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荣的雷达兵 光荣的雷达兵
关注数: 89 粉丝数: 447 发帖数: 10,090 关注贴吧数: 8
故意输球,谈谈演员的自我修养 其实并不愿意用“丢人”二字去形容那8名因为消极比赛而被取消奥运参赛资格的羽毛球女双运动员。因为,从理论上讲,在规则允许的范围内选择自己接下来的对手,可以视为战术的一种。这就像男篮比赛中,如果明知道赢球就得去碰梦十,我估计大部分球队也会选择回避。   实际上,这种事情也并不是第一次发生。比较近的一次是2002年女排世锦赛,中国女排为了避开俄罗斯而故意输给韩国。当然,最后的结果却是在半决赛中不敌意大利,只拿到第4。这件事在“让球”的当时并没有受到过多的批评,而是在半决赛“偷鸡不成蚀把米”输给意大利之后才质疑之声四起,以至于中国女排不得不出来道歉。在这件事上,我们还可以做一个假设:如果那一次中国女排获得了冠军,也许她们就不用出来道歉,而让球就变成在规则允许范围内的神来之笔了吧?   以上,不是要为运动员辩护,也辩护不了。实际上,球场边传来的阵阵嘘声已明确无误地宣告,这球,确实丢人丢到家了。但最丢人的并不是你要选对手,而是你准备演一场戏时,才发现自己演技极差,差到全世界都看不下去。   说到演戏,体育圈内演技高超的多得是。2004年欧洲杯,丹麦和瑞典联合做掉意大利的那一次,虽然是阳谋,但两队还是联手奉献了一场精彩比赛。意大利人心知肚明,却只能打落牙齿往肚里咽。而伦敦奥运的这两场羽毛球比赛,不是主动发球下网,就是人家回球过来你根本不接。英国是羽毛球的发源地,观众们都看得懂球。这不,就有一位大众评审激动地点评了——“这简直就是业余比赛,完全在国际水准之下。”   顾客是商场的上帝,影迷则是演员的衣食父母,这种连布斯克茨都不如的演技毫无疑问根本就对不住那个票价,又怎能指望观众满意呢?观众很生气,后果自然就很严重。什么后果?现在大家都知道了。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演员的自我修养》一书里系统地叙述了一个演员应具备的演技、身体素质、写作能力及道德等各方面素质。但如今这个社会,很多演员能做好第一点,磨炼好演技就不错了。如果连基本的演技都不具备,那还谈什么选择对手。
国家的责任在于保护国民 在夺取首金和首铜运动员的待遇有天壤之别的情况下,在我们运动员拿不下金牌的时候父母就被扔到一边的情况下,在国际乒联有意设计的搅局“阴谋”的情况下,在日本女足消极比赛不被处罚的情况下,我们的官方媒体却扮演起保卫“已经死去的奥林匹克精神”的卫道士,一副假正经的腔调简直像从外星来的怪物,令人恶心。   我们的运动员为了获得更多的奖牌,为了祖国的荣誉,尽量利用了比赛规则,何错之有?难道真的脑袋进水,拼命自相残杀才能让某些人满意吗?我们的官方不仅没有去保护这些可爱的运动员,而且还冷酷地举起了假正经的大棒,残酷地摧残着我们的健儿。国际羽联不检讨自己的过失,荒唐地超重处罚,完全是担心国际羽联被逐出奥运会,实际上是用牺牲运动员的利益换取他们团体的利益,哪有什么奥林匹克精神可言。   别的不说,这届奥运会有多少公平的精神?中国运动员创造了世界新记录,就会被质疑,而比中国健儿年龄更小的运动员夺牌却不受质疑。日本女足放水却不收处罚,更可恶的是国际乒联竟然有意设计陷害中国健儿。所有这些,外国人没有吭声,我们的官媒不愿“惹是生非”,牺牲了我们健儿的利益竟然也不吭一声。而当外国人来抓我们的辫子的时候,我们的官媒竟然马上迎合,摆出一副卫道士的架势,对中国健儿穷追猛打。试看普天之下,哪有这样的官媒。   如果我们在第一时间保护健儿们的利益,提出抗议和申述,可能结果就不一样。韩国认为裁判有问题,马上提抗议。日本认为裁判有误判,马上提抗议。朝鲜看到国旗弄错,马上提抗议。结果韩国得到了一个特别奖,日本得到了一块银牌,朝鲜得到了英国首相的道歉。只有我们中国却一直逆来顺受,假装君子,实际上被人任意宰割,国旗被挂错了也得不到一声道歉。规则在人家手里就可以修改,到我们这里就成了圣旨。我们还奢望能保护好自己的运动员的吗?   我们的民族叫做汉族。之所以叫汉族,是因为在汉朝,我们曾经发出这样的声音:犯强汉者,虽远必诛!国家的首要责任在于保护自己的国民。   中国的传统文化里有敬爱关系。就是下级尊敬上级,而上级爱护下级。这也是西方世界Give and take的准则。我们一味地要求健儿拿金牌,却放弃了保护他们利益的责任,这对我们的健儿公平吗?难道这里还有奥林匹克精神吗?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原来也是临时工................ 躺在病床上的张丽莉最美女教师张丽莉 5月8日晚,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发生了一件感人的事:80后青年女教师张丽莉,在失控的汽车冲向学生时,一把推开了两个学生,自己却被车轮碾轧,造成全身多处骨折,双腿高位截肢,至今仍躺在重症监护室,尚未脱离生命危险。媒体报道此事之后,张丽莉变成了家喻户晓的英雄人物,无论是网络上还是媒体报道中,“最美女教师”都成了张丽莉的代名词。 然而,大家也许没有想到的是,被誉为“最美女教师”的张丽莉竟然是一名临时工,虽然在佳木斯市第十九中学执教五年多的张丽莉,一直都没有拿到正式的教师编制,也没有医保,每月的薪水仅为一千元。 临时工现象也许只有在中国才存在,是中国社会主义经济中特有的现象,虽然在中国的法律条文内没有临时工这一专业术语,也没有对临时工有任何专门的定义,但临时工却存在于中国的各行业、甚至在国家机关、执法部门、学校、医院等。虽然中国的相关法律规定各单位对工作人员必须做到“同工同酬”,但现实是,临时工却是干得比谁都多,拿得却比谁都少已是最基本的事实,他们没有编制,基本工资要少,基本没有福利享受,即使有一点,但也比所谓的正式工作人员要少很多,单位的许多会议他们不能参加,在单位上他们没有发言权,更谈不上有升迁的机会,他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听从正式员工的领导,在单位上,任何正式员工都可以在他们面前指手画脚,指挥他们,所有危险的工种都是他们去做,而得到的报酬却比正式工作人员要低得可怜,最令人气愤的事,他们过着有今天而没有明天的日子,也许,他今天还在挥汗如雨的上班,明天他就是卷起被褥走人。 然而,在近几年来,我们还看到这样一个现象,临时工的素质是最差的,上海大楼起火,是临时工干的;城管乱执法,是临时工干的;**给黑社会下跪,是临时工做的;到基层检查出现争小姐的现象,同样是临时工干的;出现打人骂人的事情,同样是临时工干的;就连央视大楼起火,同样是临时工干的;甚至单位的一些申明也是临时工做的……于是,只要某单位、某部门出、某地出现不和谐的现象、声音、行为,最后的调查结果总是临时工干的,与单位没有关系,结果是把临时工开除、让临时工坐牢就成了最终的处理结论,临时工成了低素质的代名词,成了扰乱国家执法、制造社会混乱、制造各种事故的主角,成了我们这个这位万恶的源泉。 然而,没有想到的是,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竟然也是临时工,在她英勇救人之后,关注与荣誉齐飞,人民日报、新闻联播纷纷报道张丽莉的“感人事迹”,黑龙江省主要领导要求医院全力救治张丽莉,黑龙江全省掀起向张丽莉学习的高潮;紧接着,中华全国总工会授予张丽莉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称号,全国妇联授予张丽莉全国三八红旗手荣誉称号,教育部也授予张丽莉“全国优秀教师”称号。所有这些戏剧性的事情,全都发生在张丽莉入院之后的一个星期里。 试想一下,如果最美女教师张丽莉没有英勇救人这一伟大行动,她现在的生活是什么样子?是不是仍然拿着1000元一月的工资?是不是仍然没有各种福利保险?是不是过着有今天没明天的日子?是不是甚至在学校的教职员工中没有她的名字?即使她是如何的努力,她会得到教育部授予的“全国优秀教师”称号吗?她会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吗?她会成这“全国三八红旗手”吗?所有的荣誉会与她有关吗?可以肯定的是,这些荣誉不但不会与她沾边,甚至连她所在的学校里的任何荣誉都不会与她沾边。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原来也是临时工,是临时工的教师张丽莉原来是那么美丽!而这一切却因为缘于她伟大而英雄的壮举,缘于她是用生命的代价捍卫一个事实:临时工原来也可以如此令我们动容!令我们感动!令我们尊敬!令我们整个社会去传扬!令我们每个人去学习!可面对最美女教师竟然是临时工,我们的有关部门又该如何回应呢? 最美女教师张丽莉原来也是临时工,可这临时工一词却如此灼伤我们的眼睛!震破我们的耳膜!刺痛我们的神经!临时工也许该到了退出中国历史舞台的时候了!
国务院法制办就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全文) 中新网11月21日电据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网站消息,国务院法制办今日就《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社会各界意见,截至日期为2011年12月21日。征求意见稿规定,政府各部门制定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安排无实质内容的一般性考察和培训,减少因公出国(境)团组、人员数量和在国(境)外停留时间。 全文如下: 机关事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机关事务管理,规范机关事务工作,保障机关正常运行,降低机关运行成本,建设节约型机关,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及其部门的机关事务工作适用本条例。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推进本级政府机关事务工作的统一管理,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和标准,统筹配置资源。 政府各部门应当按照精简、统一、效能的原则,对本部门机关事务实行集中管理,执行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和标准。 第四条国务院机关事务主管部门负责拟订有关机关事务管理的规章制度,指导下级政府公务用车、公务接待、公共机构节能等工作,主管中央国家机关的机关事务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指导下级政府有关机关事务工作,主管本级政府机关事务工作。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审计、监察、机关事务管理等部门应当根据职责分工,依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加强对机关运行经费和资产管理、服务保障工作的监督检查;对违反机关事务管理制度和标准的举报,应当及时调查处理。 第六条机关事务工作应当遵循保障公务、厉行节约、务实高效、公开透明的原则,反对奢华、杜绝浪费,接受社会公众监督。 第二章 经费管理 第七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及其部门应当加强机关运行经费管理,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本条例所称机关运行经费,是指为保障机关运行用于购买货物和服务的各项资金。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应当根据机关运行的基本需求,制定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财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实物定额和服务标准,参考有关货物和服务的市场价格,组织制定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 第九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结合本级政府各部门的工作性质、特点和职责,按照总额控制、从严从紧的原则,采取定员定额方式,根据预算定额和开支标准编制机关运行经费预算。 第十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纳入预算管理,严格控制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在机关运行经费预算总额中的规模和比例。 第十一条政府各部门应当根据工作需要和机关运行经费预算,制定公务接待费、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费、因公出国(境)费支出计划,不得挪用其他预算资金用于公务接待、公务用车购置和运行、因公出国(境),不得以任何形式向下级单位或者其他单位摊派、转嫁相关费用。 第十二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机关事务主管部门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级政府机关事务管理实际情况统一组织实施本级政府机关的基本建设、办公用房建设和维修、公务用车配备更新、后勤服务等事务的,所需经费按照国家预算管理规定执行。 第十三条机关运行所需货物和服务的采购应当遵循充分竞争、经济适用、质优价廉的原则,依照国家有关政府采购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十四条政府各部门在满足机关运行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应当采购中低档的货物和服务,不得采购奢侈品、购建豪华办公用房或者超范围、超标准采购服务。 第十五条政府各部门采购纳入集中采购目录的政府采购项目,应当委托政府集中采购机构采购;不得违反规定自行采购或者以化整为零等方式规避政府集中采购。 第十六条政府集中采购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监督管理制度,缩短采购周期,提高采购效率,降低采购成本,提高服务质量。政府集中采购货物和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同类货物和服务的市场平均价格。
靓图欣赏---《赴汤蹈火》 《赴汤蹈火》这幅作品,较好地展现了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艰苦与惊险,逼真的演兵场上,战士们穿越硝烟战火,突破“敌前沿”,整个画面充满了战场的紧张氛围。      欣赏这幅作品,一股强烈的视觉冲击力扑面而来。背景与前景上滚滚浓烟的巧妙结合,更加突出了冲锋陷阵的战士,犹如神兵天降,势不可挡;战士们英勇无畏、一往无前的冲锋姿态和勇敢自信的神情,使我们领略到我军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英雄风采;冲天的烟尘和爆炸的火团,喻示着和平时期军事训练的严酷和艰险,更彰显出人民军队无私无畏、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人民军队是和平的捍卫者,是人们心目中崇尚的英雄群体。这幅作品,不仅展现了人民军队过硬的战斗作风,也使我们感受到和平时期军人的伟大与崇高,加深了对军人的了解与尊敬。      数字摄影普及的今天,拍摄技术似乎没有了障碍,如何拍摄出一幅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成为每个军事摄影人共同追寻的目标。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有一句名言:如果你的照片拍得不够好,那是因为你离的不够近。这句经典名言,至今仍不过时。要想拍摄到一幅优秀的军事摄影作品,就要深入到火热军营生活的最前沿,与士兵们一起生活,一同穿硝烟、踏战火,一起冲锋陷阵、摸爬滚打,离演兵场和战场近点、近点、再近点……
2011年5月1日起各室内公共场所严禁吸烟,你能做到吗? 新华网北京5月1日电 5月1日是《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实施的第一天,该规定明确“室内公共场所禁烟”。修订后的实施细则规定:室内公共场所禁止吸烟。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设置醒目的禁止吸烟警语和标志。室外公共场所设置的吸烟区不得位于行人必经的通道上。公共场所不得设置自动售烟机。公共场所经营者应当开展吸烟危害健康的宣传,并配备专(兼)职人员对吸烟者进行劝阻不少地方在公共场所的醒目位置张贴了禁烟标识,一些服务机构进行了有针对性的宣传活动,但距离“全面禁烟”依然任重道远。 部分繁华商圈大多数顾客主动配合不吸烟 在上丵海繁华商圈徐家汇的港汇国际广场,商场里“禁止吸烟”标识随处可见,记者没有看到吸烟者。商场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商场控烟状况良好,大多数顾客都能主动配合不吸烟。偶然见到,在保洁人员或保安的劝阻下,也能马上改正。 记者一走进上丵海火车站的站厅,就听到广播里循环播放提醒旅客不要在候车室和站台区域吸烟的告示。记者看到,候车室里面没有烟味,也没有看到有人在候车室里吸烟,柱子和墙面上张贴了不少的禁烟标识。 记者在哈尔滨火车站见到,售票大厅和候车室内的醒目位置均贴有“请勿吸烟”的警示牌。虽然“五一”期间人流较大,但室内已难觅吸烟者踪影。 部分餐馆持默许态度 记者在北京市西城区菜市口附近的部分餐馆看到,用餐顾客中仍然有人在吸烟。餐馆服务人员看到后,对这种行为大都持默许的态度。当记者建议服务员劝阻吸烟者时,得到的答复是“我们不好管,即使说了也没用”。 1日中午,记者走进一家食府看到,一层大厅内坐满了顾客,有两桌顾客边吃饭边抽烟聊天,服务员穿梭于各餐桌间,并未对抽烟顾客进行制止。记者坐下后向服务员要烟灰缸,服务员迅速送了过来。“全面禁烟”任重道远 1日上午9时许,记者在合肥市三孝口路段随意采访了数十名市民,约七成市民表示对“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不是太清楚。 在合肥市繁华大道上一家经营范围为“棋牌、茗茶、简餐”的商务会所,记者看到在每个卡座的桌上都摆着一个烟灰缸,几桌客人正在吞云吐雾。记者向服务员反映要求制止吸烟,服务员表示很为难,“都是客人,怎么可能不让他们吸烟呢?” 接受采访的绝大多数市民均支持“室内公共场所禁烟”规定。合肥市蜀山区市民朱霞说,现在在餐馆、公园里还是有不少人在抽烟,“我一般都会去主动提醒,大部分人还是会很快掐掉的,我希望这次规定能够真正落实到位。” 在广西南宁市的多家网吧内,记者看到,虽然墙上贴有“网吧内禁止吸烟”等提示,但网吧内依然充斥着浓重的烟味。一些网吧管理员告诉记者,由于担心得罪客人,他们不敢劝阻吸烟。 广西社会科学院社会学所所长周可达认为,公共场所全面禁烟,是社会文明和进步的表现,但对吸烟者来说,依旧需要一个比较长的适应过程。周可达建议,公共场所禁烟应加大宣传,进一步细化规则。1日当天,记者在昆明市中心的一些商场、医院、饭店发现,一些场所并未按规定设置禁烟警示标语,仍有部分市民在室内公共场所里“吞云吐雾”。云南控烟人士对记者表示,禁烟任重道远。 与这些商场、饭店、理发店等室内公共场所的禁烟现状不同,昆明一些医院已全面启动无烟医院建设。记者了解到,昆明平安医院于2010年10月开始筹备创建无烟医院,2011年1月启动控烟工作。记者日前在平安医院看到,医院在各入口张贴醒目的禁烟标识、设立举报电话,全院200余名医务人员也成为禁烟劝导员,对就诊患者的吸烟行为主动劝阻。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哈尔滨市火车站候车室、公交车和博物馆等公共场所已难觅吸烟者踪影。 中国政法大学卫生法研究中心研究员于秀艳说,在实施国家有关部门《细则》的同时,一些地方根据当地情况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值得鼓励。她说,立法本身就是一个宣传的过程,要动员起民众的力量,让老百姓理解并自愿配合,才能营造和维护无烟环境。
首页 1 2 3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