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星雨853 流星雨853
关注数: 16 粉丝数: 20 发帖数: 282 关注贴吧数: 1
豫剧目前正在掀起一股不好的风气!!! 1、在唱腔方面完全由作曲创作,绝大多数的豫剧名家只是拿已经做好的曲子去唱,从未参与曲子的编创,而很多的作曲家是音乐学院出身的并不是司职戏曲的所以现在的很多新编剧目曲高和寡、不讲究人物,曲调越来越像音乐剧、歌剧靠拢,电子乐过量的运用导致戏曲味道渐失。比如虎美玲老师的《新白蛇传》 2、在服化道上面越来越讲究了,服装华丽但是失去了戏曲的本色,越来越向话剧靠拢了,部分老戏的服装也惨遭所谓的“创新”,弄的根妖精似的,一点戏曲味道没有,比如王惠的《魏敬夫人》 3、一些已经归派的流派演员唱腔和表演突出不了本流派的风格,甚至有些演员宣称是在继承上又进一步发展创新的结果,我倒是觉得大可不必,既然拜师了继承流派了就首先要突出自己流派的特色,否则你拜师干嘛?尤其是在唱自己恩师代表作的时候如果还唱不出来流派的特点那就太不应该了简直就是挂羊头卖狗肉,赤裸裸的欺骗观众。但是一些老的流派演员一唱闭着眼睛就能听出来他的流派比如常派高足孙玉菊,陈派高足关灵风、崔派高足郭惠兰、阎派高足张梅贞等等,现在年轻演员不去好好琢磨自己流派的师祖或者恩师的唱腔一味的追求创新,既然唱不出来流派的味道还不如不拜师呢。 4、部分老艺术家太急功近利了。有的已经宣称自己是一个流派了,真的让我瞠目结舌,比如王红丽的新王派、胡小凤的胡派,王清芬的王派,李金枝的李派等等,我觉得这些艺术家或多或少都为豫剧的发展做出过贡献,在豫剧的艺术生都有一定的造诣,但是离称派我认为还是有很大距离,不能因为有自己的两出戏就去称派,这样其实在戏曲界开个坏头,以后的学员也没人好好继承前辈的唱腔了,只要创新出两出新戏自己就可以称派了,这样其实不好!以上这几位哪一位的成就超过了六大名旦?牛淑贤老师曾说过我连我师父的脚后跟都够不着;虎美玲老师说过虽然我唱的戏加了部分祥符调东东西,但整体还是常派,我不会立虎派。还有京昆大家裴艳玲先生、京剧大师尚长荣先生,弟子们都撺掇过他们立派,可他们是怎么说的 大家可以看看他们的采访,所以学艺先学德,老师在收徒的时候考察徒弟非常重要,可现在一些名家动不动就是二十多人的拜师甚至成百人的拜师,我想问您教的过来么?您对他们了解么?
1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