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6H14N2O2 长夜漫漫不曾忘
关注数: 16 粉丝数: 8 发帖数: 296 关注贴吧数: 24
或许,这才是明末最大的刀 看完《明末农民战争史》后让我十分感慨,李自成原系银川驿站一马夫,“奋臂大呼,九州幅裂”。他勇猛过人,礼贤下士,体恤民生。其统领的农民军纪律严明(“杀一人如杀吾父,淫一女如淫吾母”),作战勇猛,深明大义。他带领着明末受尽欺凌的农民们勇敢地向剥削吃人的腐朽统治阶级发起勇猛的冲锋,对腐朽的官僚地主追赃助饷,对农民则是“不当差,不纳粮”,在广大的区域内推翻了压迫,建立了自古未有的维护农民利益的政权。 “自古农民起义,不是被地主官绅剿灭,就是被其利用,反成为维护其利益的工具”。但大顺军进入北京、摧枯拉朽般结束腐朽不堪的明王朝后,他依旧不肯像往常的农民起义向官僚地主妥协,而是继续保持“三年免征”“追赃助饷”等政策。这使大顺与官僚地主彻底决裂,导致大顺在与清廷的斗争中后方始终不稳,无法集中优势兵力与清军作战。山海关之战、潼关之战等都可以看出顺军野战并不逊于清军,只是总是处于兵力劣势,再加上地方大批官僚地主以及各明朝降将的叛变投清,最终丢掉西安,在九宫山被地主团练杀死。一个试图克服农民阶级局限性、跳出历史怪圈的人,终究还是被淹没于时代的浪潮…… “十六年纵横驰骋,四百天一溃千里”。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然纵使昙花一现,业已光芒万丈。以李自成为代表的明末起义农民们,用赤诚的鲜血,化作革命的烈火,燃遍了华北,烧尽了腐贵,照耀了黑暗的剥削史。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