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udoupi342 tudoupi342
关注数: 33 粉丝数: 156 发帖数: 3,137 关注贴吧数: 6
技能,主要诸葛亮 相对不太需要脑细胞的一个题目,大家随便看看: 刘备:仁德:刘备最常标榜自己的话 激将:备哥哥手下猛将如云,谋士非常少; 关羽:武圣:这货要和吕布的无双一起说,突出一个单挑第二名吧; 张飞:咆哮来自长坂坡当阳桥,三爷一声吼,吓退曹操百万雄师,吓死夏侯恩; 赵云:同样是长坂坡,七进七出; 马超:铁骑:不讲道理的强命技能,形容西凉军剽悍吧;马术:一样是马上民族的特点 黄忠:烈弓:神箭手嘛,又是老当益壮 火诸葛:看破:别在诸葛亮面前玩把戏,木用;火计:诸葛在《三国演义》中刚出山的几场战役都是火计,火烧博望坡;火烧新野;直到火烧赤壁;八阵:他的招牌阵法,石头八卦阵曾险些困死陆逊,后被黄承彦救出; 老诸葛:观星:不是最强,但却是我最喜欢的技能,一个好的诸葛亮,理论上讲,当牌堆过半的时候通过技能和观底,剩下的牌堆构成都能猜个差不多,结合技能基本说就“知天命”了;空城:失街亭之后的绝唱,不用多说了吧。 神诸葛:这要跟神周瑜和庞统一起说:七星:祭风专用 狂风:借东风助火势 大雾:草船借箭 神周瑜:业炎:感觉是配合狂风的火属性伤害,瑜亮组合火计退曹嘛 琴音:周瑜也是著名演奏家,“曲有误,周郎顾” 庞统:连环:庞统一生最知名的计策,铁锁连舟 涅盘:庞统是“凤雏”,又用自己的牺牲成就蜀汉帝业,桌游中也常常如此牺牲自己,给敌人毁灭性的打击 这仨连在一起,就是诸葛狂风+业炎+铁索连环=全部烧死,一个不留 个人觉得3个诸葛的技能是三国杀最贴切的,跟游戏的结合度也是最好的 年轻时的诸葛亮当然是天纵奇才,但却也心高气傲,锋芒毕露,“看破”充分表现了这一点,他会在博望坡战前安排孙乾摆庆功宴席,完全不把当时已然威名赫赫的夏侯惇大将军率领李典、乐进等名将所组成的部队放在眼里;他可以在吴王大殿逞口舌之快,甘愿为此得罪了东吴所有的名臣;也会在必定会抗曹的周瑜出言试探,甚至间接威胁诸葛只有靠我东吴,甚至只有靠我周瑜,才能抗曹时,反唇相讥,“铜雀春深”激的周瑜勃然大怒(某人的名字客串,飘过),直欲杀之而后快;更会慷慨领命造箭,做了一件相当有风险的事——草船借箭。然而,人力有时而穷,“看破”看似很美丽,却也不能面面俱到,就像在游戏中,他同样也只能摸两张牌,明显有些捉襟见肘;“八阵”看似能笑对一切敢犯之敌,却也有他无可奈何之时;“火计”虽是奇谋,要决胜更多的还是要靠堂堂正正之师。火诸葛,或者叫卧龙诸葛看似锦囊免疫,杀免疫,也的确让敌军心烦,但总给人不牢靠的感觉。 接着,他伙同周瑜策划了《演义》中最著名的赤壁之战,七星台上的诸葛亮,成了最接近神的存在,也是三国杀中设计的相当出色的神将(个人认为,另一个是神关羽)。 跟着刘备多年之后,诸葛亮彻底的转变了,我也不清楚这种转变对诸葛亮是好是坏,但这种转变对蜀汉政权是好的可以确信无疑。最初,他只是觉得备哥哥是个“三好青年”,而且颇有些名声,还想自己想的睡不着觉。而他也需要这么一个人来一展胸中所学。于是,他跟着刘备走了,离开了他的伊甸园。经过几次大战之后,他渐渐地发现身旁这个沉默寡言,却常常一语中的的刘备,并不是那个在隆中茅舍痛哭流涕的刘备,也不是世人口口相传的那个皇叔。他喜怒不形于色,却不怒自威;他文治武功均未臻上境却坚韧不拔;在和备哥哥同床共枕的日子,他仿佛看到了另外一个人。这个金光内敛的刘备越来越让年轻的诸葛亮敬佩,他不再是诸葛亮展示才华的工具。相反,他变成了诸葛亮的老师,这个老师虽然不能教他星象八卦,奇门遁甲,却彻底重塑了他的性格,也改变了他的人生。诸葛亮变得一丝不苟起来,为了蜀汉的未来,他披肝沥胆。不知从那一次战役开始,胜利已经无法带给他笑容,面对接踵而至的胜利,他也没有再说:“孙乾,准备酒席,摆庆功宴!”这样轻佻的话。因为他清楚的明白他终有一日要面对曹魏的大军,以及那些同样站在智商顶点的人;也终有一日要面对东吴的水师,以及那一个个并不简单的大都督。炫耀才华,在蜀汉的千秋大业面前显得那么不值一提。“观星”对于牌堆的掌控能力就是这个时期诸葛亮对于局势统筹兼顾的真实写照,甚至到了晚年,“卧龙、凤雏;二者得一,可安天下”的言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诸葛亮一生唯谨慎”。他不再是那个假寐观时的小龙,他已经经历了大海和风雷的历练,腾云驾雾了。他将自己的麟爪隐藏在了云雾之中,但没有人可以忽视他的存在。然而,天不我与:白帝城的病榻旁,他的老主公诸葛亮给他上了最后一课:“阿斗可辅则辅之;不可辅,君可取而代之!”这时的诸葛真的颤抖了,表现出了与他满腹的才华和平素的淡定极不相称的惊慌:我原以为只有刀剑和口舌可以杀人,没想到恐惧的心也可以杀人,而且让人万劫不复。 可就算再怎么磨砺,桀骜的火焰又何曾熄灭。在刘备的大营中,除了这位可敬,甚至有些可畏的老师,他还难得的找到了一个学生,一个好朋友。这在猛将如云的刘备大营是多么难得的存在啊!他的名字叫马谡,每当和他交谈时,诸葛亮的眼里仿佛又重现了火光,嘴角偶尔也会难得的上扬。马谡为自己有这样一位接近神话的老师而庆幸;也为这样一位老师竟会欣赏自己而自豪。孰不知,诸葛亮又何尝不为自己有一个忘年交而欣慰呢:连年的战火像一块大石压在诸葛亮的心中,他胸中的三千甲兵也残害着和他一样生活在这个世界的生命,他可做不到像那些英雄一样的冷血。这样的时候,能跟自己的学生谈谈阵法,聊聊星象,是一件多么惬意的事。在马谡身上,他仿佛看到了年轻的自己:一样的桀骜,一样的富有灵气。那时的自己,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才华也是杀人的利器,冠冕堂皇的理由又会祸害那么多无辜的百姓,但时光已经无法倒流了。然而,棱角分明的马谡却被老主公冷遇,倒是守拙的马良颇受刘备的欣赏。诸葛亮心中少有的不忿,而这一切毕竟未能逃过刘皇叔的火眼金睛(注意称谓的转变,这里已经从备哥哥变成了刘皇叔,表达了态度的改变,我写这个括号,不是为标榜自己写作手法高明,而是很多高明的作者都可能通过称谓等细节的改变,不露痕迹的表达心态变化,不注意常常会搞错作者的态度,参考《红楼》)。老主公也无从劝谏,但作为一个长者,临终前他还是语重心长的说:“马谡这个人,不可重用。”可年岁渐长的诸葛亮到底还是有读书人的脾气:马谡这小伙子是有些傲气,有时候想法也不是特别严谨,但自己年轻时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自己可以建功立业,他为什么就不能?于是年长的诸葛亮又叛逆了一回:街亭是冲要之地,这一次就由你来全权守御吧!他还派遣稳重的王平做副将,并暗伏魏延的一支奇兵。可他未曾想到,马谡竟然会不按自己的阵法扎营:这小伙子被憋了太久,竟想在老道的司马懿面前另创新阵,而他又如何会把实诚又有些迟钝的王平放在眼里。于是土山上被司马围了个水泄不通,鸟都飞不出去,又如何能送出求援的书信。诸葛亮的第一死敌就这样轻易地突破了最重要的防线,兵临城下了。挥泪斩马谡的诸葛亮定然想起了老主公死前的谆谆教诲,但他并没有时间去放肆自己的悲伤。背靠着一座空城,他无奈地大开了城门,就像年轻时的草船借箭一样,他又冒了一次险。而这一次,他没有再拍着鲁肃的背放肆的大笑:而是坐倒在了断了一根弦的琴上,冷汗直流了。经过了这一役,诸葛亮终于感到自己的生命也像夜空中飞逝的流星,仅剩最后的光华了。锦官城外的黄鹂,你可还能讲述那当年的故事?(也许只有悲情的故事,末路的英雄才拥有更加撕心裂肺的力量,不知不觉扯了这么多,还是回到三国杀上来吧!) “空城”这个技能看似华丽,却是诸葛亮的无可奈何之举,我又何尝不知有牌的诸葛亮比没牌的诸葛亮更可怕,拥有很高的手牌嘲讽(这货拥有的可是观星五上得到的牌啊,能质量不高吗);又何尝不知被乐的队友需要我的无懈,濒死的队友需要我的桃。可是,面对五张牌“无中生有,顺手牵羊,火攻,杀,闪”,全都是进手的牌,我总不能为了握住一些牌,把好牌送给敌人吧。在游戏中和演义中,“空城”都是同样的弹尽粮绝,同样的刀枪不入又同样的无可奈何。这实在是创作者的巧思。 本来只是想把它当作扫盲的文字的(其实还是有些技能我自己也莫名其妙),但写到诸葛亮,不知不觉就写了好多。但这又不是什么严谨的文章,更不是应付考试的八股,只要做到基本有个主旨不让文字泛滥就可以了。干脆就当作则例吧!写到谁写的高兴了,就多写点吧。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