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ppinted poppinted
关注数: 81 粉丝数: 166 发帖数: 6,384 关注贴吧数: 16
现在人们的戾气为什么这么重 这里是考研吧,为什么我要发这个跟考研无关的帖子,也是让大伙多了解下现状,毕竟考研不是终点,各位考研的目的还是为了就业,在以后工作生活中得饶人处且饶人,保命要紧。 其实这个话题现在很多自媒体都说过,不过我有自己的看法,我这里就抛砖引玉,各位有不同观点的,可以在评论区讨论。 我个人认为原因有两点。第一,当前社会经济下行,大多数人赚不到什么钱。多年前,某子曰,仓禀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也很直接的说出了原因。人只有在丰衣足食的时候,才会顾及礼仪,好好说话,反之则不然。我大学隔壁班一个富二代,读书时家里早已财富自由,毕业十多年没上过班,他的生活就是留学,然后奉子成婚,日子不可谓不滋润,试问下,他会有戾气吗?答案不言而喻。 第二,我认为是最重要的原因,那就是自媒体的发展。这里我要声明,我这里没有责怪自媒体的意思,而是因为自媒体将很多GM不会说的社会真相说了出来,而这些真相,大都是我们在学生时期家长和老师对我们避而不谈的内容。在自媒体还没发展前,主流价值观一直都是积极向上的,从小就告诉我们出身普通甚至是贫寒没关系,只要你肯读书,肯努力,就能改变命运。这样的观念在经济上行期是没大问题的,而且在这个时期确实有很多出身低微的人靠读书改变命运甚至阶层。这些人的励志故事也被当时各大GM宣传,而我们从小也是树立了这样的观念。但是,一旦遇到经济寒冬,从象牙塔里出来的大学生毕业后能否获得优质的社会资源,和自己多努力关系就不大了,基本就和自己的出身挂钩。我这里话也不说满,但实际情况各位应该也能感受到。 对于大部分家境普通的人,除非自己天资聪颖,不然是很难拿高薪的。我大姑的小儿子就是这种,从读书开始就看得出是高智商,研究生读的还是材料专业,但是他自学了计算机编程,经过几轮面试加笔试,被国内某头部大厂录用,年薪税前40万,现在涨到了50万。但他这样毕竟是少数,对于家境普通,自身资质普通的,只能找到月薪几千的工作,甚至还要面对单休、无偿加班等不公待遇。不少自媒体都说过,对于那种适合打工人的好工作,在市面上是不流通的,甚至有些公司和单位的名字都没听过,但就是钱多事少,该有的待遇一个不少。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好的工作就只通过血液、母婴和性传播”,我想说,现实真的就是这样。有个公司名字其实大家耳熟能详,我也不说是哪家公司,我们从小到大都听过这个公司名字,但很少有人知道这个公司待遇很好,而且这个公司招聘就是走个形式,所有应聘人员都已经内定。如果没有人牵线搭桥,报名资格都没得,关于这点,张某峰也说过同样的话。有的人甚至在大学录取通知书到手时,就已经确定四年后可以进这家公司了,只要四年期间安安稳稳,把毕业证和学位证拿到手,就可以入职,不用在外投简历找工作。但这家公司至少还会在招聘网上公开招聘,更多的是这种类型的公司和单位都不会公开招聘,每年都是内部直接解决。 这些真相,学校会告诉你?GM会告诉你?上次还有某GM号召大家去偏远地区发光发热,结果被各路网友“关照”到关闭评论了。当自媒体将真相说出,就是将“努力就能有好工作,就能改变命运”这块遮羞布彻底撕下,露出来的就是各种拼爹拼妈拼家底。 试想一下 ,当你从小树立的价值观被现实和自媒体披露的真相所击碎时,你会是什么感觉?你还能保持自己“风雨不动安如山”吗?绝大部分人都做不到!他们只会感到无比愤恨,但又无能为力。这种情况下,戾气能不重吗? 在此我再跟各位体提下醒,碰到不认识的人时,发现情况不对,立马认怂,赶快撤,不要纠缠,保命第一! 以上都是本人随便写写。
说说大家伙讨论比较多的“逆袭” 说说大家伙讨论比较多的“逆袭” 2014年4月,我在贴吧里面发表第一篇文章,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了。有兴趣的吧友可以考古一下,就在我帖子第一篇,《那些高考只考上三本的学弟学妹们进来看看这篇文章》,写的比较尖锐,也比较反鸡汤,所以当年也是引发不小的讨论。 文中的核心观点是,“逆袭”这件事难度不小,想要保持优秀,考研取得好成绩,最好是从小一直保持,后来居上的概率实在太低。然后就有不少吧友用自己身边的事例反驳我如何如何。就“逆袭”而言,其实就像鬼一样,听过鬼故事的人,见到鬼的人很少。但为什么我们感觉会经常听到“逆袭”的故事呢?简单的原因如下:第一,国内人口基数大。虽然逆袭占比不高,但有一个较大的人口基数,数量上还是很可观的;第二,“逆袭”成功才好意思说出来,失败的自然也不会说,所以成功的帖子一大片,失败的帖子几乎看不到。 我在文章中也说到过自己有两个逆袭成功的事例。一个是我父母同事的女儿,考研考到复旦大学;一个08级英语专业的学姐,考研考到南京大学英语专业,后来去了德国做交换生,还到了人民大学读博士,现在混的也不错。她们能逆袭,不单单努力这么简单原因。父母同事的女儿,高中成绩一直不错,只是高考失误没考好,所以本科学校一般,但她实力还在,考研没有再失误,所以翻身了。08级的学姐,她英语、语文成绩一直挺好,但其他成绩不好,高考只能上三本,但英语专业考研不考数学和理综,所以优势发挥,考研上了985。 看到这里,各位也发现了,她们逆袭,是因为她们本身就具备优势,至少得有拿得出手的部分科目的成绩。如果你每一门功课都不行,还谈什么“逆袭”,那不就是痴人说梦吗?考研成绩和上大学之前的成绩有着极强的关联性,这个就不要跟我杠了,2014年我就说同样的话,那会有人跟我杠上,但没啥用,因为我说的就是事实。 对于那些门门功课都不怎么样的同学,有没有逆袭成功的呢?肯定有!但这样概率极低,跟买彩票差不多。这些人能逆袭的原因,大致这几种: 1、家庭突遭变故,自己身上的担子变重,一夜时间长大了,必须要寻求改变,而读书无疑是最直接的。 2、感情上的因素。比如为了和另一半不分开,开始努力学习,要和对方读同一所学校;或者感情上受到了刺激,不甘心,从此发愤图强。 3、某个事件触动了自己,一下就开窍了,从此一发不可收。 就楼主说的这3点原因,仔细看,每件事都是可遇不可求,说白就是看你运气。读书学习这件事非常依靠“内驱力”,家长老师磨破嘴皮子是没用的,如果自己没开窍,怎样都是白搭。楼主我也活了30多年,小学、初中、高中一直都是重点学校,这种成绩不好逆袭的,我就见过一个,是我二姑的儿子,我表弟,他高中也是我的母校。 表弟高一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是直接通过短信的方式发到家长的手机。我姑父看到短信的成绩后,气的差点把手机摔了,可想而知成绩有多么糟糕。而且,他的班主任也说,我表弟就算复读,最多也就考个三本。但是,在他高二第二学期开学后,他貌似就突然开窍了,成绩稳步上升,班主任都觉得不可思议,最后高考考上了老家一所老牌二本学校。至于他是怎么开窍的,我爸告诉我说,我二姑父是跑长途货运的,表弟高一结束那个暑假,陪着他爸一起体验了下长途货运。就那次,他是真切体会到了爸爸赚钱养家的不易。我二姑是没上班的,他家经济来源只有姑父。那次长途,他跟我说,大夏天的,车上睡也睡不好,晚上还要防偷油贼。有天晚上他就偷偷的哭,就是觉得他爸赚钱太不容易。高二开学后,他用了一个学期的时间,来改变他之前的不良学习习惯,给自己制定计划等等,最终逆袭成功。现在他研究生已经毕业,在省城入职一所事业单位,正式工,虽然工作比较辛苦,好在待遇还不错,也算是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那些成绩又不怎么样,家庭条件有限,在毕业后过的怎么样呢?大多数都不怎么样,实话。楼主大学同学,家里条件普遍不怎么样,虽然不乏几个家庭条件好的,楼主我家里条件还算可以,但整体确实不怎么样。当他们考研失败后,家里也没啥太多帮助的,现在毕业十年,过得确实也比较难,我也不会去说什么鸡汤来安慰大家,人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努力过后就看天意。
寒门难出gui子,13年前的热文,放现在也不过时 2010年,tian涯网出过一篇热文,《我们这个时代,寒门再难出贵子》。我是2013年在QQ空间才看到这篇文章的,对我启发很大,也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有吧友肯定说题目都错了,“寒门”指的是没落的贵族,不是指普通人的家庭,但纠结这个没啥含义,姑且就理解成普通家庭即可,就是那种父母收入一般,见识一般的家庭。 文章的作者网名永乐大帝二世,是一位银行的HR,通过自己多年的经历写出这篇长文(当时看了我三个小时)。这文章不是什么弘扬正能量,而是赤裸裸的社会现实。我让我老妈看过这篇文章后,她对文中“治国”的境遇感到十分心酸,却又无可奈何。文中很多要点,现在都被许多某站,某音的UP主反复提到,其中被提的最多的要点就是,普通家庭的孩子翻身困难的最大因素在于成长的道路上没有人可以引领,导致在人生的关键节点无法做出正确选择,从而错失良机。某音一位叫路人甲的博主,他和楼主我同为2009年上大学,大学期间过得不可谓不丰富,各种荣誉拿到手软。但到了大四毕业,却面临着找不到工作的窘境,关键原因就是没人告诉他怎么做才可以找到工作,他一直在做他的认知范围内对的事情,但实际上他当时的认知不符合社会的要求。而当他意识要这一点时,已是多年以后。文中还提到过作者的学长,“宝宝哥”,是一位律师,研究生毕业,在校期间就过了法考。在“宝宝哥”没遇到他的妻子前,日子相当苦逼;遇到之后,因为岳父手中的资源,让“宝宝哥”有平台去施展自己的能力,收入相比以前成指数倍增长,简直就是开挂了。这个事例,也印证了考研名师张某峰的一番话,他说律师在当下是一个很吃资源的行业,如果家族在这一行没有大佬的话,真心不建议学法律。 tian涯网出产的精品还不止于此,据说过当年还有大神预测过楼市,金融等领域,都不是某乎等能比的,所以没事可以多看看以前的老帖,说不定可以发现宝藏。
关于考研人数下降的,考公人数上升的事,时隔多年,我又来说两句 9年前,也就是2014年,我在吧里面发表了一篇关于三本学生考研的文章,引起轩然大波,有兴趣的吧友可以看我发的第一篇帖子,一篇很老的帖子,当时浏览量突破4万,叫《那些高考只考上三本的学弟学妹们进来看看这篇文章》。 帖子中写道,我放弃考研,考了公务员,其中的评论有有褒也有贬。对于以上种种,正面的评价,我是表示感谢;负面评价我也予以理解。有吧友看完帖子后觉得受到了刺激,就不停喷我,说我胆小懦弱,临阵退缩,惧怕挑战,不敢考研还跑到贴吧里面发帖刷存在感等等,对这些,我也是一笑而过;也有吧友看完后,瞬间茅塞顿开,最终考上满意的学校,几年后还到帖子下面回复表示感谢。 其实关于大学本科毕业后,考研还是考公务员这个话题,一直争论不休。现阶段考研名师张某峰也就这个问题给大家解读过,考研只是学历上的提升,不等同于就业,研究生毕业后还是要面临就业的问题,而考公解决的是就业,是一份工作。读完研究生三年后和本科毕业直接考上公务员那个更好,这真的没有标准答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就楼主我而言,考公对我来说更合适,现在9年过去了,也证明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至于当初为何放弃考研后选择考公,其中有一小段插曲。楼主我是09级三本机械专业,对于考研来说实在没把握考上好学校,所以直接放弃。楼主我放弃考研后,一门心思扑在一个项目上,后来也是获得了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算是有了结果。楼主我也是以这个项目作为自己简历中的一个亮点去找工作 ,当时工作也是找到了,就等年后去公司报道。当年我们学校对考研的学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只要考研的学生每一门都去考了,那么,考研报名费就全额报销。我当时知道这个政策后,心想,反正工作找到了,也没其他事情,不如就报个名考个“裸”研玩玩,费用也不用自己出,也就花两天时间,其他事也不耽误,所以就愉快的决定了。考研当天很冷,我因为录节目熬了一个通宵没睡,楼主我在考第一门政治的时候差点睡着了,不过好在准备了姜片,不然就糗大了。在考完政治后我感觉居然还可以,因为平时我也比较关注时事,而且那时也一直在研读《西方美学史》,所以感觉40分还是没问题的。四门全部考完后,楼主我就收拾东西回家了,准备过完年后再去公司报道。但是,在我回家后,家人都在劝我考公务员,不要去公司上班,只是那会楼主我态度还比较坚决,所以跟家里人也闹得不怎么愉快。后来一个契机,才让事态有了转机,这个契机就是考研成绩出来了。那会查询分数是用手机查询,费用1元,楼主我的考研成绩为政治46,数学35,英语33,专业6,总成绩为120。当年政治国家线是40分,英语是35分,我居然在纯裸考状态下还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楼主我也是比较满意,特别是政治,还过了国家线,让我暗自窃喜。这时,我大脑里面在寻思,我裸考政治都能过线,看来我的政治素养还是不错,干脆就考个公务员试试,也不算亏(多年后,考研名师张某峰说政治考研40分以下的几乎不可能,我这就是裸考正常分数,当然,这是后话)。决定下来后,爸妈还奇怪我怎么就想通了,随后就开始了“苦行僧”般的复习模式。由于我复习较晚,所以每天的练习量很大,一度想放弃,但还是坚持下来了。我应届报考的是老家市里面公务员,虽然进面,也取得面试第一的成绩,但笔试还是差得多了点,最终无缘。不过,在几个月后的考试中,我顺利进面,虽然笔试没有入小围,但是面试依然稳如老狗,取得第二的成绩,实现翻盘,最后顺利入职,几年前也被提拔,现副科实职干部。 看到这里,有人肯定会说,我考公就考公,还在考研吧发什么文章刷存在感,我9年前那篇帖子也有人这样说。但是,我发帖子,纯粹就是想让大家少走弯路。9年前我发帖子的动机,源自于我大学室友,他当时考研前后复习10个月,但是,数学才考27分,试卷和我都是数一。大家没看错,比我这个裸考的还低了8分。那会我知道他成绩后,就调侃他说,你考研考个毛啊,我不复习都比你高,他听后也不好意思的笑了。调侃归调侃,这也引发了我的思考,为什么当初他考研复习时激情澎湃,豪言壮语,大有欲与天公试比高之势,但最终结果确如此惨淡。就这个问题,楼主我在深度思考后,最终写出了那篇文章。希望那篇老帖也可以帮到各位。 至于考公方面,很多人都还有很错误的认识,说什么考公务员要关系,没有关系根本考不上等等。楼主我可以负责人的告诉大家,我参加了两次公务员考试,两次都进面试,一次面试第一,一次面试第二,笔试和面试过程无任何猫腻,能倚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 我在这里就跟大家详细解读下,为什么公考没有任何操作空间。笔试就不用我多说了,各种屏蔽还有监考人员来回巡查,一旦发现作弊是要ZL的。面试以我第一次公考为例,我面试的时间安排在下午,地点就在市委党校。下午一共面试4个岗位,安排4间考场。每个考场7个考官,一共是28名考官。考官他们都是来自本省其他7个地市,没一个是本地的,一个市来4名。每一轮面试,来自同一个市的考官都要进行随机抽签进行考场分配,确保他们都分到不同的考场,这样一来,就保证了考场的7个考官相互之间都不认识。上午的面试结束后,下午考官又要重新抽签来确定分到哪个考场,所以每一轮面试的考官组合都是随机的,所以哪个考官去哪个考场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除了考官,考生去哪个考场也要抽签,当天下午4个岗位,由每个岗位笔试第一名来进行抽签,这抽签的人都是凭借实力获得抽签资格的,不存在特定安排。4个岗位确定考场后,每个岗位的考生也对面试的顺序进行抽签。所以那些说面试有猫腻的打脸不?如果有人想在面试中想歪点子,那么,考生和面试官能在一个考场碰头的概率大概是65000分之1,如果觉得这都可以弄歪点子,不如去炒股靠谱的多。而且每个过程和关键点位,都有WJ战士把守,所以不要想歪点子,一旦他们发现异常,就会把你就地制服,所以安心备考才是王道。 本来打算随便写写,没想到也写了这么多。所以在现阶段,大家不要想着投机取巧,提升自身实力才是硬指标。最后,无论大家本科毕业选择的是考公还是考研,都希望大家取得让自己满意的结果。
那些高考只考上三本的学弟学妹们进来看看这篇文章 还是女神镇楼! 导语 这是篇2014年的老帖,有很多人看过,浏览量突破4万。楼主我很久没进过贴吧了,最近有吧友问我,说这篇文章不见了,是不是删除了。楼主我不看不知道,一看还真的不见了,怎么搜索都找不到。之前写的还没任何存档,趁着休假,就凭记忆再写篇,不然工作忙起来就啥时间都没了。时间也过了5年了,现在的形势和当初又有些不同,如有不当,尽请包涵。 正文 楼主是2013年的三本应届毕业生,没有选择考研,选择了公务员,于2014年考上,中间经历了找工作,“考”研,最终决定考公务员。楼主我和考研的同学闲聊,无意间发现一个关于考研的秘密,或者说规律更贴切。我这篇文章不同于吧里的励志贴,会显得有些另类,这不是教大家复习的方法,而是要大家如何去定位自己,作出正确选择,特别是三本的学弟学妹们,希望你们能进来看看这篇文章。 考研是为了什么,这就不需要我多说了。说到要通过考研来改变命运,三本的学生可以说是最为迫切的。从每年的校园招聘就可以看出,好的单位基本集中在985,211院校,而且对学历的要求也几乎是985,211。这样的就业形势,也让许多三本学生踏上考研之路。楼主家里人也都要求我考研,只是楼主实在太学渣,没打算了。 由于楼主我是复读过的,大三的第二个学期开学后不久,有次闲来无事,把没有复读的同学考研情况随手写了出来。写出来后,楼主我发现,考研考的好,还是那些原来高中读书就优秀的,而高中读书不怎样的,考研依旧没有考上。这个发现,让楼主觉得很奇怪,不是说考研可以改变命运吗,怎么会这样呢?这个现象,让楼主隐约觉得高中学习基础和考研肯定存在某种联系,但当时楼主身上还有个比较重要的项目,就没有去细想,一心扑在项目上面。这个项目最后也顺利结题,同时获得了两项国家专利,也算是功夫不负有心人,当然,这是后话。 楼主我是机械专业的,当时班上考研的7个人,5个本专业,2个跨专业。等到考研成绩出来后,结果让楼主大跌眼镜:5个本专业的,一个都没考上,跨专业的有一个考上,还是校本部,而且弄到了题目的。2013年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国家线是295,班上5个考本专业的,最低分差了国家线100多,最高的也差了好几十分。整个专业的情况也好不到哪去,一个中国矿业大学,一个省会城市的985,其他的,要么没考上,要么就是很一般的学校。楼主随后联系了几个和我一样复读的同学,他们的考研情况依旧是原来高中读书优秀的考研还是考的好。有个高中同学本科北工商,考研考到北大光华去了。楼主我在思考一段时间后,得出结论:考研能否取得好的成绩,和高中学习基础密切相关,特别是理工科。 我们在浏览各大考研板块时,都会看到各种励志贴,说自己多么多么烂,然后考研复习很努力,最终逆袭。有个帖子楼主印象很深刻,他说自己本科并不优秀,期末考试成绩也都是比及格线高那么一点,然后突然醒悟,发愤图强,努力考研,最终以第一名的成绩考上了清华大学的精密仪器专业。这个帖子乍一看很励志,但以楼主现在的眼光来看,这很正常,因为这个人的本科是华中科技大学毕业的,诸位想想,高考能考上华科,高中学习会很差吗?还有的帖子,说自己本科学校一般,但通过努力后也逆袭了,这类人仔细去研究,发现他们很多人是高考失误了。这是什么意思,就是说,这些人高中成绩也很优秀,只是高考没考好而已。事例太多,就不一一例举了,下面是楼主的分析。 我们在上大学之前,经历了小学,初中,高中,总共12年,在这12年中,我们都形成了一套自己特有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自觉性。考研的备考一般都是在大三第二学期开始和结束这个时间段中开始,也就是说在进入大学后的两年半到三年,我们才开始考研复习。在这两年半到三年的时间里,有几个人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自觉性改变了呢,就算改变,程度有多大。况且,在大学这样一个“放羊式”的管理下,要改变这些十多年形成的东西谈何容易。所以,大部分人考研备考时,用的还是以前上大学前的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对学习的自觉性。原来高中成绩优秀的同学在考研时也更具有优势,所以他们考研的效果自然就好。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说,这只是给自己的不努力找借口,只要努力肯定就可以。但是,楼主我想说,凡是对我说过这样话的人,没一个考上,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我认为原因有两点:一、说到却做不到。说,很简单;做,却是另外一回事,所谓“知易行难”,就是这个道理。不少人在考研前信誓旦旦,但在考研备考时,发现麻烦出现了。很多人发现根本管不住自己,无法静下心来学习,甚至一边复习一边玩手机,这样能取得好的成绩就怪了,结果也只能惨淡收场。二、学习基础薄弱,导致效率低下。我曾经将自己的发现跟一位10级的学弟说过,他也赞成我的观点,他说:“那真的是这样的,我那些读书厉害的高中同学,学习基础好,考研复习时效果也更好,他们复习的效率相当于我们两个小时,甚至三个小时。”所以说,各位,我借用《大学生的坟》的作者刘兴奇说的一句话,“光努力是不够的,还要会努力才行”。如果大学只能考上三本的你,考研复习时要多想想,为什么只能上三本?(那些高考失误的可以忽略这句话)是不是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和学习自觉性不够好呢?我大学的辅导员给我们班级召开班级会议时,说的第一句话就是“各位来三本读大学,可以说各位的高考都是失败的”(辅导员他是我们独立学院成立后的第一批学生,后来通过考研逆袭,专业是法学)如果说,你在考研复习前,这些问题都没想过,一味地死努力,那么楼主我可以负责任的告诉你,你在高考中的失败,依旧会延续到考研当中。 楼主我在浏览我们学院的考研光荣榜时,发现一个现象,机械专业的考研情况普遍不如英语专业的。英语专业的有上海外国语大学,湖南大学,海事大学等等,甚至和校本部考研情况相比也丝毫不逊色。(楼主所在的独立学院和校本部是连在一起的,所以本部的光荣榜一样看得到)而机械专业的大都是校本部,或者是和校本部同级别的其他本科院校。这个发现让楼主很是郁闷,难道我们机械的这么不济?楼主我一朋友考的也是校本部,每一门都能体现出他是正常发挥,而且他的成绩也确实只够考校本部。对于这个问题,楼主我思考了段时间,得出结论:英语专业的考研情况优于机械专业,除了他们自身的努力之外,还和英语专业考研的特性有关。下面开始分析: 机械考研的科目是数学、英语、专业知识和政治,理科高考科目是数学、英语、理综和语文。通过这个对比,大家是不是发现了什么,机械考研的数学和英语高考也考,而高考中的理综勉强可以和专业知识对应起来,也就是说,高考的三门中,机械专业考研也考,如果高考成绩分数不高的话,考研怎么会取得好成绩呢?楼主就这个问题特地还咨询过考上北大研究生的学霸,他说,英语和数学这两门,对高中学习基础的依赖性很大,高中数学和英语学得好的人,考研复习效果也会很好,反之则不然。也许有吧友反驳说,还有一门政治,但有过考研经历的人都会知道,政治是拉不开什么差距的,如果这一门被拉开差距,也是能说,你命该如此。 言归正传,下面是英语专业。英语专业的考研科目是政治,专业英语,基础英语和二外,这些科目是没有数学,没有综合,全是文科类的科目。我们独立学院的英语专业的人大都偏科严重,数学综合普遍不好,所以高考总分不高,只能上三本。但是,英语考研的话直接避开了他们的弱科,面对的科目都是自己所喜欢的,复习起来也不会有太多厌烦情绪,效果效果自然就好。我院一位08级的学姐也是这种情况,高中读理科,语文英语不错,数学理综不好,大学选择了她一直喜欢的英语专业。她考研的科目是政治,专业英语,英语应用文写作和现在汉语言写作(这是这个学姐跟我说的,英语专业考研科目会有些不同),这些全是她的强项,可以说考研将她的优势全部体现了出来,最后考上了南京大学的英语专业。当然,这位学姐复习也是相当努力的,可以说,她的成功是主观和客观原因相结合的结果。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告诉大家,学习方法这个方面很重要,作出适合自己的选择更重要。如果你是高考失误读了三本,那你通过考研考一所重点院校的可行性是很高的。那如果你只有这个实力上三本,那就要仔细考虑清楚,可以从学习方法和习惯这个方面去入手,慢慢改变,同时报考学校时也不可盲目自信,一切以自身实力为基础,稳扎稳打。最后,楼主我还说两点:一、如果你有实力去考一所重点院校最好去争取;二、如果衡量自身实力后,发现确实很难考上重点院校。这时,不妨选择有着很强专业的一般本科院校,这也是可以改变命运的。楼主的校本部就是一所一般本科院校,但农学却很强,学校还有一位院士。如果有这方面想法完全可以报考。而且这些导师一般都和外面的企事业单位都有联系的,只要读书期间和他们搞好关系,毕业后求他们帮忙推荐下单位,这就比自己在外面乱跑强很多。 写了这么一大篇,楼主我也不指望大伙都赞成,五年前写的时候也是有褒有贬。只希望大伙能从中得到哪怕只是一点收货也好,也不枉楼主我写这么一大篇啦!哈哈~~
求助一部老美国恐怖电影 各位大佬好,初到本吧,求助一部美国老电影。大概是2000年左右看到,拍摄应该是1990年后。名字真的不记得。讲述的是一群人在一栋高楼里面,有个类似鬼魂的怪物在追杀他们,(一团黑影,还会浮现面孔)我也只能说有几个片段。片段1:这群人里面不怎么齐心,有人之间还有矛盾。我是从电影中间看起的,有个小伙子把个中年人关在一个房间,貌似要整他,房间有个什么旋转设备,中年人看见房顶吊下一根绳子上有个飞机驾驶员眼镜,为了不被旋转设备转晕,带上了飞机眼镜,然后设备启动了,设备旋转时中年人还看到了很多副人像。片段2:旋转设备停下来时,其他人也到了这个房间门口,把门打开,结果是当时整那个中年人的小伙子却死了,头颅是粘在门上,身体倒在地上,中年人却不见了。片段3:中年人在不断跑,后来被他们用枪打死,过了段时间,一个穿连衣裙的女的走过来,冲着中年人尸体说了很多,然后中年人复活了,原来他穿了防弹衣。片段4:之前一群人都在往顶楼逃跑,发现前面有扇门打不开,就用铁棍翘门,同时把身后的门关上。这时,鬼魂怪物在追杀中年人,跑到那扇被之前那群人关上的门,放肆敲门,里面的人听到动静,一个眼镜男去开门。这时怪物追杀到门口,中年人就往右边的路逃跑,结果眼镜男把门一开,怪物把他吞噬了。片段4:跑到顶楼的只有一男一女,男的把绳子拉下,唯一的出口的铁门升起来,女的先出去,这时怪物追杀到了,门铁门又关了。怪物对男的说,放弃挣扎吧,这时被怪物杀掉的几人的面孔也浮现在怪物脸上(怪物杀掉人后,这个人会和怪物融合一起),不同的面孔都在说要男的放弃抵抗。这时,那个眼镜男的鬼魂把绳子拉下来,铁门升上去,男的看准时机一下跑了出去。最后,一男一女坐在大楼的顶楼外,还看到一个信封,上面写着“留给活着的人”,貌似是两张票,不知道是船票还是机票,然后他们一起看夕阳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