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重三百五 体重三百五
关注数: 40 粉丝数: 1,277 发帖数: 3,312 关注贴吧数: 13
欧洲女单期待重回花滑巅峰 加拿大站和法国站图科塔谢娃轻松夺冠,进军总决赛。加上列奥诺娃和意大利的科斯特纳,欧洲选手在近几年总决赛第一次拿到三个名额,占据半壁江山,强势冲击最高领奖台。毋庸置疑,随着俄罗斯萝莉的井喷,花滑女单似乎快要进入新一轮的残酷竞争。 时间回到2005年。 盐湖城裁判丑闻下ISU推出了新的打分系统COP,尽管不尽完善,但经过三年时间的摸索,新规则逐渐显露出其优势,在不断推动花滑运动要求选手能力更全面状态更稳定难度更高外,相对于6.0时代,裁判主观的操作性被控制在合理的空间内,任何不合理的小分都会受到选手本人、教练员、裁判组甚至观众的质疑。COP下,那些在技术或表现力单方面出众的选手不再是裁判的宠儿,取而代之的,是真正能够将运动和艺术完美结合的能手。 斯鲁茨卡娅无疑是这其中的佼佼者。1996年获得欧洲冠军后,她就吸引了无数冰迷的眼光。她跳跃难度高,能够完成3Luz+3Loop这种33最高难度连跳,质量好,高度和远度都非常可观;她旋转能力强,贝尔曼和换脚的联合旋转能够达到四级;滑行技术也很出色,速度快,用刃充分;当然,还有表现力,虽然和一代花滑天后关颖珊有所差距,但也算出类拔萃。COP的实行,使得能力全面的她完全压倒艺术表现力突出但技术难度不够的关颖珊,2005年世锦赛,复出的斯鲁茨卡娅表现相当完美,第二次夺得世锦赛冠军,同时宣布影响将近十年的关颖珊时代的彻底终结,花滑女单的王冠重回欧洲。 花滑这项运动起源于19世纪末的欧洲,在二战以前,世界冠军全被欧洲人垄断,二战之后,北美强国加拿大和美国加入到顶尖水平的行列,挑战欧洲传统的领先地位。其中女单项目上,美国名将海斯和弗莱明分别在上世纪五十年代中后期和六十年代中后期,连续多次战胜欧洲列国强敌,建立了属于她们自己的时代。欧美你争我夺三十几年,花滑女单赛场的制高点就这样不停地来回易帜,直到八十年代中后期德国的维特异军突起。 卡塔琳娜·维特,前东德著名的花滑女单选手,八次全国冠军、六次欧洲冠军、四次世界冠军和成功卫冕奥运冠军是她实力的体现,一统混乱多年的女单赛场,使荣耀重回故土欧洲。88年卡门一战更是将维特推向职业生涯的巅峰,高超的技术出色的表演,使得这个在赛后收到数万封情书的美丽女郎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她的出现作用还在于,在她之前小众项目的花滑女单并没有受到过多的关注,影响还不够广泛,而她之后,花滑女单终成为冬季运动和冬奥会赛场上的一颗明珠。卡塔琳娜·维特无疑是花滑这项运动第一位具有真正意义的国际明星。 但物极必反,维特之后,欧洲的强势地位很快遭遇挑战,除面对进步神速的亚洲选手外,死敌北美带动女单赛场全面进入三周跳时代,在技术难度上遥遥领先。这期间,欧洲女单除了昙花一现的巴尤尔,再无一人能够对抗强大的北美军团,斯鲁茨卡娅进入国际赛场时,女单的光环也笼罩在新一代巨星美国选手关颖珊和利平斯基头上。在十年的对抗中,欧洲完全处于下风,俄罗斯还能靠斯鲁茨卡娅和布特斯卡娅勉强支撑台面,其它欧洲传统强国,包括德国英国荷兰奥地利,只能混迹在二三线,甚至不能入围决赛,连后起之秀的日本也看轻这些曾经辉煌底蕴深厚的对手。 2005年斯鲁茨卡娅世锦赛封后,之后大奖赛中国站和俄罗斯站又高分夺冠,连续刷新个人新高,并创造总分世界纪录,领先对手优势之大,令人瞠目结舌。欧洲冰迷大受鼓舞,兴奋完全掩盖了很多事实:欧洲选手后继无人,能力最强的接班人意大利选手科斯特纳发挥极不稳定;小卡娅已经二十六岁,很难在赛场上多坚持几年;花滑女单已经国际化进程,欧洲的对手不仅仅是强悍的北美,还有新近崛起的亚洲选手。就在年底的大奖赛总决赛上,COP规则下从未败过的斯鲁茨卡娅,遭受了职业生涯巅峰时期最致命的一场失利。
2003年ISU新规则实行以来中国花样滑冰女单选手国际比赛成绩 2003年ISU新规则实行以来中国花样滑冰女单选手国际比赛成绩(总分140以上,截止时间12.12.2010) 排位 ISU排位   姓名     国籍           比赛                 时间     短节目   自由滑    总成绩   组别 1     420     李子君   CHN   2010青年大奖赛总决赛      12.12.2010    49.62    100.20    149.82    青年 2     446     李子君   CHN   2010青年大奖赛捷克站      17.10.2010    47.76    100.50    148.26    青年 3     457     刘   艳   CHN    Nebelhorn Trophy 2009      27.09.2009    48.18     99.69    147.87    成年 4     494     刘   艳   CHN        2005中国杯           06.11.2005    47.72     98.20    145.92    成年 5     505     刘   艳   CHN      2006都灵冬奥会         26.02.2006    49.84     95.46    145.30    成年 6     515     李子君   CHN   2010青年大奖赛奥地利站    19.09.2010    47.56     97.20    144.76    青年 7     543     刘   艳   CHN     2010温哥华冬奥会        28.02.2010    51.74     91.73    143.47    成年 8     555     许冰殊   CHN   2005青年大奖赛总决赛      27.11.2005    50.19     92.64    142.83    青年 9     558     许冰殊   CHN    2006大奖赛加拿大站       05.11.2006    48.82     93.88    142.70    成年 10    561     刘   艳   CHN    2005大奖赛加拿大站       30.10.2005    47.46     95.12    142.58    成年 11    565     耿冰娃   CHN        2010中国杯           14.11.2010    51.09     91.39    142.48    成年 12    592     刘   艳   CHN        2010世锦赛           28.03.2010    49.96     91.33    141.29    成年 13    601     刘   艳   CHN   Karl Schä fer Memorial 2005   16.10.2005    48.11     92.70    140.81    成年 看了成绩不由得感慨,中国女单任重而道远啊!
1 下一页