见是就友吧 王遺风
姓名:王显曾。常用ID:原神专家-面包、猫尾草、猫、可莉。爱好:占吧。梦想:当网络皇帝。
关注数: 721 粉丝数: 846 发帖数: 38,268 关注贴吧数: 25
半个吧骂过的游戏建议,目前已经大部分实装 公测那会wegame发了个调查问卷,问对游戏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我就写了一些不爽的地方提交了,内容当中的对话口吻也都是对策划说的,我只负责提出玩家痛点,采不采纳,如何采纳,这些问题是抛给策划的。 与此同时我也把这部分感想粘贴发在了贴吧。基本上都是站在轻度玩家的立场对游戏进行降肝的建议。但在帖子下面几百个评论中,除了一半的支持,还有一半的反对,反对的把我抨击的十恶不赦, 还有上来一句游戏领域大神的。 第一条,官方出了小红帽,有了小红帽之后体验基本上跟收菜一样了。 第二条,虽然没能彻底去掉频繁的加载,但之前我记得有优化过加载速度。 第三条, 先出了快捷对话,然后出了批量快捷对话。 第四条,模拟战也早就可以快捷战斗了。 第五条,同第一条,小红帽可破。 第六条,未见培养建议功能,还是得自己搜攻略。 第七条,这是对策划的PUA,不是对玩家说的,同时也是上述建议的总结,可以看到基本上都已经实现了。 我至今没搞懂这部分人的脑回路,降肝也碍着他们了?如今6条建议策划除了培养建议上没动作,其他都解决了,想问问当初跟我杠的这些人,脸还好吗?特别是当初站在策划立场,官方立场上喷我的,脸还好吗?想听听你们还有什么话术?
推本冒姓狼牙被骂成狗,我推本时停起手吧 刚刷到推狼牙的帖子给我乐疯了,好歹也算是写出成绩的书了被骂成这样(诉诸权威了)。我自己本来是不喜欢历史文的一直没看,但是星河直播间天天说自己在看(又诉诸权威了,但在贴吧没啥权威),我寻思也看看呢能不能学点啥,然后昨天去看了,才看了十几章,没多少不说了 不过同站的时停起手我是正儿八经一直追了几个月的,这本书成绩也不错,连载类目里追读人数全站第六。 主观的来说(我自己一直看的理由)这本书就是小白,剧情很稳健,一路装逼打脸,够稳够爽,也没啥毒点。 客观的来说(想象这本书放到星河直播间审稿会说的优点),一是人设塑造的很成功,是现在流行的癫狂人设,剧情上主角对事情的处理基本都是秉持这个性格来的。二是和女主的拉扯互动也处理的比较好,有点暧昧又不明说,整体氛围让我想到了新海诚作品(剧情也是)。或许放在东京文里也算是优秀的东京文了吧(我没看过猜的)。三是剧情虽然整体是装逼打脸,但偶尔还是有反套路的小巧思的,比如有个桥段是主角要进入某个试炼考核了,前期把规则一通介绍,搞得真要像传统玄幻考核那样进入秘境,一顿武力加智斗操作打败所有竞争对手,但作者却完全没有这么写,写了一个出人意料的获胜方式,并且爽感不亚于正常参赛拿第一,可以说是相当惊喜了。 再说说缺点吧,一是文风小白,放在起点基本上没受众了。二是女主会和主角互换身体,所以之前我说新海诚,起点基本没这种写法,大大小小是个毒点了。但我爱看
去线下门店体验了各款主流品牌旗舰手机 我买手机没有品牌偏好,曾用过wp,苹果,三星,小米,vivo。 这次体验的是华为,苹果,小米,vivo。 体验内容主要是握持手感,系统流畅度,ui美观程度。其他层面不在评价范畴,注重以上几点的吧友可以参考。 华为一解锁映入眼帘的丑陋ui让我放弃体验直接走人了,给到最后一名。 vivo的系统流畅度可以。握持手感一般。ui动画效果运用的太少太克制,整体给不了人惊艳的感觉,等今年os6出来,或许有较大改观。整体属于能用的级别,如果倾向于vivo品牌完全可以购买。 苹果最新的液体玻璃效果相当漂亮精致,直接给到顶级水平。握持手感属于正常水平,系统流畅度虽然上了120hz,但感觉优化欠妥,没有安卓阵营120hz来的流畅。可以给到第一梯队的水平。 小米无论是握持还是系统流畅度还是ui美观程度做到了综合最强,在握持和流畅度上甚至超越苹果,但ui美观程度低于苹果的液态玻璃。当然如果你认为液态玻璃丑,那么小米无疑将成为最强手机。 说实话,在体验小米17的时候我是很震惊的,无论是名字对标苹果,还是造型对标苹果让我感觉都很low,但是真的上手体验,只能说一个抄袭者实现了超越。 如果不是我特别喜欢苹果的液态玻璃,并且曾经用过小米手机,对小米系统比较厌恶。那么我是会毫不犹豫的选择小米17的。
户晨风最大的问题不在于自己,而在于有人深信他的言论 在户晨风即将公布最高月收入的这个月,被彻底封杀。欲先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经典永不过时。 户晨风的问题不出在他本身。而是太多蠢人把他捧的位置太高了,认为他是嘴替,说出了一些社会问题,把他当成了意见领袖。每次看到相关评论区那些一看就不怎么上网的白号用最平实的陈述句,说出户晨风是对的,并且附上不合时宜的大拇指emoji,我都感觉一阵恶寒。这些白号的后头可能是二十左右的年轻人,也有可能是三四十岁的中年人。他们把一个自我定位娱乐抽象🤡的主播当成了意见领袖,这种不分年龄圈层的影响无疑是极坏的。 正是这些忠实粉丝一手葬送了户晨风。即便户晨风表现的非常聪明,在节目中极力的不去触碰敏感,不去触碰核心话题,觉得这样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但事实说明一旦你建立广泛的社会影响力,那你就完蛋了。你的灭亡与你本人无关。 户晨风作为一个自媒体从业者,他是完全合格的,他的爆火证明了他是个懂用户懂市场的专业自媒体从业者,紧靠两年时间迅速起号,知道电子宠物,扮🤡这条赛道互联网观众最爱看,给很多人提供了乐子,笑料和消遣。 如果事情仅仅局限于这一步,户晨风都可以一直活的好好的。户晨风本人也丝毫没有想要更进一步的意愿。 是他的忠实粉丝,极端粉丝,在户晨风出现的新闻,视频,评论区等各种地方说户晨风是对的,听不进去正常的声音,反对其他声音。把一个本来定位电子宠物的主播给捧成了意见领袖,是他们一手害死了自己爱播。 总结就是。 户晨风这种类型的主播可以看。 可以当乐子看。 但不能当意见领袖,公知看。 #户圣彻底凉凉,全网查无此人#
早期《解限机》的长线运营并不顺利 早期《解限机》的长线运营并不顺利,其中最难以调和的,是游戏硬核玩家(枪男)和休闲玩家(胶佬)之间的矛盾:前者来自传统射击游戏,相对看重枪感、平衡与竞技深度;后者关注剧情、机设体验,操作要求相对较低。 而项目组最初选择侧重硬核竞技内容,强调英雄平衡、电竞化运营。 最能体现这一倾向的,是游戏颇为出圈的热梗——「我要成为解限机高手」。 总而言之,项目组一开始一心想做「年轻人的首款机甲游戏」,重视规则、平衡与深度,认为这是产品长线运营最成熟的策略。但后续的数据表明,游戏越是朝竞技化调整,周活跃的下滑就越明显。 经过复盘,团队逐渐意识到,《解限机》真正核心的东西,是写实美术风格、机甲设计等独属于产品的差异化体验,而不是对战玩法有多深度、规则设计有多完善——这些内容无论怎么努力。 基于这套逻辑,《解限机》在未来两年的运营中主要推动了三项革新: 第一,强化机体价值。 尽管受限于产能和市场环境,游戏暂缓了地图和平衡性的更新,但项目组依旧坚持把产能放在新机甲和皮肤上面,满足玩家多样的喜好。 最新上线的就是这一思路的体现,吸引了大量玩家回坑和付费。项目组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不仅为完善了机设和世界观,还与合作UP主推出机体PV,甚至撰写了上万字的人物和机体小传。 同时,为了凸显机体的价值,《解限机》还决定革新底层设计,逐步在休闲玩法中,取消游戏上线以来的「枪机绑定」机制。 该机制原本旨在强化机体辨识度、降低上手门槛,让玩家更关注机体而非枪械。但随着机体增多,团队发现这一设计限制了体验多样性——例如许多喜欢鸣神的玩家,却因不擅长狙击枪而无法深入接触该角色。 对游戏来说,这也会影响商业化潜力和长线运营。 比如枪械门槛会降低玩家的角色使用率,进而影响皮肤的普适价值——我喜欢这个角色,但不经常使用,那要不要为其付费? 长线运营的挑战类似,固定的角色和武器搭配,会减少玩家战斗体验的选择空间。而「枪机解绑」后,玩家可以自由组合角色技能与各类枪械,不仅拓展了战术维度,也催生出更多元的打法与社区生态。比如原本擅长近战的赤霄换成拿狙击枪,那会不会产生新的「身法流狙击」打法? 第二,弱化规则竞技内容,侧重休闲社交玩法。 "我们发现大战场这种相对休闲的玩法,将游戏的DAU拉了回来,因此确定玩家更喜欢游戏塑造的欢乐对抗氛围,而不是「成为解限机高手」——高手都去玩《CS:GO》《Apex英雄》《无畏契约》去了,凭什么来玩《解限机》?" 而《三角洲行动》对硬核搜打撤模式以及大战场模式的进一步扩圈,也让他们看到了「欢乐对抗」的潜力。"绝大部分玩《三角洲行动》的也不是高手,有不玩射击游戏的用户,也有二次元用户——他们能借此扩圈,我们机甲画风的游戏为什么不行?" 于是定下了侧重休闲竞技的方向,在保证基础竞技内容持续运营的同时,尽量让玩家玩得快乐、玩得轻松。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