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rouiwata darouiwata
关注数: 499 粉丝数: 417 发帖数: 4,062 关注贴吧数: 172
我都不稀的说你第四遍 《都挺好》更像一部政治寓言剧。 如果说苏母是家里的女王,那么,苏父是长久臣服于女王淫威之下的奴才,而苏明玉是一个不愿意屈服于女王淫威之下的反抗者形象。 胡适说,自由民主不是奴才建造得起来的。苏父鲜明的诠释了胡适这句经典。 苏母死后,苏父一下子跌入无政府状态。对于他,解放就是放纵,自由就是失控。起码的自治、自律都没有。深刻地警醒我们,自由的前提是自治,自由的边界是自律! 苏明玉是以她娘的反抗者形象出现的。从始至终,她都是她娘的对立面,反叛者。但是,你凝视深渊,深渊也凝视你;你斩杀恶龙,你自己坐地化为恶龙。你不过是你娘的升级换代版,你娘是专制女王1.0,你就是2.0。你反抗你娘,结果你***还专制。正如朱元璋取代元朝,清朝取代明朝。 苏父与苏母,演绎了万恶的旧社会,专制君王与愚民大众的关系。他们是相互成全的,绝配。这个愈专,那个愈愚,这个愈愚,那个愈专。 中国这个“人”字,演绎到一个家庭里,其实就是男女相持。男女力量相当,这个“人”才能立起来,一方过强,或者一方缺位,这个“人”就得倒地。你家就是畸形的。苏父的弱势与缺位,才造就了苏母的强权与霸道。 苏父是苏母的因,同时又是自己的果。你既是牺牲,又是原罪。所谓的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是也。 苏母是苏家的原罪,却又是娘家的牺牲。你恨苏母,正如你恨皇帝,似乎皇帝是一切罪恶的根基。只有西方观察家才知道,中国的皇帝,不过一个囚徒。苏母也是自己的囚徒。所谓的可恨之人,追根溯源,也能找到其自身之外的肇因。 文化乃制度之母,制度乃文化之子。文化与制度,是母子关系,他们既有历史逻辑的因果,更有文化基因的传承,泥中有我,我中有泥。 苏明玉她娘,是娘家的文化牺牲,但她又是苏家的制度之母。 我们每个人,既是文化,又是制度。如果说你的三观是你的文化,那么你的执行力,决定了你的制度。 苏母在苏家的威权,决定了她的三观与执行力的彻底合体。 苏明玉在商界的成功,决定了她的三观与执行力的彻底合体。她娘还有玩不转的,比如苏明玉与她娘断绝母女关系;但是苏明玉没有玩不转的,她能让苏家所有人因她而重新粘连到一起。重新粘连到一起,并不是因为爱,和表面上的和解,而是因为苏明玉暗地里的执行力,这种执行力的背后不外是资源,钱和矿。 苏明玉和她娘都是靠实力,巩固的威权。不管是硬实力,还是软实力。还是那句话,没有资源,有拳头,没有拳头,有脾气,没有脾气,有智慧。就怕三无。 苏父是三无。苏明玉对她娘,那是强中更有强中手! 溥天之下,莫非苏明玉的商业圈,溥天之下,莫非苏明玉的人脉网,苏家其他成员终得臣服——不只你的工作,简直是你未来的人生,都离不开她的安排与掌控。 又一个强大的苏母,母大虫,在苏家诞生。 苏母死了,如果不死,未来也得臣服于苏明玉。资源意味着话语权,现在资源全跑苏明玉那边了。 苏明玉恨她娘。恨来恨去,恨的不过是自己的母体。自己的脸,分明是她娘的那张脸;自己的心,分明是她娘的那颗心。你才是你娘的,真正的传承!母二代! 当专制倒下之后,原有的臣服者根本立不起来,苏父为证。 当专制倒下之后。一惯的反抗者虽然立了起来,但却是专制的完美复制,提纯加精版。苏明玉为证! 人类啊,能不自省乎? 当你诅咒黑暗的时候,要不要看看自己立在更黑暗之处? 当你谩骂罪恶的时候,要不要看看自己浸在新罪恶之中? 复制…… 加精…… 提纯…… 升级…… 因果…… 轮回……
太极拳不是习武者可以用来入门的武艺 太极拳不是习武者可以用来入门的武艺 太极拳是一种很好的武艺,但是大多数练习者难以从中练出真功夫。有人引用俗语“太极十年不出门”来推脱,但是完全没有说服力,任何习武的人都不可能用一生精华时间(15~45岁)的三分之一以上去练习一种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走下坡路的技艺。 作为一个太极拳业余爱好者,两天打渔三天晒网的练习,让我得到了不少的好处,但好处仅在于活泛身手,保持精力,在提升武艺方面的益处,实在不是练习拳击摔跤等“粗浅功夫”的对手。 为了想通这个疑惑,我想起了中学时期学习悠荡双杠的经历。我那时是一副豆芽菜体型,为了体育课及格向多位高手请教过技巧。他们的说法无一不是“只要掌握好技巧节奏,几乎不需要什么力气!” 这多么像太极拳的“四两拨千斤”的说法!问题是对于豆芽菜的我完全没有意义,缺少可以撑起自身力量的我,完全不敢只用四两力气去练习技巧!而对于有足够力量的人,掌握这个技巧简直就像吃豆芽菜一般的容易。 想到很多人练习多年的太极拳在实战中比不上半年的散打摔跤,我不免认定我们练习的太极拳基本上就是一种技巧练习。而这种技巧在武艺方面不是给普通人练习的,它是针对外家武艺好手的,就像悠双杠的技巧不是给只有四两力气的豆芽菜用的。力量小的普通人即便把太极技巧练到很精妙的地步,在比武 中一旦有小小失误则不免陷入不可挽救的地步,而拥有粗浅武艺的人技巧失误后也有自身力量的基础可以弥补。想到历史上武氏太极拳的创始人,据说月余时间就掌握了太极技巧,直接就形成了自己风格的太极拳法就更是支持了我的说法。 有心习练太极拳的同道中人,是否应该考虑练习一些粗浅的笨功夫作为安身立命的基础呢?
首页 1 2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