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演的我 自己演的我
关注数: 60 粉丝数: 27 发帖数: 2,412 关注贴吧数: 8
盐王爷------------- 这句词听着挺闹心。 近日盐价猛涨,各地出现抢购狂潮,部分城市出现断货状况。但是略加分析就可以清楚:中国因日本海啸核爆炸引起缺盐的消息纯属谣言。而缺货的行为主要由两个,其一:部分厂商囤积抬价;其二,群众被谣言误导,抢购导致暂时性断货。 我们看一下相关数据,分析一下就可以明白: 1、中国食盐储备充足,各省都有国家级食盐储备,足够应付全国食盐供应。全国每年产盐能力约为4000吨左右,而中国年消耗约为700吨左右,全国市场供大于求。 2、中国食盐资源丰富,海盐只是其中一部分,再说目前还没有受到核污染。食盐资源有:海盐、湖盐、岩盐(盐矿);中国是世界上湖盐矿产资源极其丰富的少数几个国家之一,岩盐矿床资源方面已查明储量大于100亿吨的岩盐矿床就有10余个。中国产盐地并非仅仅东部等沿海地区,连内蒙古、青海都是产盐大户。 3、盐价不正常的猛涨,政府必将采取措施,打击不法商家,同时将更多的食盐储备推向市场抑制价格上涨。 其实在非典时期就有类似的盐价飞涨,也是由于谣言和商家屯积、市民抢购引起的,维持不了几天,买得越多,吃亏越大。谣传说碘物质可以抗辐射,那么依此理论,海带含碘丰富,我们会不会也掀起抢购海带的狂潮呢??? 另据科学分析,过度食用盐不但无益,还对身体会有很多害处。世界卫生组织建议正常人每人每日盐摄入量不超过5克,中国营养学家建议不超过6克。在我国,北方人平均每日食盐量15~20克,高血压患病率为10%;南方人平均每日食盐量12~13克,患病率约为5%~7%。据流行病学专家调查,食盐销售量与当地支气管哮喘病死亡率成正比,也就是说吃食盐量越多,支气管哮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也就越高;另外过量食盐的摄入,容易导致骨质疏松症,每年因骨质疏松导致髋骨折裂等病症死亡的人数也是触目惊心。 所以,有去抢盐的时间与精力还不如好好关注一下自己的身体健康,增加一点养生保健意识呢。春季身体各器官也百废待兴,正是调养的好时节。细粥长流,是哪一个季节都需要的调养品,而一些食疗粥的调养功效更是这个季节首选佳品。民以食为天,盐,仅仅是作为调味品的出现,所以不要让辅佐料成为你的主料,没了自己的判断意识,更可悲的是,日本遭受了大灾难的情况下,举国上下还是颇为淡定,难道我们中华民族却受别民族余震的影响而自乱了阵脚? 切莫古有苛政猛于虎,今有流“盐”毁于市。岂不悲哉! 让我们携手共进,为灾区祈福,胸怀淡定,相信我们的政府,相信我们的国家与民族,有抢袋盐的精力与时间不如静捧一杯粥细细品味其中淡淡人生幽
毫无必要的买盐。 千万别听谣言。 ,理由如下:1、全国每年的食盐总消费量基本稳定在700万吨(这个量跟人口成一定比例,只要人口不发生大的改变,就不会有大的波动),而全国一年的盐产量超过4000万吨,绝大部分用作化工原料,一旦有需要,这些产能很容易生产出足够的食盐。2、目前全国的食盐里面,海盐占的比例在逐年下降,大家平时吃的大部分都是井矿盐,主要原因:一是海盐中含杂质较多,要提纯成本较高,不经济;二是海盐场占地太大,现在海边的滩涂都很值钱,都在逐步转向海鲜养殖和土地开发,制盐利润率太低了。事实上,在经济发达的南方地区,海盐场早就式微了,这纯粹是经济规律使然。3、井矿盐的储量非常非常非常丰富,随随便便一个盐矿的储量就几亿吨几十亿吨,全国人民吃个几百年不成问题,分布也很广,四川、湖北、湖南、陕西、江苏、河南、江西这都是大产区,运输不成问题。4、中国的食盐流通目前还是国家专营,价格控制很严,不用担心有人炒作价格上涨的问题,即便暂时被抢购一空,以各地盐业公司的供应能力,也很快就会保证供应。专营体制虽然有种种弊端,但是在保证食盐供应这一点上,还是很有优势的。 问:井矿盐有无可能被辐射污染,答:井矿盐不存在辐射问题,理由如下:1、井矿盐都是内陆水体沉积而成,基本上不与其他矿物质共生,也就是说,这地方原来是一个大海,后来海水被地壳埋住了,水分蒸干后留下的就是盐,所以盐矿一般一大片都是几百米厚的盐层,其中没什么矿物杂质,辐射无从谈起。2、井矿盐都是用水采法,通俗一点说,就是在盐层上打两根管子进去,一根注入清水,另一根出来的是饱和盐水(别忘了盐是溶于水的),然后将这些饱和盐水蒸发掉,就得到盐,不是煤矿铜矿那种开采方法,所以整个生产过程中也不存在辐射的可能。 问:如果有人哄抬食盐价格怎么办答:盐价哄抬不起来,理由如下:1、食盐流通目前是国家专营,零售价格是国家定好的,任何人高价卖都违法,大家随时可以举报。2、以各地盐业公司的供应能力,如果敞开供应,几乎可以无限量供应,谁也无法买断。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