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休酸溜溜 介休酸溜溜
关注数: 148 粉丝数: 162 发帖数: 40,723 关注贴吧数: 10
多位人口专家建议分步放开“二孩” 在经历了迅速从高生育率到低生育率的转变之后,我国人口的主要矛盾已经不再是增长过快,而是人口红利消失、临近超低生育率水平、人口老龄化、出生性别比失调等问题。国内20多位顶尖人口学者历经两年的研究指出,我国的人口政策亟待转向,尤其是生育政策应该调整。   10月26日,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发布的《人口形势的变化和人口政策的调整》报告就集纳了这20多位人口学者的政策建议。他们提出,我国应实施“生育自主、倡导节制、素质优先、全面发展”的新人口政策。其中涉及的改革包括调整生育政策、投资健康和教育、注重农村地区儿童发展、统筹城乡发展中的人口流动、激发老龄社会的发展活力、促进性别社会平等和加强家庭发展7个方面。   该报告特别提出,近期生育政策的调整方案应该是在全国分步实施放开“二孩”。第一步,在城市地区和严格执行一孩政策的农村地区即刻放开二胎;第二步,2015年,在实行“一孩半”(即有的地区第一胎为女孩的夫妇可以生二胎)政策的地区放开二胎,实现全国全面放开二胎的目标。   专家研究认为,分区域分步分开二孩,可以避免同时全部放开二孩带来的人口大起大落式的剧烈变动,也可避免放开“单独”(即夫妻双方一方是独生子的可生二胎)带来的花费时间较长、贻误时机等问题。   近期,一些劳动密集型跨国制造企业撤离中国,也引发了中国人口红利还能持续多久的争论。   中国社科院人口与劳动经济研究所所长蔡昉多年来致力于研究人口红利与中国经济的关系。他介绍说,学界通常用人口抚养比下降来定义人口红利,根据联合国的预测,中国的人口总抚养比于2011年跌至谷底,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中国的人口红利期已经结束。劳动力成本上升导致中国丧失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的优势,就是人口红利期结束的表现。   在参与研究的20多位专家看来,中国的人口转变给经济社会发展带来多重挑战,应对人口结构变化的政策取向是:调整生育政策,提高人口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生育政策的调整,可以缓解20年之后的高度老龄化局面,使总人口变化更加平稳,并再次获得人口红利。        
儿子沉迷网游父亲打3份工养家 生活清贫,年过半百,仍需每天打3份工养家糊口,对于张先生来说,这不算什么。最令他心焦的,莫过于儿子因沉迷网游而辍学,整天窝在家中。曾经他还向父母多次写保证书,立誓要考上大学。 家长 痛苦儿子因沉迷网游多次辍学 现年56岁的张先生,是一位下岗职工。为维持生计,如今,他每天要打3份工,倒垃圾、发广告单,当保安。生活的劳苦,不会让他感觉太多的酸楚。 他最头痛的是,刚满18周岁的儿子涛涛(化名)本应念高二,却沉迷网游,几乎到了痴迷的地步,辍学在家。 据张先生回忆,涛涛上小学四年级时,开始接触网络。那时,已渐渐有了网瘾。为此,他和妻子轮流到学校接涛涛放学以防涛涛溜到网吧上网。 然而,这种办法,并不经常奏效。涛涛经常趁放学时的混乱溜走。 “那时,他妈没少打他。”昨日下午2时,张先生刚清理完医院垃圾,深蓝色的裤子沾满灰尘,棕色的皮鞋浸满黑色油迹。在退休后,他曾干过协警。这份还算正式的工作,因左腿腿疾,没有保住多久,他再次下岗。现在,他走起路来,左腿已明显吃力。 “小学和初一、初二的学习成绩,还在班里中游,而进入初三,他根本就不学习。”张先生说。 初三开始,涛涛因上网多次辍学。张先生苦口婆心,劝儿子上学。谁知,涛涛要挟张先生,“不给买电脑,我就失踪,让你们寻不见。” 张先生和妻子琢磨,与其让儿子在外面游荡上网,不如给儿子买台电脑。至少,儿子在家中,他们能控制上网时间。 然而,张先生错了。电脑买回来了,儿子却更加不听话了。
儿子嫌父母给的钱少木棍殴打母亲 被父亲夺棍打死 家住繁昌县繁阳镇的孙小宝,外出打工嫌父母给的钱少,后因言语不合手持木棍殴打母亲。老父抢过木棍后,一气之下将儿子打死。昨天,记者获悉,犯罪嫌疑人孙广新已被警方刑拘。 今年58岁的孙广新是一个老实巴交的农民,其20岁的儿子孙小宝初中毕业后便外出打工,因文化程度低,在打工期间,不仅没有赚到钱贴补家用,还每月让父母给生活费。 随后,孙小宝为此和母亲发生争吵,母亲当时气得要到亲戚家找人评理。孙小宝见母亲要到亲戚家去,便追上前拳打脚踢,还抓起一根木棍要打亲戚,母亲怕儿子闹出事来,将其拉回家中。没想到,回到家后,孙小宝再次将气撒在母亲身上,并对母亲动手。一旁的孙广新看不下去了,抢过儿子手中的棍子,一棍子将儿子打倒在地。想起以前受的种种欺辱,老父亲将儿子打倒在地后,又连续向其身上打去,直到儿子躺在地上不能动弹。因颅脑损伤,孙小宝当晚不治身亡。 10月14日晚,孙小宝告诉父母,他准备外出,问母亲每月能给他多少钱。“你在外打工这么多年,我们一分钱也没拿到,你反而嫌我们给的生活费少,你也太不争气了。”见儿子又要钱,母亲没好气地说。 儿子被打死后,两位老人都十分后悔,虽然亲戚和村里人都知道,但觉得家丑不能外扬,也就无人报警。 10月18日,繁昌警方在走访中得知情况后,将孙广新带到了**大队。
无人菜市 一名男子在肉摊上买好肉后准备离去。 龙州县上降乡纯仁村那荷屯有个“无人菜市”――由于多数青壮年劳动力均外出打工,且农活繁忙,菜市的肉、菜均无人值守。这个路边菜市存在了三四年,从来没有发生过只拿肉菜不给钱的事。 10月10日上午9时许,记者来到那荷屯。“菜市”这个肉摊在一棵大榕树下面,这里是那荷屯的中心地带。只见猪肉摊、青菜摊均无人看守。猪肉摊前,一名男青年前来自助买肉,只见他拿刀切了一块猪肉,放在秤上称好后,将10元钱投入一个木箱子里,骑车离去。此后陆续有村民过来买肉,也都是自己动手,肉摊老板始终没有出现。 一名老人说,在这里买猪肉,不用讨价还价,不用挑肥拣瘦,全是自己动手,还可以赊账,自己记在收款箱里的一个小本子上就行。记者打开收款箱一看,里面有100多元钱,其中还有50元的钞票。 大榕树下一些老人在聊天,记者问,如果有人拿了肉不给钱,怎么办?老人们说,买东西要给钱,这是天经地义的事。如果谁坏了规矩,就算一时没人发现,时间长了总会露馅的,会遭到大家的鄙视,在村里抬不起头。一位老人说:“大家都把信誉看得很重,没人会去贪小便宜。” 猪肉摊的老板是纯仁村党支部书记冯荣天。他说,以前他都是大清早杀猪,然后守着摊,卖完肉为止,后来搞这个无人售肉摊,纯粹是不得已。三四年前,因为当时带领村民种甘蔗、砍甘蔗时,他根本没空去管猪肉摊,偏偏这时村民和砍蔗工人还要吃猪肉。他只好将猪肉放在摊上,让村民自助买肉。 冯荣天说,当时他心想,这样卖肉肯定亏了。谁知傍晚去收钱,发现与平时自己买肉收入差不多。冯荣天大喜,村民也很乐意接受自助买肉的新办法。“现在,我宁愿在家看电视,也不用守着猪肉摊。”对于村民的诚信以待,冯荣天也在价格上让利。不管外面的猪肉价格如何波动,那荷屯猪肉摊的价格没有变过,一直是20元钱一公斤。对于那些赊账的村民,冯荣天也不追讨,因为人们会自己记得,自己来给钱。 在冯荣天的影响下,“无人菜市”渐渐的多了很多菜摊。记者看到,一排竹筐竹篓,里面摆着时令果蔬,竹筐上都系着一个蓝色塑料袋,顾客将钱放在袋子里即可。摊主事先已经将果蔬分类捆好,一元钱一份。 “没人做坏事,连打架偷东西的都没有。”上降***的梁教导员说,上降乡素来民风淳朴,乡里的刑事案件每年不到两起,仅有的几起治安案件几乎都能调解结案。 这个“无人菜市”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珍贵的诚信,也成为当地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首页 1 2 3 4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