒晒太阳散散步,就这么共度余生。 “记得你最爱穿白裙子,我最喜欢你的大辫子,你爱看我傻笑的样子,说我是你爱的男孩子。我不能忘记你的样子,我们一起过的苦日子,我们一定相爱一辈子,你永远是我的小娘子。” 愿你也有一栋小房子,也有一个小娘子,也能携手一辈子。
当我老了……,请给我多一些耐心!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们照顾了,就如同在你们小的时候,我照顾你们那样,对我多一些耐心。 当我老了,手经常发抖,吃钣时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别嫌弃我,对我一些耐心,就如你小时候,就如你小时候吃饭也经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一下。 当我老了,走路蹒跚行动不便,也想出去晒晒太阳,就如你小时候,我用小车推著你出去晒太阳一样,多一些耐心给我,少一些烦躁。 当我老了,说话时常忘记了说到那里,於是我把话在从头说一遍,请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好好想想,然后把我没有说完的话再继续说完。其实我谈论什么并不重要,请多一些耐心待我。 当我老了,每当夜晚,我一遍又遍的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时,希望你不要打断我的思路,就像你小时候我给你讲上百遍小白兔的故事,直到你微笑著进入梦乡为止,请多一些耐心对我。 虽然我老了,但是生活的磨难并没把我的棱角磨圆,我还会像教训小孩子那样待你,请原谅我,这都是我的多年的习惯。 孩子,当我老了,没有机会和你们唠叨,当我永远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们不要为我哭泣,人生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孝顺的儿女不会在我的灵前悲伤的哭泣,因为我在世时你们为我做了应该做的一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走了,带走了你们的一片孝心。这样我会安息的,在天堂为我的儿女们祈祷。
当我老了……,请给我多一些耐心! 孩子,当我老了,希望做儿女的不要嫌弃我,现在需要你们照顾了,就如同在你们小的时候,我照顾你们那样,对我多一些耐心。 当我老了,手经常发抖,吃钣时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别嫌弃我,对我一些耐心,就如你小时候,就如你小时候吃饭也经常把菜汤洒在衣服上一下。 当我老了,走路蹒跚行动不便,也想出去晒晒太阳,就如你小时候,我用小车推著你出去晒太阳一样,多一些耐心给我,少一些烦躁。 当我老了,说话时常忘记了说到那里,於是我把话在从头说一遍,请多给我一些时间,让我好好想想,然后把我没有说完的话再继续说完。其实我谈论什么并不重要,请多一些耐心待我。 当我老了,每当夜晚,我一遍又遍的重复你早已听腻的话时,希望你不要打断我的思路,就像你小时候我给你讲上百遍小白兔的故事,直到你微笑著进入梦乡为止,请多一些耐心对我。 虽然我老了,但是生活的磨难并没把我的棱角磨圆,我还会像教训小孩子那样待你,请原谅我,这都是我的多年的习惯。 孩子,当我老了,没有机会和你们唠叨,当我永远地闭上眼睛的那一刻,你们不要为我哭泣,人生都有一死,或重於泰山,或轻於鸿毛,孝顺的儿女不会在我的灵前悲伤的哭泣,因为我在世时你们为我做了应该做的一切,没有什么可遗憾的。我走了,带走了你们的一片孝心。这样我会安息的,在天堂为我的儿女们祈祷。
牛是怎么死的? 欢迎大家关注同情这头牛,因为大家曾经也切身体会过。! 牛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 '   “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别后,在墙角遇到了猫。狗说:“伙计,我刚才去看了牛,这位大哥实在太累了,它说它想歇一天。也难怪,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了。”   猫转身对羊说:“牛抱怨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儿了。”   羊对鸡说:“牛不想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抱怨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别的主人对他的牛是不是好一点儿。”   鸡对猪说:“牛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对牛一点儿也不心疼,让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脏的活儿,还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饭前,主妇给猪喂食,猪向前一步,说:“主妇,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问题,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愿再给主人干活儿了,它嫌主人给它的活儿太重太多太脏太累了。它还说它要离开主人,到别的主人那里去。“ 得到猪的报告,晚饭桌上,主妇对主人说,“牛想背叛你,它想换一个主人。背叛是不可饶恕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它?”   “对待背叛者,杀无赦!”主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怜,一头勤劳而实在的牛,就这样被传言“杀”死了。 ------------莫跟旁人抱怨,免得怎么死的都不懂!在看这个贴子之前,你是否也正在抱怨什么呢? ------------不要轻易相信隔耳的传言,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观感:谨言慎行。
“牛”是怎么死的? 欢迎大家关注同情这头牛,因为大家曾经也切身体会过。! 牛耕田回来,躺在栏里,疲惫不堪地喘着粗气,狗跑过来看它。 '   “唉,老朋友,我实在太累了。”牛诉着苦,“明儿个我真想歇一天。”   狗告别后,在墙角遇到了猫。狗说:“伙计,我刚才去看了牛,这位大哥实在太累了,它说它想歇一天。也难怪,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了。”   猫转身对羊说:“牛抱怨主人给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它想歇一天,明天不干活儿了。”   羊对鸡说:“牛不想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抱怨它的活儿太多太重。唉,也不知道别的主人对他的牛是不是好一点儿。”   鸡对猪说:“牛不准备给主人干活儿了,它想去别的主人家看看。也真是,主人对牛一点儿也不心疼,让它干那么多又重又脏的活儿,还用鞭子粗暴地抽打它。”   晚饭前,主妇给猪喂食,猪向前一步,说:“主妇,我向你反映一件事。牛的思想最近很有问题,你得好好教育它。它不愿再给主人干活儿了,它嫌主人给它的活儿太重太多太脏太累了。它还说它要离开主人,到别的主人那里去。“ 得到猪的报告,晚饭桌上,主妇对主人说,“牛想背叛你,它想换一个主人。背叛是不可饶恕的,你准备怎么处置它?”   “对待背叛者,杀无赦!”主人咬牙切齿地说道。   可怜,一头勤劳而实在的牛,就这样被传言“杀”死了。 ------------莫跟旁人抱怨,免得怎么死的都不懂!在看这个贴子之前,你是否也正在抱怨什么呢? ------------不要轻易相信隔耳的传言,除非你当面证实,否则你会做出错误的判断。观感:谨言慎行。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